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兩度廢立
我在萬朝帶貨震驚始皇 作者:一念青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康熙三十四年,康熙親征葛爾丹,特命太子監國,胤礽太子幸不辱命,監國時期表現尚佳,得了朝野內外的一致讚賞。”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冊封所有成年皇子,並賦予了所有被冊封成年皇子有參與政務,開府建衙,私設屬官的權利。”
“康熙陛下這般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皇帝與東宮之間的矛盾,以及諸皇子與太子之間的矛盾,使得嚐到權利滋味的諸位皇子將茅頭一致對向儲君之位。”
大清康熙:皇子成年,開府建衙,參與政務是正常現象,緣何會加劇朕與太子之間的矛盾?
胤礽是朕的兒子,朕希望他好還來不及,如何會與他有所茅盾?
“皇子成年,在冊封為王之後有了參與政務的權利,這權利可大可小,正是康熙陛下對胤礽太子的一次磨礪。”
“但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太子日益成年,監國之時口碑不錯,這也使得康熙陛下對於胤礽太子有了些許防範。”
“可能是大部分上位者的心態吧!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胤礽太子表現的越好,依附於他的勢力便會越多,並逐漸形成了一種勢力,名為太子黨,對於康熙陛下而言,太子黨的勢力越大,他的內心就越忌憚。”
“這種心態,也導致了康熙陛下會想要通過抬舉其他皇子來與東宮太子打對台,妄圖造成一種勢力平衡的局麵,所以才會一邊打壓胤礽太子,一邊又抬舉其他皇子。”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陛下將胤礽太子母家最大的倚仗索額圖以結黨營私的罪名給拘禁在宗人府,這使得胤礽太子更加惶恐不安。”
“康熙四十七年,大阿哥胤禔等為代表的皇子們向康熙陛下密告了關於胤礽太子的許多不良表現。”
“比如說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撻諸王;比如他截留蒙古貢品,放縱下屬淩普敲詐勒索屬下等。”
“這些種種說辭,其中有許多是不實之言,但康熙陛下卻深信不疑。”
“因為在他看來,胤礽太子已經越位處事,越來越不像個儲君的樣子,他親自批注皇太子的行為表現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大清康熙:……
“當然,這其實也跟胤礽太子本身的性格缺陷有關,他自幼喪母,雖說是從小便被康熙陛下親自撫養,但康熙陛下畢竟政務繁忙,也不可能天天陪著他,所以在他周圍的大多是太監宮女,和一些嚴厲教導的太子師等。”
“康熙陛下不在,所有人都圍著他一個人轉,這導致了在他的性格之中,缺少了溫情,妄自尊大,待人接物皆顯得有些冷漠。”
“像康熙陛下在外征戰期間,不幸患病,召胤礽太子前來侍駕,胤礽太子麵上也是太過於平靜,這也使得康熙陛下以為胤礽這個太子毫無忠君愛國之念,更不在乎他這個父皇,於是心中有了芥蒂。”
“甚至於夜晚他還曾站在康熙陛下大帳之前,窺探聖駕,這愚蠢的舉動,使得康熙陛下戒心更甚,以為太子要行弑逆之舉,也就是這些事累積在一起,終於刺激到了康熙,決意廢除太子胤礽。”
“這便是胤礽太子第一次被廢!”
大清康熙:……
喬姑娘這話是何意?
莫不是還有第二次廢太子?
再說胤礽看到他滿麵病容,虛弱不堪的樣子居然毫無反應,康熙陛下哪怕隻是聽到這種事,也覺得整顆心都是涼的。
更遑論他還站在王帳之後,意欲窺探聖駕!
不忠不孝,意圖弑逆。
康熙陛下有些茫然,他親手教導的孩子,怎麽會變成這個樣子?
