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建奴敗逃
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 作者:物語00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來,城中守軍士氣更加低落。
皇太極掌握了戰場主動權,並不著急進攻,而是繼續圍困,與此同時,皇太極開始了勸降工作。
但祖大壽嚴詞拒絕了皇太極的誘降。
在惶惶不安中,明軍堅持48天,時間來到了農曆九月十九,城中已斷糧多日。
最後因為沒有飯吃,餓的士兵連刀槍都拿不起來,如何守城?
起初的時候,士兵們殺戰馬吃,可是沒有幾天,戰馬就吃完了。
接著,士兵們把目光對準戰死的戰友,切割他們的屍體,用水煮了吃,將士們一邊吃,一邊掉淚,吃完後一片哭聲……
祖大壽一籌莫展,他想起了唐將張巡,安史之亂的時候,張巡守睢陽,也是城中無糧,他一咬牙,下令士兵捕捉老百姓吃。後來,張巡還把自己的小妾給殺了,分肉給士兵吃。
祖大壽心想,為今之計,也隻能吃人。
於是,士兵們有組織地撲向那些正在修城的民工。
民工們見明軍拿著武器向他們撲來,還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麽,急忙說道:
“哪裏幹錯了,說出來我們糾正,不要動刀動槍的,我們害怕。”
明軍無奈地說:
“你們沒錯,錯的是皇太極,為了守城,你們隻好為國盡忠了。”
何可綱和趙率教、祖大壽並稱為袁崇煥手下三員戰將,個個身手不凡。
趙率教對大明忠心耿耿,在兩年前在遵化與後金貝勒阿濟格的大戰中以身殉國。
十天之後,建奴開始勸降,麵對建奴的勸降,何可綱也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表示寧死不降。
他對祖大壽說:
“朝廷給我們俸祿,養我們是幹嘛的,就是為了保衛社稷殺賊,現在無力回天,那我們隻能從容赴死來表達忠心。”
聽何可綱這麽一說,祖大壽也不再猶豫,表示即使餓死,也不投降。
這時候的祖大壽還沒有完全絕望,他認為此戰事關重大,崇禎皇帝比自己還著急,不會坐視不理。隻要堅持,援兵很快就會到來。
果然,幾天後,總兵吳襄、宋偉率錦州兵六千前來救。
阿濟格率兵迎敵,結果再次擊潰吳三桂老爸率領的六千明軍。
一個月後,為了進一步消耗城中的力量,皇太極利用祖大壽渴盼援軍的急切心態,搞了一次假增援。
後金兵們穿上明軍將士的衣甲打著明軍的旗幟,高喊著鋪天蓋地殺向金兵大營。
祖大壽在城頭一看,喜出望外,立即率兵衝了出來,欲裏應外合,突出重圍。
他哪裏知道皇太極已設下埋伏,一心想活捉他,待他殺出城,眼看要與援軍匯合時,援軍突然變成了金兵,直接奔他而來。
祖大壽大驚失色,這才知道上了人家的誘敵之計,急忙後撤。
但他已陷入金兵的重重包圍中,好在部下們都英勇無比,拚命廝殺,總算沒有被活捉,狼狽地逃回城中,從此再也沒有出過城。
農曆九月二十四日,明朝四萬人組成的援軍終於到了,率領這支部隊的是監軍道張春。
張春,舉人出身,在收複永平四城中,表現突出,為孫承宗看好,這次大淩河被圍,孫承宗力薦他掛帥,朝廷派他為監軍道。
張春為了扼製騎兵,動用了許多戰車,戰車上配有火器,雙方交戰開始,八旗兵吃了些虧,衝了幾次都未能成功,戰車陣緩緩向前推進。
