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想了想,如果真是舉報蔡家,為什麽能送到我的案前呢?
這裏麵會不會有什麽貓膩?
我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
這個陳果又是何方神聖?
竟然有這麽大的膽子敢跟駙馬勾結。
這件事應該沒有這麽簡單,何況我已經派衛東去江南,詔駙馬還京了。
到時候問問便知,我拿起奏疏看了又看。
思來想去沒琢磨明白其中的意思,就將這份奏疏暫時鎖櫃子裏,慢慢琢磨。
再翻開一道奏疏,驚奇發現又是舉報駙馬與人走私茶馬,攪亂鹽市。
這奏疏上寫得那叫一個詳細,鬧得鹽民苦不堪言,甚至還有拿武器對抗官兵的行為。
我看著奏疏,腦袋都大了。
“這駙馬也太能折騰了吧!”
還是等衛大人回來便知真相。
把人叫回來先問問再下結論,我總感覺這是老蔡頭跟我玩欲擒故縱呢。
指使他人舉報自己兒子,看看我的態度。
敢不敢把自己女婿怎麽樣,借機混淆視聽。
最後不了了之,鹽鐵問題還是如此。
這個陳果倒是走進了我的視線,一個商人竟能和皇親國戚混到一起,看來他的實力不可小覷啊。
再看到一份奏疏,我心中不禁湧起一絲好奇。
打開一瞧,竟然是高俅上奏自己年邁昏聵,不能勝任太尉一職,祈求告老還鄉。
我看著這份奏疏,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高俅那副模樣。
我記得他是靖康之變時去世的,哪有那麽老?這明擺著集體向我宣戰嘛。
我拿起朱批,在奏疏上重重地寫了兩個字:
不準。
以我的讀心術來看,這小子一定會三奏致仕還鄉,我三不準然後死皮賴臉高居廟堂。
算準了現在的我怕人議論,還不能徹底隨心所欲任命心腹。
他忘了前段日子的恩科,有一大批新鮮血液剛剛入朝。
我已經把他們都安排在重要部門中層。
現在已經不再是蔡黨的天下了。
我不直接處理駙馬都尉,是因為什麽都要講證據,不能因為一道奏疏隨隨便便就判人死刑。
天逐漸放亮,我伸了伸懶腰從椅子上起來。
哎呀呀,這一晚上批奏折,可把我累得夠嗆。
我活動了一下筋骨,打開門看遠方,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自從獲得讀心術後我還是覺得少些什麽。
一個國家要強盛光靠一個人可不行。
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布衣都要有很強的凝聚力,絕不可散沙一般。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轉眼間過去兩個月,行刺事件和鹽鐵案還在進行中。
這日召開朝會,無人上奏疏,正好借此討論討論。
“朕有困惑不解,諸位愛卿皆是飽讀詩書之人,可否替朕解惑?”
我坐在龍椅上,目光掃視著下方的大臣們。
“願聞陛下所惑。”
大臣們齊聲回應道。
“最近在品讀三國時期曆史,對於關羽,朕著實不知應該持何種態度。他投降過曹操,後又回到劉備處,這算不算背主投機呢?雖陣斬顏良、水淹七軍,可也曾數敗於陣前,最後身首異處,令人唏噓啊。”
這時,一位大臣出列奏道:
“陛下,關羽,蜀漢不多的名將,不過如此。”
我一聽,臉色瞬間變黑,但我很快又控製住自己的情緒,幾秒鍾後便恢複如初。
我揮了揮手示意大臣們繼續討論,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
大臣們麵麵相覷,片刻後又開始議論紛紛。
“我朝太祖皇帝曾言,隻有功業始終無瑕者才可配享武成王廟,關某雖有大功,其過亦不小。”
蔡太師捋著胡須,搖頭晃腦地說道。
他這一開口,許多官員紛紛跳出支持,一時間雖七嘴八舌,但都在攻擊指責關羽。
“就是就是,關某一介武夫,太祖皇帝將其移出武廟是正確的。”
“哼,關某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另一位官員也跟著附和。
我心中不悅但未表露出來,猛地起身走到階前,朝聞博點頭。
“臣聞博有話要講。”
聞博站了出來,神色恭敬。
“愛卿但講無妨。”
聞博開始了他的表演,問起諸位大臣可有幾人能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
赤壁之戰絕北道也謂無能之輩?
