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這樣的。
三年前,巴黎發生了一件轟動一時的大事——巴黎市長辭職,並且市政府宣布廢除市長一職。這件事雖然在英國也有報道,但由於英國藝術圈消息閉塞,所以並沒有引起太多關注。
事實上,這起看似政治風波的事件背後,隱藏著一個荒誕而幼稚的真相。而這一切,都要從一幅名為《老兵肖像》的畫作說起。
這幅畫的作者是一位波蘭籍的無名畫家,在巴黎藝術家協會的大力推薦下,他的作品成功入選了巴黎沙龍展。
《老兵肖像》雖然技法嫻熟,但卻算不上是什麽驚世之作。在藝術之都巴黎,比他更有才華的畫家比比皆是,其中不乏流落街頭賣藝為生的。
然而,這幅畫卻在巴黎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人們圍繞著這幅畫,爭論不休,甚至大打出手。畫展期間,巴黎的酒吧鬥毆事件增加了三倍。
畫展主辦方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每天都有無數人湧向展廳,想要一睹這幅“奇葩”畫作的風采,甚至還有人試圖破壞畫作。為了保護畫作,主辦方不得不設置警戒線,並安排警察24小時巡邏。
藝術圈的反應更加激烈。
幾位知名畫家衝進展廳,強行撤走了自己的作品,理由是他們不願與《老兵肖像》為伍。原本擁擠不堪的展廳,竟然出現了大片空白。
一時間,整個巴黎都籠罩在一片詭異的氛圍之中。而這一切的起因,僅僅是因為這幅畫——
太過陰暗。
畫中沒有任何傳統藝術所追求的美感和寓意,隻有赤裸裸的惡意。三個無辜之人的麵孔,被扭曲成如同惡魔崇拜般的醜陋圖案。
公眾無法接受這樣的作品,他們分成兩派,一派主張為了維護巴黎沙龍的聲譽,應該將這幅畫撤下;另一派則強調藝術的自由性,認為應該包容不同的藝術表達形式。評論家們推波助瀾,媒體則火上澆油。
各大報社紛紛將此事刊登在報紙的頭版頭條,原本隻是巴黎藝術圈的鬧劇,瞬間傳遍了整個法國,並引發了第二波輿論風暴。
全國各地的學者和藝術家們紛紛寫信給畫展主辦方,表達自己的觀點。展廳外臨時搭建的焚燒爐裏,堆滿了未開封的信件。郵局不堪重負,重要信件延誤幾天的情況時有發生。
麵對洶湧的民意,巴黎市政府不得不做出回應。在畫展開始兩周後,巴黎市長終於下定決心:
《老兵肖像》成為了巴黎沙龍曆史上第一幅被市長令撤下的作品。
事情似乎就此平息。但如果你真的這麽認為,那你對法國,對巴黎,就一無所知了。
很快,抗議活動就開始了。
從那些對藝術一竅不通的普通市民,到那些之前還強烈要求撤下畫作的激進人士,都站出來反對市長的決定。市政廳前,人山人海,抗議聲震耳欲聾。
而巴黎市長,卻在這個時候做出了最糟糕的決定——
他宣布辭職,並承擔一切責任。
市長的突然辭職,讓毫無準備的市政府措手不及,混亂進一步加劇,最終導致了市長一職被暫時廢除。
1889年埃菲爾鐵塔墜落事件後,巴黎市長一職曾一度空缺,直到一年前才重新選出新的市長。然而,僅僅過了一年,巴黎再次成為了沒有市長的城市。
事情的真相,遠比倫敦報紙上報道的要複雜得多。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然隻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無名畫家。這位畫家僅僅憑借著一幅在沙龍展上展出了兩周的作品,就成為了巴黎藝術圈最炙手可熱的新星。
藝術家協會對他寄予厚望,並將他包裝成藝術界的明日之星。然而,三年過去了,這位畫家卻沒有任何新作問世,隻留下一堆關於他沉迷社交圈的負麵新聞。
“您跑題了。”
菲勒蒙聽完老人的講述後,忍不住提醒道。
“抱歉,我一時激動,忘了現在不是討論那位畫家的場合。”
“說實話,我還是不太明白,您的意思是,這幅畫是《老兵肖像》的臨摹作品?”
