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自掘墳墓
我在萬朝帶貨震驚始皇 作者:一念青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以,大明王朝,也是我種花家上下五千年以來,貪官最多的一個朝代。”
“皇帝親自上場貪汙,底下官員有樣學樣,真可謂是在曆朝曆代之中都是風景獨秀的存在。”
“除卻讓底下官員上貢錢財,萬曆陛下還派太監到各地去橫征暴斂,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老百姓即使是養一隻雞也要向皇帝繳納一定的稅金。”
大明朱元璋:……
朱元璋看到他的大膽居然落得一個貪官最多的名號,隻覺得有一口腥甜堵在嗓子眼中,上不去下不來。
他最痛恨的便是貪官。
他最想要殺的也是貪官。
可偏偏他的大明,卻是貪官最多的國家。
而且還是皇帝親自上場帶領滿朝官員一起進行貪汙,如此行為,他大明怎能不亡?
……
“還有,張首輔曾要求萬曆陛下在房事之上要節製,莫要貪戀女色,於是萬曆陛下在得知張首輔家有美妾七人,子女甚多的情況之後。”
“便懷著一種報複似的心理,到處臨幸宮女,宮中的許多宮女都被他臨幸了個遍,就連他母親慈聖皇太後宮中的宮女,也沒能逃脫萬曆陛下的魔掌。”
“所以,萬曆陛下能成為後來這般昏君的樣子,張首輔難道還會覺得這跟你的教育沒有任何關係嗎?”
張居正:……
張居正此時已然僵在了原地,麵色蒼白至極。
原先喬姑娘說他的教育,是一場失敗的教育。
他隻覺得好笑,若他張居正都能教育失敗,那他也不知道誰能越過他去!
可現在,他已經不敢再抱有任何僥幸心理。
他的學生,他的天子,居然會在他仙逝之後清算他的家族,整個人更是墮落至此。
這其中原因,他難道真的就沒有半分責任嗎?
便如喬姑娘所說,皇帝受他教育而成長,一言一行皆視他為楷模,可他卻親手將皇帝心中那高高豎起的偉岸形象給砸了個粉碎。
結果就是他的教育徹底失敗了,他越不讓皇帝做什麽,皇帝偏偏就要反著來。
皇帝一旦放縱任性,則天下不寧,朝將不朝,百姓遭難。
他的改革廢了,他的新政沒了,他畢盡半生心血堪堪拉起來的大明王朝,也離亡國不遠了。
就連他的家人也會因為皇帝的清算死得死,傷得傷,能活下來的,又能有幾人?
既是如此,那他這一生的抱負,又算什麽?
他這一生的努力,又該怎麽說?
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嗎?
家人沒能保護,皇帝也得罪了,新政也隨著他的死而消亡,到最後,他還落得個大權獨攬,藐視皇權的罪名。
嗬,真可笑啊!
一時之間,他也不知是該笑自己多管閑事,還是該恨皇帝如此無情!
而萬曆小皇帝在聽到自己後來竟然做了如此多的混賬之事,也不由得紅了臉。
沉溺酒色,橫征暴斂,大肆斂財。
喬姑娘說的好輕鬆,可他卻覺得無地自容。
比起剛剛知道,原來他最敬重的張先生竟是如此雙標之人還要讓他覺得痛心。
為他自己的任性,更為他自己的墮落。
明實亡於萬曆。
再如此下去,當真是明實亡於萬曆。
張居正:敢問喬姑娘,你方才所說,是在下被陛下所清算的原因,同時也是明實亡於萬曆的原因嗎?
