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大興文字獄
我在萬朝帶貨震驚始皇 作者:一念青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比如,有人見到黑色牡丹覺得甚為驚奇,便寫下“奪朱非正色,異種亦稱王”。”
“於是被解說成影射滿洲人以異族奪取朱明皇位,實在可笑至極,而後此人雖死,仍被下令剖棺銼屍。”
萬朝中的所有人:……
“再比如說,有一個人他正在看書,結果一陣風吹過,把他的書頁吹亂了,於是有感而發,寫下“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於是被解說成清朝人實乃蠻夷之邦,素不識字,卻還要胡亂翻書,暗指滿清貴族不配統領天下,這個人因此被殺。”
萬朝中的所有人:……
大明朱元璋:這滿清皇帝實在是可惡,就這麽點隻言片語,也能胡亂解說這般模樣,當真是該死!
大清玄燁:……
大清玄燁:明皇似乎是忘了,“小犬隔花空吠影, 夜深宮禁有誰來”,這句詩可是明皇的大臣所寫,明皇聽聞此詩之後便斷定此詩是在罵自己為狗,直接將人殺了。
朱元璋麵上一僵!
大清弘曆:朕承認,由於民間反清複明者眾多,朕對於詩詞曲賦中含有明清字眼的過於敏感,可你大明因文字言詞而死的難道就少嗎?
大清弘曆:喬姑娘以為呢?你隻強調朕待這些文人如何苛責,可這文字獄一事,曆朝曆代皆有,哪個皇帝能容得下反詩?
大宋趙禎弱弱舉手:我大宋好像沒有…
乾隆帝憤而回道:你大宋怎麽沒有?你當烏台詩案是假的嗎?
大宋趙禎:???
一時間,直播間中爭吵成一團。
喬安見狀,打算對文字獄這一塊做個總結:
“是時文字之禍 ,起於一言。”
“文字獄這個事確實是曆朝曆代都有,但清朝最為龐大。”
“清朝皇帝中,順治帝興文字獄7次,康熙帝興文字獄12次,雍正帝興文字獄17次,乾隆帝興文字獄卻高達130多次。”
“而因為這莫須有罪名冤枉致死的人至少上萬人,民間不能再有任何聲音,這般局麵,真正使這天下變成了封建王朝中思想禁錮、文化扭曲、社會閉塞的盛世牢獄。”
大清弘曆:難道就任由他們寫那些反詩,而朕卻無動於衷嗎?
大明朱棣:喬姑娘的意思是,不要讓人鑽了空子,利用皇帝想要打壓反詩的念頭,捕風捉影,將無辜之人拖下水,枉添人命。
“永樂陛下說的沒錯,民間談論政治是不太合適,但也不能一杆子全打死,像清風、明月、明天、清水之類的日常用詞也要打成反詩,那天下人誰還敢再開口說一句話?”
乾隆帝沉默不語。
喬安接著說道:“在我們後世,有一部關於乾隆時期的電視劇之中,曾經把文字獄這一塊給展現了出來,乾隆陛下不如隨我一看?”
“或許乾隆陛下就可以明白為什麽我會說最好不要興起文字獄!”
喬安說完,手指在筆記本上一頓操作,將之前看過的《宰相劉羅鍋》中,皇帝大興文字獄的片段找了出來。
她也不是非要在這杠,而是那些因為文字獄無辜而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具體情況不是一個數字就能代表。
如果能夠示警一二,讓他知道大興文字獄的後果,說不定還能保住一些無辜的生命!
視頻徐徐展開。
一個穿著官服的男人率領一群官兵衝進了酒館之中,對著其中兩個身穿布衣的平民男子便實行了抓捕。
兩個人被抓起來之後也是一臉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犯了何罪。
隻見那個大官眉間高挑,眸帶不屑地回道:“徐首發,首發乃頭發也。沈成灼,灼灼青山,乃山頂光禿禿的,你二人的名字結合在一起,就是頭發光禿禿的,你們這是詆毀我聖朝剃發之製啊!”
兩個平民男子趕緊喊冤道:“這名字是父母起的,咱也不知道是怎麽個回事啊!”
那大官繼續道:“首發,成灼,若不是別有用心,又作何解?帶走!”
一襲官兵上前,用枷鎖鎖住二人,直接將二人給送進了獄中。
萬朝中的眾人:……
真離了個大譜,這都能關聯上!