菲勒蒙感覺自己的耐心正在經受考驗。老人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放緩語氣,耐心地解釋道:
“我理解您的心情,您隻是想知道這幅畫是不是贗品,而我卻說了這麽多題外話。但我必須解釋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這樣您才能理解這件事的重要性。”
雖然菲勒蒙對老人的解釋不以為然,但他還是點了點頭,示意對方繼續說下去。
“接下來我要說的,才是與這幅畫真正相關的事情。時間回到一個月前,地點是巴黎的蒙馬特高地,您知道那個地方嗎?”
“抱歉,我不太……”
菲勒蒙一邊回答,一邊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胡須。
蒙馬特高地,這個名字他當然聽說過,但要說了解,卻談不上。老人聽到菲勒蒙的回答後,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仿佛在說“你怎麽可能不知道蒙馬特高地”。不過,他很快便釋然了。
“我明白了。”
“您明白什麽了?”
“英國人嘛,對藝術不感興趣,也很正常。”
又是法國人的優越感!
菲勒蒙強忍著與對方爭辯的衝動,小聲反駁道:
“也不是所有英國人都對藝術不感興趣。”
如果亞瑟在這裏就好了!菲勒蒙第一次發現,除了有錢之外,亞瑟還有其他優點。
“蒙馬特高地,簡單來說,就是一條聚集了大量畫家的街道。那些畫家們,寧願喝廉價的葡萄酒和烈酒,也不願吃麵包和湯,真是群奇怪的家夥。雖然那裏問題很多,但不可否認的是,那裏也是巴黎的象征之一。”
老人並沒有理會菲勒蒙的反駁,自顧自地繼續說道。
“那裏有很多畫廊和畫店,出售各種各樣的畫作,其中不乏一些來曆不明的作品。就在一個月前,有人在那裏發現了一幅畫,畫的主人也不知道這幅畫是從哪裏來的,但畫中的人物,隻要是稍微關注時事的人,就一定認得出來。”
菲勒蒙猛地一拍桌子。
“和《老兵肖像》裏的人一模一樣!”
他終於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老人笑著點點頭。
“沒錯,那幅畫和三年前在巴黎沙龍展出的《老兵肖像》一模一樣,除了個別細節略有不同外,其他的技法和構圖完全一致。這件事在巴黎藝術圈引起了軒然大波,如果那位被他們寄予厚望的畫家,最終被證實是抄襲者,那對藝術家協會來說,將是一場巨大的醜聞。”
老人講述這件事的時候,語氣中充滿了幸災樂禍。
“當然,藝術家協會肯定不會坐以待斃,他們聯係了各大高校和研究所,希望能夠通過技術手段,對比兩幅畫的創作時間,其中一家機構接受了他們的委托,對兩幅畫進行了鑒定。”
菲勒蒙並沒有把老人的話放在心上,畢竟,在他看來,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還很落後,根本無法與他前世的技術相提並論。
“您猜結果怎麽樣?他們說,兩幅畫的創作時間太過接近,無法判斷哪一幅是原作。”
菲勒蒙對這個結果並不感到意外,但老人似乎並不這麽認為。
“我知道,您也覺得很奇怪,對吧?所有人都覺得很奇怪。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藝術家協會在包庇那位畫家。為什麽隻找了一家機構鑒定?為什麽說技術水平有限?這分明是在撒謊!”
