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裏俄斯將自己的營帳設置在了奧尼石山西南麓,以便遙控指揮從阿彌塔堤斯出發的後續部隊和已經快要推進到呂卡隆警戒範圍的前鋒部隊。
西帝國這一次可謂是傾巢而出,光是作戰部隊就有五萬七千人,而後勤運糧部隊則有一萬八千人,這樣規模的部隊,足以媲美卡拉德帝國鼎盛時期的軍團大分支部隊了。
因而加裏俄斯對此戰也是極為重視,不光自己本人親臨一線,還將自己家族的子嗣全部都帶到了戰場上,而其餘家族,除了狄俄尼科斯保持一貫作風全家出動外,每個家族都至少派出了一名嫡係成員和兩名旁支成員,並且隻在領地留了能夠保持領地正常運轉的最低部隊數量,其餘全部都加入到了對東帝國的戰爭中。
加裏俄斯如此大動幹戈,和彭同宣布稱帝和建立東帝國脫不了幹係。
前帝國皇儲,元老院寡頭政治的堅定支持者,前帝國軍團具裝騎兵部隊的最高指揮官,前帝國軍團副元帥,前帝國西境總事務官,前帝國呂卡隆城市守備隊隊長,前禁衛軍軍團長……
加在彭同身上的buff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他可以連接到帝國任何一方勢力,不論是保皇黨,元老院,還是軍方。
這樣的人沒辦法不讓加裏俄斯忌憚,他能夠在山頭林立的卡拉德帝國獨樹一幟的本錢,就是他的軍官出身,他的赫赫戰功和民粹主義擁護者的身份,然而這一切,彭同都有。
彭同成年之後就加入了帝國軍團,從低階指揮官開始做起,雖說一路上確實不乏他父親和背後家族的支持,但是如果拿不出真材實料的戰績,彭同也不可能一步一步升到軍方二三把手的位置。
是的,在潘德拉克戰役之前,彭同在具裝騎兵部隊已經待了十二年了,這十二年裏,除了一開始的兩年,後麵十年,他是真正意義上具裝騎兵部隊的一把手,而具裝騎兵部隊在整個帝國軍團中的地位自然不必過多贅述,可以說,那時的帝國軍團,除了涅雷采斯老皇帝,彭同·涅雷采斯手中的權利是最大的。
而作為具裝騎兵部隊統帥,彭同自然不可能缺少軍功,隻是老皇帝考慮到自己的兒子遲早都要繼承皇位,因此很多論功行賞的時候都有意淡化彭同,以此來拉攏其餘軍官。
但這並不意味著彭同的軍功就這樣湮滅於其餘將領的光環之下了,老皇帝又不是傻子,每次張榜軍功的時候都將彭同的名字排在第二第三,一兩次的第二第三或許沒多少人記得住,但如果你每次都是第二第三呢?那就不一樣了。
所以,在當時許多卡拉德人看來,自家的皇儲雖然政治上不太靈光,有點愣頭青,但是絕對沒有人敢置喙彭同的作戰水平。
而民粹主義又從何說起呢?
你真以為坊間對於彭同體恤百姓的稱讚是他花錢雇來的水軍嗎?
