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壽郢再次軍出城,目標鎮北軍軍營。
而此時鎮北軍已經完成了拔營,準備向南繼續進軍。
壽郢軍在左輔機的命令下,做出衝擊鎮北軍的架勢。
鎮北軍立馬擺出防禦的陣型,準備應對壽郢軍的衝擊。隻是他們沒有想到壽郢軍隻是向著鎮北軍的方向衝擊了數百步就停了下來,與鎮北軍軍陣遙遙相望。
過了片刻,鎮北軍那邊發現壽郢軍根本就沒有真的和他們交戰,便再次變換陣型,準備離去。
可是鎮北軍一變換陣型,壽郢軍便往前又近一些,鎮北軍不得不恢複到之前的防禦陣型。他們這邊一恢複陣型那邊壽郢軍再次停了下來。這明顯就是要吊著鎮北軍。
鎮北軍沒有因此改變計劃而是繼續保持南進,壽郢軍則是跟在鎮北軍後麵保持著差不多的距離。
鎮北軍在建壽郢軍在側的情況下,沒有辦法快速行進,以如此的速度走到下一座城,不知道還要走多久。如今鎮北軍連日行五十裏都難以做到。
在左輔機看來,被自己這樣盯上,鎮北軍隻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就是調轉頭來與自己一戰,第二條路便是退回徐州。
方禦守明顯沒有要走這兩條路的想法,依舊執著地向南前進。
方禦守這麽做到底有什麽作用?難道就是想給寧都那邊施加壓力,讓寧都調大將軍回江南嗎?左輔機心中疑惑。
壽郢軍就這樣跟了鎮北軍三天的時間,在這期間隻有過一次小規模的交戰,那是鎮北軍對壽郢軍的一次試探,其餘時間雙方都是相安無事。
而此時離壽郢南邊的第一座城池已經不足五三十裏,這是一座小縣。
為了不讓鎮北軍搶先一步進城,壽郢軍在靠近縣城時調整了一些路線,確保在到達城下之時可以阻止鎮北軍入城,並且還考慮在城下與縣城互為犄角,對鎮北軍進行防禦。
接下來鎮北軍的動態卻是出乎意料,沒有想要進攻縣城的意思,反倒是從縣城外繞過,繼續向南前進。
壽郢軍又是兩日的追趕。
“左統領,這鎮北軍到底是要幹什麽?我們跟著,他們竟然還敢這麽大膽進入江南腹地。他們每天行進路程不多,估計還沒有走過幾個縣城,大將軍就要帶兵回來了。”
“也許他們以為荊北的南郡軍可以牽製住荊南的大將軍。”
“左統領,我怎麽感覺我們前麵的鎮北軍規模沒有一開始那麽大了。”
“你什麽意思?”
“左統領,我是這麽覺得,雖然這兩天鎮北軍的陣型規模與之前無二,但是陣型中的人看著有些稀疏,與昨天相比倒差別不大,隻是回想起壽郢城下之時,總感覺對麵的鎮北軍人數似乎少了一些什麽。”
“什麽?”左輔機大驚,連忙縱馬來到陣前查看,要是不是有人特意提起,鎮北軍的陣營看上去的確沒什麽多大問題,隻是仔細一看,同時與腦海之中數日前的場景一比較,的確那陣型要稀疏了不少,應該是有不少人脫離了陣型不在軍中。
那些不見的人去了哪裏?如果是去了南邊,他們同樣方向過來,並沒有得到有魏軍在他們之前過境的消息。不是往南方去,東麵是沒有什麽意義,往西麵走,雖然有幾座小縣,但是對於鎮北軍來說應該沒有什麽實際價值,除非他們人的目標不是自己,而是南郡。如今有他們寧都沒有解決,方禦守應該不會對南郡動手。如此一來隻有一種可能,那便是北方。
“壽郢!”左輔機的腦海中冒出一個地方,便是寧都北麵最重要的屏障,他原本率軍兵駐守的地方。
