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夢與現實
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 作者:物語00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事已至此,吳孟明沒有辦法,隻能前往乾清宮向崇禎皇帝謝罪。
文官集團如此大規模示威,甚至不惜動員國子監和翰林院逼宮。
這種事情在大明兩百多年的曆史上還未發生過,崇禎感到感到極大的恥辱。
聖旨被內閣和刑部先後駁回時,崇禎皇帝龍顏大怒,他想殺人,想殺很多人,內閣刑部官員,國子監監生翰林統統想殺。
崇禎皇帝其實不想與文官集團徹底撕破臉皮,以免讓自己保持多年的明君形象毀於一旦。
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也是文官之後,崇禎希望他能解決好這件事。
作為皇帝他已經做出讓步,將李若鏈和高文成撤職,最好文官集團也能退一步,此事就此畫上句號。
在吳孟明走後,崇禎一直在焦急等待他的消息,最近身體本就不好,不知不覺趴在龍書案上睡去。
剛睡著就做一個夢,夢中文官集團終於不再和他對抗,上朝時他們跪拜在皇極殿上高呼吾皇聖明,崇禎笑了。
“皇爺,吳大人求見!”
突然,王承恩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崇禎睜開眼睛抬起頭,此時他才發覺剛才隻是一個夢。
美夢被老王打擾,崇禎心裏還有些不舒服,不過他並未怪罪老王。
“何事打擾朕美夢?”
史上最忠誠大太監王承恩剛才也看到皇爺笑了,他真的很希望皇爺能夢想成真,可惜事與願違。
王承恩躬身說道:
“皇爺,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求見!”
崇禎聞言頓時來了精神,他立即調整一下自己的坐姿道:
“召!”
“遵旨”
王承恩領旨躬身退出乾清宮,很快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來到崇禎麵前,他雙膝一軟跪倒在地連連磕響頭:
“陛下,臣無能,請陛下責罰!”
夢終究隻是一場夢,崇禎從吳孟明表情上已經看出不妙:
“吳孟明,到底何事?”
“嘭嘭……”
吳孟明又給崇禎連磕三個響頭:
“陛下,臣罪該萬死,錦衣衛和示威文生發生衝突造成嚴重傷亡……”
吳孟明話說的不清楚,崇禎還以為錦衣衛被監生們打傷:
“吳孟明,錦衣衛傷亡幾何?監生是否有人受傷?你給朕說清楚!”
吳孟明應該直接把事情說清楚,吞吞吐吐說不出所以然,急的王承恩都想上去給吳孟明一腳。
王承恩哪裏知道,吳孟明此時還在懵逼的狀態中,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向皇帝稟告。
見崇禎發火,他才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陛下,錦衣衛和示威者發生嚴重衝突,導致六百多監生傷亡……”
事情遠遠出乎崇禎意料之外,和他夢中情境也恰恰相反,崇禎頓時渾身一顫如墜冰窟。
片刻後,崇禎抓起禦案上的奏書狠狠砸在吳孟明頭上,隨後起身一腳將吳孟明踹翻:
“什麽?你說什麽?朕提拔你做錦衣衛指揮使,你如此報答朕,無能至極,來人將吳孟明打入死牢……”
“臣死罪!陛下保重龍體!”
吳孟明以頭觸地,他不敢奢求崇禎皇帝能饒他小命,這種事誰都擔待不起,搞不好錦衣衛衙門將消失。
皇宮守衛進來準備把吳孟明拖出去,卻被王承恩攔住:
“皇爺,外麵還很亂,等事情查清楚在處置吳大人不遲!”
崇禎此時早亂了方寸,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此事,更不知道如何向文官集團交代,隻是感覺要翻天了。
“王大伴,如何調查,誰能替朕分憂?”
老王想到太子辦事果斷,躬身說道:
“皇爺,可以聽聽小爺建議。”
聽到太子兩個字,崇禎頓時火冒三丈:
“不要給朕提那個逆子,這一切都是他惹的禍……”
一通脾氣發過,崇禎皇帝突然想起乾清宮外麵那些文官:
“死諫的文官都還在嗎?”
“皇爺,他們都走了。”
那些文官死諫如同上朝,天黑之前不見皇帝露麵,他們拍拍屁股紛紛起身回府了。
聽到言官都離開,崇禎心裏稍微放鬆一些,他真的擔心那些言官日夜跪在乾清宮外不肯離開。
實在無人商量,內閣那些文官崇禎一個都不想見,無奈之下最終還是準備和逆子商量一下:
“傳逆子見朕!”