後金此時已經有威力無比的紅衣大炮,此時正橫於大道中間,恭候著明軍的到來。
待明軍進入射程,四十門大炮先後發射,明軍的陣營當時就亂了,皇太極率軍衝了上去,明軍被殺得節節後退。
張春見勢不好,見風勢向東,便使用火攻,火勢凶猛,撲向金兵,金兵被大火逼了回來。
這時明軍突然開始潰逃,兵敗如山倒,張春想扼製潰逃,可是毫無作用,最後連他自己也被卷進了敗退的大潮中。
皇太極早已在明軍撤退的路上埋下了伏兵,潰逃的明軍們遇到伏兵,大都放棄抵抗選擇了投降。
張春和他的三十餘名將領被生擒,總兵吳襄和宋偉僅率數十人僥幸逃歸。
四萬增援大軍就這樣土崩瓦解了,從這以後,朝廷再也沒派來過援兵,第四次的增援幾乎是全軍覆沒。
明金雙方殺得驚天動地,但祖大壽在城中按兵不動,絲毫沒有反應。
原來祖大壽已經被皇太極的假增援嚇怕了,已經分不出是真是假,害怕再次上當。
城中已斷糧近兩個月,所有該吃的都吃了,不該吃的也都吃了,除了人之外,已經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再吃了,大淩河徹底陷入了絕境。
史書上的記載是,城中“炊骨析骸,古所未聞。
就是把人肉割下來,把骨頭當柴燒,烤熟了吃。
整個城中到處是人的遺骸,空氣中彌漫著焦屍的味道,此時的大淩河已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
十月七日,祖大壽正在軍營巡視,一個軍官來到跟前,交給了他一封信。
信是皇太極用箭射到城裏的,內容是勸說祖大壽為城中百姓和士兵著想,開城出降,祖大壽看後,冷笑一聲,將信撕成碎片。
皇太極沒有死心,在十月九日再次給祖大壽寫信,祖大壽這次根本就沒看,不予理睬。
這時候城中的形勢更加嚴峻,城中3萬軍民少了1萬,這些人不是被活活殺吃了,就是餓死。
城中守軍的日子越來越難熬,該吃的人都幾乎吃完了,總不能明軍自相殘殺吧。
又過了18天,祖大壽終於下了決心,要背叛大明向皇太極投降。
十月二十八日,祖大壽斬殺誓死不降的何可綱,命令心腹打開城門,率眾將投降。
至此,大淩河之戰宣告結束,也讓明軍在遼東精銳盡失,再無能力鎮守遼東。
大淩河之戰,在整個明朝曆史上算是最慘烈一次,錦州城裏約有有近萬人被吃掉……
……
這次大淩河之戰和曆史上完全相反,明軍依靠猛烈的炮轟,完全碾壓建奴,半天時間就拿下大淩河城。
防守大淩河城的愛新覺羅屯齊,隻好率領殘兵敗將狼狽逃出大淩河城,但大淩河石橋已經被大明水師炸毀,他隻能逃往乳峰山和多爾袞會師。
在神武皇帝禦駕親征下,明軍兵分三路出擊,還有三支水師及時提供支援,把建奴打的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乳峰山
明軍分別從三個方向攻破建奴最後一道防線,大軍直逼建奴中軍石頭城。
多爾袞已經率領正白旗和正黃旗撤離,留在石頭城阻擊明軍的任務,他交給鑲黃旗旗主英俄爾代。
在皇太極死後,多爾袞無奈接下這個爛攤子,在接手之時他就已經感覺到不妙,他擔心皇太極的圍點打援會失敗。
他先一步送走部分文官,同時也做好隨時撤退的準備,盡管如此,可多爾袞還是低估了現在明軍的實力。
他以為在鑲黃旗的阻擊下,他們可以安全撤到大淩河城,八旗軍可以依靠大淩河城來阻擋明軍的追擊。
明軍雖然戰鬥力遠超從前,但大淩河城背靠大淩河易守難攻,明軍沒有水師支援,想過大淩河肯定要付出巨大代價。
可鑲黃旗能擋住進攻的明軍嗎?