菲勒蒙這才意識到,自己和老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認知差異。
在他看來,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還很落後,所以當他聽到“技術有限”這種解釋時,自然不會懷疑。
然而,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科學技術已經改變了他們的生活。來自俄羅斯的消息,隻需一天就能傳到倫敦;嬰兒死亡率大幅下降;過去的不治之症,現在隻需服用一粒藥丸就能治愈;來自世界各地的奇珍異寶,不斷湧入歐洲……
對他們而言,科學就是下一個世紀的宗教。
他們相信,“高科技”無所不能。而菲勒蒙與他們之間的這種認知差異,是時間也無法彌補的。
“更可笑的是,他們竟然說兩幅畫的創作時間‘非常接近’。如果這是真的,那就說明其中一幅一定是抄襲的;而如果這是假的,那就說明藝術家協會在故意包庇那位畫家,也就是說,《老兵肖像》就是一幅贗品。這簡直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菲勒蒙不知道為什麽老人對這件事如此執著,但他能夠感覺到,老人對這件事充滿了憤怒。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藝術家協會和那位畫家,都選擇了沉默,他們顯然是想等風頭過去後再出來活動。但法國人可不會讓他們如願,我們很快就想到了解決辦法。”
老人提高了音量。
“什麽辦法?”
“肖像畫,說到底就是人物畫。隻要找到畫中的人物,不就能真相大白了嗎?於是,我們在全法國……”
老人突然壓低了聲音,小心翼翼地看了菲勒蒙一眼。
“怎麽了?難道……”
“如果您最近要去法國的話,如果有人認出您,請不要太驚訝。我們已經把您的肖像畫,刊登在法國各大報紙上了,並且懸賞尋找畫中人。”
菲勒蒙目瞪口呆。
“隻要是識字的人,應該都看過報紙上的那幅肖像畫,說不定您的畫像,比法國總統還要深入人心呢。”
老人笑著說道,但他心裏清楚,如果菲勒蒙真的是畫中人,那他現在的心情一定好不到哪裏去。
“您,您為什麽要買下這幅畫?”
菲勒蒙語無倫次地問道。
“很遺憾。”
老人毫無歉意地說道。
“其實,我來倫敦,參觀畫展,都隻是巧合。但當我看到這幅畫的時候,我就決定,一定要把它帶回巴黎。所以我一大早就等在這裏,哪也不去。”
三年前,巴黎發生了一件轟動一時的大事——巴黎市長辭職,並且市政府宣布廢除市長一職。這件事雖然在英國也有報道,但由於英國藝術圈消息閉塞,所以並沒有引起太多關注。
事實上,這起看似政治風波的事件背後,隱藏著一個荒誕而幼稚的真相。而這一切,都要從一幅名為《老兵肖像》的畫作說起。
這幅畫的作者是一位波蘭籍的無名畫家,在巴黎藝術家協會的大力推薦下,他的作品成功入選了巴黎沙龍展。
《老兵肖像》雖然技法嫻熟,但卻算不上是什麽驚世之作。在藝術之都巴黎,比他更有才華的畫家比比皆是,其中不乏流落街頭賣藝為生的。
然而,這幅畫卻在巴黎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人們圍繞著這幅畫,爭論不休,甚至大打出手。畫展期間,巴黎的酒吧鬥毆事件增加了三倍。
畫展主辦方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每天都有無數人湧向展廳,想要一睹這幅“奇葩”畫作的風采,甚至還有人試圖破壞畫作。為了保護畫作,主辦方不得不設置警戒線,並安排警察24小時巡邏。
藝術圈的反應更加激烈。
幾位知名畫家衝進展廳,強行撤走了自己的作品,理由是他們不願與《老兵肖像》為伍。原本擁擠不堪的展廳,竟然出現了大片空白。
一時間,整個巴黎都籠罩在一片詭異的氛圍之中。而這一切的起因,僅僅是因為這幅畫——
太過陰暗。
畫中沒有任何傳統藝術所追求的美感和寓意,隻有赤裸裸的惡意。三個無辜之人的麵孔,被扭曲成如同惡魔崇拜般的醜陋圖案。