“然而,廢太子之後,康熙陛下雖然出了一口氣,但問題也並沒有得到真正解決,因為諸皇子看到東宮被廢,全都感受到了新的希望。”
“奪嫡之勢更加激烈,大阿哥胤禔與太子相爭甚久,後來明白自己不為皇帝所喜,入住東宮無望,所以便向康熙陛下建議立八阿哥胤禩為皇太子。”
“理由是“術士張明德嚐相胤禩必大貴”,這個意思是說有相術士為八阿哥胤禩相麵,說他未來極其尊貴,八阿哥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啥都還沒來得及做,就先被皇帝給拉上了黑名單。”
“而大阿哥胤禔之後提議的要代父殺掉廢太子胤礽,更是直接使得康熙陛下大怒,直接將人圈禁,因此大阿哥率先出局。”
“而對於朝中黨派林立,相互站隊的情況,康熙陛下看在眼裏,急在心頭。”
“為了緩和局勢,決議重新複立太子胤礽,並祭告天地,正位東宮,並冊封多位成年皇子為親王等,妄圖以此來促進皇太子與諸皇子之間的關係。”
……
東漢曹操:廢而複立?這大清皇帝果然好手段,隻是這結果隻怕也不會太好!這老大也是個人才,幾句話便將自己送了進去,還連累到了好兄弟,嘖嘖嘖!
大隋楊堅:這大清太子被廢之後,必然遭受過許多冷落,從高位之上跌落塵埃,單就這種心態也不可能會再恢複如初,隻怕這大清太子所為,將會比之從前更甚。
大唐李二:身處皇室,最要緊的就是上位者的恩寵,若一遭被廢,恩寵盡失,想必不會好受,權勢不在自己手中,終是不安心。
大宋趙匡胤:這大清皇帝玩得一手平衡之道,冊封太子之時又加封諸王,這不是在促進皇太子與諸皇子的關係,隻怕是會使得兩方關係更加對立。
大明朱元璋:廢就廢,立就立,立而再廢,廢而再立,這大清皇帝做事,好生磨唧!朕就從未想過廢太子!咱對咱的標兒滿意的很!
大明朱棣:……
大清玄燁:……
……
“然而太子胤礽被重新立為太子之後,這原有的矛盾也並未得到解決,隻是這胤礽太子學會了示弱,重新喚起了康熙陛下的一腔父愛之心。”
“第一次被廢除太子時的恐懼,已經淹沒了胤礽太子的所有理智,以至於他的行為更加癲狂。”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冊封所有成年皇子,並賦予了所有被冊封成年皇子有參與政務,開府建衙,私設屬官的權利。”
“康熙陛下這般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皇帝與東宮之間的矛盾,以及諸皇子與太子之間的矛盾,使得嚐到權利滋味的諸位皇子將茅頭一致對向儲君之位。”
大清康熙:皇子成年,開府建衙,參與政務是正常現象,緣何會加劇朕與太子之間的矛盾?
胤礽是朕的兒子,朕希望他好還來不及,如何會與他有所茅盾?
“皇子成年,在冊封為王之後有了參與政務的權利,這權利可大可小,正是康熙陛下對胤礽太子的一次磨礪。”
“但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太子日益成年,監國之時口碑不錯,這也使得康熙陛下對於胤礽太子有了些許防範。”
“可能是大部分上位者的心態吧!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胤礽太子表現的越好,依附於他的勢力便會越多,並逐漸形成了一種勢力,名為太子黨,對於康熙陛下而言,太子黨的勢力越大,他的內心就越忌憚。”
“這種心態,也導致了康熙陛下會想要通過抬舉其他皇子來與東宮太子打對台,妄圖造成一種勢力平衡的局麵,所以才會一邊打壓胤礽太子,一邊又抬舉其他皇子。”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陛下將胤礽太子母家最大的倚仗索額圖以結黨營私的罪名給拘禁在宗人府,這使得胤礽太子更加惶恐不安。”
“康熙四十七年,大阿哥胤禔等為代表的皇子們向康熙陛下密告了關於胤礽太子的許多不良表現。”
“比如說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撻諸王;比如他截留蒙古貢品,放縱下屬淩普敲詐勒索屬下等。”
“這些種種說辭,其中有許多是不實之言,但康熙陛下卻深信不疑。”
“因為在他看來,胤礽太子已經越位處事,越來越不像個儲君的樣子,他親自批注皇太子的行為表現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大清康熙:……
“當然,這其實也跟胤礽太子本身的性格缺陷有關,他自幼喪母,雖說是從小便被康熙陛下親自撫養,但康熙陛下畢竟政務繁忙,也不可能天天陪著他,所以在他周圍的大多是太監宮女,和一些嚴厲教導的太子師等。”
“康熙陛下不在,所有人都圍著他一個人轉,這導致了在他的性格之中,缺少了溫情,妄自尊大,待人接物皆顯得有些冷漠。”
“像康熙陛下在外征戰期間,不幸患病,召胤礽太子前來侍駕,胤礽太子麵上也是太過於平靜,這也使得康熙陛下以為胤礽這個太子毫無忠君愛國之念,更不在乎他這個父皇,於是心中有了芥蒂。”
“甚至於夜晚他還曾站在康熙陛下大帳之前,窺探聖駕,這愚蠢的舉動,使得康熙陛下戒心更甚,以為太子要行弑逆之舉,也就是這些事累積在一起,終於刺激到了康熙,決意廢除太子胤礽。”
“這便是胤礽太子第一次被廢!”
