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楚楓派來的人是司馬慧,他帶著二十餘名軍士於梁都北城外,接到了吏部送送過來的十二人。這十二人皆背負行囊。
與吏部交接完之後,司馬慧對著眾人一拱手,“諸位大人,我奉大都督之命前來接諸位回北境。此次行程有些倉促,諸位大人可先行與我們前行,如果還有什麽家舍無法歸置,或者有家人想要一起接到北境的,等到了北境都可以和大都督說,大都督會安排人幫諸位大人接到北境的。大都督和北境的百姓都在等著諸位大人,請即刻啟程。”
一行十二人中,李闋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雖然他的衣著打扮都已經很低調,但依舊難掩其身上世家子弟的氣質。所以其他人都是有意疏遠他。
在之前梁都的那段時間裏麵,他們這些寒門士子可都是清晰的感知到世家對他們的壓製,自然對世家之人是沒有多好的感觀。
“在下元豐,不知兄台如何稱呼?”
“李闋。”
“李兄之前應該已有官職安排,為何此次會與我等一起前往北境?”元豐心中有疑惑忍不住,便直截了當地詢問出來。
元豐這一問,同行的人都有些好奇地看向李闋,他們都知道等著候補的都是他們這些出身寒門的人,世家士子早已就已經被安排好了。
“我原任工部司主事,那位置是家裏幫我安排的,我並不喜歡,我想的是去真正的做些事,施展自己所學,而不是整日坐在官衙內處理著各種文書。北境現在百廢待興,正是可以大展拳腳的地方。”
“現在北境條件可是很差,你一個世家子弟能夠受得了?”
“元兄莫要小瞧於我。世家子弟之中是有紈絝享樂之人,但亦有堅毅之輩。李闋定不會被北境的環境嚇退。”
“李兄莫要生氣,是元某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請原諒元某的狹隘。”
“李兄,在下餘藝。李兄能夠舍棄京城官位北上苦寒之地,行此等果毅之事,讓餘某敬服。李兄此次秋試應該是在三甲之列,想來學識淵博。此去北境,路途需要好些時日,我們一路上可互相交流,探討學問。不知可否?”
“榮幸之至。”
“甚好,元兄也一起吧。”
這次司馬慧為了接這些士子,準備了幾輛馬車,正好讓這些士子在趕路的時候還可以學習交流。
行了幾日,車隊過了大河,整日裏在馬車上坐著,眾位士子也有些煩悶。
餘藝見到司馬慧他們持雙馬,便找上司馬慧,“司馬將軍,在下看著你們還有空餘的馬匹,可否勞煩司馬將軍麾下將士交餘某騎馬。聽說北方善奇,在下這就要去北方,要是連騎馬都不會,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自然可以。隻是不好耽誤行程,隻能在停車休息的時候交餘大人。”
“這個是自然。”
一看餘藝想要學騎馬,其他士子也都來了興趣。君子六藝,騎就是其中之一,以前沒有條件,現在有機會,自然是也都願意學習。
司馬慧帶來的馬都是北境的優秀戰馬,早已被調教得非常好。
所以餘藝他們上手得非常快,隻是幾天的時間便已經能夠駕馭。
雖然還無法做到縱馬馳騁,但是騎在馬背上行進還是可以的。
司馬慧見眾士子已經可以駕馬前行,便改變之前的計劃,趁著這些士子們還有騎馬的新鮮感,幹脆直接率隊騎馬前進。