而更加有力的證明則是在涅雷采斯老皇帝統治後期,由於改革的慢慢深入,有時候不可避免的遭遇有心之人的報複,他們煽動民意,掀起暴亂,意在阻礙改革的推進,而每次麵對這樣的民眾暴亂,皇室方麵都是任命彭同全權負責的。
而彭同處理這些暴動時,很少,甚至沒有采取過暴力,甚至有一次彭同被情緒激動的民眾用石塊砸爛了腦袋,血流不止的彭同第一時間的動作卻是阻止身旁侍衛拔刀,自己一邊捂著血流不止的腦袋,一邊繼續心平氣和的勸導民眾。
所以雖然每次暴亂處理的時間較長,見效不快,但是幾乎沒有任何流血事件的發生,這也是潘德拉克戰役之後,阿雷尼科斯沒敢對彭同下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彭同深受民眾愛戴,而這種政治資本,在彭同正式稱帝之後井噴式的回饋給了彭同自身。
如果說拔都進入呂卡隆時受到民眾歡呼,是民眾出於慕強心理和金帳汗國武力威懾之下的產物,那麽彭同進入呂卡隆時,那種山呼海嘯的歡呼聲,則完全是發自民眾內心。
所以加裏俄斯才會那樣忌憚彭同,尤其是在察覺到國內部分貴族,尤其是厄拉刻斯家族。
原本厄拉刻斯選擇加入西帝國的原因就是他們家族有著民粹主義和支持民眾大會的傳統,隻是當時三方權衡下來,打著為老兵爭取土地口號的加裏俄斯更加符合他們家族的傳統和政治定位。
但現在,一個更符合自己家族口味的皇帝已經出現了,雖然同樣有著軍旅生涯的堤諾普斯不想背叛戰友,但是架不住堤諾普斯本就年輕,三十多歲的他頭上還有一個叔叔,而這個叔叔則是鐵杆的民粹主義支撐者。
浮躁的國內環境讓加裏俄斯不得不停止和巴旦尼亞的對峙,接著馬不停蹄的集結部隊趕往東方,加裏俄斯等不及了,他辛辛苦苦半輩子才走到現在,他和其他貴族不一樣,他是真正意義上一刀一槍的從最底層的大頭兵殺出來的榮華富貴,他絕對無法忍受有人來剝奪他辛勞半生的政治成果。
他要用拿下象征著帝國皇權的呂卡隆城,通過這樣一場大勝來告訴國內貴族,告訴整個卡拉迪亞大陸,誰才是這個帝國真正意義上的軍神,誰才是能夠帶領他們走向勝利的領袖。
而與加裏俄斯的殺氣騰騰不同,此時坐在大帳內的彭同則是像個綠頭蒼蠅一樣激動的搓著手。
昨天夜晚得到加裏俄斯大軍兵臨城下消息後,彭同立刻離開皇宮去了軍營,在下達作戰準備的命令後,所有在崗士兵都立刻整備好了武器和盔甲,接著彭同又派遣事務官雇傭民夫和馬車,一一登記完成後全部拉到軍營接受派遣。
而賦閑士兵們則全部回到軍營,在軍營睡過一夜之後,第二天清晨用過一頓豐盛的早餐之後,全部穿戴好內襯軟甲,和民夫與運送物資的馬車一起趕往戰場。
不到中午,前置探哨就發現了西帝國前鋒軍隊的身影,彭同接到回饋之後,立刻命令所有士兵穿戴好所有盔甲,做好一級戰鬥準備。
前鋒軍沒有想到會在這裏碰見東帝國的軍隊,而從對方威嚴肅穆的氣勢來看,很明顯就是自己惹不起的主,察覺到不對勁的前鋒軍團指揮官維彭立刻派遣信使將情報傳回加裏俄斯大營,自己則不斷調整陣型,保持與彭同軍團的距離。
加裏俄斯收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也很詫異,他起初傾國而來的目的可不是和東帝國來一場血腥至極的野戰,他是在得到東帝國軍隊開赴北方戰場的消息後,打算偷家一般的拿下這座帝國都城,用最小的代價博得最大的聲望。
而帶上國內幾乎所有兵力和貴族的目的則是讓他們親眼看見自己入主呂卡隆,更大程度的增加這場戰爭的意義。
如果可以,生擒彭同那就再好不過了。
但是現在,很明顯對方已經有了準備,從前線傳回來的情報來看,這支突然出現的部隊不可能是臨時拚湊而成,要麽己方的消息走漏了,要麽自己得到的情報不準。
但不論如何,自己都已經把舞台搭好了,就這麽灰溜溜的撤回國內豈不是顯得自己跟個喪家之犬一般?
對比起一名皇帝,加裏俄斯終究更像是一位將軍,雖然情況已經不明朗,但是加裏俄斯依舊毅然決然的下達了那道命令。
“通知所有部隊,放棄攻城器械,做好野戰準備,分成三路,克洛托耳將軍率領北路軍隊,從北方截斷敵人撤回呂卡隆的道路,堤諾普斯將軍率領南路軍隊,以騎兵為主,從南部開闊草原對敵人發起進攻,我本人親率中路軍團,勢必全殲這支敵軍!”
