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於古巷文化傳承活動的悠悠餘韻之中,又偶然聽聞揚州有一座古寺,寺中那晨鍾暮鼓,梵音嫋嫋,仿若具有一種能夠滌蕩人心的神奇魔力。於是,他滿懷一顆熾熱且充滿探尋渴望的心,毅然朝著那古寺的方向徐徐走去。


    一路上,陽光宛如金色的絲線,透過樹葉那層層疊疊的縫隙輕柔灑下,於地麵之上形成一片片形狀各異、閃爍著金色光芒的光斑。林宇沿著那蜿蜒曲折的小徑悠然前行,不多時,便遠遠望見了那古寺那朦朧而又充滿神秘氣息的輪廓。古寺的山門巍峨聳立,莊嚴肅穆,周圍環繞著鬱鬱蔥蔥、枝繁葉茂的樹木,仿若一位深邃睿智的長者,在靜謐的時光中陷入深深的沉思。


    林宇緩緩踏入寺門,正巧遇著一位麵容青澀、身著僧袍的小沙彌。小沙彌雙手合十,微微欠身,輕聲細語地問道:“施主,來此可是為求佛問道?”


    林宇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溫和的微笑,輕聲回應道:“小師父,我聽聞這古寺的鍾聲蘊含著超凡之意境,特來親身感受一番。”


    小沙彌微微點頭,引著林宇向寺內緩緩走去,一邊走一邊神情專注地說道:“施主有所不知,這寺中的鍾乃是古時精心所鑄,每一次敲響,那雄渾厚重的聲音仿佛都在與廣袤無垠的天地展開一場深邃的對話,與古今的歲月長河進行著一場神秘的交流。曾經有諸多在塵世中迷茫徘徊之人,在這鍾聲的悠悠回蕩之中,幸運地尋得了內心深處那片久違的寧靜港灣。”


    林宇眼中閃過一絲好奇之色,連忙問道:“真有如此神奇?”


    小沙彌極為認真地點了點頭,語氣篤定地說道:“確有其事。昔日曾有一位心懷壯誌、進京趕考的書生,然而命運弄人,他屢試不第,屢屢受挫,心灰意冷,幾近絕望。偶然間路過本寺,恰逢鍾聲回蕩,那鍾聲仿若一道神奇的靈光照進他那黯淡無光的內心世界,將他瞬間點化。他毅然決然地在寺中靜修了數月之久,在這期間,他重新審視自我,不斷反思,後來再次踏上赴考之路,終得功名,成就了一番佳話。”


    林宇若有所思,微微皺眉說道:“這鍾聲竟能給人帶來如此巨大的轉變。”


    說話間,他們已然來到了鍾樓之下。隻見那口大鍾高高懸掛於半空之中,鍾身上精心刻滿了密密麻麻的經文與精美絕倫的圖案。一位身著袈裟的老和尚正在鍾樓旁的禪房門口安然打坐,仿若與周圍的一切融為一體,散發著一種寧靜祥和的氣息。


    小沙彌快步上前,極為恭敬地說道:“師父,有位施主前來聆聽鍾聲。”


    老和尚緩緩睜開雙眼,目光平和地看了看林宇:“施主,這鍾聲雖能助人靜心安神,但若心中無慧根,亦是枉然。”


    林宇趕忙恭敬地行禮,說道:“大師,我在揚州遊曆許久,其間見過諸多古跡與精彩紛呈的文化傳承之事,如今來到這古寺,隻覺內心似有波瀾起伏,想要在這鍾聲裏努力尋找一些關於人生與文化傳承的答案。”


    老和尚站起身來,身姿挺拔,緩緩說道:“施主在揚州的所見所聞,想必皆是這塵世中的文化瑰寶。但塵世紛擾繁雜,人心極易陷入混亂迷茫。這鍾聲就像是一種善意的提醒,時刻提醒著人們莫要在功名利祿的漩渦中迷失自我,忘卻初心。”