那些馬車就留在後麵由兩個軍士護送。
因為全隊騎馬,趕路的速度比之前快了不少,比計劃提前了兩三天趕到嵐縣。
葉楚楓對這些士子可是望眼欲穿,現在終於得到了這些人才,他以極高的規格親自迎接了這些士子,在大都督府中親自給他們設宴,將在嵐縣的一眾官員和將領也喊來一起列席。
“感謝各位棟梁之材能夠不懼我北境艱險,前來這裏幫助本都督,治理北境各地。和諸位實話說,我北境如今對官員缺口非常大,在各縣都是一人身兼數職,忙得暈頭轉向,而現在諸位來了,這種情況就能夠得到很大的緩解。可能我北境沒有梁都富麗繁華,但是本都督會給各位最大程度的厚待。諸位都會先前往各縣跟著各縣的主官熟悉當地的政事情況,然後將接替原來的主官,擔當各縣的縣丞。當然現在北境收複回來隻有九縣,無法安排所有人,其餘三人會留在嵐縣作為北境的中樞文官,協助本都督治理整個北境。”
葉楚楓在宴席的一開始就將自己對這十二人的安排說了出來,就是為了安這些士子的心。
李闋等一眾人也是沒有想到麵前的這個北境大都督會這般看中他們,一來就許諾給他們縣丞這樣的官職。
那可是主政一方實權官職,此次科舉秋試中榜的人中,可能就三甲之列的才能有這樣的安排,而且還是極少的存在。
要知道今年新科狀元方飛羽也隻是被封了方城縣的縣丞。
雖然中原的上縣不是北境這些縣丞可以比擬的,但同樣為縣丞,他們以後地位並不比方飛羽低。
當即十二人便起身向葉楚楓躬身行禮,“我等定鞠躬盡瘁以報大都督厚愛!”
“隻要諸位在北境能夠多做實事,為百姓謀福祉就可。”
席上,儐主盡歡,到深夜才散去。
那些士子,葉楚楓早就給安排好了住處,皆是獨門獨院,還配有管家和侍女。這些東西即使是他們去各地赴任,也會給他們留著,算是對他們選擇來北境的第一個獎勵。
席散時,葉楚楓單獨將李闕留了下來。
李闕猜測葉楚楓留自己是因為他出身世家的原因,也是做好了被葉楚楓為難的打算,之前就聽說這個北境大都督對世家的態度不是很好。
“李兄原來是在工部任職?”
“是,不過隻有幾天。大都督直呼卑職名諱即可。”
“李兄長楚楓幾歲,又不在官麵上,楚楓當以兄長視之。李兄是齊魯李家人?”
“是。”
“難怪會任職工部。李兄是因為對營造之事不感興趣才離開工部的嗎?”
“不是。卑職在工部任主事,整日裏坐班,實在無聊。”
“明白了。李兄那我給你兩個選擇,一個是去地方做一縣丞,另一個則是留下在嵐縣主理我北境營造之事。這兩個你可以自己選擇。”
“主理北境營造之事,豈不是又像在工部那樣陷於各種公文之中。”
“我會安排兩個主簿幫你處理那樣雜事,李兄的重心是放在如何給北境造出更好更多實用的器具上。李兄這樣的人才可不能浪費在那些瑣碎之事中。”
“當真?”
“這是自然。楚楓不至於在這件事上誑騙李兄。”
“當卑職選擇留在嵐縣。”
送走李闕後,宋沂又來拜見。
“沂兄,讓吾休息休息唄。今夜裏吾可是也飲了不少酒。”
“大都督,卑職心有疑慮,不問清楚,恐難以入眠。”
“沂兄是疑惑吾為何一上來就對這些士子委以重任?”
“是。這些人我們還不清楚其能力和為人,冒然讓他們主政一縣,恐出問題。大都督將北境全權托付,沂必須要考慮周全。”
“能力先不說,以後真不能勝任可再換。至於為人,這些皆出身寒門,知百姓急苦,能有共情。且在梁都之時已有試探,至少不是貪財之輩。”
“哦?大都督試探過?”
