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和晏卿塵從西市內返回時,羅氏米麵鋪門庭若市,全城的人似乎都在往這裏趕,就這速度約莫下午申時左右所有的存貨都會賣完,晏卿塵吩咐曹華就守在這裏,順便觀察周圍悠沒有可疑的人,就帶著白芷坐上馬車回了寧王府。
白芷趴在車窗上看著道上奔走傳信的行人們,有喜悅震驚,也有疑惑探究,紛紛擾擾,她關上窗低聲道:“羅氏鋪子前麵的動靜鬧得挺大,也不知道多久會有人出手。”
晏卿塵見白芷臉上略有憂慮,沉吟了片刻,緩緩同她分析說:“按照方才那羅氏所說,此時皆為戶部三位主事所為,可小小的主事如何能決斷國庫糧倉之事?而且雪災儲糧是經過陛下批示的,他們三位主事又怎麽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你的意思是有人上了手段,不惜犧牲三位主事,都必須要做局...可會是誰呢?他背後的目的又是什麽呢?”
晏卿塵搖搖頭,繼續道:“既然敢如此大手筆,就說明倉庫囤積的糧草是真有問題,大漏洞自是不用說,如果是小漏洞便能借機放大,我想他的目的是要牽扯出戶部的高官,而如今的戶部尚書是蕭彥,昭月公主的駙馬,你離朝堂甚遠,或許不知昭月公主向來親近太子,而戶部侍郎張懷蒼,長女是現下正受寵風頭正盛的麗嬪,你也曾聽母妃提起過,正是因為麗嬪爭寵,皇後才整日鬱鬱寡歡...而且能有如此手筆的,也已經不言而喻了。”
“齊王?”白芷試探的問。
“不一定,或許是太子,傳言說太子同皇後感情更深厚一些,皇後薨逝那一日,太子和齊王都未能見上她最後一麵,東宮距離大明宮不算遠,但那日太子卻親自領著城防營的士兵在鏟雪,齊王為此還在靈堂上與他大吵了一架。”
“太子...”白芷回想在山莊時見過太子,也總是一副笑意盈盈的模樣,不過卻與薛懷明有所不同,薛懷明的笑總讓人感覺是刻意的,而太子確實發自內心一般,故白芷當時對這位太子還挺有好感,倘若這麽一位溫和的人坐上皇位,想必也不會太過於苛待百姓。
思及此,白芷搖了搖頭,“不想了,到時自會知道了。”
就在白芷和晏卿塵坐著馬車回寧王府時,那名帶頭起哄的年輕男子說服了其他兩名同伴抱著從羅氏鋪子買的三袋米氣喘籲籲跑到了禦史台前,那年輕男子放下懷中的米擦了把汗跑到鳴冤鼓前狠狠的擊打起來。
鼓聲震耳,很快便有人自門中快步走了出來,見到是三名男子擊鼓,厲聲責問:“來者何人,為何擊鼓?無故擊鼓者,杖二十。”
帶頭敲鼓的年輕男子雙膝下跪,其他兩人也跟在他身後跪下了,馬緒平喊冤道:“大人,小人名叫馬緒平,家住崇化坊。小人有冤情,不止是小人一人的冤情,而是整個盛安城百姓們要狀告戶部三位主事,他們為謀私利,聯合城內各大糧鋪,不給百姓們賣糧,以致於現在全程許多百姓都賣不到糧,如今大雪封路,百姓們實在是沒有活路了。”
知彈侍禦史劉彰眉頭緊皺:“當真有此事?那你們懷中抱著的糧食又是怎麽來的?”