若沒有虎賁軍和龍騰軍參戰,建奴鑲黃旗一萬多人馬絕對能擋住賀人龍楊國柱吳三桂等總兵聯軍。
可虎賁軍和龍騰軍這次卻同時參戰,英俄爾代率領的鑲黃旗這次注定要當炮灰。
正白旗走了,正黃旗也走了,唯獨留下鑲黃旗斷後,多爾袞要求英俄爾代至少要擋明軍一天。
英俄爾代又不傻,他當然知道多爾袞在丟卒保車,正白旗是多爾袞的人,正黃旗有皇太極的禦營,鑲黃旗便成多爾袞唯一的選擇。
可作為皇太極最忠心的奴才之一,鑲黃旗旗主英俄爾代別無選擇,擔心有人罵他不忠,他甚至都不敢抱怨出聲。
多爾袞率領建奴主力走後,英俄爾代呆愣半晌才說道:
“傳令,城內留守所有人員出城列陣,一定要擋住明軍半天,半天之內死戰不退!”
鑲黃旗固山額真何洛會急忙上前低聲說道:
“大人,我們依靠石頭城應該能守一天,等睿親王他們過了大淩河,鑲黃旗就可以立即突圍,明軍火器極為犀利,若出城列陣能否守住半天都是問題,請大人三思……”
英俄爾代豈能不知道守在石頭城裏更加安全,可他們鑲黃旗的任務乃是攔截明軍,睿親王還下了死命令。
若守在石頭城裏,明軍肯定直接繞城繼續追擊多爾袞,要阻擋明軍追擊,他們唯有守在在多爾袞他們撤退的山口。
英俄爾代一揮手,讓其他建奴都退下,隨後歎口氣道:
“皇上不在了,現在情況和之前已經完全不同,若讓明軍快速追上大清主力,我們回去能有活路嗎?睿親王肯定毫不猶豫斬殺我等。
一旦我等被降罪斬殺,我們的族人都會變成別人的奴隸,為了大清和吾等族人,與其回去被多爾袞斬殺,不如戰死在沙場。
記住,為了最後能有更多人活著離開乳峰山,第一陣先上旗丁和阿哈以及野人,鑲黃旗蒙軍打第二陣,漢軍有火器,把他們埋伏在前方道路兩側,隻要明軍進入射程,立即開銃射擊。
鑲黃旗滿洲兵一定要放在最後出陣,若漢軍和蒙軍能擋住明軍半天,鑲黃旗正兵無需上陣衝鋒,直接後撤追趕主力。執行命令吧!”
“喳!”
何洛會聞言,立即單膝跪地領令。
很快石頭城裏所有人都被趕出來,他們在距離石頭城五百步左右一個路口列陣,準備在此阻擋明軍半天。
為了多拖延明軍一些時間,英俄爾代準備兩套方案。
第一,鑲黃旗漢軍固山額真馬光遠,率領麾下三千多漢軍埋伏在建奴陣前三百多步的地方,等明軍進入火器射程立即開火,趁明軍大亂,蒙軍騎兵迅速出擊突襲。
第二,若明軍看出破綻,馬光遠率領的漢軍無法得手,漢軍立即從兩翼撤回來防守,但在撤退時絕對不能衝擊建奴軍陣。
……
通過熱氣球觀察,幾路明軍總兵都已經知道建奴禦營駐紮在石頭城。
在攻破建奴最後一道防線後,楊國柱他們並未馬上殺向石頭城,而是停下重新整頓人馬。
由於明軍人數眾多,真正突破最後一道防線的將士們不到半數,匆忙殺向石頭城,他們隻能各自為戰,這樣很容易遭到建奴伏擊。
遼東總兵劉兆基殺上山後,他開心的哈哈大笑:
“老子和建奴作戰多年,不是被建奴追著跑,就是龜縮在城裏死守不戰,今日打的建奴狼狽而逃,多少年沒有打過如此勝仗了,真爽,哈哈哈……”
楊國柱也很開心,他對山下神武皇帝所在方向拱手道:
“是啊,雖然前期傷亡過大,不過能把建奴打的如此狼狽,對明軍來說真的很不容易,這一切都應該感謝陛下,和陛下打造的護國軍……”
賀人龍一臉驕傲道:
“當然要感謝陛下,一萬多秦軍都是陛下派人訓練的,並給裝備半數燧發火銃,現在一萬多秦軍單獨對上建奴,絕對能和他們平分秋色,以前都說建奴滿萬不可敵,咱老賀覺得都是狗屁……”
陝西副將高傑看看自己的頂頭上司笑道:
“賀帥,此言差矣……”
他話音未落,賀人龍手中馬鞭一舉罵道:
“怎麽?老子說錯了嗎?”