“嗯,吾讓人在梁都散布消息說我北境無力支付官員俸祿,如果這些人貪財,怕是就不會這個時候來此了。”
“原來大都督早有計較。”
“畢竟事關北境數十萬百姓。以後也會對這些人乃至北境的所有官員加強監督,有為禍百姓的處理了就是。”
“如此,卑職心安,就不打擾大都督休息。”宋沂來得快走得也快。
與吏部交接完之後,司馬慧對著眾人一拱手,“諸位大人,我奉大都督之命前來接諸位回北境。此次行程有些倉促,諸位大人可先行與我們前行,如果還有什麽家舍無法歸置,或者有家人想要一起接到北境的,等到了北境都可以和大都督說,大都督會安排人幫諸位大人接到北境的。大都督和北境的百姓都在等著諸位大人,請即刻啟程。”
一行十二人中,李闋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雖然他的衣著打扮都已經很低調,但依舊難掩其身上世家子弟的氣質。所以其他人都是有意疏遠他。
在之前梁都的那段時間裏麵,他們這些寒門士子可都是清晰的感知到世家對他們的壓製,自然對世家之人是沒有多好的感觀。
“在下元豐,不知兄台如何稱呼?”
“李闋。”
“李兄之前應該已有官職安排,為何此次會與我等一起前往北境?”元豐心中有疑惑忍不住,便直截了當地詢問出來。
元豐這一問,同行的人都有些好奇地看向李闋,他們都知道等著候補的都是他們這些出身寒門的人,世家士子早已就已經被安排好了。
“我原任工部司主事,那位置是家裏幫我安排的,我並不喜歡,我想的是去真正的做些事,施展自己所學,而不是整日坐在官衙內處理著各種文書。北境現在百廢待興,正是可以大展拳腳的地方。”
“現在北境條件可是很差,你一個世家子弟能夠受得了?”
“元兄莫要小瞧於我。世家子弟之中是有紈絝享樂之人,但亦有堅毅之輩。李闋定不會被北境的環境嚇退。”
“李兄莫要生氣,是元某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請原諒元某的狹隘。”
“李兄,在下餘藝。李兄能夠舍棄京城官位北上苦寒之地,行此等果毅之事,讓餘某敬服。李兄此次秋試應該是在三甲之列,想來學識淵博。此去北境,路途需要好些時日,我們一路上可互相交流,探討學問。不知可否?”
“榮幸之至。”
“甚好,元兄也一起吧。”
這次司馬慧為了接這些士子,準備了幾輛馬車,正好讓這些士子在趕路的時候還可以學習交流。
行了幾日,車隊過了大河,整日裏在馬車上坐著,眾位士子也有些煩悶。
餘藝見到司馬慧他們持雙馬,便找上司馬慧,“司馬將軍,在下看著你們還有空餘的馬匹,可否勞煩司馬將軍麾下將士交餘某騎馬。聽說北方善奇,在下這就要去北方,要是連騎馬都不會,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自然可以。隻是不好耽誤行程,隻能在停車休息的時候交餘大人。”
“這個是自然。”
一看餘藝想要學騎馬,其他士子也都來了興趣。君子六藝,騎就是其中之一,以前沒有條件,現在有機會,自然是也都願意學習。
司馬慧帶來的馬都是北境的優秀戰馬,早已被調教得非常好。
所以餘藝他們上手得非常快,隻是幾天的時間便已經能夠駕馭。
雖然還無法做到縱馬馳騁,但是騎在馬背上行進還是可以的。
司馬慧見眾士子已經可以駕馬前行,便改變之前的計劃,趁著這些士子們還有騎馬的新鮮感,幹脆直接率隊騎馬前進。
那些馬車就留在後麵由兩個軍士護送。
因為全隊騎馬,趕路的速度比之前快了不少,比計劃提前了兩三天趕到嵐縣。
