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望遠鏡後續02
我在萬朝帶貨震驚始皇 作者:一念青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康熙一一進行觀望,發現還是這後世望遠鏡望得更清晰一些,再加上喬姑娘曾經說過的有抗震防水的功效。
康熙覺得,自己這回搶購望遠鏡算是搶對了,這等神器,哪個王朝會嫌少?
隻是,買的終究不如自己製作,隻有自己掌握這門技術,才能有更多望遠鏡,不然就這幾個,哪裏夠他那些武將用的?
同樣擁有這個想法的還有大漢劉徹,此時他和衛青李廣等人一人拿了一個望遠鏡,一路行到了漢宮高樓之上,向下觀望。
“陛下,太清了,看得太清了。”衛青一邊拿望遠鏡放在自己眼睛上,一邊又移開望遠鏡,進行視覺對比,眼睛看不清楚的遠方,在望遠鏡之下竟然如此清晰,他激動的大喊,全然沒了當初剛進宮之時的小心謹慎。
李廣也好奇地拿著望遠鏡來回觀看,看到衛青的失禮之舉,不由得皺起了眉尖,果然是家奴出身,一點禮數都沒有。
李廣輕輕搖了搖頭,雖然他不清楚為什麽陛下一定要用衛青這個出身低賤又沒有行軍經驗的人來帶兵,但是這也不妨礙他看不上衛青這種靠裙帶關係上位的人。
這類人,和軍中那些二世祖一樣,都是靠家族蒙蔭而得以有份差事的存在,他見之隻會嗤之以鼻,不會將人看在眼裏。
這種人,隻有上了戰場才知道什麽叫作戰場血腥。
陛下既用他,希望他將來在上戰場之後,不要嚇得哭爹喊娘才好。
劉徹和衛青一樣的激動,有了這等神器相助,將來攻打匈奴之時,便可搶先奪得戰機,在匈奴還未曾有所發現之時,照著匈奴的方向,一攻而上。
這是天賜神器!
劉徹心中感歎,若無喬姑娘的直播間相助,他又如何能得到此等神器?
隻是,這神器的數量,還是有些少了,他最多隻能搶到10個,三位將軍倒是也各搶到一個,但還是得需要有所準備,此物輕便,又沒有什麽限製,若是被人偷了,或是在戰場上被損壞,都會是損失。
攻打匈奴得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所以此物能夠可用多長時間也同樣是問題,
但若是他們大漢能自己製造,豈不是要多少就有多少?如此一來,既不用擔心這神器損壞之後再無替換,也不用擔心後續戰爭沒有神器相助。
隻是這神器之上的透明物件,似乎是琉璃。
但細觀這望遠鏡之上的琉璃,與他們宮中所見的琉璃又有所不同,捫心自問,他還從未見過打磨得如此光滑淨透的琉璃,也不知這少府能否製作出同樣的東西來?
罷了,他們要是能製作出來,早就做出來了,這等技藝必是後世人精研出來的,不若還是問問喬姑娘。
直播間中,大漢劉徹發布了評論:望遠鏡已收到,敢問喬姑娘,這望遠鏡是如何製作的?
大唐李二:朕觀這望遠鏡製作,似乎並不太難,其主要核心當是那上麵的兩片琉璃,其薄度與透亮,世所罕見。
“李二陛下所言極是,這望遠鏡的製作關鍵就在於那兩片玻璃,確切來說,這望遠鏡的製作原理,是通過透鏡的光線折射或光線被凹鏡反射使之進入小孔並會聚成像,再經過一個放大目鏡而被看到,所以又稱“千裏鏡”。”
“簡單來說,就是需要兩個鏡片,一個物鏡,一個目鏡,我們這款望遠鏡屬於開普勒望遠鏡,它的物鏡與目鏡都是凸透鏡,所謂凸透鏡就是中央較厚,邊緣較薄的透鏡,有會聚光線的作用。”
“從光學原理來說,要達到望遠的目的,一般物鏡的焦距一定要大於目鏡!物鏡焦距大於目鏡焦距的倍數就是其望遠的倍數。”
大漢劉徹:……
大漢劉徹:@左弋令,朕的少府令,喬姑娘所說,你可聽懂了?
