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林越開車將兄妹倆送到了堂哥的鞋店外。
建材店那邊到了一批貨,倆人得趕過去接貨,也沒停留。
開著車匆匆離去了。
瀧水就那麽大,隻要人回來了想聚就一個電話的事兒,自然沒什麽舍不得的。
兄妹倆拎著行李走到店門口,正巧店裏有客人拎著購物袋出來。
店裏,堂哥方傑正拿著掃帚清掃地麵試鞋後留下的垃圾,嫂子李芳芳正忙著從倉庫找貨補齊剛才貨架上賣掉的空缺。
聽見動靜,正掃地的方傑以為是進店看鞋的客人,抬頭下意識的就要招呼。
拎著包的方圓當即笑著打了聲招呼。
“傑哥,嫂子!”
正忙活的倆人都是一愣,待看清來人後不由得喜上眉梢,都各自放下了手頭事迎了上來。
“小華,圓圓!回來啦!”
“哎……中午那會兒正忙,沒來得及去車站接你們去……”
方華笑著應道:“沒事,我同學來接的我們,正好一起吃了個飯。”
一邊說著話,方傑一邊把兄妹倆手裏拎著的行李接過來放進了裏邊的隔間。
嫂子李芳芳則是端來了凳子,又把吧台底下烤火的電爐子給弄了出來。
“外邊天冷,趕緊來坐著烤烤火……”
剛把火爐點上,又忙著去給倆人倒熱水。
兄妹倆也沒機會搭手,隻得坐在凳子上一邊烤火一邊打量著店裏的布置。
店鋪麵積不算大,但裝修風格比起街麵上其它幾家瞧著都要好看許多,也亮堂,一看就知道是嫂子李芳芳的審美傑作。
就兄妹倆打量店裏的功夫,剛把倆人行李放到隔間的方傑又笑著打了聲招呼出門去了。
等回來時,手裏又多了個裝著花生瓜子糖果的袋子。
方華趕緊說道:“買這些東西幹啥?剛吃過飯……”
方傑笑著道:“幹坐著多沒勁,再說這玩意兒也不占肚子。”
正說著,嫂子李芳芳也弄了個裝瓜子的盤子過來,裝的滿滿的。
剛過飯點兒,這會兒街麵上人不多,倆口子也正好得空跟許久未見的堂弟堂妹嘮嘮嗑。
關心完方圓的學業,又聊起了方華的工作,最後又不知怎麽滴,一個急轉彎就扯到了方華的感情上去了。
李芳芳嗑著瓜子,眼珠子卻直溜溜的盯著方華。
“哎!你女朋友呢?回來沒?啥時候帶過來讓嫂子瞧瞧唄?”
堂哥方傑也好不到哪兒去。
“就是!你小子行啊,出去掙錢也沒耽擱找媳婦,挺好……”
方華被這兩口子問的有些不好意思,倒是方圓這丫頭一點沒幫自家親哥哥打掩護的意思,竹筒倒豆子似的說的起勁。
“小麗姐要過兩天才能回來,到時候一準兒讓我哥帶過來給你們瞧瞧,老漂亮了……”
方華被小丫頭說的有些臉頰發燙,借著小丫頭往嘴裏塞糖果的間隙岔開了話題。
“大伯大娘還好不?還在老家沒?”
方傑正剝著花生,聞言笑著應道:
“都還行吧!你大娘上來幫著帶小樂樂,這陣子天冷沒讓上店裏來,就擱家裏。”
說到這方傑頓了頓,麵色有些愁苦。
見堂哥蹙著眉興致不高,兄妹倆一臉疑惑,倒是旁邊的嫂子李芳芳給解了惑。
“你大伯還擱老家呢!一早就讓他到城裏來,他死活不來,非守著老家那房子……”
兩口子的鞋店開業至今生意著實不差,掙下了些錢。
之前借的那些賬現在也還得差不多了,最近正琢磨著接下來掙的錢得先把買房子背下的貸款給提前還了,然後再買車。
打農村出來的人似乎都這樣,隻要身上還背著債,掙再多都覺得跟背著大山似的不自在。
生活的壓力驟減,小兩口子心裏美的同時當然也沒忘了家裏的老人。
自打生意有了起色,小口子就沒再讓方洪種地了。
除了房子周邊的幾塊好的菜地,別的都包給了村裏其他人家去種。
方傑兩口子本想著把老頭子接城裏來,這樣一家子都在城裏住,也不用再隔三差五的往回跑。
可老頭子就上來待了兩天,就吵吵著要回去,覺得城裏待著不自在。
小兩口子拿親孫子當掩護也不行,非要回去。
方家人祖傳的倔脾氣,小兩口子也是沒轍,隻得乖乖的又把老頭子送回了老家。
兩口子陪著兄妹倆聊了一陣,李芳芳便招呼方傑帶兄弟倆上家裏歇著。
