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家裏飯已經做好了
穿越牧馬人,截胡秀芝做老婆 作者:天使大美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也不敢確定!”
賈老六說道,“我聽人說公社書記的姐姐兒就在供銷社當售貨員。
我看和你說話那女的生來就一副官架子,看著平易近人,卻有種難以接近的感覺!
我覺得她就是公社書記的姐姐。”
塗誌明笑著道:“怎麽可能?
公社書記啊,咱這一片兒都是人家說了算,會讓自己姐姐去供銷社嗎?
就算在供銷社裏麵,會讓自己姐姐拋頭露麵,當個售貨員嗎?打死我都不能信。”
念頭一動,隨口問了下統哥。
係統秒回答:“王麗的弟弟王城的確是公社一把手。”
塗誌明愣了片刻,連忙改口說:“打死我都不能信,打不死我就信!我猜王麗就是公社書記的姐姐。”
臨近村子,三人看見一個小小的身影,抄著袖子在雪地裏來回踱步,嘴巴處不時騰一陣白汽。
塗誌明一眼看出是秀芝,也顧不得別的,從牛車上跳下來就跑了過去。
秀芝也看見了他,小跑了幾步迎了上來。
有外人不便於表現得太熱切,塗誌明摘下棉帽子,不由分說的扣在了秀芝腦袋上,又把圍巾摘下來纏在了她的脖子上。
“傻丫頭,怎麽在這兒等呢!凍壞了怎麽辦?”
秀芝隻露出一雙眼睛,眼睛彎彎的,聲音哆嗦著說道:
“我不冷,我、我就是到村口看看、看看你咋還沒回來,家裏、家裏的飯已經做好了。”
塗誌明又把手捂子掛在秀芝的脖子上,讓她戴在手上。
然後到了牛車前,對兩人說道:“六哥、諞子哥,找隊長和王蘭香結賬的事兒,還有還東西的事兒就交給你們了,我和秀芝先回去了。這傻丫頭也不知在外麵站了多長時間了,別再凍壞了。”
賈老六和郭諞子羨慕至極,心說人家這媳婦是怎麽培養的呢?看看自家媳婦兒,一宿不回去都不帶問一聲的。
聽塗誌明問,連忙答應道:“這算得了什麽呢,誌明你和秀芝先回去吧!”
塗誌明不管兩人推辭,給每人拿了兩個蘋果、兩個桔子、一把紅棗、一把山楂,然後拎起裝自己東西的竹筐帶著秀芝回家了。
秀芝一路上都想把狗皮帽子還給塗誌明,可惜她沒有對方腿長,也沒對方身高,嚐試了幾次都沒給塗誌明戴上。
後來被塗誌明照著腦門拍了一下,這才老實了。
進了屋,塗誌明把秀枝塞到炕上,用被子蓋好腳。
然後衝了碗紅糖水,端給了她。
男怕熱,女怕涼,給自己小媳婦兒凍壞了可不好。
秀芝眼睛亮晶晶的,隱隱有淚花在閃動。
趁著秀芝喝水,塗誌明從竹簍裏往外拿東西。
帽子、圍脖、手捂子,塗誌明自己有的,秀芝也全都有。
秀芝嘴裏埋怨“又亂花錢”,首先體正直的把東西一一戴在了身上,哎,真香。
賈老六和郭子跟王富興算了賬,樂顛顛的回了家。
到了院門口,爹媽、媳婦兒、孩子也接了出來。
雖然沒有秀芝接的遠,賈老六也非常滿意了。
“回來啦?”
“回來了!”
“怎麽這麽長時間?”
“打完魚之後去了趟供銷社,直接把魚賣了。”
“賺到錢了?”
“賺到了。”
“多少錢?”
“進屋再說!”
一家人進了屋子,賈老六從兜裏把塗誌明給的水果掏了出來。
“買這個幹啥?又亂花錢!”沈春燕忍不住責備。
“不是我買的,是誌明給的,我啥也沒舍得買。”
賈老六說著,從衣兜裏掏出一疊錢來,有零有整。
一家人全都震驚了。
“這麽多錢,這是多少錢啊?”
“十六塊錢!”
賈老六喜氣洋洋的說道,“入冬了魚好保存,供銷社收購價格高。
按四毛五錢一斤收的,我們一共賣了三百五十七斤魚,賣了一百六十多塊。。
我這一天就掙了十六塊錢。”
賈老六的爹說:“小隊裏費勁巴拉幹一年,倒欠了四毛五。
跟著塗誌明出去一天,就賺了十六塊。
這上哪兒說理去?”
