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張榜完成,在眾人期待的目光當中,蘇澈拿著一甲榜文,帶著一群侍衛來到東華門外。
一甲比二甲更為濃重,所有人都更加關注,無數雙眼睛緊緊的盯著東華門,耳朵排空一切,靜待。
老太監見到蘇澈,趕緊躬身讓位。
蘇澈昂首挺胸,來到東華門前,手捏榜文,展開,朗聲高呼。
“一甲第三名,婺州陳雲。”
蘇澈身前之人,盡皆高呼。
“一甲第三名,婺州陳雲。”
……
“一甲第三名,婺州陳雲。”
……
聲音之大,完全超過了二甲三甲。
“恭喜陳兄。”
新科進士中,王行之與宗澤麵帶笑容,齊齊為陳雲慶賀。
“同喜,同喜。”陳雲也十分興奮,聽到名字那一刻,他徹底鬆弛下來。
一些新科進士也趕緊上前恭賀。
“探花郎——”
“探花郎——”
“探花郎——”
東華門外,更是人聲鼎沸,齊聲高呼,聲勢之浩大,讓王行之心頭發苦。
他在大殿之時,就已經知道自己上榜,但隨著名字一個個公布,他知道宋煦一個不小心給了三鼎甲,現在探花公布,剩下榜眼和狀元,不管哪一個都是一枚核彈。
最重要的是,三鼎甲還要胸紮紅色大花朵,騎馬遊行,禦街誇官。
而且他的名字一公布,以《風雨大作》與《破陣子》的影響力,搞不好會出現什麽波瀾。
但現在已經成了定局,再也沒什麽辦法。
呐喊聲持續了一段時間,蘇澈也不急,笑眯眯的等著,反而還意味深長的看了眼王行之,搞得王行之更慌了。
又過了一會,百姓或許是喊累了,聲波漸漸平息下來。
蘇澈拿著榜文,繼續唱名。
“一甲,第二名,大名府呂光陽。”
“……”
榜眼一出,又是一陣聲浪,一浪高過一浪。
待聲浪平息過後,蘇澈再度捏著榜文,聲音驟然提高了幾分,高呼道。
“一甲頭名,太湖王行之……”
侍衛也不是傻子,見蘇澈都喊得這麽大聲,直接鼓足中氣,氣勢十足的高呼。
“一甲頭名,太湖王行之……”
“一甲頭名,太湖王行之……”
……
轟——
王行之狀元一出,場麵徹底爆炸,所有人,聲嘶力竭的高喊。
“狀元郎。”
“狀元郎。”
“狀元郎。”
……
“醉裏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也不知是誰,生怕別人不知道王行之,在人群高歌。
“五十弦翻塞外聲……”
……
一些人聽到聲音,一下也反應過來,跟著高歌《破陣子》
“狀元郎——”
酒樓二樓,李青蘿一臉癡色,臉上帶著些許迷離,莫名的感到一股自傲。
“麻煩了。”
在李青蘿身後,劉媽臉色焦急,他怎麽也沒想到,王行之居然高中狀元郎,並且王行之所作的《破陣子》傳播會這麽廣,他們想要綁票,根本不可能。
反觀人群之中,青竹等人在呆滯過後,興奮得跳起,跟著高呼《破陣子》。
人群當中,李格非派來的人,在知道結果之後,激動的衝出人群,回府報喜。
而高中的王行之,卻是滿心愁苦的應付上來祝賀的人,高中狀元對他來說是好事,但一想到被這麽多人圍觀,就怎麽也高興不起來。
蘇澈讀完榜文,從袖口拿出一卷聖旨,展開宣讀。
“詔曰:朕念其諸生初入仕途,宜家訓迪。
所有新科進士,朕將親試於朝堂,觀其學識,以定其官職。
才能出眾者,朕將不次擢用,以勵其誌。
朕惟國家之興,在於得人,國家之盛,在於文教。
朕願與天下之士,共興文教,以隆太平之業。
故茲詔示,鹹使聞之。
然,科舉盛事,理應有賞。
賜新科進士及第,王行之為內閣侍讀,呂光陽為將作監丞,陳雲為大理寺評事。”
“二甲進士出身通判諸州……”
聖旨一下,眾人一陣震驚,呂光陽與陳雲還好,與曆屆科舉的榜眼和探花差不多。