    林宇微微歎了口氣,說道:“大師,我在古巷中參與了文化傳承活動,看到許多人為了保護揚州的傳統文化而全力以赴,可也遭遇了不少棘手的困難。比如年輕人對傳統文化興趣缺缺,認為其過於陳舊古板;再者資金短缺,諸多計劃因資金匱乏而難以順利開展。我心中有些迷茫,不知該如何才能更好地為文化傳承助力。”


    老和尚微微搖頭,表情凝重地說道:“世間諸事皆有因果緣由。年輕人對傳統文化淡漠,是因為他們尚未真正領略到其中蘊含的深邃真諦與獨特魅力。而資金之事,若真心為傳承文化,自會有善緣相助,不必過於憂心。施主可曾想過,從根源上讓年輕人感受文化的魅力?”


    林宇滿臉疑惑地問道:“如何從根源上著手?”


    老和尚不慌不忙地走到一棵樹下,伸出手指指著樹根,語重心長地說道:“這文化傳承就如同這大樹,若要枝繁葉茂,鬱鬱蔥蔥,需得根基穩固紮實。揚州的文化根基深植於民間,隱匿於生活的點滴細微之處。可以從孩童的教育開始,將文化巧妙地融入日常的玩樂與學習之中。比如精心編一些充滿趣味的揚州文化故事歌謠,讓孩子們在歡快的傳唱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記住。”


    林宇眼睛陡然一亮,仿若被一道靈光擊中,興奮地說道:“大師的話讓我茅塞頓開。就像古巷裏的活動,如果能增加更多針對孩子的趣味環節,或許能吸引更多家庭參與其中,從而讓文化傳承的種子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生根發芽。”


    老和尚微微點頭,麵帶讚許之色:“正是此理。而且文化傳承並非一人之功,需要匯聚眾人之力,眾誌成城。你看這古寺,曆經無數風雨的洗禮,能留存至今,亦是靠著一代又一代僧人的堅守不渝,以及眾多香客的虔誠護持。”


    林宇挺直胸膛,堅定地說道:“我明白了,我會將大師的教誨銘記於心,回去後和朋友們好好商議,仔細調整文化傳承的策略,力求讓揚州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這時,小沙彌在一旁輕聲說道:“師父,快到敲鍾的時辰了。”


    老和尚轉身,步伐沉穩地向鍾樓走去,林宇滿懷敬畏地跟在其後。老和尚登上鍾樓,雙手緊緊握住鍾槌,猛然用力敲響了大鍾。“咚 —— 咚 ——” 鍾聲渾厚悠長,仿若洪波湧起,在寺內久久回蕩,那聲音仿佛穿越了悠悠時空的隧道,將古寺的曆史與文化底蘊淋漓盡致地傳遞開來。


    林宇站在鍾樓之下,緩緩閉上雙眼,用心去感受那鍾聲的震動。在鍾聲裏,他仿佛看到了揚州的過去,那繁華如夢的盛景,文人墨客的風流雅韻;看到了揚州的現在,人們為傳承文化而付出的努力與汗水;更看到了揚州的未來,文化傳承的希望之光如璀璨星辰般閃耀。他知道,自己的使命不僅僅是參與文化傳承活動,更是要像這鍾聲一樣,以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喚醒更多人對揚州文化的熱愛與守護之心,讓揚州文化的薪火在歲月的長河中永不熄滅。


    鍾聲漸漸消散,林宇向老和尚和小沙彌再次行禮告別。他帶著滿滿的收獲,邁著堅定而有力的步伐走出古寺。此時的他,心中不再迷茫,而是充滿了對未來文化傳承之路的信心與期待。他相信,隻要秉持著堅定的信念,不斷探索與努力,揚州文化必將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奪目的光彩,讓更多的人領略到這座古老城市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京杭長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政春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政春子並收藏京杭長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