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大明宗室的養豬生活
我在萬朝帶貨震驚始皇 作者:一念青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喬姑娘那一句,大明重賦之下,老百姓苦不堪言,唯有揭竿而起,而農民軍代表闖王李自成,更是直接帶兵攻入北京。
就如同他當年,帶兵掀翻大元統治一樣。
他的大明,終究亡於百姓手中。
喬安看到朱元璋的提問,也不由得沉默了。
大明滅亡的原因有很多,真要追根溯源的話,其根源就是這個封建社會製度,隻要它還是封建社會,百年時間,曆史必然會重演。
封建社會講求什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給予讀書人極大的便利,設定士農工商等級,以農為本,土地兼並,苛捐雜稅,軍權混亂,人口增多,資源有限,等等……
這一係列下來,隻需百年時間,必然又會是一番全新的輪回。
再往下溯源,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初建國之時,還有明成祖朱棣上位之後,他們所設立的國策,便已經注定了大明不會長久。
“洪武陛下可還記得,之前讓您老人家曾計算過的大明宗室,每年所需花費?”
大明朱元璋:……..
記得,怎麽不記得。
當時那個數字讓他震驚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來更是與六部商談,要拿出一個確切方案。
可喬姑娘說可以考慮分封世界,所以此時他的大明正在建設海船,他也正在逐步敲定對待宗室子弟的政策。
“其實我當時給洪武陛下所說的數目還是比較保守的,到了明朝後期,崇禎年間,具體有多少大明宗室數量已經無法考究。”
“但據記載,往前推二十年,也就是萬曆年間,大明宗室數量已經達到六十萬之巨。”
“由此可見,到了崇禎年間,明朝宗室極有可能已逼近七十萬大關。”
“這麽多人,就國庫那點錢糧,壓根就支撐不起。”
“而農民起義最多的地方,就是陝西、山西、河南等地,正是大明宗室子弟數量最多的地方。”
“老百姓為什麽要造反起義?因為這一省的錢糧都拿來去供養你大明宗室去了,隻要發生一點天災,老百姓都活不下去,而你大明宗室,又是個隻進不出的主。”
“百姓供養他們可以,但要讓他們拿錢糧出來反哺百姓救災?那簡直就是做夢。”
“如果說洪武陛下分封諸王,是為了鎮守大明,防止專權,而永樂陛下上位後,就直接對諸王實行了圈養政策。”
“剝奪兵權,減少府衛,命當地官員進行監視,而到了宣德年間,宣宗陛下更出昏招,不許他們與官員通婚,更不許他們參加科舉,或是出來找工作。”
“這是在圈養的基礎之上,又加深一層,真正把藩王當成豬來養,他們什麽都不用幹,就有人把飯做好了送到嘴邊。”
“為了能得到更多利益財富,隻能每天不斷的生孩子,生的孩子越多,就意味著能從國庫分到的利益更多。”
“可我想說的是,你大明要養宗室,為何要讓老百姓來替你們養,他們難道天生就是要給你們老朱家當牛做馬的嗎?”
“他們自己都吃不飽,自己家人都養不活,卻要為了給你大明養宗室子弟,而被迫承受著各種苛捐雜稅,辛辛苦苦一年到頭,自己家孩子餓的哇哇直哭,卻還是得把家裏僅剩的米糧拿出來去贍養你大明宗室。”
“他們不反誰反?”
