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第七支部隊,其實我不說,你們也應該能夠猜到了!”


    “它就是兩宋時期最強軍團,嶽飛親自所訓練出來的嶽家軍之中的精銳,嶽家背嵬軍!”


    “它是嶽飛麾下頂級戰力,每一位戰士都是以一抵十的存在,當年金人感歎,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就是因為他們遇到了戰無不勝的嶽家背嵬軍!”


    “要知道,在宋朝,重文輕武,由武人所組成的軍隊,既不為朝廷所重視,又不為對手所尊重。”


    “當真是憋屈至極!”


    “而到南宋時期,尤其在經曆為靖康之變的恥辱之後,金人對於隻會逃竄的宋軍,一貫呈鄙夷之態。”


    “嶽家軍的出現,打破了金人的認知,嶽飛更是親率嶽家軍,一度將金人給逼到了絕境,若不是完顏構同誌的騷操作太多,嶽家軍不僅能將金人趕出宋土,直接踏破金國山河,也是有可能的。”


    大宋趙構:………


    得,他又被改姓了!


    不過這嶽家軍?


    趙構眸子一咪,這支軍隊要是朝廷的,該有多好啊!


    ……..


    “嶽家背嵬軍擁有騎兵8000,步兵6000,由嶽飛的長子嶽雲統領。”


    “而嶽家背嵬軍之所以能夠名傳千古,不僅是因為它的作風嚴謹,戰鬥力強悍,更是因為它那恐怖驚人的戰績!”


    “郾城之戰,背嵬軍先以步兵大破金軍精銳,隨後騎兵猛衝敵陣,將金兀術的一萬五騎兵和十萬步兵給衝擊的潰不成軍。背嵬軍“殺死賊兵滿野”。”


    “金兀術不甘失敗,集結三萬騎兵再攻穎昌,嶽雲僅率八百背嵬騎兵,便大破金兀術鐵騎,逼得金兀術不得不退軍,暫避鋒芒。”


    “朱仙鎮之戰,嶽飛領五百背嵬精兵,對陣金軍十餘萬,斬殺五千餘人,俘虜兩千之眾。”


    “這等驚人戰績,可見嶽家背嵬軍的赫赫威力!”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正是因為有嶽飛所率領的嶽家背嵬軍,南宋朝廷才有了片刻的喘息之機!”


    “可惜的是,天不遂人願,當他的主帥被昏庸無能的皇帝設計而死之時,這支軍隊,就已經失去了軍魂。”


    大宋·昏庸無能·趙構:………


    辛棄疾聽到這裏,麵露悲憤之色,若不是,若不是當初昏君無能,嶽元帥又怎會…….


    而徐達藍玉等人則是憤怒至極,一拳砸碎了手中的酒碗,對著空氣中就是破口大罵:趙構你大爺的……老子咒你祖宗十八代都不得好死……...


    隨後還是不解恨,對著直播間又開始瘋狂評論:


    徐達:@大宋趙構,你他娘的真是個@#¥%……#¥@...


    藍玉:@大宋趙構,老子還是不解恨,你過來,你過來啊!你這個@#¥##%&……%¥的狗東西…....


    大宋趙構:………..


    大明朱棣:罵得好,他就該罵!


    隨後朱棣想到什麽,心裏怒火一片。


    直接在直播間開始大罵:@大明朱祈鎮,你這個#¥%……###*&…的混帳東西!老子真想親手打死你…….


    大明所有皇帝:……….


    這是怎得?


    嶽元帥一出來,便會引起如此怒火連連,直播間中含髒量一片,到底有沒有人管管?


    喬安看到這熱鬧沸騰的直播間,隨後輕咳一聲,趕緊阻止:“各位大佬,咱們還是接著往下走哈!”


    “這第八支軍隊,它的名字可能被人所提及的並不多,但它存在的意義,確實十分獨特。”


    “它是為我種花家打下史上最大疆域版圖的古戰精銳,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鐵木真的親軍,怯薜軍!”


    “其他軍隊,大部分都是內部作戰,這個內部的意思是說,在我中原領土之上,作戰的機率比較多。”


    “或是為了保家衛國,或是為了驅逐蠻夷,又或是為了逐鹿天下,這戰爭主場,基本都是在中原大地內部進行。”


    “而真正向外擴展版圖的軍隊,還是以成吉思汗鐵木真所率領的蒙古鐵騎最為著名,而這蒙古鐵騎之中,最精銳的一支部隊,當屬怯薜軍!”


    “怯薛一詞,來自蒙古語“kseig”,其詞源是突厥語中“輪番宿衛”的意思。”


    “怯薛軍的起源是13 世紀蒙古草原貴族那顏們的那可兒,也就是貴族們的護衛和助手。”


    “而我所說的這一支怯薜軍,是鐵木真所創建的怯薜組織,1203 年,鐵木真消滅克烈部後,在準備遠征乃蠻部前夕。”


    “他親自挑選了八十名親信那可兒充當宿衛和七十名那可兒充當散班,又從那顏子弟中挑選一千名戰士組成強勁的護衛軍。”


    “這是怯薜軍的前身。”


    “到了1206 年,鐵木真被擁戴為成吉思汗,他把怯薛擴充到一萬名,怯薜軍也正式成軍。”


    “蒙古人,人人尚武,精通騎射之道,而能進入怯薜軍中的將士,更是精銳之中的精銳。”


    “這支特種部隊大多是輕騎兵,他們擅長使用複合弓,能在騎馬馳騁的時候彎弓射箭,甚至能在馬上旋轉各種角度,出其不意的射殺敵軍。”


    “在《元史·太祖本紀》中也記載道:“故能滅國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勳偉跡甚眾。”


    “由此可見,成吉思汗統一草原的曆次戰爭,以及平定西夏、滅金、乃至後來的西征中,怯薜軍作為成吉思汗的親軍,可以說是立下了極其卓越的戰功。”


    “比如野狐嶺之戰,鐵木真率軍,麵對野狐嶺45萬金國大軍,怯薛長之一的木華黎,親率其帳下數百名怯薛軍的敢死勇士,奮勇衝擊金軍主帥完顏承裕的中軍。”


    “完顏承裕被殺了一個措手不及,根本來不及調軍抵擋,居然臨陣脫逃,鐵木真當即率軍衝殺,導致金軍開始大規模潰逃,使蒙古獲得了這場關鍵性的勝利。”


    “當然,在這裏要強調一下,怯薜軍最大的作用是控製蒙古帝國,保障蒙古後方安全,以及保護成吉思汗的人身安全。”


    “它雖然並沒有像其他蒙古鐵騎這般,長途跋涉,遠征世界。”


    “但其也仍有一次西征之旅。”


    “僅僅這一次,便震驚世界,成為了威名遠播的死亡之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萬朝帶貨震驚始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念青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念青雲並收藏我在萬朝帶貨震驚始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