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朱棣的憂傷
我在萬朝帶貨震驚始皇 作者:一念青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姚廣孝有些不明白,雖然那確實是先帝與先太子,可按喬姑娘所說,那個直播間是麵對萬朝開放,所有朝代都是平行時空,互不幹擾,既是如此,那陛下又為何如此在意?
朱棣端起手邊的茶水,輕抿一番,隨後訕訕地放下,往日的冷靜全無,隻剩下心虛和不自然。
“你不知道,朕從小就怕他,怕到哪怕隻是見到他一個名字出現在直播間,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要下跪。”朱棣輕歎口氣,“還有大哥,大哥一直都很護著朕,若不是有大哥,朕還不知道會闖下多少禍事。”
“雖然朕並不後悔,發起這場靖難政變,可麵對爹的質問,朕還是會覺得心虛,在他看來,一定是朕搶了大哥的皇位,可是他哪裏知道,大哥早亡,允文繼位,朕這些兄弟全都命在旦夕,朕若不反抗,周王湘王,便是朕的前車之鑒!”
朱棣的眼眶有些泛紅,若是有活路,他又何曾願意發動靖難之役的政變?若不是他的好侄子步步相逼,他又何曾願意去反抗國策?
若是他倒了,他的家人,他的將士,他的朋友,全都要因此喪命,他可以死,可卻無法坐視親人朋友因他而亡。
可是這些,爹不知道,大哥不知道,他們一定以為,自己是踩著兄弟骨血上位的亂臣賊子,可他又不敢為自己辯解,自己反抗的不是大哥的朝庭,而是侄兒的朝庭。
若是大哥繼位,他又怎麽可能會反?
“那後世人呢?”姚廣孝問道,若不是這個後世人突然發動了萬朝直播間,想必這陛下也不可能會因為見到自己父親大哥的評論而難過至此。
一個原本隻想要當天下兵馬大將軍的人,為了自保篡了自己侄子的皇位,在麵對親爹的質疑之時,難免會感到難過和心虛。
想到這,姚廣孝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其實不止是陛下心虛,他也心虛啊!
尤其是看到陛下在看到東漢諸侯在問詢謀士之時,情不自禁的一句評論,使得他欣慰之餘,又有些心虛,他何德何能,敢與先帝的謀士劉伯溫相提並論?
要知道,先帝那可是開局一個碗,在什麽都沒有的情況下打下的江山,他輔佐陛下之時,陛下已經是重兵在握的燕王,這起點都不一樣,又如何能夠比得起?
“朕知道,這天下間的王朝,不可能是一直存在的,我大明,將來也會被改朝換代。”朱棣想到喬安這個後世人,想到她曾說過的剛明奴清,大概已經明白,大明朝之後,應該就是這個大清。
隻是不知這大清,是如何取代的我大明王朝?他的祖先又是哪個?
若是漢族,倒也罷了,可若是異族?
朱棣的眸子寒意乍起,若是異族,敢侵占我漢人江山,朕必亡其種族,絕其苗裔。
看來還是要找機會,詢問一下喬姑娘才是,他的大明王朝滅亡的原因究竟是什麽.
那個大清,又是什麽來頭?
想到這裏,朱棣的眸子閃過一絲憂傷,這世上最難過的事,莫過於是知道了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和過往朝代一樣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少師,朕記得,你當初曾為大明國祚啟卦,言稱大明國祚不會超過三百年,朕當時還覺得少師是在開玩笑,現在看來,是朕太過想當然了。”
朱棣抬眸望向對麵的姚廣孝,當初這人,如同一個大忽悠似的,將他送上了皇位,可卻在他登基之後,告訴他大明的國祚隻有不到三百年。
他原先還不相信,可現在,知道了後世人喬安的存在,也知道了大明之後,便是大清,那個大明國祚不過三百的預言,沒成想卻是真的。
“朕登基這幾年,便已兩征漠北,如今計劃再行出征,最好將蠻子給一網打盡,朕憋著這麽一口氣,就是希望能夠給大明百姓帶來多一點的安康,給大明的未來多加一重保障。
可沒想到,命數如此,無論朕如何努力,這命數都橫亙在那裏,告訴著朕,一朝天子一朝臣,即便朕費盡心血,隻要子孫後代出一個像秦二世胡亥那般的皇帝,大明的江山,隨時都有可能會斷送。”
始皇不勤政嗎?楊堅不英明嗎?