但王行之就讓人驚訝了,直接給了個官位,並且還是內閣侍讀,內閣侍讀雖然隻是正六品官,品階上倒是沒什麽事,但內閣侍讀卻是皇帝近臣,經常能與皇帝交流,隻要不出什麽大問題,想要升遷十分簡單。
這完全就是將對王行之的親近擺放在明麵上。
“這家夥還真會給。”
王行之也愣了一下,他沒想到宋煦居然給了他一個內閣侍讀,內閣侍讀是皇帝近臣,主要是給皇帝提供意見和出主意,有些類似於軍師以及後世的秘書一類。
宋仁宗時期,晏殊就得到過同樣的福利。
蘇澈讀完聖旨,大手一揮,朗聲道。
“前三甲上前,賜服……”
王行之三人,迅速上前行禮。
隨後,他們在一位太監的引領下,由侍衛組隔,羅傘遮掩,太監侍候,為他們脫下身上的綠色官服,換上大紅官衣,最後在紮上一朵大紅花,跟前世幼兒園得到老師獎勵一般,主打一個喜慶。
本來換下綠衣服,王行之還暗自欣喜,但帶上大紅花,就隻剩下苦笑了。
不得不說,這宋代的習俗真是讓人無可奈何。
不過,就算再不滿,此時也得憋著。
更何況,也不是他一個人戴,他隔壁兩哥們不僅不嫌棄,還有些激動和興奮。
很快,三人換好衣服,侍衛散去。
一眾新科進士看著三人,更是滿臉的羨慕嫉妒恨。
三人上前,三名侍衛牽著三匹高頭白馬,馬頭紮著紅花,十分喜慶。
“禦賜,禦街誇官。”
老太監一甩拂塵,齊聲高喊。
“上馬——”
三名侍衛將馬牽著上前,來到王行之三人身側。
王行之本就會騎馬,沒讓侍衛幫忙,一個翻身上馬,主打一個絲滑。
陳雲還好,白馬雖高,但陳雲的個頭也不矮,在侍衛的幫助下,輕鬆上了馬。
呂光陽就難受了,身子瘦弱不說,個頭也不算高,最後還是兩名侍衛合力,將他抬上馬,就這樣還差點摔倒。
三人上了馬,一群侍衛開路,三位侍衛牽著馬,跨馬遊街,好不威風。
結果,王行之三人一出東華門,王行之立馬成了焦點,俊朗的麵容,一下成了關注點,無數小婦人拋下的繡帕,在半空飄落。
也有閨中女子,拋投繡球,王行之是左閃右躲,但終歸數量太多,王行之避之不及,隻能抱著頭忍耐。
王行之滿臉苦笑,這種待遇他是真心不想。
“這些賤人,賤人。”
酒樓二樓之上,李青蘿氣急敗壞的怒罵,若不是她侍女攔著,估摸著得動刀殺人。
“這狀元郎就是吃香。”呂光陽酸溜溜的開口。
“這和是不是狀元沒關係,和長相有關係。”陳雲拿著幾張繡帕以及幾個繡球,來到呂光陽身旁炫耀。
“……”
呂光陽無語,王行之就不說了,長相確是俊朗,但陳雲長相就一般,明明沒他俊俏,居然也能收到繡帕。
隨後,他一臉不甘心的四下張望,希望哪家小娘子能慧眼識珠,送上一些手帕。
人群之中,青竹幾人一直跟著,一方麵是想看看熱鬧,另一方麵是為了保護王行之。
走走停停,王行之已經麻木,周邊的侍衛完全就是看熱鬧不嫌事大,還故意放了一些小女子進來。
那些小女子十分瘋狂,王行之直接被扯下馬,被一群女子圍著,各種揩油。
他的臉上,不知不覺中已經多了不少唇印,甚至於衣服都被人扯開強行脫下,若不是他堅守底線,內衣都沒了。
此時此刻,他總算明白前世那些大明星的壓力,為何出門時,總要防備。
“這家夥,太受歡迎了。”
呂光陽和陳雲就像看客一般,坐在高頭大馬上,看著被一群女人圍著的王行之,心裏頭那叫一個酸楚。
很想開口,這待遇,他們也想要。
“這群賤蹄子,怎麽這麽不知羞恥。”
二樓客棧上,李青蘿緊咬著銀牙,滿臉的憤恨,若不是劉媽等人攔著,自己身子不方便,她都想下去,將王行之身邊的女人全部殺個幹淨。
“先生,真是厲害。”
人群之中,吳長風四人一臉羨慕加佩服。
“先生真不省心,胭脂最難洗了。”