高傑急忙笑道;
“賀帥當然說的不對,末將認為建奴狗屁都不是,他們被一群無能之輩神話了……”
幾個總兵有說有笑,唯有吳三桂一臉尷笑,這次乳峰山之戰,讓這位自認為大明最有前途的年輕總兵幾乎臉麵全無。
他想說寧遠軍也有很大功勞,可想想被他坑的李輔明和王廷臣,吳三桂又無法說出口。
想誇獎一下其他總兵,尤其是虎賁軍和龍騰軍,吳三桂內心又不願意,所以隻能陪著他看不上眼的幾個總兵尷笑……
“踏踏踏……”
突然,一陣整齊的腳步聲傳來,馬上有傳令兵叫道:
“孫帥和黃帥到!”
很快,虎賁軍統領黃德功和龍騰軍統領孫應元率領麾下到來。
虎賁軍和龍騰軍全部排隊前來,他們一排排一隊隊整整齊齊,看上去威風凜凜給人一種肅殺感覺。
並非像其他幾個總兵麾下那樣,家丁和親兵率先趕到,大部隊才磨磨蹭蹭前來集結。
皇太極掌握了戰場主動權,並不著急進攻,而是繼續圍困,與此同時,皇太極開始了勸降工作。
但祖大壽嚴詞拒絕了皇太極的誘降。
在惶惶不安中,明軍堅持48天,時間來到了農曆九月十九,城中已斷糧多日。
最後因為沒有飯吃,餓的士兵連刀槍都拿不起來,如何守城?
起初的時候,士兵們殺戰馬吃,可是沒有幾天,戰馬就吃完了。
接著,士兵們把目光對準戰死的戰友,切割他們的屍體,用水煮了吃,將士們一邊吃,一邊掉淚,吃完後一片哭聲……
祖大壽一籌莫展,他想起了唐將張巡,安史之亂的時候,張巡守睢陽,也是城中無糧,他一咬牙,下令士兵捕捉老百姓吃。後來,張巡還把自己的小妾給殺了,分肉給士兵吃。
祖大壽心想,為今之計,也隻能吃人。
於是,士兵們有組織地撲向那些正在修城的民工。
民工們見明軍拿著武器向他們撲來,還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麽,急忙說道:
“哪裏幹錯了,說出來我們糾正,不要動刀動槍的,我們害怕。”
明軍無奈地說:
“你們沒錯,錯的是皇太極,為了守城,你們隻好為國盡忠了。”
何可綱和趙率教、祖大壽並稱為袁崇煥手下三員戰將,個個身手不凡。
趙率教對大明忠心耿耿,在兩年前在遵化與後金貝勒阿濟格的大戰中以身殉國。
十天之後,建奴開始勸降,麵對建奴的勸降,何可綱也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表示寧死不降。
他對祖大壽說:
“朝廷給我們俸祿,養我們是幹嘛的,就是為了保衛社稷殺賊,現在無力回天,那我們隻能從容赴死來表達忠心。”
聽何可綱這麽一說,祖大壽也不再猶豫,表示即使餓死,也不投降。
這時候的祖大壽還沒有完全絕望,他認為此戰事關重大,崇禎皇帝比自己還著急,不會坐視不理。隻要堅持,援兵很快就會到來。
果然,幾天後,總兵吳襄、宋偉率錦州兵六千前來救。
阿濟格率兵迎敵,結果再次擊潰吳三桂老爸率領的六千明軍。
一個月後,為了進一步消耗城中的力量,皇太極利用祖大壽渴盼援軍的急切心態,搞了一次假增援。
後金兵們穿上明軍將士的衣甲打著明軍的旗幟,高喊著鋪天蓋地殺向金兵大營。