沈春燕把棗子、山楂分給眾人,又把橘子蘋果送到老頭兒老太太屋裏,放在了櫃蓋上。
回來高興的說,“整十六塊錢啊!這回過年可不用愁了。”
“是啊,不用愁了!回來的時候,我和郭諞子和誌明說了,趁著這兩天湖麵還沒上凍,再去撒兩網魚賺點兒錢,到時候咱家也能寬裕點。”
“誌明還願意帶你們去嗎?”
“誌明說時不常的有人來看病,他不願意去了!郭諞子願意去,明天就我倆人!”
“你倆行嗎?”
“必須行啊,其實網魚很簡單,我們已經學會了!”
“我不太信!上回那個捕魚陷阱全村人都說學會了,也沒見到你們弄上魚來!”
“上回是上回,媳婦兒,你就看這回吧,要是明天賺了錢,我也給你買嘎啦油!”
“不用,那多浪費錢啊!”
…… ……
沒讓秀芝動彈,先給小丫頭洗了一個大蘋果。
拿蘋果的時候看買的水果數量有點少,便從統哥那裏又每樣買了二斤摻了進去。
反正這年頭的人對重量沒啥概念,買東西都是看堆兒的。
放好了桌子,擺好了碗筷,小兩口開始吃飯。
秀芝臉紅紅的說道:“看你了,又把我當成了小孩子!什麽都不讓我幹,還給我塞大蘋果!”
塗誌明笑著道:“你本來就是一個小丫頭麽!”
“我才不是呢!”秀芝反駁道。
說著話把才啃了一口的蘋果遞道塗誌明麵前,塗誌明在上麵啃了一口,真的甜。
小兩口吃飯,秀芝做的是高粱米飯,白菜粉條。
塗誌明奇怪道:“高粱米是哪來的?”
“是今天我去找海大叔換粉條子的時候海大叔給的,一共給了兩碗米。”
這段時間海老大開始做粉條子了,不敢賣錢,隻敢以物易物。
一般情況下五斤地瓜出一斤粉條,海老大和海生爺倆出工又出力,收人十斤地瓜換一斤。
這也比供銷社便宜得多了,供銷社一斤粉條賣八毛往上。
這年頭地瓜才二分到五分錢一斤,十斤地瓜往多了說才五毛錢,因此來換粉條的人挺多。
賈老六說道,“我聽人說公社書記的姐姐兒就在供銷社當售貨員。
我看和你說話那女的生來就一副官架子,看著平易近人,卻有種難以接近的感覺!
我覺得她就是公社書記的姐姐。”
塗誌明笑著道:“怎麽可能?
公社書記啊,咱這一片兒都是人家說了算,會讓自己姐姐去供銷社嗎?
就算在供銷社裏麵,會讓自己姐姐拋頭露麵,當個售貨員嗎?打死我都不能信。”
念頭一動,隨口問了下統哥。
係統秒回答:“王麗的弟弟王城的確是公社一把手。”
塗誌明愣了片刻,連忙改口說:“打死我都不能信,打不死我就信!我猜王麗就是公社書記的姐姐。”
臨近村子,三人看見一個小小的身影,抄著袖子在雪地裏來回踱步,嘴巴處不時騰一陣白汽。
塗誌明一眼看出是秀芝,也顧不得別的,從牛車上跳下來就跑了過去。
秀芝也看見了他,小跑了幾步迎了上來。
有外人不便於表現得太熱切,塗誌明摘下棉帽子,不由分說的扣在了秀芝腦袋上,又把圍巾摘下來纏在了她的脖子上。
“傻丫頭,怎麽在這兒等呢!凍壞了怎麽辦?”
秀芝隻露出一雙眼睛,眼睛彎彎的,聲音哆嗦著說道:
“我不冷,我、我就是到村口看看、看看你咋還沒回來,家裏、家裏的飯已經做好了。”
塗誌明又把手捂子掛在秀芝的脖子上,讓她戴在手上。
然後到了牛車前,對兩人說道:“六哥、諞子哥,找隊長和王蘭香結賬的事兒,還有還東西的事兒就交給你們了,我和秀芝先回去了。這傻丫頭也不知在外麵站了多長時間了,別再凍壞了。”
賈老六和郭諞子羨慕至極,心說人家這媳婦是怎麽培養的呢?看看自家媳婦兒,一宿不回去都不帶問一聲的。
聽塗誌明問,連忙答應道:“這算得了什麽呢,誌明你和秀芝先回去吧!”