公眾無法接受這樣的作品,他們分成兩派,一派主張為了維護巴黎沙龍的聲譽,應該將這幅畫撤下;另一派則強調藝術的自由性,認為應該包容不同的藝術表達形式。評論家們推波助瀾,媒體則火上澆油。
各大報社紛紛將此事刊登在報紙的頭版頭條,原本隻是巴黎藝術圈的鬧劇,瞬間傳遍了整個法國,並引發了第二波輿論風暴。
全國各地的學者和藝術家們紛紛寫信給畫展主辦方,表達自己的觀點。展廳外臨時搭建的焚燒爐裏,堆滿了未開封的信件。郵局不堪重負,重要信件延誤幾天的情況時有發生。
麵對洶湧的民意,巴黎市政府不得不做出回應。在畫展開始兩周後,巴黎市長終於下定決心:
《老兵肖像》成為了巴黎沙龍曆史上第一幅被市長令撤下的作品。
事情似乎就此平息。但如果你真的這麽認為,那你對法國,對巴黎,就一無所知了。
很快,抗議活動就開始了。
從那些對藝術一竅不通的普通市民,到那些之前還強烈要求撤下畫作的激進人士,都站出來反對市長的決定。市政廳前,人山人海,抗議聲震耳欲聾。
而巴黎市長,卻在這個時候做出了最糟糕的決定——
他宣布辭職,並承擔一切責任。
市長的突然辭職,讓毫無準備的市政府措手不及,混亂進一步加劇,最終導致了市長一職被暫時廢除。
1889年埃菲爾鐵塔墜落事件後,巴黎市長一職曾一度空缺,直到一年前才重新選出新的市長。然而,僅僅過了一年,巴黎再次成為了沒有市長的城市。
事情的真相,遠比倫敦報紙上報道的要複雜得多。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然隻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無名畫家。這位畫家僅僅憑借著一幅在沙龍展上展出了兩周的作品,就成為了巴黎藝術圈最炙手可熱的新星。
藝術家協會對他寄予厚望,並將他包裝成藝術界的明日之星。然而,三年過去了,這位畫家卻沒有任何新作問世,隻留下一堆關於他沉迷社交圈的負麵新聞。
“您跑題了。”
菲勒蒙聽完老人的講述後,忍不住提醒道。
“抱歉,我一時激動,忘了現在不是討論那位畫家的場合。”
“說實話,我還是不太明白,您的意思是,這幅畫是《老兵肖像》的臨摹作品?”
菲勒蒙感覺自己的耐心正在經受考驗。老人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放緩語氣,耐心地解釋道:
“我理解您的心情,您隻是想知道這幅畫是不是贗品,而我卻說了這麽多題外話。但我必須解釋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這樣您才能理解這件事的重要性。”
雖然菲勒蒙對老人的解釋不以為然,但他還是點了點頭,示意對方繼續說下去。
“接下來我要說的,才是與這幅畫真正相關的事情。時間回到一個月前,地點是巴黎的蒙馬特高地,您知道那個地方嗎?”
“抱歉,我不太……”
菲勒蒙一邊回答,一邊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胡須。
蒙馬特高地,這個名字他當然聽說過,但要說了解,卻談不上。老人聽到菲勒蒙的回答後,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仿佛在說“你怎麽可能不知道蒙馬特高地”。不過,他很快便釋然了。
“我明白了。”
“您明白什麽了?”
“英國人嘛,對藝術不感興趣,也很正常。”
又是法國人的優越感!
菲勒蒙強忍著與對方爭辯的衝動,小聲反駁道:
“也不是所有英國人都對藝術不感興趣。”
如果亞瑟在這裏就好了!菲勒蒙第一次發現,除了有錢之外,亞瑟還有其他優點。
“蒙馬特高地,簡單來說,就是一條聚集了大量畫家的街道。那些畫家們,寧願喝廉價的葡萄酒和烈酒,也不願吃麵包和湯,真是群奇怪的家夥。雖然那裏問題很多,但不可否認的是,那裏也是巴黎的象征之一。”
老人並沒有理會菲勒蒙的反駁,自顧自地繼續說道。
“那裏有很多畫廊和畫店,出售各種各樣的畫作,其中不乏一些來曆不明的作品。就在一個月前,有人在那裏發現了一幅畫,畫的主人也不知道這幅畫是從哪裏來的,但畫中的人物,隻要是稍微關注時事的人,就一定認得出來。”
菲勒蒙猛地一拍桌子。
“和《老兵肖像》裏的人一模一樣!”