隨著加裏俄斯命令下達,整個龐大的西帝國軍團都忙碌了起來,而在中高級軍官的熟練調動之下,所有部隊在不到一個小時內完成了集結,兵分三路對著彭同軍團的發起進攻。
而此時,彭同也和列奧尼德帕斯的薩尼翁軍隊,維紮爾托斯的塔洛斯部隊取得聯係,命令雙方趕往自己所在地的同時,彭同命令自己的弟弟喀宋帶著所有具裝騎兵離開,往南與同樣全是騎兵的薩尼翁軍隊匯合。
留下這一手預備隊之後,彭同看著前方的維彭部隊,緊張等待著什麽。
彭同很明白,這是前鋒,而加裏俄斯的性子,在收到己方部隊的情報之後,一定會帶著所有軍隊壓上來。
因此彭同將整個步兵軍團分成三隊,一隊是直麵維彭部隊的重裝步兵,這支步兵清一色的都是配備短矛和短劍鋼杖的近戰軍團步兵,妥妥的絞肉機。
西南麵則是混合了雙刃槍兵和槍盾兵的防騎部隊,甚至彭同還就地取材,臨時搭建了一道道用來防騎的尖刺柵欄。
畢竟西南麵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作戰經驗豐富的彭同不相信加裏俄斯會放著這個騎兵的天然優勢主場不管。
而在重裝軍團步兵後方的小山坡上,彭同則是安排了輕裝突擊步兵和弓弩手組成的混合編隊,而他自己也帶著禁衛軍在此坐鎮。
加裏俄斯沒讓彭同等太久,在遇見前鋒部隊三個小時後,加裏俄斯的大旗隨著一陣飛舞的沙塵出現在了彭同的目光中。
彭同看著前方的的動靜,不由得舔了舔自己的嘴唇,呢喃道
“真慢呐……”
不過兩軍相遇的第一時間卻並沒有立刻爆發出驚天動地的混戰,加裏俄斯不是蠢豬,讓士兵長途跋涉之後立刻投入戰場跟找死沒區別,就算士兵來的時候沒有穿戴重甲,但是跟以逸待勞的彭同軍隊比起來,還是天然處於劣勢。
彭同也很清楚這個規矩,所以他也不急著發起主動進攻,而他在布置好陣型的時候就讓士兵們處於輪換的狀態,所以現在整個軍團依舊處於巔峰狀態。
大約又過了半個小時,在整合好中路軍和前鋒軍團,並且休整好了部隊狀態之後,加裏俄斯開始了第一輪試探性進攻。
此時彭同正啃著手裏的燒餅,目光呆滯,百無聊賴看著加裏俄斯的動向,在最初的激動勁頭過後,彭同此時已經完全切換到了指揮模式,所以在終於等到加裏俄斯有所動作之後,彭同並沒有咋咋呼呼的,僅僅隻是瞥了一眼之後嘟嘟囔囔了一句
“這個該死的磨磨蹭蹭的拖拉鬼。”
隨後彭同咬著燒餅站起身,拿起令旗向自己的部隊下達了命令。
隨後,第一排的重裝步兵立刻舉起手裏的曲麵大盾,這是一種前帝國軍團標配的大型重盾,能夠全方位無死角的防禦住步兵陣列的所有死角,隻是在軍隊私兵化之後,由於征召兵沒有職業軍人那樣的高素養,所以這種大盾牌才逐漸被更加輕便的箏形盾取代。
但是對於職業軍人而言,肯定還是這種大盾牌更加得心應手。
後排的重裝步兵則將大盾牌舉過頭頂,和前排的盾牌組成密不透風的盾牆,這樣的陣列不管是觀賞性、防禦性還是威懾性都全部拉滿,唯一的缺點就是對於單兵素養的要求有點高。
加裏俄斯在看見這個久違的陣列之後神色不由得凝重了幾分,在他的前排士兵扔出幾枚標槍,弓弩手射出幾發箭矢之後,加裏俄斯就放棄了這次試探。
已經不用試了,久經戰陣的加裏俄斯從剛剛那個陣列就能看出自己的敵人的水平。
“這個該死的貴n代是從哪裏弄來這樣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的?”
加裏俄斯不由得有些咬牙切齒,作為一名將軍,在看見敵人訓練有素的士兵時的感覺,跟家長看見別人家拿滿分拿獎還幫忙做家務的孩子時的感覺是一樣一樣的。
深吸一口氣,加裏俄斯決定等待堤諾普斯的騎兵抵達,既然單兵素質比不過,那麽自己就用多兵種配合和數量勝過你。
不一會兒,加裏俄斯便得到了堤諾普斯騎兵已經到位的消息,於是加裏俄斯當機立斷,揮出令旗。
“所有步兵!壓上去!”