塗誌明不管兩人推辭,給每人拿了兩個蘋果、兩個桔子、一把紅棗、一把山楂,然後拎起裝自己東西的竹筐帶著秀芝回家了。
秀芝一路上都想把狗皮帽子還給塗誌明,可惜她沒有對方腿長,也沒對方身高,嚐試了幾次都沒給塗誌明戴上。
後來被塗誌明照著腦門拍了一下,這才老實了。
進了屋,塗誌明把秀枝塞到炕上,用被子蓋好腳。
然後衝了碗紅糖水,端給了她。
男怕熱,女怕涼,給自己小媳婦兒凍壞了可不好。
秀芝眼睛亮晶晶的,隱隱有淚花在閃動。
趁著秀芝喝水,塗誌明從竹簍裏往外拿東西。
帽子、圍脖、手捂子,塗誌明自己有的,秀芝也全都有。
秀芝嘴裏埋怨“又亂花錢”,首先體正直的把東西一一戴在了身上,哎,真香。
賈老六和郭子跟王富興算了賬,樂顛顛的回了家。
到了院門口,爹媽、媳婦兒、孩子也接了出來。
雖然沒有秀芝接的遠,賈老六也非常滿意了。
“回來啦?”
“回來了!”
“怎麽這麽長時間?”
“打完魚之後去了趟供銷社,直接把魚賣了。”
“賺到錢了?”
“賺到了。”
“多少錢?”
“進屋再說!”
一家人進了屋子,賈老六從兜裏把塗誌明給的水果掏了出來。
“買這個幹啥?又亂花錢!”沈春燕忍不住責備。
“不是我買的,是誌明給的,我啥也沒舍得買。”
賈老六說著,從衣兜裏掏出一疊錢來,有零有整。
一家人全都震驚了。
“這麽多錢,這是多少錢啊?”
“十六塊錢!”
賈老六喜氣洋洋的說道,“入冬了魚好保存,供銷社收購價格高。
按四毛五錢一斤收的,我們一共賣了三百五十七斤魚,賣了一百六十多塊。。
我這一天就掙了十六塊錢。”
賈老六的爹說:“小隊裏費勁巴拉幹一年,倒欠了四毛五。
跟著塗誌明出去一天,就賺了十六塊。
這上哪兒說理去?”
沈春燕把棗子、山楂分給眾人,又把橘子蘋果送到老頭兒老太太屋裏,放在了櫃蓋上。
回來高興的說,“整十六塊錢啊!這回過年可不用愁了。”
“是啊,不用愁了!回來的時候,我和郭諞子和誌明說了,趁著這兩天湖麵還沒上凍,再去撒兩網魚賺點兒錢,到時候咱家也能寬裕點。”
“誌明還願意帶你們去嗎?”
“誌明說時不常的有人來看病,他不願意去了!郭諞子願意去,明天就我倆人!”
“你倆行嗎?”
“必須行啊,其實網魚很簡單,我們已經學會了!”
“我不太信!上回那個捕魚陷阱全村人都說學會了,也沒見到你們弄上魚來!”
“上回是上回,媳婦兒,你就看這回吧,要是明天賺了錢,我也給你買嘎啦油!”
“不用,那多浪費錢啊!”
…… ……
沒讓秀芝動彈,先給小丫頭洗了一個大蘋果。
拿蘋果的時候看買的水果數量有點少,便從統哥那裏又每樣買了二斤摻了進去。
反正這年頭的人對重量沒啥概念,買東西都是看堆兒的。
放好了桌子,擺好了碗筷,小兩口開始吃飯。
秀芝臉紅紅的說道:“看你了,又把我當成了小孩子!什麽都不讓我幹,還給我塞大蘋果!”
塗誌明笑著道:“你本來就是一個小丫頭麽!”
“我才不是呢!”秀芝反駁道。
說著話把才啃了一口的蘋果遞道塗誌明麵前,塗誌明在上麵啃了一口,真的甜。
小兩口吃飯,秀芝做的是高粱米飯,白菜粉條。
塗誌明奇怪道:“高粱米是哪來的?”
“是今天我去找海大叔換粉條子的時候海大叔給的,一共給了兩碗米。”
這段時間海老大開始做粉條子了,不敢賣錢,隻敢以物易物。
一般情況下五斤地瓜出一斤粉條,海老大和海生爺倆出工又出力,收人十斤地瓜換一斤。
這也比供銷社便宜得多了,供銷社一斤粉條賣八毛往上。
這年頭地瓜才二分到五分錢一斤,十斤地瓜往多了說才五毛錢,因此來換粉條的人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