馬緒平抬手叩拜,“大人,小人要是有一句謊話,任憑您處置。今日若不是寧王世子突然到訪西市,命令那羅氏商鋪給百姓們賣糧,許多百姓接連幾日都吃不上飯了,衙門不敢管,禦史台可是監察司,如果任由那些蛀蟲傷害百姓,這個冬天許多人就熬不過去了,還望禦史台為民作主,懲戒戶部的三名主事。”
“小人周正鈺,家也住崇化坊,可以為馬緒平作證,他所說千真萬確。”
“小人崔潤宇,也可以作證,如有半點虛假,任憑處置。”
劉彰上前扶起馬緒平三人,沉聲道:“你所說之事本官已知曉,定會上報禦史大夫決斷,會盡快為百姓恢複糧食買賣,你且先回去罷。”
馬緒平連聲道謝,抱起三袋米,走時心中還有些不放心,又轉頭向劉彰深深鞠了一躬,“大人,小人和大家都靠您了。”
劉彰知馬緒平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放心吧,本官回去就立案向上呈報。”
馬緒平這才帶著周正鈺以及崔潤宇一起離開,但這並不是他們的終點,接下來他們還要去中書省,門下省一一狀告,並非是他們不相信禦史台,而是馬緒平性子本就謹慎,隻有將事情鬧大一些,那些官員們就會愈發重視,倘若今日還是不行,明日他就集結更多的人一同前去。
...
林崇提著三袋米從西市離開,途經延壽坊時,被小巷中的停著的一輛馬車叫住,他趕忙將手中的布袋放在一旁,躬身向馬車內的人行禮:“林崇見過殿下。”
馬車上傳來清冷的男聲,隱隱有責備的意味:“孤是讓你煽動那些百姓的情緒圍堵糧鋪,再找機會去接近謝觀和禦史大夫趙承,他二人正巧今日約在西市飲酒對談,你又為何找上了晏卿塵?他這般做事情確實鬧大了,但孤的事又如何推進?”
“殿下莫生氣,草民原先確實準備去尋謝夫子和趙大人,可卻恰巧碰上了晏世子..草民思慮了一番,認為晏世子處理此事更為合適。”林崇沉穩應對,並沒有因為太子的責備而慌亂,與平日裏有些畏縮的性子成了鮮明的對比。
“此事如何說?”
“晏世子的脾性全城皆知,他做事向來直接,在立場上也任何偏向,有心之人即便有所懷疑也不能查到您身上,倘若我去尋謝夫子和趙禦史,他二人性格溫和,多半從那羅氏嘴裏撬不出任何有用的消息,且事發之事草民環視四周,發現謝夫子和趙禦史正巧就在不遠的酒肆二樓駐足觀望,事情的前因後果想必他們都已知曉。”
馬車內沉默了片刻,道:“自秋收歸來之後,孤未曾與你聯絡,聽聞你這段時間與晏卿塵他們幾日走得很近?”
白芷趴在車窗上看著道上奔走傳信的行人們,有喜悅震驚,也有疑惑探究,紛紛擾擾,她關上窗低聲道:“羅氏鋪子前麵的動靜鬧得挺大,也不知道多久會有人出手。”
晏卿塵見白芷臉上略有憂慮,沉吟了片刻,緩緩同她分析說:“按照方才那羅氏所說,此時皆為戶部三位主事所為,可小小的主事如何能決斷國庫糧倉之事?而且雪災儲糧是經過陛下批示的,他們三位主事又怎麽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你的意思是有人上了手段,不惜犧牲三位主事,都必須要做局...可會是誰呢?他背後的目的又是什麽呢?”