另一邊,又一夥官兵堵到了一個教書先生的家中,一個身穿官服的男人指著年過半百的教書先生曾寫過的詩文稿中那一句“明朝鎮山河,一舉去清都”,便直接被扣上了反清複明的帽子。
教書先生大喊冤枉,可隨即便是一頓毒打,已經老邁的身子就這麽被打倒在地,被人強按著在認罪書上畫了押,隨即被斬了首級。
而大街之上,如這般被扣上枷鎖的文人雅士、布衣老朽排成了一列列長隊,全都被鎖拿下獄。
街麵之上的各色招牌,隻要帶有清、明、發、首、灼等等所有可能會有反意的字眼全都被紙給糊上。
鏡頭一轉,一個身著龍袍,高坐金鑾殿的男人正在聽下方大臣匯報如今鎖拿反詩下獄的情況,突然他點名其中一個名叫劉墉的大臣上前匯報,隻見這位劉墉跪在地上,隻以手比劃,絕不開口。
皇帝怒極,卻又毫無辦法。
時間一天天過去,關於文字鎖拿下獄的人越來越多,京都百姓全都默不作聲,成了名副其實的啞巴,朝堂之上的大臣也都慢慢變成了啞巴。
開口的人越來越少,啞巴越來越多。
皇帝終於感覺到了不對勁,和大臣一同穿上尋常布衣,混入街市之中,隻見這大街之上,人煙稀少,隻偶爾幾個人還是個隻比劃不吭聲的。
其中一個大臣假扮的百姓,在與人比劃中開口說出了明兒兩個字,瞬間引來一群官兵,要將他們鎖拿下獄。
皇帝不解,與對方進行一番打鬥,可卻隻見對方拿出自己親自頒下的聖諭,說是奉旨拿人,皇帝瞬間懵了。
對方大官解釋道:“你剛才說明兒,明兒,明是朱偽王朝,明兒便是明朝的孝子賢孫,如此逆賊,怎能不抓?”
皇帝:……
事情鬧到這種地步,皇帝終於慌了。
百姓百姓不說話,大臣大臣裝聾作啞,文章典籍被塗抹燒毀無數,再這麽下去,他大清的文化傳承就要斷了。
皇帝在朝堂之上大發雷霆,說這不是他的初衷,他本意並非如此,並非如此啊!
“於是被解說成影射滿洲人以異族奪取朱明皇位,實在可笑至極,而後此人雖死,仍被下令剖棺銼屍。”
萬朝中的所有人:……
“再比如說,有一個人他正在看書,結果一陣風吹過,把他的書頁吹亂了,於是有感而發,寫下“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於是被解說成清朝人實乃蠻夷之邦,素不識字,卻還要胡亂翻書,暗指滿清貴族不配統領天下,這個人因此被殺。”
萬朝中的所有人:……
大明朱元璋:這滿清皇帝實在是可惡,就這麽點隻言片語,也能胡亂解說這般模樣,當真是該死!
大清玄燁:……
大清玄燁:明皇似乎是忘了,“小犬隔花空吠影, 夜深宮禁有誰來”,這句詩可是明皇的大臣所寫,明皇聽聞此詩之後便斷定此詩是在罵自己為狗,直接將人殺了。
朱元璋麵上一僵!
大清弘曆:朕承認,由於民間反清複明者眾多,朕對於詩詞曲賦中含有明清字眼的過於敏感,可你大明因文字言詞而死的難道就少嗎?
大清弘曆:喬姑娘以為呢?你隻強調朕待這些文人如何苛責,可這文字獄一事,曆朝曆代皆有,哪個皇帝能容得下反詩?
大宋趙禎弱弱舉手:我大宋好像沒有…
乾隆帝憤而回道:你大宋怎麽沒有?你當烏台詩案是假的嗎?
大宋趙禎:???
一時間,直播間中爭吵成一團。
喬安見狀,打算對文字獄這一塊做個總結:
“是時文字之禍 ,起於一言。”
“文字獄這個事確實是曆朝曆代都有,但清朝最為龐大。”
“清朝皇帝中,順治帝興文字獄7次,康熙帝興文字獄12次,雍正帝興文字獄17次,乾隆帝興文字獄卻高達130多次。”
“而因為這莫須有罪名冤枉致死的人至少上萬人,民間不能再有任何聲音,這般局麵,真正使這天下變成了封建王朝中思想禁錮、文化扭曲、社會閉塞的盛世牢獄。”
大清弘曆:難道就任由他們寫那些反詩,而朕卻無動於衷嗎?