店裏怪冷的,再加上時有客人進出,人來人往的也歇不踏實。
方傑買房子的小區離店麵不算遠,走路也就十來分鍾,兄妹倆之前也去過。
不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高層小區,是早些年的那種一排一排六七層高的老小區。
不過房子還是一手的清水房,自己花錢裝修的。
方傑買那套房子樓層不算高,三樓,就步梯房而言是再好不過的樓層了。
三室兩廳一廚兩衛,外加一個寬敞的大陽台,總共一百三十來平,寬敞的很。
早些年修的房子戶型都比較大,比起現在的高層商品房要寬敞許多。
反正方傑兩口子是挺滿意這套房子的,一點兒不羨慕那些住高層小區的。
三人拎著行李進門時,大娘吳貴芬剛把小孫子哄睡著。
兩年多沒見,吳貴芬的氣色瞧著比起兄妹倆走的那會兒要好上許多,也更精神了。
瞧見方華兄妹倆,吳貴芬臉上是抑製不住的喜悅。
把倆人領進屋後,便一刻不停的打量著兄妹倆,嘴裏更是念叨著‘高了’‘瘦了’等字眼兒。
反倒是把親兒子晾在了一旁。
把兄妹倆送到家,方傑陪著坐了一會兒又回店裏去了。
眼下正值臘月寒冬,離最熱鬧的過年還有幾天,鋪子的生意李芳芳一人也盯的住。
方傑是個心疼媳婦兒的,還是沒舍得把李芳芳一個人撇在店裏。
臘月天黑的本就早,再加上家裏有客。
六點來鍾方傑兩口子便鎖上了店門,拎上事先買好的菜回了家。
排骨,草魚,鹵菜,精瘦肉……
那叫一個豐盛。
店裏忙活了一天,回到家的方傑跟吳貴芬鑽進了廚房裏忙活。
一個鍾頭不到,便張羅了一桌子的豐盛晚餐。
回瀧水後的第一桌家宴,氛圍極盡和諧歡樂。
就是大伯沒在,稍稍有些遺憾。
不過這也更加堅定了小兩口子想要買車的決心。
如今鎮上通往方家灣的那條土坯路,去年便鋪上了水泥。
家裏要有個車,來去最多也就一個鍾頭……
建材店那邊到了一批貨,倆人得趕過去接貨,也沒停留。
開著車匆匆離去了。
瀧水就那麽大,隻要人回來了想聚就一個電話的事兒,自然沒什麽舍不得的。
兄妹倆拎著行李走到店門口,正巧店裏有客人拎著購物袋出來。
店裏,堂哥方傑正拿著掃帚清掃地麵試鞋後留下的垃圾,嫂子李芳芳正忙著從倉庫找貨補齊剛才貨架上賣掉的空缺。
聽見動靜,正掃地的方傑以為是進店看鞋的客人,抬頭下意識的就要招呼。
拎著包的方圓當即笑著打了聲招呼。
“傑哥,嫂子!”
正忙活的倆人都是一愣,待看清來人後不由得喜上眉梢,都各自放下了手頭事迎了上來。
“小華,圓圓!回來啦!”
“哎……中午那會兒正忙,沒來得及去車站接你們去……”
方華笑著應道:“沒事,我同學來接的我們,正好一起吃了個飯。”
一邊說著話,方傑一邊把兄妹倆手裏拎著的行李接過來放進了裏邊的隔間。
嫂子李芳芳則是端來了凳子,又把吧台底下烤火的電爐子給弄了出來。
“外邊天冷,趕緊來坐著烤烤火……”
剛把火爐點上,又忙著去給倆人倒熱水。
兄妹倆也沒機會搭手,隻得坐在凳子上一邊烤火一邊打量著店裏的布置。
店鋪麵積不算大,但裝修風格比起街麵上其它幾家瞧著都要好看許多,也亮堂,一看就知道是嫂子李芳芳的審美傑作。
就兄妹倆打量店裏的功夫,剛把倆人行李放到隔間的方傑又笑著打了聲招呼出門去了。
等回來時,手裏又多了個裝著花生瓜子糖果的袋子。
方華趕緊說道:“買這些東西幹啥?剛吃過飯……”
方傑笑著道:“幹坐著多沒勁,再說這玩意兒也不占肚子。”
正說著,嫂子李芳芳也弄了個裝瓜子的盤子過來,裝的滿滿的。
剛過飯點兒,這會兒街麵上人不多,倆口子也正好得空跟許久未見的堂弟堂妹嘮嘮嗑。
關心完方圓的學業,又聊起了方華的工作,最後又不知怎麽滴,一個急轉彎就扯到了方華的感情上去了。
李芳芳嗑著瓜子,眼珠子卻直溜溜的盯著方華。
“哎!你女朋友呢?回來沒?啥時候帶過來讓嫂子瞧瞧唄?”