葉楚楓對這些士子可是望眼欲穿,現在終於得到了這些人才,他以極高的規格親自迎接了這些士子,在大都督府中親自給他們設宴,將在嵐縣的一眾官員和將領也喊來一起列席。
“感謝各位棟梁之材能夠不懼我北境艱險,前來這裏幫助本都督,治理北境各地。和諸位實話說,我北境如今對官員缺口非常大,在各縣都是一人身兼數職,忙得暈頭轉向,而現在諸位來了,這種情況就能夠得到很大的緩解。可能我北境沒有梁都富麗繁華,但是本都督會給各位最大程度的厚待。諸位都會先前往各縣跟著各縣的主官熟悉當地的政事情況,然後將接替原來的主官,擔當各縣的縣丞。當然現在北境收複回來隻有九縣,無法安排所有人,其餘三人會留在嵐縣作為北境的中樞文官,協助本都督治理整個北境。”
葉楚楓在宴席的一開始就將自己對這十二人的安排說了出來,就是為了安這些士子的心。
李闋等一眾人也是沒有想到麵前的這個北境大都督會這般看中他們,一來就許諾給他們縣丞這樣的官職。
那可是主政一方實權官職,此次科舉秋試中榜的人中,可能就三甲之列的才能有這樣的安排,而且還是極少的存在。
要知道今年新科狀元方飛羽也隻是被封了方城縣的縣丞。
雖然中原的上縣不是北境這些縣丞可以比擬的,但同樣為縣丞,他們以後地位並不比方飛羽低。
當即十二人便起身向葉楚楓躬身行禮,“我等定鞠躬盡瘁以報大都督厚愛!”
“隻要諸位在北境能夠多做實事,為百姓謀福祉就可。”
席上,儐主盡歡,到深夜才散去。
那些士子,葉楚楓早就給安排好了住處,皆是獨門獨院,還配有管家和侍女。這些東西即使是他們去各地赴任,也會給他們留著,算是對他們選擇來北境的第一個獎勵。
席散時,葉楚楓單獨將李闕留了下來。
李闕猜測葉楚楓留自己是因為他出身世家的原因,也是做好了被葉楚楓為難的打算,之前就聽說這個北境大都督對世家的態度不是很好。
“李兄原來是在工部任職?”
“是,不過隻有幾天。大都督直呼卑職名諱即可。”
“李兄長楚楓幾歲,又不在官麵上,楚楓當以兄長視之。李兄是齊魯李家人?”
“是。”
“難怪會任職工部。李兄是因為對營造之事不感興趣才離開工部的嗎?”
“不是。卑職在工部任主事,整日裏坐班,實在無聊。”
“明白了。李兄那我給你兩個選擇,一個是去地方做一縣丞,另一個則是留下在嵐縣主理我北境營造之事。這兩個你可以自己選擇。”
“主理北境營造之事,豈不是又像在工部那樣陷於各種公文之中。”
“我會安排兩個主簿幫你處理那樣雜事,李兄的重心是放在如何給北境造出更好更多實用的器具上。李兄這樣的人才可不能浪費在那些瑣碎之事中。”
“當真?”
“這是自然。楚楓不至於在這件事上誑騙李兄。”
“當卑職選擇留在嵐縣。”
送走李闕後,宋沂又來拜見。
“沂兄,讓吾休息休息唄。今夜裏吾可是也飲了不少酒。”
“大都督,卑職心有疑慮,不問清楚,恐難以入眠。”
“沂兄是疑惑吾為何一上來就對這些士子委以重任?”
“是。這些人我們還不清楚其能力和為人,冒然讓他們主政一縣,恐出問題。大都督將北境全權托付,沂必須要考慮周全。”
“能力先不說,以後真不能勝任可再換。至於為人,這些皆出身寒門,知百姓急苦,能有共情。且在梁都之時已有試探,至少不是貪財之輩。”
“哦?大都督試探過?”
“嗯,吾讓人在梁都散布消息說我北境無力支付官員俸祿,如果這些人貪財,怕是就不會這個時候來此了。”
“原來大都督早有計較。”
“畢竟事關北境數十萬百姓。以後也會對這些人乃至北境的所有官員加強監督,有為禍百姓的處理了就是。”
“如此,卑職心安,就不打擾大都督休息。”宋沂來得快走得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