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北京,周總一行人下了飛機,直接趕往發展委,周總在車上不時地看手表,希望在中午11點半前到達。


    發展委是擬定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進行總量平衡,指導總體經濟體製改革的宏觀調控部門,在國務院各部委中,發展委僅次於外交部和國防部,位居第三位。


    緊趕慢趕,還是沒能在中午11點半前到達,一行人在發展委附近找了一家飯店吃午飯。


    “周總,北京您熟悉,您來點菜吧,我們不知道點什麽好。”副總經理笑著說。


    “隨便點吧,我吃啥都行,你們看喜歡吃什麽就點什麽吧。”周玉湖回答。


    “郭萌,你喜歡吃什麽?你來點菜吧?”副總經理把菜單遞給郭萌。


    “孫總,我對北京菜不熟悉,我看我還是別點了。”郭萌說。


    “誒,這裏隻有你一位女士,女士優先,還是你來點菜吧!”副總經理說。


    “要說北京菜,我看過梁實秋的散文《雅舍談吃》,寫北京小吃,豆汁、灌腸、麵筋、羊頭肉、紅燒羊脖子、豆腐腦、豌豆黃,還有什麽來著,我都很想吃。”郭萌如數家珍地說


    “你說的這些東西,這裏恐怕沒有吧?”副總經理說。


    “我隻是說說而已,我從小在慶東長大,大學也是在慶東念的,沒來過幾次北京,隻是在小說、散文中知道一些北京小吃。”郭萌說。


    “說到北京小吃,我隻知道北京水爆肚。”項目經理說。


    “周總,還是您來點菜吧,您是清華大學高材生,一定知道北京什麽東西好吃了。”副總經理年齡比周玉湖大很多,卻十分尊重周玉湖。


    “什麽?周總,您是清華大學畢業的?”項目經理驚訝地問。


    “啊,我在清華大學物理係讀了四年書,有這麽難點嗎?我看這家飯店還不錯啊?好吧,還是我來點菜吧。”周玉湖接過菜單親自點菜。


    “清華大學是中國最高學府,周總真厲害啊!”項目經理敬佩地說。


    “厲害談不上,大家都沒有忌口的吧?那我點清醬肉、蔥爆羊肉、四喜丸子、八仙鴨子、五彩葫蘆、黃豆疙瘩絲,再來一碗翡翠裙邊湯,四個人,六菜一湯,應該夠吃了。”周玉湖看著菜譜說。


    “夠了,夠了,一看周總點的菜就是正宗北京菜。”副總經理點頭稱道。


    “說到清華,我在發展委還有一個大學同學,我給他掛個電話吧,看看他在不在單位。”周玉湖說。


    “什麽?周總,您在發展委還有同學?那太好了,我到發展委門口接您同學吧?”副總經理說。


    “不急,我先掛個電話再說。”


    周玉湖是清華大學畢業的,郭萌是頭一次聽說。清華、北大可以說是中國最高學府,怪不得周玉湖這麽高冷,原來確實有高冷的資本,郭萌喝了一口茶水,禁不住向周玉湖瞟了一眼。


    想進清華、北大,高考得680分以上才行,江蘇、浙江、安徽等地考生分數更高,北京當地考生隻需要650分就能上清華、北大。除了清華、北大,北京還有很多著名高等學府,如:人民大學、北航、北理工,等等。北京戶口很值錢,別的不說,光是上大學一項就能優惠30分到100分,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


    “勝利,我是周玉湖,我到北京出差來了,你在單位嗎?”周玉湖給他大學同學打電話。


    “我在單位,玉湖,你到北京了?”周玉湖大學同學王勝利說。


    “到了,我下午要去你們發展委辦事,我現在就在你單位附近,你吃沒吃午飯?沒吃午飯我們一起吃個飯吧?”


    “吃了,我剛剛在食堂吃過飯,你在哪兒呐?我過去找你吧?”