西帝國這一次可謂是傾巢而出,光是作戰部隊就有五萬七千人,而後勤運糧部隊則有一萬八千人,這樣規模的部隊,足以媲美卡拉德帝國鼎盛時期的軍團大分支部隊了。
因而加裏俄斯對此戰也是極為重視,不光自己本人親臨一線,還將自己家族的子嗣全部都帶到了戰場上,而其餘家族,除了狄俄尼科斯保持一貫作風全家出動外,每個家族都至少派出了一名嫡係成員和兩名旁支成員,並且隻在領地留了能夠保持領地正常運轉的最低部隊數量,其餘全部都加入到了對東帝國的戰爭中。
加裏俄斯如此大動幹戈,和彭同宣布稱帝和建立東帝國脫不了幹係。
前帝國皇儲,元老院寡頭政治的堅定支持者,前帝國軍團具裝騎兵部隊的最高指揮官,前帝國軍團副元帥,前帝國西境總事務官,前帝國呂卡隆城市守備隊隊長,前禁衛軍軍團長……
加在彭同身上的buff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他可以連接到帝國任何一方勢力,不論是保皇黨,元老院,還是軍方。
這樣的人沒辦法不讓加裏俄斯忌憚,他能夠在山頭林立的卡拉德帝國獨樹一幟的本錢,就是他的軍官出身,他的赫赫戰功和民粹主義擁護者的身份,然而這一切,彭同都有。
彭同成年之後就加入了帝國軍團,從低階指揮官開始做起,雖說一路上確實不乏他父親和背後家族的支持,但是如果拿不出真材實料的戰績,彭同也不可能一步一步升到軍方二三把手的位置。
是的,在潘德拉克戰役之前,彭同在具裝騎兵部隊已經待了十二年了,這十二年裏,除了一開始的兩年,後麵十年,他是真正意義上具裝騎兵部隊的一把手,而具裝騎兵部隊在整個帝國軍團中的地位自然不必過多贅述,可以說,那時的帝國軍團,除了涅雷采斯老皇帝,彭同·涅雷采斯手中的權利是最大的。
而作為具裝騎兵部隊統帥,彭同自然不可能缺少軍功,隻是老皇帝考慮到自己的兒子遲早都要繼承皇位,因此很多論功行賞的時候都有意淡化彭同,以此來拉攏其餘軍官。
但這並不意味著彭同的軍功就這樣湮滅於其餘將領的光環之下了,老皇帝又不是傻子,每次張榜軍功的時候都將彭同的名字排在第二第三,一兩次的第二第三或許沒多少人記得住,但如果你每次都是第二第三呢?那就不一樣了。
所以,在當時許多卡拉德人看來,自家的皇儲雖然政治上不太靈光,有點愣頭青,但是絕對沒有人敢置喙彭同的作戰水平。
而民粹主義又從何說起呢?
你真以為坊間對於彭同體恤百姓的稱讚是他花錢雇來的水軍嗎?