現在他率軍在外牽製著鎮北軍,壽郢城中隻留下數千普通駐軍進行防守。
如果魏軍這個時候去偷襲壽郢,還真的有可能攻破。
壽郢一丟,哪怕鎮北軍沒有攻入江南腹地,大將軍黃敏帶兵從南邊歸來,也隻能依托於江北沿線的城市進行防禦,等於之前好不容易攻占的江北之地就要還給魏國。
“留下一萬人繼續盯著這些鎮北軍,其他人跟我一起回軍壽郢。”
左輔機已經帶著壽郢軍追著鎮北軍已經離開壽郢已經六天的時間,此時距壽郢足足有兩百裏,即使他們一路上急行軍晝夜不停,可能也需要一天多的時間才能返回壽郢。
七八天的時間,如果魏軍投入的兵力多的話,足夠他們拿下壽郢。壽郢城不小,四五千人想要守住那麽長的城牆難度有些艱難,人數還是太少了。
魏軍想要在城牆上找到突破口,是很容易的。隻要打開一個缺口,魏軍就可以輕鬆突入城中,拿下壽郢。
孫匡軍拿下壽郢也就兩三個月的時間,城中民心浮動,身為魏人的那些老百姓自然不會幫助孫匡軍守城。
等到左輔機心急火燎地帶兵返回壽郢時,發現情況果然如他所擔心的那樣,壽郢城頭已經換上了魏軍的旗幟。
城頭上的人也是看到了城下的壽郢軍,隨後傳來一聲高喊,“叛將左輔機,我們家太師說了,你雖然這般慷慨地將壽郢城直接拱手相送,但是我們可是不會感謝你的。如果你能夠將孫匡和黃敏的項上人頭送去梁都的話,我們倒是可以追究你的罪責。”
“狂妄之徒,有膽下來與我一戰。”
“哈哈。有本事就攻上來。莫要做那狗吠之徒。”
左輔機大怒,立即就要下令大軍攻城,奪回壽郢城。
隻是壽郢城牆上人頭攢動,守城兵將數量不少,應很有可能都已經過萬,僅憑左輔機帶回來的這兩萬人,想要攻破壽郢的城防會非常難。
正是因為這樣,左輔機身邊的副將勸解他,“統領,現在我們無法短時間裏麵拿下壽郢,南麵的鎮北軍也可能隨時回來,對我們形成兩麵夾擊,所以我建議我們還是先後撤,探明情況後再做打算。”
“撤往盧縣,找到南下的鎮北軍現在在什麽地方?”左輔機借機下令撤退,他本身也是知道不能意氣用事衝擊壽郢城,隻是擺出一些姿態。
魏軍成功拿下壽郢城,的確是給了左輔機一記重擊,同樣給孫匡勢力帶去了極大的損失。
看著城下退走敵軍,城牆上,司馬厲眼神銳利。
“將軍,太師正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讓我們這麽輕鬆就拿回了壽郢。誰能夠想到我們第一次在壽郢城東受阻之後,太師就想到了引誘左輔機南下,然後偷偷派一些人回來奪取壽郢。”
“太師不是在那個時候才想到偷襲壽郢的。早在從徐州出發時就已經有謀劃壽郢的想法,不然怎麽會在徐州城外偷偷藏了一萬人馬?要是沒有這一萬人,我們這些偷偷折回來的一萬人也不可能在短時間裏麵拿下壽郢。”
原來方禦守帶鎮北軍到徐州後,不僅僅是將鎮北軍編製補齊,還秘密地多召了一萬人,沒想到這麽快就有了用武之地,效果還這麽好。
“現在我們拿下了壽郢,那接下來就是收回江北所有國土。”
“短時間裏麵應該也就這樣了。黃敏應該已經解決了荊襄那邊的事情。占據荊北的趙靜鵬才不會孫匡他們動手,私底下裏麵估計已經商量好瓜分荊襄的方案。黃敏北歸,太師應該就會重新采取穩妥的策略。”
“不知道太師什麽時候返回?”