    “我在必和居中餐館,勝利,你不用過來了,中午休息一下吧,我下午1點鍾過去找你。”


    “我中午不休息,必和居離發展委很近,我開車一會兒就到了。”


    “好吧,那我在必和居等你,一會兒見。”


    “一會兒見。”


    “周總,我到飯店門口接您同學吧?”副總經理說。


    “不用,我們先吃飯吧。”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曆史的古都,曆史上多次改名,燕都、幽州、燕京、大都,等等,都是北京曾經的名稱,北京最近一次改名就是由北平改成北京。


    說到北京菜,明清兩朝五百多年定都北京,清代宮廷飲食對北京菜影響很大,北京菜以山東菜、蘇杭菜和滿族固有飲食為主,吸收各地飲食精華而成。北京菜中最具特色的要數烤鴨和涮羊肉了,北京烤鴨源自南京,涮羊肉來自蒙古草原。


    “玉湖。”周玉湖的大學同學王勝利來了。


    “勝利。”周玉湖迎上前去。


    “好久不見了,玉湖,你到北京來怎麽不提前打個招呼,還是到我們發展委辦事?”


    “你工作忙,我怕給你添麻煩,所以沒有提前通知你。”


    “我再忙也沒有周總工作忙,我們是一個寢室的兄弟,有什麽怕麻煩的?”王勝利說。


    “勝利,我來介紹一下,這是我公司同事,孫總、張經理、郭萌。”周玉湖介紹道。


    “你好,你好。”


    “勝利,坐吧,中午吃沒吃飽?沒吃飽可以再吃點兒。”周玉湖說。


    “我吃飽了,你們快吃飯吧,我陪你們坐一會兒。”


    “那您喝點茶吧?我們自己帶的茶葉,西湖龍井茶。”副總經理站起來給周玉湖同學倒茶。


    “好,好,你們先吃飯。”


    由於周玉湖的同學在旁邊等,大家吃得很快,這幾個人早已經適應了老板的工作節奏,忙的時候連飯都顧不上吃,何況這頓午餐還比較豐盛。


    郭萌本來飯量就小,加之不喜歡吃油膩的食物,她最先放下筷子。


    “郭萌,你怎麽吃那麽少,不對胃口嗎?多吃一點兒吧?”周玉湖說。


    “我吃好了,早上在家吃的多,現在不餓。”郭萌回答。


    “好吧,孫總、張經理你倆慢點兒吃,雖然不是北京烤鴨,八仙鴨子也是北京特色。”周玉湖吃完飯放下筷子。


    “玉湖,你公司幹得怎麽樣?聽說你又兼並了一家航運企業?”王勝利問。


    “別提了,這幾年國際航運市場不景氣,我打算成立一家物流分公司,航運、物流兩條腿走路。上周,你們發展委出台了國家長三角物流樞紐中心布局和建設規劃,正好和我們公司的規劃相符,我這不趕緊過來了嗎,勝利,這件事歸不歸你們司管?”周玉湖說。


    “這件事不歸我們司管,不過,我可以幫你問一問。”


    “那太好了,勝利,你現在還是處長嗎?該提副司長了吧?”


    “我現在還是處長,玉湖,大學同學當中就數你發展的好了。”


    “好什麽?航運企業效益不好,資金鏈也很緊張,一句話,我現在很缺錢。”


    “如果你的公司列入國家長三角物流樞紐中心布局和建設規劃,就不缺錢了吧?”


    “是啊,是啊,如果列入建設規劃,不僅資金問題解決了,對公司未來發展也很有利。”


    “我先看看你們的申報材料吧?”


    “好啊,好啊,麻煩你先看一看。”


    “王處長,這是我們的申報材料。”郭萌從包裏拿出一疊裝訂整齊的材料。


    “嗯,你們公司的資質應該夠了,環評程序也已經走完了,項目文案、環境影響評價、可行性論證、附報材料都有,文件準備得比較齊全。”王勝利一邊翻看材料一邊說。


    “王處長,你們發展委剛剛出台規劃,我們就過來了,您看我們是不是下手最早的?”副總經理問。


    “那可不一定,據我所知,長三角地區物流企業有很多,你們不一定是最早申報的。”王勝利說。


    “什麽,還有比我們更早的?”


