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安的聲音仍在繼續:


    “漢武陛下一生之中,共有六子。”


    “長子劉據,是為太子,巫蠱之禍所牽連,蒙冤而亡。”


    “次子劉閎,是為齊懷王,英年早逝,這個不提。”


    “在巫蠱之禍後,可繼任大位的皇子,便隻剩下四個。”


    “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昌邑王劉髆和劉弗陵。”


    “除卻最小的兒子劉弗陵之外,其他三個,基本都已分封諸王,燕王劉旦,在太子劉據自諡後,動了上位之心,自行上書願意回宮效命。”


    “此舉引得漢武陛下大怒,不但殺了燕國所派來的使者,還下旨削其封國三縣。”


    “然後是廣陵王劉胥,劉胥此人,為人奢侈,喜好遊樂,不堪大任,所以被排除在外。”


    “而昌邑王劉髆,是漢武陛下與最愛的寵妃李夫人所生,是貳師將軍李廣利的外甥,這個李廣利又和那個丞相劉屈氂是兒女親家。”


    “所以,在巫蠱之禍後,此二人便想法子謀劃策立太子之位,但最終事發,昌邑王劉髆也在之後不幸早逝。”


    “算到最後,也隻剩下一個小兒子,是鉤弋夫人之子,劉弗陵。”


    “這位鉤弋夫人,那也是位奇女子。”


    “漢武陛下晚年外出巡狩之時所遇到的,當然我也不清楚之是被刻意安排的,還是真的是意外。”


    “隻知在漢武陛下見到此女子之時,她天生雙手握拳,不能伸展,唯有遇見真正的貴人方有可能打開。”


    “於是,在漢武陛下出現後,隻將這女子手輕輕一掰,少女的手便被分開,在手掌心裏還緊緊地握著一隻小玉鉤。”


    “漢武陛下以為緣份天定,便將人帶回了宮。”


    “順便說一下,那一年漢武陛下已經將近六十,而鉤弋夫人,年方十四!”


    大漢劉徹:……


    萬朝中的所有人:……


    畜牲啊!


    那麽小的孩子,你怎麽下得了手?


    如果按照時間點來說。


    不止是劉弗陵尚未出生,他娘也沒出生啊!


    這可真的是……


    衛子夫麵色冷凝,猶如滴沉之墨。


    劉徹則麵色訕訕,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男人嘛!總是喜歡新鮮年輕的,更何況還是這等有著奇異經曆的奇女子。


    “所以,劉弗陵作為漢武陛下的幼子,年紀尚幼,聰慧伶利,最得漢武陛下歡心,並有意立為儲君。”


    “但是,漢武陛下也擔心啊!”


    “母壯而子幼,再加上大漢朝向來都有後宮幹涉朝政的先例,他自己初登基之時也深受後宮掣肘。”


    “再加上他業已老邁,難保他駕崩之後,朝政不會為後宮婦人所掌控。”


    “為了杜絕後宮幹政,漢武陛下直接提前將人處死了,當然,《漢書》中所記,鉤弋夫人是因為犯錯受到漢武陛下的斥責,導致憂鬱而死。”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她的死是與政治鬥爭有關。”


    大漢劉徹:……


    萬朝中的所有人:……


    “之後,年僅八歲的劉弗陵被立為儲君,於漢武陛下駕崩之後,登基上位,是為漢昭帝!”


    漢昭帝三個字一出,劉徹頓時怔在原地。


    如果當真如喬姑娘所說,他的皇位將來是由此子繼承,那之後的皇帝繼任,也當是此子的後人才對!


    為何又會回到據兒後人之身?


    除非,此子英年早逝,且並無後人!


    良久之後,劉徹方才問道:“他,他做的可好嗎?可有立後立儲?”


    “其實這個,還真的不好回答。”喬安的聲音繼續傳來,


    “說他是個明君吧,在他執政期間,大漢的社會經濟確實有所恢複,連年戰爭所導致的國庫虧損,也慢慢彌補了回來。”


    “但他在位期間實在是太短,一直到病重離逝,也沒能真正親政,所以我也不知道,如果在他親政之後,大漢會走向何方!”


    “他有皇後,但是皇後年紀太小,再加上他病逝那年才二十一歲,所以並未留下子嗣。”


    “至於他的死因,眾說紛紜,但大概率是病逝的。”


    大漢劉徹:……


    年僅21歲便英年早逝!


    終其一生都未能真正親政!


    劉徹心裏一跳,預感成真,莫名有些酸楚!


    “為什麽我會說曆史是輪回的,因為太子劉據一黨雖亡,姬妾與門客亦被處死,但唯有尚在繈褓中的劉病已逃過一死,被收係在官獄之中。”


    “劉病已,是太子劉據長子,史皇孫劉進之子,是為曾皇孫。”


    “我所說的曆史輪回,便是這帝位在繞了幾個輪回之後,最終回到了他的身上。”


    大漢劉徹:……


    劉徹聽到這裏,心下鬆了一口氣。


    剛才他聽到他的兒子早亡,又無子嗣後繼之君,當真是倒吸一口涼氣。


    天子無後,則意味著江山無繼。


    如果在此時,有其他諸侯王趁虛而入,那他這一脈可能就要麵臨斷絕的風險。


    好在,好在朝中大臣還是極為懂事的。


    必然是他所留下的輔政大臣,起到了極佳的作用。


    也不知此人是誰?


    竟是如此忠心!


    思及此處,劉徹再度問道:“敢問喬姑娘,此間負責輔政的大臣究竟是誰?”


    “原定曆史軌跡中,漢武陛下所留下的輔政大臣有四位,他們分別是霍光、桑弘羊、金日磾、上官桀。”


    大漢劉徹:……


    罷了,先記下名字。


    封存在密檔之中。


    將來若有此四人入朝為官,他必重用之!


    隻是,據兒……


    劉徹眸子低垂,似乎還是無法從父子關係終將走向對立的打擊中走出來。


    他的兒子,如喬姑娘所說,是那樣一個溫和良善良仁義的太子,若他繼位,必定會是一位仁君。


    可誰能想到,最終會發生這樣的慘事。


    “好了,各位大佬,關於今天的問答,咱們暫時就到這裏,接下來是商品指定時間。”


    “那漢武陛下,今日問答權已經給了你,商品指定權可不能給你了,好歹得有一項,是屬於我們皇後娘娘的。”


    大漢劉徹:……


    劉徹老臉一紅,隨即望向衛子夫的方向,不斷地用眼神示意,衛子夫想到剛剛喬姑娘所說,自家的兒子女兒皆被眼前之人逼上絕路。


    頓時也沒了度已悅君心的想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萬朝帶貨震驚始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念青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念青雲並收藏我在萬朝帶貨震驚始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