祖大壽在城頭一看,喜出望外,立即率兵衝了出來,欲裏應外合,突出重圍。
他哪裏知道皇太極已設下埋伏,一心想活捉他,待他殺出城,眼看要與援軍匯合時,援軍突然變成了金兵,直接奔他而來。
祖大壽大驚失色,這才知道上了人家的誘敵之計,急忙後撤。
但他已陷入金兵的重重包圍中,好在部下們都英勇無比,拚命廝殺,總算沒有被活捉,狼狽地逃回城中,從此再也沒有出過城。
農曆九月二十四日,明朝四萬人組成的援軍終於到了,率領這支部隊的是監軍道張春。
張春,舉人出身,在收複永平四城中,表現突出,為孫承宗看好,這次大淩河被圍,孫承宗力薦他掛帥,朝廷派他為監軍道。
張春為了扼製騎兵,動用了許多戰車,戰車上配有火器,雙方交戰開始,八旗兵吃了些虧,衝了幾次都未能成功,戰車陣緩緩向前推進。
後金此時已經有威力無比的紅衣大炮,此時正橫於大道中間,恭候著明軍的到來。
待明軍進入射程,四十門大炮先後發射,明軍的陣營當時就亂了,皇太極率軍衝了上去,明軍被殺得節節後退。
張春見勢不好,見風勢向東,便使用火攻,火勢凶猛,撲向金兵,金兵被大火逼了回來。
這時明軍突然開始潰逃,兵敗如山倒,張春想扼製潰逃,可是毫無作用,最後連他自己也被卷進了敗退的大潮中。
皇太極早已在明軍撤退的路上埋下了伏兵,潰逃的明軍們遇到伏兵,大都放棄抵抗選擇了投降。
張春和他的三十餘名將領被生擒,總兵吳襄和宋偉僅率數十人僥幸逃歸。
四萬增援大軍就這樣土崩瓦解了,從這以後,朝廷再也沒派來過援兵,第四次的增援幾乎是全軍覆沒。
明金雙方殺得驚天動地,但祖大壽在城中按兵不動,絲毫沒有反應。
原來祖大壽已經被皇太極的假增援嚇怕了,已經分不出是真是假,害怕再次上當。
城中已斷糧近兩個月,所有該吃的都吃了,不該吃的也都吃了,除了人之外,已經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再吃了,大淩河徹底陷入了絕境。
史書上的記載是,城中“炊骨析骸,古所未聞。
就是把人肉割下來,把骨頭當柴燒,烤熟了吃。
整個城中到處是人的遺骸,空氣中彌漫著焦屍的味道,此時的大淩河已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
十月七日,祖大壽正在軍營巡視,一個軍官來到跟前,交給了他一封信。
信是皇太極用箭射到城裏的,內容是勸說祖大壽為城中百姓和士兵著想,開城出降,祖大壽看後,冷笑一聲,將信撕成碎片。
皇太極沒有死心,在十月九日再次給祖大壽寫信,祖大壽這次根本就沒看,不予理睬。
這時候城中的形勢更加嚴峻,城中3萬軍民少了1萬,這些人不是被活活殺吃了,就是餓死。
城中守軍的日子越來越難熬,該吃的人都幾乎吃完了,總不能明軍自相殘殺吧。
又過了18天,祖大壽終於下了決心,要背叛大明向皇太極投降。
十月二十八日,祖大壽斬殺誓死不降的何可綱,命令心腹打開城門,率眾將投降。
至此,大淩河之戰宣告結束,也讓明軍在遼東精銳盡失,再無能力鎮守遼東。
大淩河之戰,在整個明朝曆史上算是最慘烈一次,錦州城裏約有有近萬人被吃掉……