一個是統一天下的千古一帝,一個是結束南北朝亂世的英明之主,可就因為出了一個敗家子的子孫,將王朝的根基給徹底整崩了,隻是一瞬間,便分崩離析。
無論先輩如何努力,都無法挽回一個敗家皇帝的悲劇。
罷了,三百年就三百年。
總比那兩個的二世而亡的結局要強!
朱棣成功說服了自己,人還是活在當下的好,兒孫自有兒孫福,即便他穩定了江山,兒孫守不住,那他也沒辦法。
“陛下勿憂,至少千百年後的種花家,是一番欣欣向榮的氣象。”姚廣孝開解道。
朱棣想到了在小光屏中看到的後世種花家的嶄新風貌,總算是感覺到了一種欣慰,但隨即又想到了什麽,他總覺得,喬安這個姑娘,似乎對於他們這些帝王缺少了一種敬畏之心。
怎麽說呢?
按照她的意思,她應該隻是種花家的一個普通老百姓,他們雖是種花家曆史中才存在的人物,但那也是一代帝王,或者名士大儒,但喬安對待他們的態度,似乎並沒有太多區別。
她麵對的人,無論是皇帝還是大臣,名士還是大儒,商人或是百姓,都是從一而終的平等態度。
這讓朱棣心裏有些不明白,這後世種花家的禮儀難道如此之差?連分別對待都沒有嗎?
朱棣的眉心擰起,他突然意識到一件事,似乎,從來沒有聽喬姑娘提起過,他們種花家的皇帝是誰?
他狐疑地看向姚廣孝,將自己心中的疑問盡數吐出,姚廣孝也才意識到,對啊!喬姑娘一直說種花家種花家,那他們國家的皇帝是誰?她那個時代又是哪一年?他們國家是因為什麽才會變得如此強盛?
朱棣端起手邊的茶水,輕抿一番,隨後訕訕地放下,往日的冷靜全無,隻剩下心虛和不自然。
“你不知道,朕從小就怕他,怕到哪怕隻是見到他一個名字出現在直播間,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要下跪。”朱棣輕歎口氣,“還有大哥,大哥一直都很護著朕,若不是有大哥,朕還不知道會闖下多少禍事。”
“雖然朕並不後悔,發起這場靖難政變,可麵對爹的質問,朕還是會覺得心虛,在他看來,一定是朕搶了大哥的皇位,可是他哪裏知道,大哥早亡,允文繼位,朕這些兄弟全都命在旦夕,朕若不反抗,周王湘王,便是朕的前車之鑒!”
朱棣的眼眶有些泛紅,若是有活路,他又何曾願意發動靖難之役的政變?若不是他的好侄子步步相逼,他又何曾願意去反抗國策?
若是他倒了,他的家人,他的將士,他的朋友,全都要因此喪命,他可以死,可卻無法坐視親人朋友因他而亡。
可是這些,爹不知道,大哥不知道,他們一定以為,自己是踩著兄弟骨血上位的亂臣賊子,可他又不敢為自己辯解,自己反抗的不是大哥的朝庭,而是侄兒的朝庭。
若是大哥繼位,他又怎麽可能會反?
“那後世人呢?”姚廣孝問道,若不是這個後世人突然發動了萬朝直播間,想必這陛下也不可能會因為見到自己父親大哥的評論而難過至此。
一個原本隻想要當天下兵馬大將軍的人,為了自保篡了自己侄子的皇位,在麵對親爹的質疑之時,難免會感到難過和心虛。
想到這,姚廣孝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其實不止是陛下心虛,他也心虛啊!