大清康熙:……
喬姑娘這話是何意?
莫不是還有第二次廢太子?
再說胤礽看到他滿麵病容,虛弱不堪的樣子居然毫無反應,康熙陛下哪怕隻是聽到這種事,也覺得整顆心都是涼的。
更遑論他還站在王帳之後,意欲窺探聖駕!
不忠不孝,意圖弑逆。
康熙陛下有些茫然,他親手教導的孩子,怎麽會變成這個樣子?
“然而,廢太子之後,康熙陛下雖然出了一口氣,但問題也並沒有得到真正解決,因為諸皇子看到東宮被廢,全都感受到了新的希望。”
“奪嫡之勢更加激烈,大阿哥胤禔與太子相爭甚久,後來明白自己不為皇帝所喜,入住東宮無望,所以便向康熙陛下建議立八阿哥胤禩為皇太子。”
“理由是“術士張明德嚐相胤禩必大貴”,這個意思是說有相術士為八阿哥胤禩相麵,說他未來極其尊貴,八阿哥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啥都還沒來得及做,就先被皇帝給拉上了黑名單。”
“而大阿哥胤禔之後提議的要代父殺掉廢太子胤礽,更是直接使得康熙陛下大怒,直接將人圈禁,因此大阿哥率先出局。”
“而對於朝中黨派林立,相互站隊的情況,康熙陛下看在眼裏,急在心頭。”
“為了緩和局勢,決議重新複立太子胤礽,並祭告天地,正位東宮,並冊封多位成年皇子為親王等,妄圖以此來促進皇太子與諸皇子之間的關係。”
……
東漢曹操:廢而複立?這大清皇帝果然好手段,隻是這結果隻怕也不會太好!這老大也是個人才,幾句話便將自己送了進去,還連累到了好兄弟,嘖嘖嘖!
大隋楊堅:這大清太子被廢之後,必然遭受過許多冷落,從高位之上跌落塵埃,單就這種心態也不可能會再恢複如初,隻怕這大清太子所為,將會比之從前更甚。
大唐李二:身處皇室,最要緊的就是上位者的恩寵,若一遭被廢,恩寵盡失,想必不會好受,權勢不在自己手中,終是不安心。
大宋趙匡胤:這大清皇帝玩得一手平衡之道,冊封太子之時又加封諸王,這不是在促進皇太子與諸皇子的關係,隻怕是會使得兩方關係更加對立。
大明朱元璋:廢就廢,立就立,立而再廢,廢而再立,這大清皇帝做事,好生磨唧!朕就從未想過廢太子!咱對咱的標兒滿意的很!
大明朱棣:……
大清玄燁:……
……
“然而太子胤礽被重新立為太子之後,這原有的矛盾也並未得到解決,隻是這胤礽太子學會了示弱,重新喚起了康熙陛下的一腔父愛之心。”
“第一次被廢除太子時的恐懼,已經淹沒了胤礽太子的所有理智,以至於他的行為更加癲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