“要是我,我早就反了。”
大明朱元璋:………
“其他不說,我就說其中一個人,萬曆皇帝最寵愛的兒子,福王朱常洵。”
“福王作為萬曆陛下的愛子,單是王府建造就花費28萬兩,其封地在大明的富庶之地,洛陽,就封之時,萬曆陛下一次性賞給福王2萬頃農田。”
“這2萬頃是多少呢,差不多有30萬畝地。”
“除此之外,還有揚州到安徽太平的雜稅,四川部分的鹽稅,也都賜在了福王名下。”
“可以說,為了讓自己的好兒子能夠盡享無窮財富,萬曆陛下用盡了心思。”
“在李自成帶兵攻打洛陽之時,洛陽的守城將士已經彈盡糧絕,也不見福王有半分支援,洛陽城中百姓,哀嚎遍野,也不見福王有絲毫表示。”
“福王依舊坐於府中,生活奢靡,大魚大肉。”
“將士們徹底心寒,不願意再給大明王朝賣命,直接打開城門,將農民軍給迎了進去。”
“李自成攻入洛陽之後,闖入福王府中,隻見府中盡是珠寶美玉,後院更是圈養著珍貴的麋鹿。”
“比起百姓麵黃肌瘦,福王朱常洵更是吃的有三百多斤重,李自成於是下令,犒賞三軍,將麋鹿與福王一起烹煮,史稱福?宴。”
大明朱元璋:………
大明所有皇帝:……….
“有了福王的前車之鑒,我們再來看看周王是如何應對。”
“第十一代周王朱恭枵,其祖上是洪武陛下第五子朱橚。其封地河南開封,經過十幾代周王的財富積澱,周王可謂是富甲一方。家中妻妾成群,金銀珠寶、古董字畫無數。”
“周王朱恭枵聽說了福王被烹煮的結局,於是十分驚恐,隨隨便便從府中拿出五十萬兩白銀來犒賞開封城的守軍,並且下令殺敵一名者,賞銀50兩。”
“除此之外,他還拿出幾萬兩白銀來加固城牆。”
“最終,開封城守住了,援軍也來了,李自成的軍隊也撤了,周王朱恭枵也算是留下了一條性命。”
“簡單的兩個例子,可以看出來,國庫沒錢,崇禎陛下哀求眾大臣捐款,也才隻籌了不到二十萬兩。”
“但藩王卻有金銀百萬,糧田滿倉。”
“而這些,就是你洪武陛下最想要的結果。”
“你的大明子孫,生活富足,衣食無憂。”
“你的大明百姓,卻被這等負重,壓彎了腰。”
“洪武陛下心疼自己的後世子孫,希望自己將來殯天之後,朱明王朝後世子孫仍舊能夠衣食無憂,得享富貴尊榮。”
“洪武陛下隻需動動口,便將這副重擔壓在了老百姓身上,逼得他們叫天不靈,叫地不應。”
就如同他當年,帶兵掀翻大元統治一樣。
他的大明,終究亡於百姓手中。
喬安看到朱元璋的提問,也不由得沉默了。
大明滅亡的原因有很多,真要追根溯源的話,其根源就是這個封建社會製度,隻要它還是封建社會,百年時間,曆史必然會重演。
封建社會講求什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給予讀書人極大的便利,設定士農工商等級,以農為本,土地兼並,苛捐雜稅,軍權混亂,人口增多,資源有限,等等……
這一係列下來,隻需百年時間,必然又會是一番全新的輪回。
再往下溯源,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初建國之時,還有明成祖朱棣上位之後,他們所設立的國策,便已經注定了大明不會長久。
“洪武陛下可還記得,之前讓您老人家曾計算過的大明宗室,每年所需花費?”
大明朱元璋:……..
記得,怎麽不記得。
當時那個數字讓他震驚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來更是與六部商談,要拿出一個確切方案。
可喬姑娘說可以考慮分封世界,所以此時他的大明正在建設海船,他也正在逐步敲定對待宗室子弟的政策。
“其實我當時給洪武陛下所說的數目還是比較保守的,到了明朝後期,崇禎年間,具體有多少大明宗室數量已經無法考究。”
“但據記載,往前推二十年,也就是萬曆年間,大明宗室數量已經達到六十萬之巨。”
“由此可見,到了崇禎年間,明朝宗室極有可能已逼近七十萬大關。”
“這麽多人,就國庫那點錢糧,壓根就支撐不起。”
“而農民起義最多的地方,就是陝西、山西、河南等地,正是大明宗室子弟數量最多的地方。”
“老百姓為什麽要造反起義?因為這一省的錢糧都拿來去供養你大明宗室去了,隻要發生一點天災,老百姓都活不下去,而你大明宗室,又是個隻進不出的主。”
“百姓供養他們可以,但要讓他們拿錢糧出來反哺百姓救災?那簡直就是做夢。”
“如果說洪武陛下分封諸王,是為了鎮守大明,防止專權,而永樂陛下上位後,就直接對諸王實行了圈養政策。”
“剝奪兵權,減少府衛,命當地官員進行監視,而到了宣德年間,宣宗陛下更出昏招,不許他們與官員通婚,更不許他們參加科舉,或是出來找工作。”
“這是在圈養的基礎之上,又加深一層,真正把藩王當成豬來養,他們什麽都不用幹,就有人把飯做好了送到嘴邊。”
“為了能得到更多利益財富,隻能每天不斷的生孩子,生的孩子越多,就意味著能從國庫分到的利益更多。”
“可我想說的是,你大明要養宗室,為何要讓老百姓來替你們養,他們難道天生就是要給你們老朱家當牛做馬的嗎?”
