好吧,誰能想到難住一個鬼的事情,是他沒有上戶口,沒有身份證這件事呢。崔柯撓頭,這件事從開頭就已經是大麻煩了。她又想到另一個可以打消梁維新念頭的想法。
“你說得對。我也許能給你解決出行問題。”崔柯先是肯定了梁維新的想法,表現了自己願意幫忙的意願。她擺弄著手指,做出一副思考的姿態,醞釀了一會兒提出了新的問題。
“我能跟著你出去討薪。但你也得知道他當年的後代在哪兒吧?你說的,當時社會動蕩,每天都有人死,換句話說每天都有家庭離散。隔了那麽多年,你還能找到他的後代麽?”
崔柯擔心自己的話不夠有力道,再添上了自己的猜測,“你想想,有沒有這麽一種可能。他的後代都沒了呢?”
這個猜測讓梁維新的臉色發青,崔柯覷著對方的神色。
她忙不迭地改口,“當然這是最壞的一種結果,能請下人的家庭,一般不至於發生這種情況。但還有一種可能,他們都出國了呢?世界那麽大,國家那麽多,我沒簽證護照出不去,你也辦不了這些。
按理說……”崔柯說不下去了,她覺著自己的一番話有理有據,有充分的理由讓梁維新曉得事情的難度了。
她也不著急讓梁維新一下子想通,因此她打算給梁維新一些思考的時間,自己回房間睡個午覺。
梁維新又搖頭了。崔柯見到他搖頭,腦袋就發脹。果不其然梁維新接下來的話,讓崔柯頭大如鬥。他說:
“我一定要去討薪。因為如果沒有他後人的解約,我就不能再去找活幹,我一直隻能是梁家的仆人。而且,你放心,他有後人。”梁維新說著說著,抬手掀起自己的衣服,露出了後背的皮膚。
崔柯在男女方麵慣來大大咧咧,缺少女孩羞澀的心思。梁維新讓她看,她的視線就落在了他的後背。梁維新的身材果真是瘦瘦巴巴,沒甚好看。
他隱藏在衣服下的皮膚,有著病態的白色。她看到了,梁維新肩胛骨下方的字,像是紋身的“梁”字,在明亮的光線下還反射出幽微的亮色。
崔柯有些吃驚,“這是什麽?”
“我的賣身契。隻要契約未破,我背上的字就不會消失。”梁維新放下衣服,臉色平常地說,“所以他有後人。我還是梁家的仆人。”
這下崔柯明白了,梁維新這百來年的饑寒交迫,原來是逼不得已的。崔柯咂咂嘴,討薪是一回事,解約又是另一回事,兩件事都是大麻煩,加在一起成了好大一個麻煩。
“他叫梁振華,是留日歸來的新派人物。他回國後,奉父母之命跟從小訂下婚約的未婚妻結婚。他與妻子是兩個不同時代的人,沒有共同話題。所以結婚後,他就跑來了康城。”
康城?這不就是現在的省城康州,從崔柯居住的鎮上去康州坐車走高速,四個小時即可到達。
梁維新繼續往下說:“在康城的日子裏,我成了他家中的下人。我說我是孤兒,他便給我取名叫梁維新。他起先是一個人住,成天寫東西,不停有人來拜訪他,家裏成日擠滿了人。
我也忙得不行,迎來送往,打點各種雜事。聽多了他們說話,我也知道梁振華在忙什麽了,他忙著推翻當時的政府。這可是要殺頭的事。
我跟他相處了一段時間,覺得他是個優秀的人才,所以也曾勸過兩句,他反倒同情我。我可管不了這些,就繼續幹活。有天,他讓我回鄉送信,等過陣子他叫我回來時,我再回去。
結果,我就在這裏等了一百來年。”梁維新說完,好像是又回到了百年前的生活,眼神中透露出茫然。
崔柯聽完梁維新說的故事,突然猛地拍大腿。她又回想了什麽似的,自言自語地做起了加減法。忽的,轉頭對梁維新說:“這也許還真不難!”