“遵旨!”
王承恩接旨立即趕往鍾粹宮。
朱慈烺可不像崇禎那麽苦逼,王承恩求見時,他已經睡了一覺。
被胡寶叫醒,朱慈烺立即起身,在兩個貼身宮女侍候下更衣前往乾清宮。
“參見父皇!”
見崇禎臉色鐵青坐在那裏,朱慈烺急忙上前施禮,可崇禎根本沒理睬他。
朱慈烺尷尬一笑,起身倒一杯水放在崇禎麵前禦案之上:
“不知父皇深夜召見兒臣何事?”
崇禎看看眼前逆子,他終於開口說話:
“都是你這個逆子惹的禍,文官在乾清宮死諫,國子監和翰林院也一起逼宮,朕命令錦衣衛前去勸離。
誰知竟然發生嚴重衝突,造成監生和文人大量傷亡,你不是自認為很牛逼嗎?說說你的看法!”
朱慈烺聞言暗暗好笑,看來自己導演的這出鬧劇,讓父皇束手無策了。
作為大明皇帝九五之尊豈能如此做虐自己,該殺的殺還抓的抓,對付這群腐儒必須鐵血治國。
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暫時抓不住,遼東的建奴暫時也無法戰勝,對付文官集團還不能強硬起來,這大明也就徹底玩完。
朱慈烺拱手道:
“父皇,您現在知道天啟皇帝和萬曆皇帝為何深居後宮不出了吧!他們就是不願麵對這群腐儒醜惡嘴臉。
當年洪武高皇帝開局一個碗打下我朱家江山,他老人家是如何對付貪官汙吏的,一個字,殺!
這些文人隻是我朱家打工人,既然他們十年寒窗考取功名,就要為大明和天下百姓服務,而不是處處為自身利益著想和皇帝唱反調。
國子監和翰林院是大明官員提拔和培養的機構,理應處處為百姓和皇帝著想,而不是整天跟著文官集團和皇權作對。
他們這種行為和叛國無異,大明祖訓,生員不得議論軍國朝政,而國子監這些生員寓意何為,亂世用重典,錦衣衛殺的好!”
文官集團如此大規模示威,甚至不惜動員國子監和翰林院逼宮。
這種事情在大明兩百多年的曆史上還未發生過,崇禎感到感到極大的恥辱。
聖旨被內閣和刑部先後駁回時,崇禎皇帝龍顏大怒,他想殺人,想殺很多人,內閣刑部官員,國子監監生翰林統統想殺。
崇禎皇帝其實不想與文官集團徹底撕破臉皮,以免讓自己保持多年的明君形象毀於一旦。
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也是文官之後,崇禎希望他能解決好這件事。
作為皇帝他已經做出讓步,將李若鏈和高文成撤職,最好文官集團也能退一步,此事就此畫上句號。
在吳孟明走後,崇禎一直在焦急等待他的消息,最近身體本就不好,不知不覺趴在龍書案上睡去。
剛睡著就做一個夢,夢中文官集團終於不再和他對抗,上朝時他們跪拜在皇極殿上高呼吾皇聖明,崇禎笑了。
“皇爺,吳大人求見!”
突然,王承恩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崇禎睜開眼睛抬起頭,此時他才發覺剛才隻是一個夢。
美夢被老王打擾,崇禎心裏還有些不舒服,不過他並未怪罪老王。
“何事打擾朕美夢?”
史上最忠誠大太監王承恩剛才也看到皇爺笑了,他真的很希望皇爺能夢想成真,可惜事與願違。
王承恩躬身說道:
“皇爺,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求見!”
崇禎聞言頓時來了精神,他立即調整一下自己的坐姿道:
“召!”
“遵旨”
王承恩領旨躬身退出乾清宮,很快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來到崇禎麵前,他雙膝一軟跪倒在地連連磕響頭:
“陛下,臣無能,請陛下責罰!”
夢終究隻是一場夢,崇禎從吳孟明表情上已經看出不妙:
“吳孟明,到底何事?”
“嘭嘭……”
吳孟明又給崇禎連磕三個響頭:
“陛下,臣罪該萬死,錦衣衛和示威文生發生衝突造成嚴重傷亡……”
吳孟明話說的不清楚,崇禎還以為錦衣衛被監生們打傷:
“吳孟明,錦衣衛傷亡幾何?監生是否有人受傷?你給朕說清楚!”
