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本章主要介紹盧象升,因為是收費章節,不喜歡看曆史的書友建議跳過!


    見武英郡王被自己說動,阿三急忙說道:


    “主子,據斥候報告,明國太子和八路勤王人馬已經聯合作戰,此時明國攻打寶坻總兵力應該在十萬左右。


    雖然我大清八旗也有三萬之眾在寶坻,並不懼怕明國聯軍,可一旦被他們纏上很難將劫掠的物資和人口順利帶出關。


    因此,奴才建議主子率領兩萬人馬帶著物資和人口先行出關,奴才率領一萬五千人再次阻擋明國大軍。


    主子放心,作為大清八旗精銳之一正白旗甲喇額真,就算奴才拚道最後一人,也絕不會讓明軍順利追到主子……”


    阿濟格沉思片刻,隨後起身在房間來回走動幾圈,片刻後停下腳步拍拍阿三的肩膀道:


    “好,就以你之見,本王率領一萬五千八旗勇士押送物資和人口出關,給你留下兩萬勇士和包衣阻擊明軍。


    因為物資和人口眾多行動緩慢,你們一定要將明軍拖延在寶坻兩天,一旦出現意外,本王一定好好照顧你的家人。


    到時你額娘就是本王額娘,你兒子就是本王兒子,你夫人也是本王夫人,本王一定不讓你家中親人收到任何委屈,去準備吧!”


    阿三本來對武英郡王很放心,可聽到阿濟格這番話後,阿三總感覺有些別扭,可他又不敢反駁,隻能跪倒磕頭:


    “謝主子照顧阿三家人,主子保重,奴才就此別過!”


    阿三謝過武英郡王,躬身退出房間。


    為了此次入關劫掠的物資和人口,阿濟格已經沒有心思繼續和巢丕昌兩個小妾練槍,立即傳令安排盡快出關之事。


    而阿三則安排守城之事,在武英郡王出關前,他決定拚死阻擊明軍……


    密雲之戰讓勤王兵馬損失慘重,他們雖然號稱十萬大軍,但實際人馬此時不足五萬人,並非都是傷亡在密雲之戰中,而是吃空餉造成。


    猛如虎山西軍六千人,祖大樂本來有八千人馬,但傷密雲之戰亡將近兩千,此時也隻有五千能戰之兵,其他幾路都不足五千。


    加上朱慈烺率領的護國軍,如今明軍在京畿的兵力也僅僅達到六萬七千人,除護國軍外,其他軍隊都還是以冷兵器為主。


    朱慈烺率領大軍剛準備開拔,夜不收進來稟告:


    “報殿下,五省總督盧象升大人率領麾下天雄軍前來支援!”


    援軍到來,朱慈烺本該高興,可他卻頓時一陣無語,。


    象升正在中原剿寇,為何父皇又調他們入衛勤王,這樣以來流寇豈不是有獲得喘息機會。


    不過事已至此,朱慈烺也無話可說,既然盧象升的天雄軍到來,剛好一起攻打寶坻。


    不過他很快又得到一個消息,南陽唐王為了解京畿之圍,他竟然破例征召兩千新兵前來京畿勤王。


    此舉對於眼前大明本來是好事,如果藩王麾下都有軍隊,流寇也不至於如此猖狂。


    可崇禎皇帝卻不管那麽多,在他心裏藩王絕對不能擁兵,更不能私自招募新兵,這乃是底線,藩王們決不能越過紅線。


    於是立即傳旨讓唐王返回封地,不然必定重重懲罰。


    唐王無奈,接到聖旨後立即率軍返回南洋,誰知在路上竟然和一夥流寇相遇,兩軍立即擺開戰場大戰起來。


    最後竟然打個平手,雙方都損失一些步卒,結果誰也無法奈何對方,最後都悻悻離去。


    唐王朱聿鍵就是南明曆史上的隆武帝。


    據說隆武帝是一個非常開明的帝王。


    他之所以同樣遭遇失敗,主要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假設南明由他開局,把明朝遺留下來的最優質資產都交到他的手上。


    南明曆史會不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呢?


    夜讀史書認為,答案是殊途同歸。


    既然說到盧象升,我們也來介紹一下,寫曆史的碰到自己崇拜的人物時,總忍不住想感歎一番。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幾百年。


    有一個大將,勇武不下於常遇春,治軍可比戚繼光,可惜他生不逢時,不光得不到支援,還在奸臣賊子的蓄意陷害中戰死沙場。


    更可悲的是,這樣一位民族英雄,死後不準收屍,八十天後才下葬。


    他就是盧象升,出生在秀美的江蘇宜興,長得單瘦膚白。可就是這個文弱書生,卻有著一顆堅強的心髒,為大明撐起過最後的天空。


    盧象升嶄露頭角時,正是己巳之變。皇太極利用明朝的疏忽大意,繞開每次必攻的寧錦防線,從蒙古進入明朝腹地,並且威脅京師。


    崇禎驚慌失措,號令天下勤王。不過當時援軍雖然多,卻畏敵如虎,畏縮不前。


    盧象升不過是大名府知府,從來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也在當地募集了一萬勇士,浩浩蕩蕩的開往京師。


    雖然這是一支沒有上過戰場的散兵遊勇,但盧象升卻絲毫沒有畏懼,多次上書要求派往前線。崇禎記住了他的名字,更記住了他的忠義。


    此後,盧象升開始委以重任,他奉命整頓大名、廣平、順德三府的兵備。


    這本不是朝廷的中央軍。但在盧象升的調教下,卻成為赫赫有名的天雄軍。


    當時的明朝軍隊,紀律渙散,吃空餉現象嚴重,作戰能力極為低下。


    盧象升的偶像就是戚繼光,他手中常備的兵書即《紀效新書》。


    按照戚家軍的構建、訓練思想,這位從來沒有係統學習過軍事的書生,摸索出一套治軍理念。


    他招募的天雄軍,士兵之間都是老鄉、朋友、兄弟、家人,隻要一人有難,必定同仇敵愾;一人陣亡,其餘人將奮不顧身的報仇雪恨。


    盧象升本人也以身作則,部隊缺糧食,他同樣粒米未進,連水都不喝一口。,軍中嚐絕三日餉,象升亦水漿不入口,以是得將士心,戰輒有功。


    這支部隊組建滿打滿算僅僅三年時間,戰鬥力卻極強。崇禎六年時,鎮壓西北農民軍起義中,是他們大展身手的舞台。


    當時的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已成氣候,西北正是窮苦之地,農民軍得到很多人的擁護,鬧得動靜非常大。


    盧象升帶兵圍剿的時候,作戰非常勇敢,身為指揮官的他,總是一馬當先,有戰無退。


    特別是在冷水村一役,他率領三千天雄軍,擊敗了高迎祥的上萬重裝騎兵。


    在戰場中,他的戰馬被砍死,盧象升就下馬作戰,他的額頭被冷箭射中,他將抹著滿臉的血繼續拚殺。


    就是這種不懼死的心理和不要命的打法,反而贏得了生路。


    此戰之後,天雄軍的威名大振,盧象升也被農民軍稱為“盧閻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物語00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物語000並收藏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