第二天,一大早,崔柯罕見地早起出門去了。
夏天的雨說來就來。崔柯蹭著陳嫂的雨傘回到家時,她頭發絲沾水,半個肩膀的衣服滲出水滴,和陳嫂一同跨過院子的大門。
梁維新正從廚房端出早餐。他以為崔柯還在睡呢,誰知道她都出門淋了一場雨回來了。崔柯撞見梁維新,便指使他去招呼陳嫂。她進房間去換衣服。
陳嫂進門,見到梁維新端著一鍋粥,又望見飯桌有小菜,包子,油條。她先是將濕淋淋的傘,放回到房子的屋簷下,再笑著說:“小梁,這都是你做的。”
她一麵說,一麵往飯桌走去。陳嫂的意圖很明顯,梁維新趕緊從飯廳角落搬多一張木凳,讓陳嫂坐下吃點。
陳嫂也不客氣,坐下便拿起筷子,夾起鹹菜拌白蘿卜的小菜,嚐了一口,接著又拿起一個包子吃起來。包子是叉燒餡的,肥瘦比例恰好,甜而不膩。梁維新還給陳嫂舀了一碗白粥。
煲白粥有講究的。這裏的人愛用陶瓷砂煲煮粥,半杯米,一煲水,水先燒開再放米,米粥燒開了,用小火慢慢煨,一邊煮一邊用陶瓷湯勺繞著鍋壁轉圈,直到米花開。
米和水都不貴,貴在人花時間和精力。眼前的這碗白粥就是按照這法子慢慢煮的。一口白蘿卜,半口白粥,陳嫂吃得舒服極了。她咽下口中的白粥,說:
“小梁。我堂姐的女兒,今年22歲……”
崔柯換上一身幹爽的衣服出來,就聽見了陳嫂的話。她趕緊上前,連聲阻止,“陳嫂,你別介紹了。梁維新,他有老婆了。”
她大喇喇坐在陳嫂旁邊,拿起包子往嘴裏塞。
梁維新倒是很含蓄地朝陳嫂笑笑,也不說話。陳嫂心下覺著有點可惜,但也能理解,鄉下人結婚都早。她繼續夾菜吃粥。三人就著嘩啦啦的雨聲,吃完了一頓早餐。
送走陳嫂後,崔柯道出了今早出門的原因。
她站在屋簷下,向正在收拾碗筷的梁維新宣布,“明天,我們就跟隔壁鄰居林叔的兒子壯壯一起去省城。”
“啪嗒,啪嗒。”梁維新手中的筷子掉落桌麵。他沒想到崔柯能這麽爽快地答應這件事。他內心高興極了,卻不知道該朝崔柯說些什麽,隻加快手上的動作收拾東西。
崔柯以為梁維新起碼會跟自己說聲感謝。沒料到人家隻默默地收拾,走回廚房了。她嘁了一聲,自說自話。
“再不把你送走,我看陳嫂她們能把我家院子踏破。一個男人會買菜做飯而已,就好像成了一個寶貝。女人千百年不都是這麽做的麽。”
“你說得對。我也許能給你解決出行問題。”崔柯先是肯定了梁維新的想法,表現了自己願意幫忙的意願。她擺弄著手指,做出一副思考的姿態,醞釀了一會兒提出了新的問題。
“我能跟著你出去討薪。但你也得知道他當年的後代在哪兒吧?你說的,當時社會動蕩,每天都有人死,換句話說每天都有家庭離散。隔了那麽多年,你還能找到他的後代麽?”
崔柯擔心自己的話不夠有力道,再添上了自己的猜測,“你想想,有沒有這麽一種可能。他的後代都沒了呢?”
這個猜測讓梁維新的臉色發青,崔柯覷著對方的神色。
她忙不迭地改口,“當然這是最壞的一種結果,能請下人的家庭,一般不至於發生這種情況。但還有一種可能,他們都出國了呢?世界那麽大,國家那麽多,我沒簽證護照出不去,你也辦不了這些。
按理說……”崔柯說不下去了,她覺著自己的一番話有理有據,有充分的理由讓梁維新曉得事情的難度了。
她也不著急讓梁維新一下子想通,因此她打算給梁維新一些思考的時間,自己回房間睡個午覺。
梁維新又搖頭了。崔柯見到他搖頭,腦袋就發脹。果不其然梁維新接下來的話,讓崔柯頭大如鬥。他說:
“我一定要去討薪。因為如果沒有他後人的解約,我就不能再去找活幹,我一直隻能是梁家的仆人。而且,你放心,他有後人。”梁維新說著說著,抬手掀起自己的衣服,露出了後背的皮膚。
崔柯在男女方麵慣來大大咧咧,缺少女孩羞澀的心思。梁維新讓她看,她的視線就落在了他的後背。梁維新的身材果真是瘦瘦巴巴,沒甚好看。
他隱藏在衣服下的皮膚,有著病態的白色。她看到了,梁維新肩胛骨下方的字,像是紋身的“梁”字,在明亮的光線下還反射出幽微的亮色。
崔柯有些吃驚,“這是什麽?”