    “當然了,很多企業申請項目,至少提前一兩年就開始準備了。”


    “王處長,我聽說項目都是跑出來的,為了爭取項目,不僅是企業,地方政府官員都排隊往發展委跑。”副總經理說。


    “跑項目這種說法是外界對項目審批程序的誤解,項目並不是跑出來的,一個項目能不能獲批,關鍵看項目是否列入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或者產業發展規劃,看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審批不是你們想象中那麽簡單,每一個項目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核程序,少一個程序也不行。”王勝利耐心解釋說。


    “原來是這樣啊!”


    “即使是這樣,我覺得你們這個項目有希望。”


    “真的?那還請王處長多多幫忙啊!”


    “我幫不上什麽忙,關鍵看你們的項目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發展委位於西城區,是一座7層灰色小樓,院子也不大,院門口有武警戰士站崗,別看發展委小樓外表不起眼,前來辦事的人多是些地方政府官員,別說是市長,省長都十分常見。


    周總一行人在收發室辦理登記,換領通行證後,跟著王勝利一起上樓。


    “玉湖,一會兒你送完材料,到我辦公室坐一會兒吧。”王勝利說。


    “不打擾你辦公吧?”


    “不會,不會,產業發展司在四樓,你自己上去吧,我就不領你去了。”


    “好,你先忙你的,回頭我去辦公室找你。”


    “好。”


    正如王勝利所說,周玉湖他們來到產業發展司一問,自己是第23家申報國家長三角物流樞紐中心和建設規劃項目的企業。一個小時以後,周總一行人麵色凝重地從產業發展司出來,走廊裏、過道旁都是各地方為申請項目四處徘徊的人。


    王勝利處長的辦公室十分狹小,不大的辦公室裏滿滿當當擠了四張辦公桌。在北京的大機關,處長是最低級別官員,處長就是幹具體工作的,相當於地方上的科員。有一個笑話說在北京隨便撞倒一個騎自行車的老頭兒,就有可能是一個副部級幹部,這很有可能。


    “材料送完了?”王勝利問。


    “送完了,申請的企業不少,實力也很強,我原本以為下午就可以回慶東,現在看來得在北京待幾天了。”周玉湖回答。


    “待幾天?一個項目批下來,十天半月算快的,半年一年的都有。”


    “需要那麽長時間?”


    “當然了,申請項目不是著急的事。”


    “你們不著急,我們著急啊!”


    “著急也沒用,反正也不著急走,玉湖,林高遠教授上個星期剛當選中科院院士,咱們倆晚上一起去清華看看他吧?”


    “林教授當選院士了?”


    “是啊,他前些天還念叨你呐!咱們班在北京的同學想給林教授辦個慶祝party,你能參加嗎?”


    “那得看事情辦得怎麽樣了,時間來得及就參加。”


    “行了,你是大忙人,咱們倆還是晚上去趟清華吧。”


    “王處長您好,我是湖北省發展委的劉洪,之前給您掛過電話,您有時間嗎?”周玉湖和王勝利沒說上幾句話,又有人來找王勝利辦事。


    “啊,劉主任,請坐,請坐。”


    “勝利,我先找地方住下,回頭咱們倆電話聯係。”周玉湖起身告辭。


    “好的,玉湖,你們先住下,我下班後去找你。”


    周玉湖一行人找賓館住下,大家都認識到形勢嚴峻,並不是一開始想象那麽樂觀,任務很艱巨,有一場硬仗要打。放下行李,幾個人到周玉湖房間開會,商量下一步的對策。


    秋天是北京一年當中最好的季節,北京夏天炎熱,春天多風,冬天寒冷幹燥,秋天卻不同,北京的秋天秋高氣爽,天高雲淡,近處姹紫嫣紅,遠處藍天白雲。


    一團團一簇簇紅色、黃色的楓葉、銀杏葉、黃櫨葉掛滿枝頭,吊在牆上、懸掛在高架橋上、匍匐在地上的火紅火紅的地錦,與古老的紅牆綠瓦、巷子胡同共同渲染成一幅幅色彩飽滿的風景畫。


    著名散文家楊朔寫的《香山紅葉》,詳細描繪了北京秋天香山紅葉的美麗景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塵雪泥晴海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屏山映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屏山映月並收藏紅塵雪泥晴海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