“太師不可能帶著大軍南下一圈,什麽不做就回來的。”
“將軍,你說太師還有其他的謀劃。”
“不是還有左輔機的那幾萬人嘛。總不能讓他們這麽輕鬆就退回江邊。”
司馬厲推測的沒錯,方禦守帶著三萬鎮北軍,一路向南,發現後麵跟著的壽郢軍隻有一萬人。
於是留下萬人應付這些人,然後帶著兩萬鎮北軍,直接奔襲江北沿岸重要渡口和水軍營寨,想要將這些地方全都拿下。
隻要拿下這些地方,江北的左輔機和他的三萬人,就成了甕中之鱉。因為左輔機的回軍,讓方禦守有機會可以率軍長驅南下江邊。在這點上,左輔機的應對是存在問題的。
在推測方禦守是準備偷襲壽郢時,他不應該急著北歸,隻是在壽郢已經有可能丟失的情況下丟下鎮北軍主力。
左輔機在退守盧縣之後很快就得到了南邊的消息,在知道方禦守選擇分兵南進之後,就有了不好的感覺。他很快推測出方禦守那兩萬不是去江南腹地的,而是去斷他這三萬人的後路。
他也不在盧縣繼續耽擱,率軍南下與那一萬壽郢軍匯合,接下來的目標便是奪回被方禦守占領的那些渡口水寨。
那些渡口和水寨既是他們壽郢軍的後路也是江南重新北進的橋頭堡,絕對不能輕易丟了。
與一萬壽郢軍糾纏的一萬鎮北軍,在看到左輔機帶兵前來,也不再糾纏,脫離戰鬥後,同樣向南與方禦守匯合。
此時方禦守已經連下兩座水寨,盡毀寨中船隻,在這段江邊上隻剩下一個水寨中的船隻可以讓左輔機的壽郢軍退回江南。拿下那裏,就相當於斷了那三萬人從水路南退的希望。
從燒毀水寨中所有船隻的舉動來看,方禦守短時間裏麵是沒有要過江繼續南下的打算。與其簡留著那些船隻讓左輔機有機會奪回,不如全都毀了,讓他們全都留在江北。
左輔機帶兵一路南下,直奔一座水寨而去,等到那裏隻看到被破壞和燒毀的渡口和船隻。
方禦守果然和自己所想的一樣,要斷他們後路,左輔機臉色陰沉。
“你立刻安排人尋找小船過江,將江北之事報於寧都,讓寧都那邊派船來此處接應我們。我會在三天內完成渡口的修複,並清理掉一部分沉船供船隻停靠。”
“是。”
在方禦守手上連吃幾個虧,左輔機這次終於是學會了冷靜處理。他覺自己現在再帶兵去救另外兩處水寨已經怕是來不及,那就隻能尋求其他辦法。
首先就是將後路重新布置好,讓自己接下來的應對無後顧之憂。然後就是依托這處被毀的水寨,釘在江北,給大將軍後續奪回江北地盤保留一個橋頭堡。
正在攻打第三座水寨的方禦守也知道左鋪機率軍來江邊的消息,同時來的還有那一萬的鎮北軍。
有了這一萬人的加入,進攻第三座水寨的速度加快了不少。
這處水寨是三個水寨中最大的一個,其中有三千水軍駐守。寨中士兵乃是寧都嫡係兵馬,堅守意誌堅定,方禦守已經帶人攻了一兩天。
水寨隻有一麵在陸上,可以集中力量防守鎮北軍的進攻。即使鎮北軍戰力不俗,也是硬抗了他們十數波的進攻,當然自身損失也是慘重。
如今,鎮北軍力量又有極大的增強,那些水兵終於是守不住,被攻破了水寨。
那些殘餘水兵在水寨被攻破之後,竟然主動放起火,將水寨中的船隻燒毀,攔住了鎮北軍的步伐,讓他們得以駕著十餘艘主力戰船進入江中逃脫掉。
在方禦守看來,逃了十餘艘戰船無傷大雅,就那些船根本就不夠左輔機的那三萬人渡江。
很快,方禦守得到哨騎探回來後消息,得知左輔機率軍到潯陽渡後,就沒有再動過。那裏是之前被方禦守攻破的一處水寨所在。
左輔機沒有來救其他水寨是方禦守沒有想到的,在他想來各處水寨中的船隻對其非常重要,他們肯定是要救的。現在左輔機無動於衷,隻是停留在一處江邊,難道是知道沒有了退路想和自己背水一戰嗎?方禦守想著這樣的可能性,然後命令鎮北軍休整後,就兵進潯陽渡,與左輔機的三萬人決戰。