水淹七軍單借上天之意,水隻淹曹軍,不見羽之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生擒曹魏上將於禁,後被前後夾擊落敗,不失為英雄也。
我正欲給予肯定,誰料童貫這個家夥突然出言質疑。
童貫那尖細的嗓音在朝堂上響起:
“陛下,到底是太祖皇帝錯了還是聞博錯了?難道太祖皇帝否定的人,陛下要為其正名違逆祖宗?”
我一聽,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怒火。
這些人,老是拿祖宗來壓我。
我眉頭一皺,說道:
“太祖皇帝自然沒錯,朕以為卿等處處借祖宗與朕講話,你等代表太祖皇帝,朕又代表誰呢?適才聞愛卿所言甚是,知朕心者聞愛卿也。”
蔡黨等人還想掙紮,繼續開口辯論。
我可不給他們這個機會。
我狠狠地瞪了他們一眼,他們頓時嚇得不敢吭聲。
我轉頭看向小海子,還有提前擬好的旨,示意他開始宣讀第一份。
小海子連忙清了清嗓子,展開聖旨,大聲念道:
“天下大亂,漢室傾頹。
值此危難之際,羽數次衝鋒陷陣,為國家大義而戰。
羽之忠勇,世所罕見。
朕詔諭天下軍民以羽為榜樣,不使忠義之士斷絕,使夷狄不可小覷中原。
故,特追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讚宣德關聖大帝?。
並且,將關羽封為武聖,與薑太公並列。
於河東路關羽故鄉修建關帝廟以祭祀之,告慰忠誌之士。”
“朕此舉,正是要諸位愛卿待到建功立業之時勿負朕心。不論文武,都可為大宋盡其心,出其力。”
議完關羽,趁熱打鐵,我提出議諸葛孔明。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一代奇才,怎麽樣,議一下吧。”
“臣以為孔明不順應天時,逆天而為,勞民傷財。舉國北伐,使得百姓怨聲載道,頗具窮兵黷武之意,不足道爾。”
蔡太師捋著胡須,一臉不屑地說道,繼續補刀:
“陛下,這諸葛亮啊,就是自不量力。明明知道蜀國弱小,還非要北伐,這不是瞎折騰嘛。”
這裏麵會不會有什麽貓膩?
我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
這個陳果又是何方神聖?
竟然有這麽大的膽子敢跟駙馬勾結。
這件事應該沒有這麽簡單,何況我已經派衛東去江南,詔駙馬還京了。
到時候問問便知,我拿起奏疏看了又看。
思來想去沒琢磨明白其中的意思,就將這份奏疏暫時鎖櫃子裏,慢慢琢磨。
再翻開一道奏疏,驚奇發現又是舉報駙馬與人走私茶馬,攪亂鹽市。
這奏疏上寫得那叫一個詳細,鬧得鹽民苦不堪言,甚至還有拿武器對抗官兵的行為。
我看著奏疏,腦袋都大了。
“這駙馬也太能折騰了吧!”
還是等衛大人回來便知真相。
把人叫回來先問問再下結論,我總感覺這是老蔡頭跟我玩欲擒故縱呢。
指使他人舉報自己兒子,看看我的態度。
敢不敢把自己女婿怎麽樣,借機混淆視聽。
最後不了了之,鹽鐵問題還是如此。
這個陳果倒是走進了我的視線,一個商人竟能和皇親國戚混到一起,看來他的實力不可小覷啊。
再看到一份奏疏,我心中不禁湧起一絲好奇。
打開一瞧,竟然是高俅上奏自己年邁昏聵,不能勝任太尉一職,祈求告老還鄉。
我看著這份奏疏,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高俅那副模樣。
我記得他是靖康之變時去世的,哪有那麽老?這明擺著集體向我宣戰嘛。
我拿起朱批,在奏疏上重重地寫了兩個字:
不準。
以我的讀心術來看,這小子一定會三奏致仕還鄉,我三不準然後死皮賴臉高居廟堂。
算準了現在的我怕人議論,還不能徹底隨心所欲任命心腹。
他忘了前段日子的恩科,有一大批新鮮血液剛剛入朝。
我已經把他們都安排在重要部門中層。
現在已經不再是蔡黨的天下了。
我不直接處理駙馬都尉,是因為什麽都要講證據,不能因為一道奏疏隨隨便便就判人死刑。
天逐漸放亮,我伸了伸懶腰從椅子上起來。
哎呀呀,這一晚上批奏折,可把我累得夠嗆。
我活動了一下筋骨,打開門看遠方,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自從獲得讀心術後我還是覺得少些什麽。
一個國家要強盛光靠一個人可不行。
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布衣都要有很強的凝聚力,絕不可散沙一般。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轉眼間過去兩個月,行刺事件和鹽鐵案還在進行中。
這日召開朝會,無人上奏疏,正好借此討論討論。
“朕有困惑不解,諸位愛卿皆是飽讀詩書之人,可否替朕解惑?”