堂哥方傑也好不到哪兒去。
“就是!你小子行啊,出去掙錢也沒耽擱找媳婦,挺好……”
方華被這兩口子問的有些不好意思,倒是方圓這丫頭一點沒幫自家親哥哥打掩護的意思,竹筒倒豆子似的說的起勁。
“小麗姐要過兩天才能回來,到時候一準兒讓我哥帶過來給你們瞧瞧,老漂亮了……”
方華被小丫頭說的有些臉頰發燙,借著小丫頭往嘴裏塞糖果的間隙岔開了話題。
“大伯大娘還好不?還在老家沒?”
方傑正剝著花生,聞言笑著應道:
“都還行吧!你大娘上來幫著帶小樂樂,這陣子天冷沒讓上店裏來,就擱家裏。”
說到這方傑頓了頓,麵色有些愁苦。
見堂哥蹙著眉興致不高,兄妹倆一臉疑惑,倒是旁邊的嫂子李芳芳給解了惑。
“你大伯還擱老家呢!一早就讓他到城裏來,他死活不來,非守著老家那房子……”
兩口子的鞋店開業至今生意著實不差,掙下了些錢。
之前借的那些賬現在也還得差不多了,最近正琢磨著接下來掙的錢得先把買房子背下的貸款給提前還了,然後再買車。
打農村出來的人似乎都這樣,隻要身上還背著債,掙再多都覺得跟背著大山似的不自在。
生活的壓力驟減,小兩口子心裏美的同時當然也沒忘了家裏的老人。
自打生意有了起色,小口子就沒再讓方洪種地了。
除了房子周邊的幾塊好的菜地,別的都包給了村裏其他人家去種。
方傑兩口子本想著把老頭子接城裏來,這樣一家子都在城裏住,也不用再隔三差五的往回跑。
可老頭子就上來待了兩天,就吵吵著要回去,覺得城裏待著不自在。
小兩口子拿親孫子當掩護也不行,非要回去。
方家人祖傳的倔脾氣,小兩口子也是沒轍,隻得乖乖的又把老頭子送回了老家。
兩口子陪著兄妹倆聊了一陣,李芳芳便招呼方傑帶兄弟倆上家裏歇著。
店裏怪冷的,再加上時有客人進出,人來人往的也歇不踏實。
方傑買房子的小區離店麵不算遠,走路也就十來分鍾,兄妹倆之前也去過。
不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高層小區,是早些年的那種一排一排六七層高的老小區。
不過房子還是一手的清水房,自己花錢裝修的。
方傑買那套房子樓層不算高,三樓,就步梯房而言是再好不過的樓層了。
三室兩廳一廚兩衛,外加一個寬敞的大陽台,總共一百三十來平,寬敞的很。
早些年修的房子戶型都比較大,比起現在的高層商品房要寬敞許多。
反正方傑兩口子是挺滿意這套房子的,一點兒不羨慕那些住高層小區的。
三人拎著行李進門時,大娘吳貴芬剛把小孫子哄睡著。
兩年多沒見,吳貴芬的氣色瞧著比起兄妹倆走的那會兒要好上許多,也更精神了。
瞧見方華兄妹倆,吳貴芬臉上是抑製不住的喜悅。
把倆人領進屋後,便一刻不停的打量著兄妹倆,嘴裏更是念叨著‘高了’‘瘦了’等字眼兒。
反倒是把親兒子晾在了一旁。
把兄妹倆送到家,方傑陪著坐了一會兒又回店裏去了。
眼下正值臘月寒冬,離最熱鬧的過年還有幾天,鋪子的生意李芳芳一人也盯的住。
方傑是個心疼媳婦兒的,還是沒舍得把李芳芳一個人撇在店裏。
臘月天黑的本就早,再加上家裏有客。
六點來鍾方傑兩口子便鎖上了店門,拎上事先買好的菜回了家。
排骨,草魚,鹵菜,精瘦肉……
那叫一個豐盛。
店裏忙活了一天,回到家的方傑跟吳貴芬鑽進了廚房裏忙活。
一個鍾頭不到,便張羅了一桌子的豐盛晚餐。
回瀧水後的第一桌家宴,氛圍極盡和諧歡樂。
就是大伯沒在,稍稍有些遺憾。
不過這也更加堅定了小兩口子想要買車的決心。
如今鎮上通往方家灣的那條土坯路,去年便鋪上了水泥。
家裏要有個車,來去最多也就一個鍾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