“張首輔被清算後,萬曆陛下接下來一係列的騷操作確實是其中原因之一。”
“但還有許多其他原因,比如萬曆三大征,雖然這三場戰爭都勝利了,但戰爭背後,損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再加上萬曆陛下的常年怠政,導致這三大征的戰爭成果,直接灰飛煙滅。”
“而與此同時,後金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通過這幾場戰爭看到了大明的衰弱後,強勢崛起。”
“雖然大明朝庭已經看到了這個小部落的崛起,但因為萬曆陛下自己怠政不肯上朝,還廢除了張首輔的多項改革。”
“大明新任首輔也害怕擔責,於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采用綏靖政策,眼睜睜看著女真坐大。”
“而沒了考成法之後的大明邊將,擅自將對女真作戰改成了招安,隨後又將招安,改成了安撫。”
“努爾哈赤因此成了大明邊將李成梁的部下,靠著李成梁的扶持和信任,在二十多年間統一了女真各部。”
“但因為李成梁被判定為張黨,受到張居正清算的影響,被罷免了遼東總兵的位置,新上任的遼東總兵對於遼東事務不熟,也無法起到統治作用。”
“更要緊的是,在接下來的十多年時間裏,遼東總兵換了八位,豐臣秀吉也帶著小日子軍隊進犯大明,遼東局勢再度緊張,而抓住機會的努而哈赤,大肆擴張領土,培養勢力。”
“而此時的大明朝廷,黨爭越發激烈,甚至打算放棄遼東地區的管轄與掌控,努爾哈赤更加努力發展,征服女真族各部落,成為東北地區名副其實的皇帝。”
“萬曆四十四年,眼見時機已經成熟,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登基稱汗,國號為大金,一個以女真族為主體建立的王朝。”
“大明朝廷親手培養出的猛虎,終於成了大明的掘墓人,在此兩年後,努爾哈赤兵指大明,攻破遼東地區,重新拿下撫順。”
“次年,明朝發兵圍剿,但在薩爾滸之戰中敗於大金,之後的多次戰爭,明朝也鮮少有勝利。”
“而麵對遼東如此勁敵,大明朝不得不增派兵力援助遼東,而在此之間,遠在京都的大明官員隻想著如何能從這諾大的遼東軍費之中分一杯羹。”
“於是,哪怕強敵在側,大明隨時都有滅國之危,大明朝廷卻依然殺了一個又一個守衛遼東的護國名將,將軍權勢力交給了那群蠶食國家精血的蛀蟲。”
“所以,明實亡於萬曆,不隻是因為萬曆陛下清算張居正,導致大明王朝再無能夠扶大廈之將傾的國之重臣。”
“也不隻是因為萬曆陛下怠政三十年不上朝,朝中黨爭林立,消耗國力不斷。”
“皇帝親自上場貪汙,底下官員有樣學樣,真可謂是在曆朝曆代之中都是風景獨秀的存在。”
“除卻讓底下官員上貢錢財,萬曆陛下還派太監到各地去橫征暴斂,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老百姓即使是養一隻雞也要向皇帝繳納一定的稅金。”
大明朱元璋:……
朱元璋看到他的大膽居然落得一個貪官最多的名號,隻覺得有一口腥甜堵在嗓子眼中,上不去下不來。
他最痛恨的便是貪官。
他最想要殺的也是貪官。
可偏偏他的大明,卻是貪官最多的國家。
而且還是皇帝親自上場帶領滿朝官員一起進行貪汙,如此行為,他大明怎能不亡?
……
“還有,張首輔曾要求萬曆陛下在房事之上要節製,莫要貪戀女色,於是萬曆陛下在得知張首輔家有美妾七人,子女甚多的情況之後。”
“便懷著一種報複似的心理,到處臨幸宮女,宮中的許多宮女都被他臨幸了個遍,就連他母親慈聖皇太後宮中的宮女,也沒能逃脫萬曆陛下的魔掌。”
“所以,萬曆陛下能成為後來這般昏君的樣子,張首輔難道還會覺得這跟你的教育沒有任何關係嗎?”
張居正:……
張居正此時已然僵在了原地,麵色蒼白至極。
原先喬姑娘說他的教育,是一場失敗的教育。
他隻覺得好笑,若他張居正都能教育失敗,那他也不知道誰能越過他去!
可現在,他已經不敢再抱有任何僥幸心理。
他的學生,他的天子,居然會在他仙逝之後清算他的家族,整個人更是墮落至此。
這其中原因,他難道真的就沒有半分責任嗎?