方禦守率軍來到潯陽渡,左輔機已經完成水寨的修複,並且已經在清理水寨水麵下的那些沉船。
對於鎮北軍的到來,左輔機沒有意外,已經做好了防禦的準備,甚至和鎮北軍一換一的準備。
方禦守看水寨中的動作,明白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些簡單,他是沒有想到左輔機是準備在這裏等待江南的援軍。
如果這樣的話,他想要將這些人留在江北的可能性不大了。
而此時鎮北軍已經完成了拔營,準備向南繼續進軍。
壽郢軍在左輔機的命令下,做出衝擊鎮北軍的架勢。
鎮北軍立馬擺出防禦的陣型,準備應對壽郢軍的衝擊。隻是他們沒有想到壽郢軍隻是向著鎮北軍的方向衝擊了數百步就停了下來,與鎮北軍軍陣遙遙相望。
過了片刻,鎮北軍那邊發現壽郢軍根本就沒有真的和他們交戰,便再次變換陣型,準備離去。
可是鎮北軍一變換陣型,壽郢軍便往前又近一些,鎮北軍不得不恢複到之前的防禦陣型。他們這邊一恢複陣型那邊壽郢軍再次停了下來。這明顯就是要吊著鎮北軍。
鎮北軍沒有因此改變計劃而是繼續保持南進,壽郢軍則是跟在鎮北軍後麵保持著差不多的距離。
鎮北軍在建壽郢軍在側的情況下,沒有辦法快速行進,以如此的速度走到下一座城,不知道還要走多久。如今鎮北軍連日行五十裏都難以做到。
在左輔機看來,被自己這樣盯上,鎮北軍隻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就是調轉頭來與自己一戰,第二條路便是退回徐州。
方禦守明顯沒有要走這兩條路的想法,依舊執著地向南前進。
方禦守這麽做到底有什麽作用?難道就是想給寧都那邊施加壓力,讓寧都調大將軍回江南嗎?左輔機心中疑惑。
壽郢軍就這樣跟了鎮北軍三天的時間,在這期間隻有過一次小規模的交戰,那是鎮北軍對壽郢軍的一次試探,其餘時間雙方都是相安無事。
而此時離壽郢南邊的第一座城池已經不足五三十裏,這是一座小縣。
為了不讓鎮北軍搶先一步進城,壽郢軍在靠近縣城時調整了一些路線,確保在到達城下之時可以阻止鎮北軍入城,並且還考慮在城下與縣城互為犄角,對鎮北軍進行防禦。
接下來鎮北軍的動態卻是出乎意料,沒有想要進攻縣城的意思,反倒是從縣城外繞過,繼續向南前進。
壽郢軍又是兩日的追趕。
“左統領,這鎮北軍到底是要幹什麽?我們跟著,他們竟然還敢這麽大膽進入江南腹地。他們每天行進路程不多,估計還沒有走過幾個縣城,大將軍就要帶兵回來了。”
“也許他們以為荊北的南郡軍可以牽製住荊南的大將軍。”
“左統領,我怎麽感覺我們前麵的鎮北軍規模沒有一開始那麽大了。”
“你什麽意思?”
“左統領,我是這麽覺得,雖然這兩天鎮北軍的陣型規模與之前無二,但是陣型中的人看著有些稀疏,與昨天相比倒差別不大,隻是回想起壽郢城下之時,總感覺對麵的鎮北軍人數似乎少了一些什麽。”
“什麽?”左輔機大驚,連忙縱馬來到陣前查看,要是不是有人特意提起,鎮北軍的陣營看上去的確沒什麽多大問題,隻是仔細一看,同時與腦海之中數日前的場景一比較,的確那陣型要稀疏了不少,應該是有不少人脫離了陣型不在軍中。
那些不見的人去了哪裏?如果是去了南邊,他們同樣方向過來,並沒有得到有魏軍在他們之前過境的消息。不是往南方去,東麵是沒有什麽意義,往西麵走,雖然有幾座小縣,但是對於鎮北軍來說應該沒有什麽實際價值,除非他們人的目標不是自己,而是南郡。如今有他們寧都沒有解決,方禦守應該不會對南郡動手。如此一來隻有一種可能,那便是北方。