“我的賣身契。隻要契約未破,我背上的字就不會消失。”梁維新放下衣服,臉色平常地說,“所以他有後人。我還是梁家的仆人。”
這下崔柯明白了,梁維新這百來年的饑寒交迫,原來是逼不得已的。崔柯咂咂嘴,討薪是一回事,解約又是另一回事,兩件事都是大麻煩,加在一起成了好大一個麻煩。
“他叫梁振華,是留日歸來的新派人物。他回國後,奉父母之命跟從小訂下婚約的未婚妻結婚。他與妻子是兩個不同時代的人,沒有共同話題。所以結婚後,他就跑來了康城。”
康城?這不就是現在的省城康州,從崔柯居住的鎮上去康州坐車走高速,四個小時即可到達。
梁維新繼續往下說:“在康城的日子裏,我成了他家中的下人。我說我是孤兒,他便給我取名叫梁維新。他起先是一個人住,成天寫東西,不停有人來拜訪他,家裏成日擠滿了人。
我也忙得不行,迎來送往,打點各種雜事。聽多了他們說話,我也知道梁振華在忙什麽了,他忙著推翻當時的政府。這可是要殺頭的事。
我跟他相處了一段時間,覺得他是個優秀的人才,所以也曾勸過兩句,他反倒同情我。我可管不了這些,就繼續幹活。有天,他讓我回鄉送信,等過陣子他叫我回來時,我再回去。
結果,我就在這裏等了一百來年。”梁維新說完,好像是又回到了百年前的生活,眼神中透露出茫然。
崔柯聽完梁維新說的故事,突然猛地拍大腿。她又回想了什麽似的,自言自語地做起了加減法。忽的,轉頭對梁維新說:“這也許還真不難!”
第二天,一大早,崔柯罕見地早起出門去了。
夏天的雨說來就來。崔柯蹭著陳嫂的雨傘回到家時,她頭發絲沾水,半個肩膀的衣服滲出水滴,和陳嫂一同跨過院子的大門。
梁維新正從廚房端出早餐。他以為崔柯還在睡呢,誰知道她都出門淋了一場雨回來了。崔柯撞見梁維新,便指使他去招呼陳嫂。她進房間去換衣服。
陳嫂進門,見到梁維新端著一鍋粥,又望見飯桌有小菜,包子,油條。她先是將濕淋淋的傘,放回到房子的屋簷下,再笑著說:“小梁,這都是你做的。”
她一麵說,一麵往飯桌走去。陳嫂的意圖很明顯,梁維新趕緊從飯廳角落搬多一張木凳,讓陳嫂坐下吃點。
陳嫂也不客氣,坐下便拿起筷子,夾起鹹菜拌白蘿卜的小菜,嚐了一口,接著又拿起一個包子吃起來。包子是叉燒餡的,肥瘦比例恰好,甜而不膩。梁維新還給陳嫂舀了一碗白粥。
煲白粥有講究的。這裏的人愛用陶瓷砂煲煮粥,半杯米,一煲水,水先燒開再放米,米粥燒開了,用小火慢慢煨,一邊煮一邊用陶瓷湯勺繞著鍋壁轉圈,直到米花開。
米和水都不貴,貴在人花時間和精力。眼前的這碗白粥就是按照這法子慢慢煮的。一口白蘿卜,半口白粥,陳嫂吃得舒服極了。她咽下口中的白粥,說:
“小梁。我堂姐的女兒,今年22歲……”
崔柯換上一身幹爽的衣服出來,就聽見了陳嫂的話。她趕緊上前,連聲阻止,“陳嫂,你別介紹了。梁維新,他有老婆了。”
她大喇喇坐在陳嫂旁邊,拿起包子往嘴裏塞。
梁維新倒是很含蓄地朝陳嫂笑笑,也不說話。陳嫂心下覺著有點可惜,但也能理解,鄉下人結婚都早。她繼續夾菜吃粥。三人就著嘩啦啦的雨聲,吃完了一頓早餐。
送走陳嫂後,崔柯道出了今早出門的原因。
她站在屋簷下,向正在收拾碗筷的梁維新宣布,“明天,我們就跟隔壁鄰居林叔的兒子壯壯一起去省城。”
“啪嗒,啪嗒。”梁維新手中的筷子掉落桌麵。他沒想到崔柯能這麽爽快地答應這件事。他內心高興極了,卻不知道該朝崔柯說些什麽,隻加快手上的動作收拾東西。
崔柯以為梁維新起碼會跟自己說聲感謝。沒料到人家隻默默地收拾,走回廚房了。她嘁了一聲,自說自話。
“再不把你送走,我看陳嫂她們能把我家院子踏破。一個男人會買菜做飯而已,就好像成了一個寶貝。女人千百年不都是這麽做的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