而更加有力的證明則是在涅雷采斯老皇帝統治後期,由於改革的慢慢深入,有時候不可避免的遭遇有心之人的報複,他們煽動民意,掀起暴亂,意在阻礙改革的推進,而每次麵對這樣的民眾暴亂,皇室方麵都是任命彭同全權負責的。
而彭同處理這些暴動時,很少,甚至沒有采取過暴力,甚至有一次彭同被情緒激動的民眾用石塊砸爛了腦袋,血流不止的彭同第一時間的動作卻是阻止身旁侍衛拔刀,自己一邊捂著血流不止的腦袋,一邊繼續心平氣和的勸導民眾。
所以雖然每次暴亂處理的時間較長,見效不快,但是幾乎沒有任何流血事件的發生,這也是潘德拉克戰役之後,阿雷尼科斯沒敢對彭同下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彭同深受民眾愛戴,而這種政治資本,在彭同正式稱帝之後井噴式的回饋給了彭同自身。
如果說拔都進入呂卡隆時受到民眾歡呼,是民眾出於慕強心理和金帳汗國武力威懾之下的產物,那麽彭同進入呂卡隆時,那種山呼海嘯的歡呼聲,則完全是發自民眾內心。
所以加裏俄斯才會那樣忌憚彭同,尤其是在察覺到國內部分貴族,尤其是厄拉刻斯家族。
原本厄拉刻斯選擇加入西帝國的原因就是他們家族有著民粹主義和支持民眾大會的傳統,隻是當時三方權衡下來,打著為老兵爭取土地口號的加裏俄斯更加符合他們家族的傳統和政治定位。
但現在,一個更符合自己家族口味的皇帝已經出現了,雖然同樣有著軍旅生涯的堤諾普斯不想背叛戰友,但是架不住堤諾普斯本就年輕,三十多歲的他頭上還有一個叔叔,而這個叔叔則是鐵杆的民粹主義支撐者。
浮躁的國內環境讓加裏俄斯不得不停止和巴旦尼亞的對峙,接著馬不停蹄的集結部隊趕往東方,加裏俄斯等不及了,他辛辛苦苦半輩子才走到現在,他和其他貴族不一樣,他是真正意義上一刀一槍的從最底層的大頭兵殺出來的榮華富貴,他絕對無法忍受有人來剝奪他辛勞半生的政治成果。
他要用拿下象征著帝國皇權的呂卡隆城,通過這樣一場大勝來告訴國內貴族,告訴整個卡拉迪亞大陸,誰才是這個帝國真正意義上的軍神,誰才是能夠帶領他們走向勝利的領袖。
而與加裏俄斯的殺氣騰騰不同,此時坐在大帳內的彭同則是像個綠頭蒼蠅一樣激動的搓著手。
昨天夜晚得到加裏俄斯大軍兵臨城下消息後,彭同立刻離開皇宮去了軍營,在下達作戰準備的命令後,所有在崗士兵都立刻整備好了武器和盔甲,接著彭同又派遣事務官雇傭民夫和馬車,一一登記完成後全部拉到軍營接受派遣。
而賦閑士兵們則全部回到軍營,在軍營睡過一夜之後,第二天清晨用過一頓豐盛的早餐之後,全部穿戴好內襯軟甲,和民夫與運送物資的馬車一起趕往戰場。
不到中午,前置探哨就發現了西帝國前鋒軍隊的身影,彭同接到回饋之後,立刻命令所有士兵穿戴好所有盔甲,做好一級戰鬥準備。
前鋒軍沒有想到會在這裏碰見東帝國的軍隊,而從對方威嚴肅穆的氣勢來看,很明顯就是自己惹不起的主,察覺到不對勁的前鋒軍團指揮官維彭立刻派遣信使將情報傳回加裏俄斯大營,自己則不斷調整陣型,保持與彭同軍團的距離。
加裏俄斯收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也很詫異,他起初傾國而來的目的可不是和東帝國來一場血腥至極的野戰,他是在得到東帝國軍隊開赴北方戰場的消息後,打算偷家一般的拿下這座帝國都城,用最小的代價博得最大的聲望。
而帶上國內幾乎所有兵力和貴族的目的則是讓他們親眼看見自己入主呂卡隆,更大程度的增加這場戰爭的意義。
如果可以,生擒彭同那就再好不過了。
但是現在,很明顯對方已經有了準備,從前線傳回來的情報來看,這支突然出現的部隊不可能是臨時拚湊而成,要麽己方的消息走漏了,要麽自己得到的情報不準。
但不論如何,自己都已經把舞台搭好了,就這麽灰溜溜的撤回國內豈不是顯得自己跟個喪家之犬一般?
對比起一名皇帝,加裏俄斯終究更像是一位將軍,雖然情況已經不明朗,但是加裏俄斯依舊毅然決然的下達了那道命令。
“通知所有部隊,放棄攻城器械,做好野戰準備,分成三路,克洛托耳將軍率領北路軍隊,從北方截斷敵人撤回呂卡隆的道路,堤諾普斯將軍率領南路軍隊,以騎兵為主,從南部開闊草原對敵人發起進攻,我本人親率中路軍團,勢必全殲這支敵軍!”