“壽郢!”左輔機的腦海中冒出一個地方,便是寧都北麵最重要的屏障,他原本率軍兵駐守的地方。
現在他率軍在外牽製著鎮北軍,壽郢城中隻留下數千普通駐軍進行防守。
如果魏軍這個時候去偷襲壽郢,還真的有可能攻破。
壽郢一丟,哪怕鎮北軍沒有攻入江南腹地,大將軍黃敏帶兵從南邊歸來,也隻能依托於江北沿線的城市進行防禦,等於之前好不容易攻占的江北之地就要還給魏國。
“留下一萬人繼續盯著這些鎮北軍,其他人跟我一起回軍壽郢。”
左輔機已經帶著壽郢軍追著鎮北軍已經離開壽郢已經六天的時間,此時距壽郢足足有兩百裏,即使他們一路上急行軍晝夜不停,可能也需要一天多的時間才能返回壽郢。
七八天的時間,如果魏軍投入的兵力多的話,足夠他們拿下壽郢。壽郢城不小,四五千人想要守住那麽長的城牆難度有些艱難,人數還是太少了。
魏軍想要在城牆上找到突破口,是很容易的。隻要打開一個缺口,魏軍就可以輕鬆突入城中,拿下壽郢。
孫匡軍拿下壽郢也就兩三個月的時間,城中民心浮動,身為魏人的那些老百姓自然不會幫助孫匡軍守城。
等到左輔機心急火燎地帶兵返回壽郢時,發現情況果然如他所擔心的那樣,壽郢城頭已經換上了魏軍的旗幟。
城頭上的人也是看到了城下的壽郢軍,隨後傳來一聲高喊,“叛將左輔機,我們家太師說了,你雖然這般慷慨地將壽郢城直接拱手相送,但是我們可是不會感謝你的。如果你能夠將孫匡和黃敏的項上人頭送去梁都的話,我們倒是可以追究你的罪責。”
“狂妄之徒,有膽下來與我一戰。”
“哈哈。有本事就攻上來。莫要做那狗吠之徒。”
左輔機大怒,立即就要下令大軍攻城,奪回壽郢城。
隻是壽郢城牆上人頭攢動,守城兵將數量不少,應很有可能都已經過萬,僅憑左輔機帶回來的這兩萬人,想要攻破壽郢的城防會非常難。
正是因為這樣,左輔機身邊的副將勸解他,“統領,現在我們無法短時間裏麵拿下壽郢,南麵的鎮北軍也可能隨時回來,對我們形成兩麵夾擊,所以我建議我們還是先後撤,探明情況後再做打算。”
“撤往盧縣,找到南下的鎮北軍現在在什麽地方?”左輔機借機下令撤退,他本身也是知道不能意氣用事衝擊壽郢城,隻是擺出一些姿態。
魏軍成功拿下壽郢城,的確是給了左輔機一記重擊,同樣給孫匡勢力帶去了極大的損失。
看著城下退走敵軍,城牆上,司馬厲眼神銳利。
“將軍,太師正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讓我們這麽輕鬆就拿回了壽郢。誰能夠想到我們第一次在壽郢城東受阻之後,太師就想到了引誘左輔機南下,然後偷偷派一些人回來奪取壽郢。”
“太師不是在那個時候才想到偷襲壽郢的。早在從徐州出發時就已經有謀劃壽郢的想法,不然怎麽會在徐州城外偷偷藏了一萬人馬?要是沒有這一萬人,我們這些偷偷折回來的一萬人也不可能在短時間裏麵拿下壽郢。”
原來方禦守帶鎮北軍到徐州後,不僅僅是將鎮北軍編製補齊,還秘密地多召了一萬人,沒想到這麽快就有了用武之地,效果還這麽好。
“現在我們拿下了壽郢,那接下來就是收回江北所有國土。”
“短時間裏麵應該也就這樣了。黃敏應該已經解決了荊襄那邊的事情。占據荊北的趙靜鵬才不會孫匡他們動手,私底下裏麵估計已經商量好瓜分荊襄的方案。黃敏北歸,太師應該就會重新采取穩妥的策略。”
“不知道太師什麽時候返回?”