……
這次大淩河之戰和曆史上完全相反,明軍依靠猛烈的炮轟,完全碾壓建奴,半天時間就拿下大淩河城。
防守大淩河城的愛新覺羅屯齊,隻好率領殘兵敗將狼狽逃出大淩河城,但大淩河石橋已經被大明水師炸毀,他隻能逃往乳峰山和多爾袞會師。
在神武皇帝禦駕親征下,明軍兵分三路出擊,還有三支水師及時提供支援,把建奴打的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乳峰山
明軍分別從三個方向攻破建奴最後一道防線,大軍直逼建奴中軍石頭城。
多爾袞已經率領正白旗和正黃旗撤離,留在石頭城阻擊明軍的任務,他交給鑲黃旗旗主英俄爾代。
在皇太極死後,多爾袞無奈接下這個爛攤子,在接手之時他就已經感覺到不妙,他擔心皇太極的圍點打援會失敗。
他先一步送走部分文官,同時也做好隨時撤退的準備,盡管如此,可多爾袞還是低估了現在明軍的實力。
他以為在鑲黃旗的阻擊下,他們可以安全撤到大淩河城,八旗軍可以依靠大淩河城來阻擋明軍的追擊。
明軍雖然戰鬥力遠超從前,但大淩河城背靠大淩河易守難攻,明軍沒有水師支援,想過大淩河肯定要付出巨大代價。
可鑲黃旗能擋住進攻的明軍嗎?
若沒有虎賁軍和龍騰軍參戰,建奴鑲黃旗一萬多人馬絕對能擋住賀人龍楊國柱吳三桂等總兵聯軍。
可虎賁軍和龍騰軍這次卻同時參戰,英俄爾代率領的鑲黃旗這次注定要當炮灰。
正白旗走了,正黃旗也走了,唯獨留下鑲黃旗斷後,多爾袞要求英俄爾代至少要擋明軍一天。
英俄爾代又不傻,他當然知道多爾袞在丟卒保車,正白旗是多爾袞的人,正黃旗有皇太極的禦營,鑲黃旗便成多爾袞唯一的選擇。
可作為皇太極最忠心的奴才之一,鑲黃旗旗主英俄爾代別無選擇,擔心有人罵他不忠,他甚至都不敢抱怨出聲。
多爾袞率領建奴主力走後,英俄爾代呆愣半晌才說道:
“傳令,城內留守所有人員出城列陣,一定要擋住明軍半天,半天之內死戰不退!”
鑲黃旗固山額真何洛會急忙上前低聲說道:
“大人,我們依靠石頭城應該能守一天,等睿親王他們過了大淩河,鑲黃旗就可以立即突圍,明軍火器極為犀利,若出城列陣能否守住半天都是問題,請大人三思……”
英俄爾代豈能不知道守在石頭城裏更加安全,可他們鑲黃旗的任務乃是攔截明軍,睿親王還下了死命令。
若守在石頭城裏,明軍肯定直接繞城繼續追擊多爾袞,要阻擋明軍追擊,他們唯有守在在多爾袞他們撤退的山口。
英俄爾代一揮手,讓其他建奴都退下,隨後歎口氣道:
“皇上不在了,現在情況和之前已經完全不同,若讓明軍快速追上大清主力,我們回去能有活路嗎?睿親王肯定毫不猶豫斬殺我等。
一旦我等被降罪斬殺,我們的族人都會變成別人的奴隸,為了大清和吾等族人,與其回去被多爾袞斬殺,不如戰死在沙場。
記住,為了最後能有更多人活著離開乳峰山,第一陣先上旗丁和阿哈以及野人,鑲黃旗蒙軍打第二陣,漢軍有火器,把他們埋伏在前方道路兩側,隻要明軍進入射程,立即開銃射擊。
鑲黃旗滿洲兵一定要放在最後出陣,若漢軍和蒙軍能擋住明軍半天,鑲黃旗正兵無需上陣衝鋒,直接後撤追趕主力。執行命令吧!”