晏卿塵搖搖頭,繼續道:“既然敢如此大手筆,就說明倉庫囤積的糧草是真有問題,大漏洞自是不用說,如果是小漏洞便能借機放大,我想他的目的是要牽扯出戶部的高官,而如今的戶部尚書是蕭彥,昭月公主的駙馬,你離朝堂甚遠,或許不知昭月公主向來親近太子,而戶部侍郎張懷蒼,長女是現下正受寵風頭正盛的麗嬪,你也曾聽母妃提起過,正是因為麗嬪爭寵,皇後才整日鬱鬱寡歡...而且能有如此手筆的,也已經不言而喻了。”
“齊王?”白芷試探的問。
“不一定,或許是太子,傳言說太子同皇後感情更深厚一些,皇後薨逝那一日,太子和齊王都未能見上她最後一麵,東宮距離大明宮不算遠,但那日太子卻親自領著城防營的士兵在鏟雪,齊王為此還在靈堂上與他大吵了一架。”
“太子...”白芷回想在山莊時見過太子,也總是一副笑意盈盈的模樣,不過卻與薛懷明有所不同,薛懷明的笑總讓人感覺是刻意的,而太子確實發自內心一般,故白芷當時對這位太子還挺有好感,倘若這麽一位溫和的人坐上皇位,想必也不會太過於苛待百姓。
思及此,白芷搖了搖頭,“不想了,到時自會知道了。”
就在白芷和晏卿塵坐著馬車回寧王府時,那名帶頭起哄的年輕男子說服了其他兩名同伴抱著從羅氏鋪子買的三袋米氣喘籲籲跑到了禦史台前,那年輕男子放下懷中的米擦了把汗跑到鳴冤鼓前狠狠的擊打起來。
鼓聲震耳,很快便有人自門中快步走了出來,見到是三名男子擊鼓,厲聲責問:“來者何人,為何擊鼓?無故擊鼓者,杖二十。”
帶頭敲鼓的年輕男子雙膝下跪,其他兩人也跟在他身後跪下了,馬緒平喊冤道:“大人,小人名叫馬緒平,家住崇化坊。小人有冤情,不止是小人一人的冤情,而是整個盛安城百姓們要狀告戶部三位主事,他們為謀私利,聯合城內各大糧鋪,不給百姓們賣糧,以致於現在全程許多百姓都賣不到糧,如今大雪封路,百姓們實在是沒有活路了。”
知彈侍禦史劉彰眉頭緊皺:“當真有此事?那你們懷中抱著的糧食又是怎麽來的?”
馬緒平抬手叩拜,“大人,小人要是有一句謊話,任憑您處置。今日若不是寧王世子突然到訪西市,命令那羅氏商鋪給百姓們賣糧,許多百姓接連幾日都吃不上飯了,衙門不敢管,禦史台可是監察司,如果任由那些蛀蟲傷害百姓,這個冬天許多人就熬不過去了,還望禦史台為民作主,懲戒戶部的三名主事。”
“小人周正鈺,家也住崇化坊,可以為馬緒平作證,他所說千真萬確。”
“小人崔潤宇,也可以作證,如有半點虛假,任憑處置。”
劉彰上前扶起馬緒平三人,沉聲道:“你所說之事本官已知曉,定會上報禦史大夫決斷,會盡快為百姓恢複糧食買賣,你且先回去罷。”
馬緒平連聲道謝,抱起三袋米,走時心中還有些不放心,又轉頭向劉彰深深鞠了一躬,“大人,小人和大家都靠您了。”
劉彰知馬緒平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放心吧,本官回去就立案向上呈報。”
馬緒平這才帶著周正鈺以及崔潤宇一起離開,但這並不是他們的終點,接下來他們還要去中書省,門下省一一狀告,並非是他們不相信禦史台,而是馬緒平性子本就謹慎,隻有將事情鬧大一些,那些官員們就會愈發重視,倘若今日還是不行,明日他就集結更多的人一同前去。
...
林崇提著三袋米從西市離開,途經延壽坊時,被小巷中的停著的一輛馬車叫住,他趕忙將手中的布袋放在一旁,躬身向馬車內的人行禮:“林崇見過殿下。”
馬車上傳來清冷的男聲,隱隱有責備的意味:“孤是讓你煽動那些百姓的情緒圍堵糧鋪,再找機會去接近謝觀和禦史大夫趙承,他二人正巧今日約在西市飲酒對談,你又為何找上了晏卿塵?他這般做事情確實鬧大了,但孤的事又如何推進?”
“殿下莫生氣,草民原先確實準備去尋謝夫子和趙大人,可卻恰巧碰上了晏世子..草民思慮了一番,認為晏世子處理此事更為合適。”林崇沉穩應對,並沒有因為太子的責備而慌亂,與平日裏有些畏縮的性子成了鮮明的對比。
“此事如何說?”
“晏世子的脾性全城皆知,他做事向來直接,在立場上也任何偏向,有心之人即便有所懷疑也不能查到您身上,倘若我去尋謝夫子和趙禦史,他二人性格溫和,多半從那羅氏嘴裏撬不出任何有用的消息,且事發之事草民環視四周,發現謝夫子和趙禦史正巧就在不遠的酒肆二樓駐足觀望,事情的前因後果想必他們都已知曉。”
馬車內沉默了片刻,道:“自秋收歸來之後,孤未曾與你聯絡,聽聞你這段時間與晏卿塵他們幾日走得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