隨著加裏俄斯命令下達,整個龐大的西帝國軍團都忙碌了起來,而在中高級軍官的熟練調動之下,所有部隊在不到一個小時內完成了集結,兵分三路對著彭同軍團的發起進攻。
而此時,彭同也和列奧尼德帕斯的薩尼翁軍隊,維紮爾托斯的塔洛斯部隊取得聯係,命令雙方趕往自己所在地的同時,彭同命令自己的弟弟喀宋帶著所有具裝騎兵離開,往南與同樣全是騎兵的薩尼翁軍隊匯合。
留下這一手預備隊之後,彭同看著前方的維彭部隊,緊張等待著什麽。
彭同很明白,這是前鋒,而加裏俄斯的性子,在收到己方部隊的情報之後,一定會帶著所有軍隊壓上來。
因此彭同將整個步兵軍團分成三隊,一隊是直麵維彭部隊的重裝步兵,這支步兵清一色的都是配備短矛和短劍鋼杖的近戰軍團步兵,妥妥的絞肉機。
西南麵則是混合了雙刃槍兵和槍盾兵的防騎部隊,甚至彭同還就地取材,臨時搭建了一道道用來防騎的尖刺柵欄。
畢竟西南麵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作戰經驗豐富的彭同不相信加裏俄斯會放著這個騎兵的天然優勢主場不管。
而在重裝軍團步兵後方的小山坡上,彭同則是安排了輕裝突擊步兵和弓弩手組成的混合編隊,而他自己也帶著禁衛軍在此坐鎮。
加裏俄斯沒讓彭同等太久,在遇見前鋒部隊三個小時後,加裏俄斯的大旗隨著一陣飛舞的沙塵出現在了彭同的目光中。
彭同看著前方的的動靜,不由得舔了舔自己的嘴唇,呢喃道
“真慢呐……”
不過兩軍相遇的第一時間卻並沒有立刻爆發出驚天動地的混戰,加裏俄斯不是蠢豬,讓士兵長途跋涉之後立刻投入戰場跟找死沒區別,就算士兵來的時候沒有穿戴重甲,但是跟以逸待勞的彭同軍隊比起來,還是天然處於劣勢。
彭同也很清楚這個規矩,所以他也不急著發起主動進攻,而他在布置好陣型的時候就讓士兵們處於輪換的狀態,所以現在整個軍團依舊處於巔峰狀態。
大約又過了半個小時,在整合好中路軍和前鋒軍團,並且休整好了部隊狀態之後,加裏俄斯開始了第一輪試探性進攻。
此時彭同正啃著手裏的燒餅,目光呆滯,百無聊賴看著加裏俄斯的動向,在最初的激動勁頭過後,彭同此時已經完全切換到了指揮模式,所以在終於等到加裏俄斯有所動作之後,彭同並沒有咋咋呼呼的,僅僅隻是瞥了一眼之後嘟嘟囔囔了一句
“這個該死的磨磨蹭蹭的拖拉鬼。”
隨後彭同咬著燒餅站起身,拿起令旗向自己的部隊下達了命令。
隨後,第一排的重裝步兵立刻舉起手裏的曲麵大盾,這是一種前帝國軍團標配的大型重盾,能夠全方位無死角的防禦住步兵陣列的所有死角,隻是在軍隊私兵化之後,由於征召兵沒有職業軍人那樣的高素養,所以這種大盾牌才逐漸被更加輕便的箏形盾取代。
但是對於職業軍人而言,肯定還是這種大盾牌更加得心應手。
後排的重裝步兵則將大盾牌舉過頭頂,和前排的盾牌組成密不透風的盾牆,這樣的陣列不管是觀賞性、防禦性還是威懾性都全部拉滿,唯一的缺點就是對於單兵素養的要求有點高。
加裏俄斯在看見這個久違的陣列之後神色不由得凝重了幾分,在他的前排士兵扔出幾枚標槍,弓弩手射出幾發箭矢之後,加裏俄斯就放棄了這次試探。
已經不用試了,久經戰陣的加裏俄斯從剛剛那個陣列就能看出自己的敵人的水平。
“這個該死的貴n代是從哪裏弄來這樣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的?”
加裏俄斯不由得有些咬牙切齒,作為一名將軍,在看見敵人訓練有素的士兵時的感覺,跟家長看見別人家拿滿分拿獎還幫忙做家務的孩子時的感覺是一樣一樣的。
深吸一口氣,加裏俄斯決定等待堤諾普斯的騎兵抵達,既然單兵素質比不過,那麽自己就用多兵種配合和數量勝過你。
不一會兒,加裏俄斯便得到了堤諾普斯騎兵已經到位的消息,於是加裏俄斯當機立斷,揮出令旗。
“所有步兵!壓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