唯有青竹,一臉的不滿,畢竟王行之的衣服都是她在清洗。
一甲比二甲更為濃重,所有人都更加關注,無數雙眼睛緊緊的盯著東華門,耳朵排空一切,靜待。
老太監見到蘇澈,趕緊躬身讓位。
蘇澈昂首挺胸,來到東華門前,手捏榜文,展開,朗聲高呼。
“一甲第三名,婺州陳雲。”
蘇澈身前之人,盡皆高呼。
“一甲第三名,婺州陳雲。”
……
“一甲第三名,婺州陳雲。”
……
聲音之大,完全超過了二甲三甲。
“恭喜陳兄。”
新科進士中,王行之與宗澤麵帶笑容,齊齊為陳雲慶賀。
“同喜,同喜。”陳雲也十分興奮,聽到名字那一刻,他徹底鬆弛下來。
一些新科進士也趕緊上前恭賀。
“探花郎——”
“探花郎——”
“探花郎——”
東華門外,更是人聲鼎沸,齊聲高呼,聲勢之浩大,讓王行之心頭發苦。
他在大殿之時,就已經知道自己上榜,但隨著名字一個個公布,他知道宋煦一個不小心給了三鼎甲,現在探花公布,剩下榜眼和狀元,不管哪一個都是一枚核彈。
最重要的是,三鼎甲還要胸紮紅色大花朵,騎馬遊行,禦街誇官。
而且他的名字一公布,以《風雨大作》與《破陣子》的影響力,搞不好會出現什麽波瀾。
但現在已經成了定局,再也沒什麽辦法。
呐喊聲持續了一段時間,蘇澈也不急,笑眯眯的等著,反而還意味深長的看了眼王行之,搞得王行之更慌了。
又過了一會,百姓或許是喊累了,聲波漸漸平息下來。
蘇澈拿著榜文,繼續唱名。
“一甲,第二名,大名府呂光陽。”
“……”
榜眼一出,又是一陣聲浪,一浪高過一浪。
待聲浪平息過後,蘇澈再度捏著榜文,聲音驟然提高了幾分,高呼道。
“一甲頭名,太湖王行之……”
侍衛也不是傻子,見蘇澈都喊得這麽大聲,直接鼓足中氣,氣勢十足的高呼。
“一甲頭名,太湖王行之……”
“一甲頭名,太湖王行之……”
……
轟——
王行之狀元一出,場麵徹底爆炸,所有人,聲嘶力竭的高喊。
“狀元郎。”
“狀元郎。”
“狀元郎。”
……
“醉裏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也不知是誰,生怕別人不知道王行之,在人群高歌。
“五十弦翻塞外聲……”
……
一些人聽到聲音,一下也反應過來,跟著高歌《破陣子》
“狀元郎——”
酒樓二樓,李青蘿一臉癡色,臉上帶著些許迷離,莫名的感到一股自傲。
“麻煩了。”
在李青蘿身後,劉媽臉色焦急,他怎麽也沒想到,王行之居然高中狀元郎,並且王行之所作的《破陣子》傳播會這麽廣,他們想要綁票,根本不可能。
反觀人群之中,青竹等人在呆滯過後,興奮得跳起,跟著高呼《破陣子》。
人群當中,李格非派來的人,在知道結果之後,激動的衝出人群,回府報喜。
而高中的王行之,卻是滿心愁苦的應付上來祝賀的人,高中狀元對他來說是好事,但一想到被這麽多人圍觀,就怎麽也高興不起來。
蘇澈讀完榜文,從袖口拿出一卷聖旨,展開宣讀。
“詔曰:朕念其諸生初入仕途,宜家訓迪。
所有新科進士,朕將親試於朝堂,觀其學識,以定其官職。
才能出眾者,朕將不次擢用,以勵其誌。
朕惟國家之興,在於得人,國家之盛,在於文教。
朕願與天下之士,共興文教,以隆太平之業。
故茲詔示,鹹使聞之。
然,科舉盛事,理應有賞。
賜新科進士及第,王行之為內閣侍讀,呂光陽為將作監丞,陳雲為大理寺評事。”
“二甲進士出身通判諸州……”
聖旨一下,眾人一陣震驚,呂光陽與陳雲還好,與曆屆科舉的榜眼和探花差不多。
但王行之就讓人驚訝了,直接給了個官位,並且還是內閣侍讀,內閣侍讀雖然隻是正六品官,品階上倒是沒什麽事,但內閣侍讀卻是皇帝近臣,經常能與皇帝交流,隻要不出什麽大問題,想要升遷十分簡單。