左弋令:……
左弋令額頭上冒出了細細的汗,一直緊緊盯著直播間中的少府大人,此刻看到皇帝陛下的提問,手指不自覺的顫抖起來。
早在直播間開始之前,他便已經得了皇令,直播期間要暫停一切工作,記錄喬姑娘所說的關於後世種花家的一切知識,他望向坐在他旁邊不斷記錄文字的兩個屬下,眼睛略略掃了一遍所記錄的內容。
然後,一片茫然。
這都什麽跟什麽?
他真的不懂啊!
可皇帝陛下的問話又不能不回,左弋令顫抖著手指按下了評論鍵,隨後艱難道:“臣,臣,臣無能!喬姑娘所說知識,隻明白了三分,未能完全參透。”
大漢劉徹:……罷了,暫且記錄下來。
左弋令:…是!
大唐李二:@段綸,朕的工部尚書可聽懂了?
段綸:……
段綸:臣,臣無能!也隻明白三分,臣,再聽聽,再聽聽!
喬安看到直播間中的君臣對話,不好意思道:“幾位大人隻聽我說了這麽幾句便已明白三分,已經是極為厲害了,這一方麵屬於物理知識,本就比較晦澀,等回頭你們學了我們後世種花家的文字後,我會給你們發一些關於物理方麵的書籍,屆時你們再組織學習即可!”
“我說的再簡單點,這製作望遠鏡的主材料,就是玻璃,所以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要先學會製作玻璃。”
“這玻璃,也就是你們所說的琉璃,玻璃要比琉璃會更幹淨透亮,也是製作望遠鏡的必備材料。”
古代也是有玻璃的,那個時候還叫琉璃。
好像是被發明於西周時期,當時生產的琉璃製品多為琉璃珠、琉璃項鏈等裝飾用品,也有一些製品用於鑲嵌器物和用具,琉璃也因此很受人們喜愛。
到了漢代,琉璃的製作技術越來越成熟。
它的應用範圍也擴大了,據後世考古所發掘的漢代冥器,就曾在其中發現有許多日用品是用琉璃製作的。
但由於漢代琉璃製品表麵的釉彩多是綠色的,考古界一般稱之為綠釉陶器,所以也稱之為釉陶。
到了魏晉南北朝,從西域傳入了鈣鈉琉璃的製作工藝,北魏京師平城出現了第一個大型的琉璃廠。
康熙覺得,自己這回搶購望遠鏡算是搶對了,這等神器,哪個王朝會嫌少?
隻是,買的終究不如自己製作,隻有自己掌握這門技術,才能有更多望遠鏡,不然就這幾個,哪裏夠他那些武將用的?
同樣擁有這個想法的還有大漢劉徹,此時他和衛青李廣等人一人拿了一個望遠鏡,一路行到了漢宮高樓之上,向下觀望。
“陛下,太清了,看得太清了。”衛青一邊拿望遠鏡放在自己眼睛上,一邊又移開望遠鏡,進行視覺對比,眼睛看不清楚的遠方,在望遠鏡之下竟然如此清晰,他激動的大喊,全然沒了當初剛進宮之時的小心謹慎。
李廣也好奇地拿著望遠鏡來回觀看,看到衛青的失禮之舉,不由得皺起了眉尖,果然是家奴出身,一點禮數都沒有。
李廣輕輕搖了搖頭,雖然他不清楚為什麽陛下一定要用衛青這個出身低賤又沒有行軍經驗的人來帶兵,但是這也不妨礙他看不上衛青這種靠裙帶關係上位的人。
這類人,和軍中那些二世祖一樣,都是靠家族蒙蔭而得以有份差事的存在,他見之隻會嗤之以鼻,不會將人看在眼裏。
這種人,隻有上了戰場才知道什麽叫作戰場血腥。
陛下既用他,希望他將來在上戰場之後,不要嚇得哭爹喊娘才好。
劉徹和衛青一樣的激動,有了這等神器相助,將來攻打匈奴之時,便可搶先奪得戰機,在匈奴還未曾有所發現之時,照著匈奴的方向,一攻而上。
這是天賜神器!
劉徹心中感歎,若無喬姑娘的直播間相助,他又如何能得到此等神器?