大明朱棣:喬姑娘的意思是,不要讓人鑽了空子,利用皇帝想要打壓反詩的念頭,捕風捉影,將無辜之人拖下水,枉添人命。
“永樂陛下說的沒錯,民間談論政治是不太合適,但也不能一杆子全打死,像清風、明月、明天、清水之類的日常用詞也要打成反詩,那天下人誰還敢再開口說一句話?”
乾隆帝沉默不語。
喬安接著說道:“在我們後世,有一部關於乾隆時期的電視劇之中,曾經把文字獄這一塊給展現了出來,乾隆陛下不如隨我一看?”
“或許乾隆陛下就可以明白為什麽我會說最好不要興起文字獄!”
喬安說完,手指在筆記本上一頓操作,將之前看過的《宰相劉羅鍋》中,皇帝大興文字獄的片段找了出來。
她也不是非要在這杠,而是那些因為文字獄無辜而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具體情況不是一個數字就能代表。
如果能夠示警一二,讓他知道大興文字獄的後果,說不定還能保住一些無辜的生命!
視頻徐徐展開。
一個穿著官服的男人率領一群官兵衝進了酒館之中,對著其中兩個身穿布衣的平民男子便實行了抓捕。
兩個人被抓起來之後也是一臉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犯了何罪。
隻見那個大官眉間高挑,眸帶不屑地回道:“徐首發,首發乃頭發也。沈成灼,灼灼青山,乃山頂光禿禿的,你二人的名字結合在一起,就是頭發光禿禿的,你們這是詆毀我聖朝剃發之製啊!”
兩個平民男子趕緊喊冤道:“這名字是父母起的,咱也不知道是怎麽個回事啊!”
那大官繼續道:“首發,成灼,若不是別有用心,又作何解?帶走!”
一襲官兵上前,用枷鎖鎖住二人,直接將二人給送進了獄中。
萬朝中的眾人:……
真離了個大譜,這都能關聯上!
另一邊,又一夥官兵堵到了一個教書先生的家中,一個身穿官服的男人指著年過半百的教書先生曾寫過的詩文稿中那一句“明朝鎮山河,一舉去清都”,便直接被扣上了反清複明的帽子。
教書先生大喊冤枉,可隨即便是一頓毒打,已經老邁的身子就這麽被打倒在地,被人強按著在認罪書上畫了押,隨即被斬了首級。
而大街之上,如這般被扣上枷鎖的文人雅士、布衣老朽排成了一列列長隊,全都被鎖拿下獄。
街麵之上的各色招牌,隻要帶有清、明、發、首、灼等等所有可能會有反意的字眼全都被紙給糊上。
鏡頭一轉,一個身著龍袍,高坐金鑾殿的男人正在聽下方大臣匯報如今鎖拿反詩下獄的情況,突然他點名其中一個名叫劉墉的大臣上前匯報,隻見這位劉墉跪在地上,隻以手比劃,絕不開口。
皇帝怒極,卻又毫無辦法。
時間一天天過去,關於文字鎖拿下獄的人越來越多,京都百姓全都默不作聲,成了名副其實的啞巴,朝堂之上的大臣也都慢慢變成了啞巴。
開口的人越來越少,啞巴越來越多。
皇帝終於感覺到了不對勁,和大臣一同穿上尋常布衣,混入街市之中,隻見這大街之上,人煙稀少,隻偶爾幾個人還是個隻比劃不吭聲的。
其中一個大臣假扮的百姓,在與人比劃中開口說出了明兒兩個字,瞬間引來一群官兵,要將他們鎖拿下獄。
皇帝不解,與對方進行一番打鬥,可卻隻見對方拿出自己親自頒下的聖諭,說是奉旨拿人,皇帝瞬間懵了。
對方大官解釋道:“你剛才說明兒,明兒,明是朱偽王朝,明兒便是明朝的孝子賢孫,如此逆賊,怎能不抓?”
皇帝:……
事情鬧到這種地步,皇帝終於慌了。
百姓百姓不說話,大臣大臣裝聾作啞,文章典籍被塗抹燒毀無數,再這麽下去,他大清的文化傳承就要斷了。
皇帝在朝堂之上大發雷霆,說這不是他的初衷,他本意並非如此,並非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