尤其是看到陛下在看到東漢諸侯在問詢謀士之時,情不自禁的一句評論,使得他欣慰之餘,又有些心虛,他何德何能,敢與先帝的謀士劉伯溫相提並論?
要知道,先帝那可是開局一個碗,在什麽都沒有的情況下打下的江山,他輔佐陛下之時,陛下已經是重兵在握的燕王,這起點都不一樣,又如何能夠比得起?
“朕知道,這天下間的王朝,不可能是一直存在的,我大明,將來也會被改朝換代。”朱棣想到喬安這個後世人,想到她曾說過的剛明奴清,大概已經明白,大明朝之後,應該就是這個大清。
隻是不知這大清,是如何取代的我大明王朝?他的祖先又是哪個?
若是漢族,倒也罷了,可若是異族?
朱棣的眸子寒意乍起,若是異族,敢侵占我漢人江山,朕必亡其種族,絕其苗裔。
看來還是要找機會,詢問一下喬姑娘才是,他的大明王朝滅亡的原因究竟是什麽.
那個大清,又是什麽來頭?
想到這裏,朱棣的眸子閃過一絲憂傷,這世上最難過的事,莫過於是知道了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和過往朝代一樣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少師,朕記得,你當初曾為大明國祚啟卦,言稱大明國祚不會超過三百年,朕當時還覺得少師是在開玩笑,現在看來,是朕太過想當然了。”
朱棣抬眸望向對麵的姚廣孝,當初這人,如同一個大忽悠似的,將他送上了皇位,可卻在他登基之後,告訴他大明的國祚隻有不到三百年。
他原先還不相信,可現在,知道了後世人喬安的存在,也知道了大明之後,便是大清,那個大明國祚不過三百的預言,沒成想卻是真的。
“朕登基這幾年,便已兩征漠北,如今計劃再行出征,最好將蠻子給一網打盡,朕憋著這麽一口氣,就是希望能夠給大明百姓帶來多一點的安康,給大明的未來多加一重保障。
可沒想到,命數如此,無論朕如何努力,這命數都橫亙在那裏,告訴著朕,一朝天子一朝臣,即便朕費盡心血,隻要子孫後代出一個像秦二世胡亥那般的皇帝,大明的江山,隨時都有可能會斷送。”
始皇不勤政嗎?楊堅不英明嗎?
一個是統一天下的千古一帝,一個是結束南北朝亂世的英明之主,可就因為出了一個敗家子的子孫,將王朝的根基給徹底整崩了,隻是一瞬間,便分崩離析。
無論先輩如何努力,都無法挽回一個敗家皇帝的悲劇。
罷了,三百年就三百年。
總比那兩個的二世而亡的結局要強!
朱棣成功說服了自己,人還是活在當下的好,兒孫自有兒孫福,即便他穩定了江山,兒孫守不住,那他也沒辦法。
“陛下勿憂,至少千百年後的種花家,是一番欣欣向榮的氣象。”姚廣孝開解道。
朱棣想到了在小光屏中看到的後世種花家的嶄新風貌,總算是感覺到了一種欣慰,但隨即又想到了什麽,他總覺得,喬安這個姑娘,似乎對於他們這些帝王缺少了一種敬畏之心。
怎麽說呢?
按照她的意思,她應該隻是種花家的一個普通老百姓,他們雖是種花家曆史中才存在的人物,但那也是一代帝王,或者名士大儒,但喬安對待他們的態度,似乎並沒有太多區別。
她麵對的人,無論是皇帝還是大臣,名士還是大儒,商人或是百姓,都是從一而終的平等態度。
這讓朱棣心裏有些不明白,這後世種花家的禮儀難道如此之差?連分別對待都沒有嗎?
朱棣的眉心擰起,他突然意識到一件事,似乎,從來沒有聽喬姑娘提起過,他們種花家的皇帝是誰?
他狐疑地看向姚廣孝,將自己心中的疑問盡數吐出,姚廣孝也才意識到,對啊!喬姑娘一直說種花家種花家,那他們國家的皇帝是誰?她那個時代又是哪一年?他們國家是因為什麽才會變得如此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