便如喬姑娘所說,皇帝受他教育而成長,一言一行皆視他為楷模,可他卻親手將皇帝心中那高高豎起的偉岸形象給砸了個粉碎。
結果就是他的教育徹底失敗了,他越不讓皇帝做什麽,皇帝偏偏就要反著來。
皇帝一旦放縱任性,則天下不寧,朝將不朝,百姓遭難。
他的改革廢了,他的新政沒了,他畢盡半生心血堪堪拉起來的大明王朝,也離亡國不遠了。
就連他的家人也會因為皇帝的清算死得死,傷得傷,能活下來的,又能有幾人?
既是如此,那他這一生的抱負,又算什麽?
他這一生的努力,又該怎麽說?
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嗎?
家人沒能保護,皇帝也得罪了,新政也隨著他的死而消亡,到最後,他還落得個大權獨攬,藐視皇權的罪名。
嗬,真可笑啊!
一時之間,他也不知是該笑自己多管閑事,還是該恨皇帝如此無情!
而萬曆小皇帝在聽到自己後來竟然做了如此多的混賬之事,也不由得紅了臉。
沉溺酒色,橫征暴斂,大肆斂財。
喬姑娘說的好輕鬆,可他卻覺得無地自容。
比起剛剛知道,原來他最敬重的張先生竟是如此雙標之人還要讓他覺得痛心。
為他自己的任性,更為他自己的墮落。
明實亡於萬曆。
再如此下去,當真是明實亡於萬曆。
張居正:敢問喬姑娘,你方才所說,是在下被陛下所清算的原因,同時也是明實亡於萬曆的原因嗎?
“張首輔被清算後,萬曆陛下接下來一係列的騷操作確實是其中原因之一。”
“但還有許多其他原因,比如萬曆三大征,雖然這三場戰爭都勝利了,但戰爭背後,損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再加上萬曆陛下的常年怠政,導致這三大征的戰爭成果,直接灰飛煙滅。”
“而與此同時,後金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通過這幾場戰爭看到了大明的衰弱後,強勢崛起。”
“雖然大明朝庭已經看到了這個小部落的崛起,但因為萬曆陛下自己怠政不肯上朝,還廢除了張首輔的多項改革。”
“大明新任首輔也害怕擔責,於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采用綏靖政策,眼睜睜看著女真坐大。”
“而沒了考成法之後的大明邊將,擅自將對女真作戰改成了招安,隨後又將招安,改成了安撫。”
“努爾哈赤因此成了大明邊將李成梁的部下,靠著李成梁的扶持和信任,在二十多年間統一了女真各部。”
“但因為李成梁被判定為張黨,受到張居正清算的影響,被罷免了遼東總兵的位置,新上任的遼東總兵對於遼東事務不熟,也無法起到統治作用。”
“更要緊的是,在接下來的十多年時間裏,遼東總兵換了八位,豐臣秀吉也帶著小日子軍隊進犯大明,遼東局勢再度緊張,而抓住機會的努而哈赤,大肆擴張領土,培養勢力。”
“而此時的大明朝廷,黨爭越發激烈,甚至打算放棄遼東地區的管轄與掌控,努爾哈赤更加努力發展,征服女真族各部落,成為東北地區名副其實的皇帝。”
“萬曆四十四年,眼見時機已經成熟,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登基稱汗,國號為大金,一個以女真族為主體建立的王朝。”
“大明朝廷親手培養出的猛虎,終於成了大明的掘墓人,在此兩年後,努爾哈赤兵指大明,攻破遼東地區,重新拿下撫順。”
“次年,明朝發兵圍剿,但在薩爾滸之戰中敗於大金,之後的多次戰爭,明朝也鮮少有勝利。”
“而麵對遼東如此勁敵,大明朝不得不增派兵力援助遼東,而在此之間,遠在京都的大明官員隻想著如何能從這諾大的遼東軍費之中分一杯羹。”
“於是,哪怕強敵在側,大明隨時都有滅國之危,大明朝廷卻依然殺了一個又一個守衛遼東的護國名將,將軍權勢力交給了那群蠶食國家精血的蛀蟲。”
“所以,明實亡於萬曆,不隻是因為萬曆陛下清算張居正,導致大明王朝再無能夠扶大廈之將傾的國之重臣。”
“也不隻是因為萬曆陛下怠政三十年不上朝,朝中黨爭林立,消耗國力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