我坐在龍椅上,目光掃視著下方的大臣們。
“願聞陛下所惑。”
大臣們齊聲回應道。
“最近在品讀三國時期曆史,對於關羽,朕著實不知應該持何種態度。他投降過曹操,後又回到劉備處,這算不算背主投機呢?雖陣斬顏良、水淹七軍,可也曾數敗於陣前,最後身首異處,令人唏噓啊。”
這時,一位大臣出列奏道:
“陛下,關羽,蜀漢不多的名將,不過如此。”
我一聽,臉色瞬間變黑,但我很快又控製住自己的情緒,幾秒鍾後便恢複如初。
我揮了揮手示意大臣們繼續討論,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
大臣們麵麵相覷,片刻後又開始議論紛紛。
“我朝太祖皇帝曾言,隻有功業始終無瑕者才可配享武成王廟,關某雖有大功,其過亦不小。”
蔡太師捋著胡須,搖頭晃腦地說道。
他這一開口,許多官員紛紛跳出支持,一時間雖七嘴八舌,但都在攻擊指責關羽。
“就是就是,關某一介武夫,太祖皇帝將其移出武廟是正確的。”
“哼,關某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另一位官員也跟著附和。
我心中不悅但未表露出來,猛地起身走到階前,朝聞博點頭。
“臣聞博有話要講。”
聞博站了出來,神色恭敬。
“愛卿但講無妨。”
聞博開始了他的表演,問起諸位大臣可有幾人能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
赤壁之戰絕北道也謂無能之輩?
水淹七軍單借上天之意,水隻淹曹軍,不見羽之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生擒曹魏上將於禁,後被前後夾擊落敗,不失為英雄也。
我正欲給予肯定,誰料童貫這個家夥突然出言質疑。
童貫那尖細的嗓音在朝堂上響起:
“陛下,到底是太祖皇帝錯了還是聞博錯了?難道太祖皇帝否定的人,陛下要為其正名違逆祖宗?”
我一聽,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怒火。
這些人,老是拿祖宗來壓我。
我眉頭一皺,說道:
“太祖皇帝自然沒錯,朕以為卿等處處借祖宗與朕講話,你等代表太祖皇帝,朕又代表誰呢?適才聞愛卿所言甚是,知朕心者聞愛卿也。”
蔡黨等人還想掙紮,繼續開口辯論。
我可不給他們這個機會。
我狠狠地瞪了他們一眼,他們頓時嚇得不敢吭聲。
我轉頭看向小海子,還有提前擬好的旨,示意他開始宣讀第一份。
小海子連忙清了清嗓子,展開聖旨,大聲念道:
“天下大亂,漢室傾頹。
值此危難之際,羽數次衝鋒陷陣,為國家大義而戰。
羽之忠勇,世所罕見。
朕詔諭天下軍民以羽為榜樣,不使忠義之士斷絕,使夷狄不可小覷中原。
故,特追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讚宣德關聖大帝?。
並且,將關羽封為武聖,與薑太公並列。
於河東路關羽故鄉修建關帝廟以祭祀之,告慰忠誌之士。”
“朕此舉,正是要諸位愛卿待到建功立業之時勿負朕心。不論文武,都可為大宋盡其心,出其力。”
議完關羽,趁熱打鐵,我提出議諸葛孔明。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一代奇才,怎麽樣,議一下吧。”
“臣以為孔明不順應天時,逆天而為,勞民傷財。舉國北伐,使得百姓怨聲載道,頗具窮兵黷武之意,不足道爾。”
蔡太師捋著胡須,一臉不屑地說道,繼續補刀:
“陛下,這諸葛亮啊,就是自不量力。明明知道蜀國弱小,還非要北伐,這不是瞎折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