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就這樣決定了,先寫一份拜帖,告知李家一聲,讓他們有個準備。”


    很快,王行之做下決定,離開後院,轉身向書房走去。


    幾分鍾後,他寫下拜帖,請宋清溪幫忙送去。


    隨後又帶著吳長風與遊氏雙雄準備聘禮。


    李家與他定下婚書之後,對聘禮並沒有什麽要求,但人家不要求,不代表他不準備,好在殿試之後,他的賞賜不少,也能勉強準備一份聘禮。


    然而,就在幾人在前廳整理禮單時,林原帶著一隊人,與一個太監來到別院。


    吳長風看到身穿鎧甲的林原,立馬目瞪口呆。


    “新科狀元王行之接旨。”


    隻是領頭的太監不給他機會詢問,拂塵一甩,尖銳的聲音響起。


    “王行之接旨。”


    王行之帶著幾人,恭敬的跪倒在地,俯首接旨。


    “官家口諭,宣新科狀元王行之立刻進宮覲見。”太監朗聲道。


    “微臣接旨。”王行之回應後起身。


    隨後,林原上前,笑著開口“王兄弟,快隨我入宮吧!”


    “林大哥,你們可是騙得我好慘。”


    王行之故作苦笑。


    “嘿嘿——”


    林原尷尬的笑道“官家不允許,我也沒辦法,你進宮之後,官家自會和你分說。”


    “好吧!林大哥,公公稍等,我安排點事,立刻跟兩位進宮。”


    王行之點點頭,對兩人躬身行禮。


    “狀元郎自便,官家說了不急。”


    太監露出菊花般的笑容,十分親切,他在來之前,宋煦就特意交代過他,不可以怠慢王行之,因此也十分客氣。


    “王兄弟不急,我們在這裏等著。”林原輕笑道。


    “謝謝,請兩位稍等。”


    王行之回應一聲,轉身走向吳長風幾人,囑咐幾人幾句,隨後跟著林原幾人進宮。


    王行之所住的別院距離皇宮不算遠,在太監的帶領下,不到一刻鍾的時間,他們就來到皇宮。


    汴梁皇宮是從五代的後梁開始的,後唐、後晉繼之。


    北宋的皇宮是仿照洛陽宮殿紫微城的模式,在五代舊宮的基礎上建造的。


    皇宮的正殿叫做大慶殿,是舉行大典的地方,也就是王行之他們參加殿試的地方。


    大慶殿之南,是三省辦公的地方,二者之間有門樓相隔。


    大慶殿之北的紫宸殿,是皇帝視朝的前殿。


    每月朔望的朝會、郊廟典禮完成時的受賀及接見契丹使臣,都在紫宸殿舉行。


    大慶殿西側的垂拱殿,是皇帝平日聽政的地方,也就是平日間舉行朝會,商量事情的地方。


    紫宸、垂拱之間的文德殿,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後稍作停留、休息的地方。


    宮中的宴殿為集英殿、升平樓。


    北宋皇宮內的殿宇並不很多,後宮的規製也不很大。


    後宮有皇帝的寢殿數座,除後妃的殿宇外,後宮中尚有池、閣、亭、台等娛樂之處。


    宋初時,皇帝為了表明勤儉愛民和對農事的重視,在皇宮中設觀稼殿和親蠶宮。


    在後苑的觀稼殿,皇帝每年於殿前種稻,秋後收割。


    另外,後宮宮殿有一宮殿名叫延福宮,是皇帝平日間休閑娛樂之處。


    太監領頭,帶著王行之,在林原的護衛下很快來到延福宮。


    延福宮殿、台、亭、閣眾多,景色宜人,隻不過現在還不比後來,後來宋徽宗擴建延福宮。


    據曆史記載,宋徽宗擴建延福宮後,宮的東門為晨暉,西門稱麗澤。


    大殿有延福、蕊珠。東旁的殿有移清、會寧、成平、睿謨、凝和、昆玉、群玉。


    閣有蕙馥、報瓊、蟠桃、春錦、疊瓊、芬芳、麗玉、寒香、拂雲、偃蓋、翠保、鉛英、雲錦、蘭薰、摘玉。西側的閣有繁英、雪香、披芳、鉛華、瓊華、文綺、絳萼、瓊華、綠綺、瑤碧、清蔭、秋香、從玉、扶玉、絳雲。在會寧殿之北,有一座用石頭疊成的小山,山上建有一殿二亭,取名為翠微殿、雲歸亭、層亭。