“太師不可能帶著大軍南下一圈,什麽不做就回來的。”
“將軍,你說太師還有其他的謀劃。”
“不是還有左輔機的那幾萬人嘛。總不能讓他們這麽輕鬆就退回江邊。”
司馬厲推測的沒錯,方禦守帶著三萬鎮北軍,一路向南,發現後麵跟著的壽郢軍隻有一萬人。
於是留下萬人應付這些人,然後帶著兩萬鎮北軍,直接奔襲江北沿岸重要渡口和水軍營寨,想要將這些地方全都拿下。
隻要拿下這些地方,江北的左輔機和他的三萬人,就成了甕中之鱉。因為左輔機的回軍,讓方禦守有機會可以率軍長驅南下江邊。在這點上,左輔機的應對是存在問題的。
在推測方禦守是準備偷襲壽郢時,他不應該急著北歸,隻是在壽郢已經有可能丟失的情況下丟下鎮北軍主力。
左輔機在退守盧縣之後很快就得到了南邊的消息,在知道方禦守選擇分兵南進之後,就有了不好的感覺。他很快推測出方禦守那兩萬不是去江南腹地的,而是去斷他這三萬人的後路。
他也不在盧縣繼續耽擱,率軍南下與那一萬壽郢軍匯合,接下來的目標便是奪回被方禦守占領的那些渡口水寨。
那些渡口和水寨既是他們壽郢軍的後路也是江南重新北進的橋頭堡,絕對不能輕易丟了。
與一萬壽郢軍糾纏的一萬鎮北軍,在看到左輔機帶兵前來,也不再糾纏,脫離戰鬥後,同樣向南與方禦守匯合。
此時方禦守已經連下兩座水寨,盡毀寨中船隻,在這段江邊上隻剩下一個水寨中的船隻可以讓左輔機的壽郢軍退回江南。拿下那裏,就相當於斷了那三萬人從水路南退的希望。
從燒毀水寨中所有船隻的舉動來看,方禦守短時間裏麵是沒有要過江繼續南下的打算。與其簡留著那些船隻讓左輔機有機會奪回,不如全都毀了,讓他們全都留在江北。
左輔機帶兵一路南下,直奔一座水寨而去,等到那裏隻看到被破壞和燒毀的渡口和船隻。
方禦守果然和自己所想的一樣,要斷他們後路,左輔機臉色陰沉。
“你立刻安排人尋找小船過江,將江北之事報於寧都,讓寧都那邊派船來此處接應我們。我會在三天內完成渡口的修複,並清理掉一部分沉船供船隻停靠。”
“是。”
在方禦守手上連吃幾個虧,左輔機這次終於是學會了冷靜處理。他覺自己現在再帶兵去救另外兩處水寨已經怕是來不及,那就隻能尋求其他辦法。
首先就是將後路重新布置好,讓自己接下來的應對無後顧之憂。然後就是依托這處被毀的水寨,釘在江北,給大將軍後續奪回江北地盤保留一個橋頭堡。
正在攻打第三座水寨的方禦守也知道左鋪機率軍來江邊的消息,同時來的還有那一萬的鎮北軍。
有了這一萬人的加入,進攻第三座水寨的速度加快了不少。
這處水寨是三個水寨中最大的一個,其中有三千水軍駐守。寨中士兵乃是寧都嫡係兵馬,堅守意誌堅定,方禦守已經帶人攻了一兩天。
水寨隻有一麵在陸上,可以集中力量防守鎮北軍的進攻。即使鎮北軍戰力不俗,也是硬抗了他們十數波的進攻,當然自身損失也是慘重。
如今,鎮北軍力量又有極大的增強,那些水兵終於是守不住,被攻破了水寨。
那些殘餘水兵在水寨被攻破之後,竟然主動放起火,將水寨中的船隻燒毀,攔住了鎮北軍的步伐,讓他們得以駕著十餘艘主力戰船進入江中逃脫掉。
在方禦守看來,逃了十餘艘戰船無傷大雅,就那些船根本就不夠左輔機的那三萬人渡江。
很快,方禦守得到哨騎探回來後消息,得知左輔機率軍到潯陽渡後,就沒有再動過。那裏是之前被方禦守攻破的一處水寨所在。
左輔機沒有來救其他水寨是方禦守沒有想到的,在他想來各處水寨中的船隻對其非常重要,他們肯定是要救的。現在左輔機無動於衷,隻是停留在一處江邊,難道是知道沒有了退路想和自己背水一戰嗎?方禦守想著這樣的可能性,然後命令鎮北軍休整後,就兵進潯陽渡,與左輔機的三萬人決戰。
方禦守率軍來到潯陽渡,左輔機已經完成水寨的修複,並且已經在清理水寨水麵下的那些沉船。
對於鎮北軍的到來,左輔機沒有意外,已經做好了防禦的準備,甚至和鎮北軍一換一的準備。
方禦守看水寨中的動作,明白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些簡單,他是沒有想到左輔機是準備在這裏等待江南的援軍。
如果這樣的話,他想要將這些人留在江北的可能性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