他終於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老人笑著點點頭。
“沒錯,那幅畫和三年前在巴黎沙龍展出的《老兵肖像》一模一樣,除了個別細節略有不同外,其他的技法和構圖完全一致。這件事在巴黎藝術圈引起了軒然大波,如果那位被他們寄予厚望的畫家,最終被證實是抄襲者,那對藝術家協會來說,將是一場巨大的醜聞。”
老人講述這件事的時候,語氣中充滿了幸災樂禍。
“當然,藝術家協會肯定不會坐以待斃,他們聯係了各大高校和研究所,希望能夠通過技術手段,對比兩幅畫的創作時間,其中一家機構接受了他們的委托,對兩幅畫進行了鑒定。”
菲勒蒙並沒有把老人的話放在心上,畢竟,在他看來,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還很落後,根本無法與他前世的技術相提並論。
“您猜結果怎麽樣?他們說,兩幅畫的創作時間太過接近,無法判斷哪一幅是原作。”
菲勒蒙對這個結果並不感到意外,但老人似乎並不這麽認為。
“我知道,您也覺得很奇怪,對吧?所有人都覺得很奇怪。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藝術家協會在包庇那位畫家。為什麽隻找了一家機構鑒定?為什麽說技術水平有限?這分明是在撒謊!”
菲勒蒙這才意識到,自己和老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認知差異。
在他看來,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還很落後,所以當他聽到“技術有限”這種解釋時,自然不會懷疑。
然而,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科學技術已經改變了他們的生活。來自俄羅斯的消息,隻需一天就能傳到倫敦;嬰兒死亡率大幅下降;過去的不治之症,現在隻需服用一粒藥丸就能治愈;來自世界各地的奇珍異寶,不斷湧入歐洲……
對他們而言,科學就是下一個世紀的宗教。
他們相信,“高科技”無所不能。而菲勒蒙與他們之間的這種認知差異,是時間也無法彌補的。
“更可笑的是,他們竟然說兩幅畫的創作時間‘非常接近’。如果這是真的,那就說明其中一幅一定是抄襲的;而如果這是假的,那就說明藝術家協會在故意包庇那位畫家,也就是說,《老兵肖像》就是一幅贗品。這簡直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菲勒蒙不知道為什麽老人對這件事如此執著,但他能夠感覺到,老人對這件事充滿了憤怒。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藝術家協會和那位畫家,都選擇了沉默,他們顯然是想等風頭過去後再出來活動。但法國人可不會讓他們如願,我們很快就想到了解決辦法。”
老人提高了音量。
“什麽辦法?”
“肖像畫,說到底就是人物畫。隻要找到畫中的人物,不就能真相大白了嗎?於是,我們在全法國……”
老人突然壓低了聲音,小心翼翼地看了菲勒蒙一眼。
“怎麽了?難道……”
“如果您最近要去法國的話,如果有人認出您,請不要太驚訝。我們已經把您的肖像畫,刊登在法國各大報紙上了,並且懸賞尋找畫中人。”
菲勒蒙目瞪口呆。
“隻要是識字的人,應該都看過報紙上的那幅肖像畫,說不定您的畫像,比法國總統還要深入人心呢。”
老人笑著說道,但他心裏清楚,如果菲勒蒙真的是畫中人,那他現在的心情一定好不到哪裏去。
“您,您為什麽要買下這幅畫?”
菲勒蒙語無倫次地問道。
“很遺憾。”
老人毫無歉意地說道。
“其實,我來倫敦,參觀畫展,都隻是巧合。但當我看到這幅畫的時候,我就決定,一定要把它帶回巴黎。所以我一大早就等在這裏,哪也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