這完全就是將對王行之的親近擺放在明麵上。
“這家夥還真會給。”
王行之也愣了一下,他沒想到宋煦居然給了他一個內閣侍讀,內閣侍讀是皇帝近臣,主要是給皇帝提供意見和出主意,有些類似於軍師以及後世的秘書一類。
宋仁宗時期,晏殊就得到過同樣的福利。
蘇澈讀完聖旨,大手一揮,朗聲道。
“前三甲上前,賜服……”
王行之三人,迅速上前行禮。
隨後,他們在一位太監的引領下,由侍衛組隔,羅傘遮掩,太監侍候,為他們脫下身上的綠色官服,換上大紅官衣,最後在紮上一朵大紅花,跟前世幼兒園得到老師獎勵一般,主打一個喜慶。
本來換下綠衣服,王行之還暗自欣喜,但帶上大紅花,就隻剩下苦笑了。
不得不說,這宋代的習俗真是讓人無可奈何。
不過,就算再不滿,此時也得憋著。
更何況,也不是他一個人戴,他隔壁兩哥們不僅不嫌棄,還有些激動和興奮。
很快,三人換好衣服,侍衛散去。
一眾新科進士看著三人,更是滿臉的羨慕嫉妒恨。
三人上前,三名侍衛牽著三匹高頭白馬,馬頭紮著紅花,十分喜慶。
“禦賜,禦街誇官。”
老太監一甩拂塵,齊聲高喊。
“上馬——”
三名侍衛將馬牽著上前,來到王行之三人身側。
王行之本就會騎馬,沒讓侍衛幫忙,一個翻身上馬,主打一個絲滑。
陳雲還好,白馬雖高,但陳雲的個頭也不矮,在侍衛的幫助下,輕鬆上了馬。
呂光陽就難受了,身子瘦弱不說,個頭也不算高,最後還是兩名侍衛合力,將他抬上馬,就這樣還差點摔倒。
三人上了馬,一群侍衛開路,三位侍衛牽著馬,跨馬遊街,好不威風。
結果,王行之三人一出東華門,王行之立馬成了焦點,俊朗的麵容,一下成了關注點,無數小婦人拋下的繡帕,在半空飄落。
也有閨中女子,拋投繡球,王行之是左閃右躲,但終歸數量太多,王行之避之不及,隻能抱著頭忍耐。
王行之滿臉苦笑,這種待遇他是真心不想。
“這些賤人,賤人。”
酒樓二樓之上,李青蘿氣急敗壞的怒罵,若不是她侍女攔著,估摸著得動刀殺人。
“這狀元郎就是吃香。”呂光陽酸溜溜的開口。
“這和是不是狀元沒關係,和長相有關係。”陳雲拿著幾張繡帕以及幾個繡球,來到呂光陽身旁炫耀。
“……”
呂光陽無語,王行之就不說了,長相確是俊朗,但陳雲長相就一般,明明沒他俊俏,居然也能收到繡帕。
隨後,他一臉不甘心的四下張望,希望哪家小娘子能慧眼識珠,送上一些手帕。
人群之中,青竹幾人一直跟著,一方麵是想看看熱鬧,另一方麵是為了保護王行之。
走走停停,王行之已經麻木,周邊的侍衛完全就是看熱鬧不嫌事大,還故意放了一些小女子進來。
那些小女子十分瘋狂,王行之直接被扯下馬,被一群女子圍著,各種揩油。
他的臉上,不知不覺中已經多了不少唇印,甚至於衣服都被人扯開強行脫下,若不是他堅守底線,內衣都沒了。
此時此刻,他總算明白前世那些大明星的壓力,為何出門時,總要防備。
“這家夥,太受歡迎了。”
呂光陽和陳雲就像看客一般,坐在高頭大馬上,看著被一群女人圍著的王行之,心裏頭那叫一個酸楚。
很想開口,這待遇,他們也想要。
“這群賤蹄子,怎麽這麽不知羞恥。”
二樓客棧上,李青蘿緊咬著銀牙,滿臉的憤恨,若不是劉媽等人攔著,自己身子不方便,她都想下去,將王行之身邊的女人全部殺個幹淨。
“先生,真是厲害。”
人群之中,吳長風四人一臉羨慕加佩服。
“先生真不省心,胭脂最難洗了。”
唯有青竹,一臉的不滿,畢竟王行之的衣服都是她在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