隻是,這神器的數量,還是有些少了,他最多隻能搶到10個,三位將軍倒是也各搶到一個,但還是得需要有所準備,此物輕便,又沒有什麽限製,若是被人偷了,或是在戰場上被損壞,都會是損失。
攻打匈奴得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所以此物能夠可用多長時間也同樣是問題,
但若是他們大漢能自己製造,豈不是要多少就有多少?如此一來,既不用擔心這神器損壞之後再無替換,也不用擔心後續戰爭沒有神器相助。
隻是這神器之上的透明物件,似乎是琉璃。
但細觀這望遠鏡之上的琉璃,與他們宮中所見的琉璃又有所不同,捫心自問,他還從未見過打磨得如此光滑淨透的琉璃,也不知這少府能否製作出同樣的東西來?
罷了,他們要是能製作出來,早就做出來了,這等技藝必是後世人精研出來的,不若還是問問喬姑娘。
直播間中,大漢劉徹發布了評論:望遠鏡已收到,敢問喬姑娘,這望遠鏡是如何製作的?
大唐李二:朕觀這望遠鏡製作,似乎並不太難,其主要核心當是那上麵的兩片琉璃,其薄度與透亮,世所罕見。
“李二陛下所言極是,這望遠鏡的製作關鍵就在於那兩片玻璃,確切來說,這望遠鏡的製作原理,是通過透鏡的光線折射或光線被凹鏡反射使之進入小孔並會聚成像,再經過一個放大目鏡而被看到,所以又稱“千裏鏡”。”
“簡單來說,就是需要兩個鏡片,一個物鏡,一個目鏡,我們這款望遠鏡屬於開普勒望遠鏡,它的物鏡與目鏡都是凸透鏡,所謂凸透鏡就是中央較厚,邊緣較薄的透鏡,有會聚光線的作用。”
“從光學原理來說,要達到望遠的目的,一般物鏡的焦距一定要大於目鏡!物鏡焦距大於目鏡焦距的倍數就是其望遠的倍數。”
大漢劉徹:……
大漢劉徹:@左弋令,朕的少府令,喬姑娘所說,你可聽懂了?
左弋令:……
左弋令額頭上冒出了細細的汗,一直緊緊盯著直播間中的少府大人,此刻看到皇帝陛下的提問,手指不自覺的顫抖起來。
早在直播間開始之前,他便已經得了皇令,直播期間要暫停一切工作,記錄喬姑娘所說的關於後世種花家的一切知識,他望向坐在他旁邊不斷記錄文字的兩個屬下,眼睛略略掃了一遍所記錄的內容。
然後,一片茫然。
這都什麽跟什麽?
他真的不懂啊!
可皇帝陛下的問話又不能不回,左弋令顫抖著手指按下了評論鍵,隨後艱難道:“臣,臣,臣無能!喬姑娘所說知識,隻明白了三分,未能完全參透。”
大漢劉徹:……罷了,暫且記錄下來。
左弋令:…是!
大唐李二:@段綸,朕的工部尚書可聽懂了?
段綸:……
段綸:臣,臣無能!也隻明白三分,臣,再聽聽,再聽聽!
喬安看到直播間中的君臣對話,不好意思道:“幾位大人隻聽我說了這麽幾句便已明白三分,已經是極為厲害了,這一方麵屬於物理知識,本就比較晦澀,等回頭你們學了我們後世種花家的文字後,我會給你們發一些關於物理方麵的書籍,屆時你們再組織學習即可!”
“我說的再簡單點,這製作望遠鏡的主材料,就是玻璃,所以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要先學會製作玻璃。”
“這玻璃,也就是你們所說的琉璃,玻璃要比琉璃會更幹淨透亮,也是製作望遠鏡的必備材料。”
古代也是有玻璃的,那個時候還叫琉璃。
好像是被發明於西周時期,當時生產的琉璃製品多為琉璃珠、琉璃項鏈等裝飾用品,也有一些製品用於鑲嵌器物和用具,琉璃也因此很受人們喜愛。
到了漢代,琉璃的製作技術越來越成熟。
它的應用範圍也擴大了,據後世考古所發掘的漢代冥器,就曾在其中發現有許多日用品是用琉璃製作的。
但由於漢代琉璃製品表麵的釉彩多是綠色的,考古界一般稱之為綠釉陶器,所以也稱之為釉陶。
到了魏晉南北朝,從西域傳入了鈣鈉琉璃的製作工藝,北魏京師平城出現了第一個大型的琉璃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