“喳!”
何洛會聞言,立即單膝跪地領令。
很快石頭城裏所有人都被趕出來,他們在距離石頭城五百步左右一個路口列陣,準備在此阻擋明軍半天。
為了多拖延明軍一些時間,英俄爾代準備兩套方案。
第一,鑲黃旗漢軍固山額真馬光遠,率領麾下三千多漢軍埋伏在建奴陣前三百多步的地方,等明軍進入火器射程立即開火,趁明軍大亂,蒙軍騎兵迅速出擊突襲。
第二,若明軍看出破綻,馬光遠率領的漢軍無法得手,漢軍立即從兩翼撤回來防守,但在撤退時絕對不能衝擊建奴軍陣。
……
通過熱氣球觀察,幾路明軍總兵都已經知道建奴禦營駐紮在石頭城。
在攻破建奴最後一道防線後,楊國柱他們並未馬上殺向石頭城,而是停下重新整頓人馬。
由於明軍人數眾多,真正突破最後一道防線的將士們不到半數,匆忙殺向石頭城,他們隻能各自為戰,這樣很容易遭到建奴伏擊。
遼東總兵劉兆基殺上山後,他開心的哈哈大笑:
“老子和建奴作戰多年,不是被建奴追著跑,就是龜縮在城裏死守不戰,今日打的建奴狼狽而逃,多少年沒有打過如此勝仗了,真爽,哈哈哈……”
楊國柱也很開心,他對山下神武皇帝所在方向拱手道:
“是啊,雖然前期傷亡過大,不過能把建奴打的如此狼狽,對明軍來說真的很不容易,這一切都應該感謝陛下,和陛下打造的護國軍……”
賀人龍一臉驕傲道:
“當然要感謝陛下,一萬多秦軍都是陛下派人訓練的,並給裝備半數燧發火銃,現在一萬多秦軍單獨對上建奴,絕對能和他們平分秋色,以前都說建奴滿萬不可敵,咱老賀覺得都是狗屁……”
陝西副將高傑看看自己的頂頭上司笑道:
“賀帥,此言差矣……”
他話音未落,賀人龍手中馬鞭一舉罵道:
“怎麽?老子說錯了嗎?”
高傑急忙笑道;
“賀帥當然說的不對,末將認為建奴狗屁都不是,他們被一群無能之輩神話了……”
幾個總兵有說有笑,唯有吳三桂一臉尷笑,這次乳峰山之戰,讓這位自認為大明最有前途的年輕總兵幾乎臉麵全無。
他想說寧遠軍也有很大功勞,可想想被他坑的李輔明和王廷臣,吳三桂又無法說出口。
想誇獎一下其他總兵,尤其是虎賁軍和龍騰軍,吳三桂內心又不願意,所以隻能陪著他看不上眼的幾個總兵尷笑……
“踏踏踏……”
突然,一陣整齊的腳步聲傳來,馬上有傳令兵叫道:
“孫帥和黃帥到!”
很快,虎賁軍統領黃德功和龍騰軍統領孫應元率領麾下到來。
虎賁軍和龍騰軍全部排隊前來,他們一排排一隊隊整整齊齊,看上去威風凜凜給人一種肅殺感覺。
並非像其他幾個總兵麾下那樣,家丁和親兵率先趕到,大部隊才磨磨蹭蹭前來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