“他們自己都吃不飽,自己家人都養不活,卻要為了給你大明養宗室子弟,而被迫承受著各種苛捐雜稅,辛辛苦苦一年到頭,自己家孩子餓的哇哇直哭,卻還是得把家裏僅剩的米糧拿出來去贍養你大明宗室。”
“他們不反誰反?”
“要是我,我早就反了。”
大明朱元璋:………
“其他不說,我就說其中一個人,萬曆皇帝最寵愛的兒子,福王朱常洵。”
“福王作為萬曆陛下的愛子,單是王府建造就花費28萬兩,其封地在大明的富庶之地,洛陽,就封之時,萬曆陛下一次性賞給福王2萬頃農田。”
“這2萬頃是多少呢,差不多有30萬畝地。”
“除此之外,還有揚州到安徽太平的雜稅,四川部分的鹽稅,也都賜在了福王名下。”
“可以說,為了讓自己的好兒子能夠盡享無窮財富,萬曆陛下用盡了心思。”
“在李自成帶兵攻打洛陽之時,洛陽的守城將士已經彈盡糧絕,也不見福王有半分支援,洛陽城中百姓,哀嚎遍野,也不見福王有絲毫表示。”
“福王依舊坐於府中,生活奢靡,大魚大肉。”
“將士們徹底心寒,不願意再給大明王朝賣命,直接打開城門,將農民軍給迎了進去。”
“李自成攻入洛陽之後,闖入福王府中,隻見府中盡是珠寶美玉,後院更是圈養著珍貴的麋鹿。”
“比起百姓麵黃肌瘦,福王朱常洵更是吃的有三百多斤重,李自成於是下令,犒賞三軍,將麋鹿與福王一起烹煮,史稱福?宴。”
大明朱元璋:………
大明所有皇帝:……….
“有了福王的前車之鑒,我們再來看看周王是如何應對。”
“第十一代周王朱恭枵,其祖上是洪武陛下第五子朱橚。其封地河南開封,經過十幾代周王的財富積澱,周王可謂是富甲一方。家中妻妾成群,金銀珠寶、古董字畫無數。”
“周王朱恭枵聽說了福王被烹煮的結局,於是十分驚恐,隨隨便便從府中拿出五十萬兩白銀來犒賞開封城的守軍,並且下令殺敵一名者,賞銀50兩。”
“除此之外,他還拿出幾萬兩白銀來加固城牆。”
“最終,開封城守住了,援軍也來了,李自成的軍隊也撤了,周王朱恭枵也算是留下了一條性命。”
“簡單的兩個例子,可以看出來,國庫沒錢,崇禎陛下哀求眾大臣捐款,也才隻籌了不到二十萬兩。”
“但藩王卻有金銀百萬,糧田滿倉。”
“而這些,就是你洪武陛下最想要的結果。”
“你的大明子孫,生活富足,衣食無憂。”
“你的大明百姓,卻被這等負重,壓彎了腰。”
“洪武陛下心疼自己的後世子孫,希望自己將來殯天之後,朱明王朝後世子孫仍舊能夠衣食無憂,得享富貴尊榮。”
“洪武陛下隻需動動口,便將這副重擔壓在了老百姓身上,逼得他們叫天不靈,叫地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