    在凝和殿附近,有兩座小閣,名曰玉英、玉澗。背靠城牆處,築有一個小土坡,上植杏樹,名為杏崗,旁列茅亭、修竹。


    宮有右側為宴春閣,旁有一個小圓池,架石為亭,名為飛華。又有一個鑿開泉眼擴建成的湖,湖中作堤以接亭,又於堤上架一道粱入於湖水,粱上設茅亭柵、鶴莊柵、鹿岩柵、孔翠柵。由此到麗澤門一帶,嘉花名木,類聚區分,幽勝宛如天造地設,人間仙境,極盡奢華。


    隻可惜,靖康之恥後,南宋懦弱,終其一朝,不敢北望,汴梁蕭條,再到後來蒙古入主中原,汴梁徹底落幕,即使後世對延福宮有所修補,但繁華依舊不在。


    相對而言,現在的延福宮雖然也美,但與曆史上記載記載的相差很大,宮殿隻有一座,亭台雖多,但卻沒記載中那樣奢華誇張。


    此時,宋煦正坐在一座涼亭中喝茶等待,身旁有三五宮女侍候。


    “見過陛下。”


    太監領著兩人,來到涼亭,三人齊齊跪拜行禮。


    “起身吧!”


    宋煦抬手輕聲開口。


    “謝陛下。”


    三人起身。


    隨後,宋煦看向周圍的宮女,雲淡風輕的開口“你們先下去。”


    “是,陛下。”


    幾位宮女行禮,而後離開。


    待人離開後,宋煦抬眼看向王行之,微笑道“行之兄,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官家,你這稱呼可不行,要是被別人聽到了,我的日子可就難過了。”王行之苦笑著行禮,他雖然早知道宋煦就是趙煦,但沒想到趙煦這麽跳脫,他還真嚇了一跳。


    “朕就知道,身份一旦表露,你一定會拘謹。”趙煦(以後都用趙煦)幽幽歎了口氣,這一天他早有預料,但真正到來時,難免有些惆悵,畢竟王行之可以算是他這麽些年來,唯一的一位朋友。


    王行之無言苦笑,這話他沒法接,他要是繼續與趙煦稱兄道弟,朝臣百分百不會放過他,甚至於時間一長,趙煦也會認為他恃寵而驕,畢竟古代的皇帝都是孤家寡人,像趙煦這種英主,更是眼中揉不得沙子,現在能與你稱兄道弟,其後殺你全家的時候,也肯定會笑眯眯,眼睛都不眨一下。


    “好了,既然如此,我們以後就以君臣相待吧!”宋煦道“不過,在私下,你還是朕的朋友,不要太過拘束。”


    “是,官家。”王行之行禮。


    隨後,趙煦看向林原和太監,吩咐道“林原、劉成恩,你們在涼亭外等候,朕與王行之有話要談。”


    “是,官家。”林原與太監劉成恩行禮,來到涼亭外,目光銳利的警惕著。


    “坐吧!”


    趙煦揮揮手,讓王行之坐下。


    “官家,還是站著的好。”


    王行之沒敢坐,老老實實的站著。


    “讓你坐,你就坐,哪來那麽多廢話,忘記朕剛才說的話了。”趙煦不滿道。


    “謝,官家。”王行之行了一禮,有些拘謹的坐下。


    緊隨著,他開口詢問“不知官家,叫臣過來,所為何事?”


    趙煦給王行之倒上一杯茶,王行之剛想行禮,被趙煦用眼神製止。


    隨後,他開口說道“你寫的那篇策論朕看過,裏麵主要說了將兵法與青苗法,寫得很不錯。”


    “謝官家誇獎。”王行之起身行禮。


    “先坐下。”


    趙煦壓了壓手,繼續說道“但朕清楚,你應該對熙寧變法很了解,隻是有些話,不能溢於紙麵,今天讓你過來,就是想聽聽你對熙寧變法的看法。”


    王行之內心一震,趙煦這番話,無疑是想繼承神宗政令,想要繼續變法,但以北宋目前的形勢,壓根不適合變法。


    王行之猶豫片刻後,試探性的問道“官家是想重啟熙寧變法?”


    “不錯。”


    趙煦沒否認,果斷的點頭道“我大宋看似繁華,但實則已經爛透了,如同烈火烹油,極致過後,就是湮滅,如果不盡快做出改變,那麽遲早會走向沒落。”


    “介甫公所主導的熙寧變法雖有錯漏,如同毒藥,但其中不乏有良方,亦能治愈沉屙。”


    “若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以官身鎮天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墜落的黃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墜落的黃昏並收藏我以官身鎮天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