吳孟明應該直接把事情說清楚,吞吞吐吐說不出所以然,急的王承恩都想上去給吳孟明一腳。
王承恩哪裏知道,吳孟明此時還在懵逼的狀態中,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向皇帝稟告。
見崇禎發火,他才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陛下,錦衣衛和示威者發生嚴重衝突,導致六百多監生傷亡……”
事情遠遠出乎崇禎意料之外,和他夢中情境也恰恰相反,崇禎頓時渾身一顫如墜冰窟。
片刻後,崇禎抓起禦案上的奏書狠狠砸在吳孟明頭上,隨後起身一腳將吳孟明踹翻:
“什麽?你說什麽?朕提拔你做錦衣衛指揮使,你如此報答朕,無能至極,來人將吳孟明打入死牢……”
“臣死罪!陛下保重龍體!”
吳孟明以頭觸地,他不敢奢求崇禎皇帝能饒他小命,這種事誰都擔待不起,搞不好錦衣衛衙門將消失。
皇宮守衛進來準備把吳孟明拖出去,卻被王承恩攔住:
“皇爺,外麵還很亂,等事情查清楚在處置吳大人不遲!”
崇禎此時早亂了方寸,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此事,更不知道如何向文官集團交代,隻是感覺要翻天了。
“王大伴,如何調查,誰能替朕分憂?”
老王想到太子辦事果斷,躬身說道:
“皇爺,可以聽聽小爺建議。”
聽到太子兩個字,崇禎頓時火冒三丈:
“不要給朕提那個逆子,這一切都是他惹的禍……”
一通脾氣發過,崇禎皇帝突然想起乾清宮外麵那些文官:
“死諫的文官都還在嗎?”
“皇爺,他們都走了。”
那些文官死諫如同上朝,天黑之前不見皇帝露麵,他們拍拍屁股紛紛起身回府了。
聽到言官都離開,崇禎心裏稍微放鬆一些,他真的擔心那些言官日夜跪在乾清宮外不肯離開。
實在無人商量,內閣那些文官崇禎一個都不想見,無奈之下最終還是準備和逆子商量一下:
“傳逆子見朕!”
“遵旨!”
王承恩接旨立即趕往鍾粹宮。
朱慈烺可不像崇禎那麽苦逼,王承恩求見時,他已經睡了一覺。
被胡寶叫醒,朱慈烺立即起身,在兩個貼身宮女侍候下更衣前往乾清宮。
“參見父皇!”
見崇禎臉色鐵青坐在那裏,朱慈烺急忙上前施禮,可崇禎根本沒理睬他。
朱慈烺尷尬一笑,起身倒一杯水放在崇禎麵前禦案之上:
“不知父皇深夜召見兒臣何事?”
崇禎看看眼前逆子,他終於開口說話:
“都是你這個逆子惹的禍,文官在乾清宮死諫,國子監和翰林院也一起逼宮,朕命令錦衣衛前去勸離。
誰知竟然發生嚴重衝突,造成監生和文人大量傷亡,你不是自認為很牛逼嗎?說說你的看法!”
朱慈烺聞言暗暗好笑,看來自己導演的這出鬧劇,讓父皇束手無策了。
作為大明皇帝九五之尊豈能如此做虐自己,該殺的殺還抓的抓,對付這群腐儒必須鐵血治國。
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暫時抓不住,遼東的建奴暫時也無法戰勝,對付文官集團還不能強硬起來,這大明也就徹底玩完。
朱慈烺拱手道:
“父皇,您現在知道天啟皇帝和萬曆皇帝為何深居後宮不出了吧!他們就是不願麵對這群腐儒醜惡嘴臉。
當年洪武高皇帝開局一個碗打下我朱家江山,他老人家是如何對付貪官汙吏的,一個字,殺!
這些文人隻是我朱家打工人,既然他們十年寒窗考取功名,就要為大明和天下百姓服務,而不是處處為自身利益著想和皇帝唱反調。
國子監和翰林院是大明官員提拔和培養的機構,理應處處為百姓和皇帝著想,而不是整天跟著文官集團和皇權作對。
他們這種行為和叛國無異,大明祖訓,生員不得議論軍國朝政,而國子監這些生員寓意何為,亂世用重典,錦衣衛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