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雍皇的驕傲
無敵太子我都能開掛了還隱忍個屁 作者:狗哥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盡管此刻身處禦書房這莊嚴肅穆之地,然而雍皇卻基本上已不再發表任何言論了。
他靜靜地坐在那裏,目光慈愛地注視著眼前正在高談闊論、指點江山社稷大事的兒子,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揚,流露出一抹欣慰至極的笑容。
這位雍皇在位期間雖說政績平平,未能給大雍帶來特別顯著的功績與變革,但值得慶幸的是,他膝下的諸位皇子皆出類拔萃、各有所長。
其中,長子、次子和六子已然投身疆場,奮勇殺敵,為保衛大雍的國土浴血奮戰;三子、四子以及五子則分別承擔起了朝廷政務中的重要職責,兢兢業業,盡職盡責。
至於七子和八子,目前仍處於學習和熟悉朝中事務的階段,他們就如同初升的朝陽,充滿朝氣與活力,正努力汲取知識和經驗。
而身為大雍太子的老九更是不同凡響,他總攬全局,於朝堂之上縱橫捭闔、運籌帷幄,展現出非凡的領導才能和智慧謀略。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太子的引領之下,眾多兄弟們相處融洽、和睦友愛,毫無嫌隙。
遙想往昔歲月,令雍皇倍感自豪的或許僅僅隻是那尊貴無比的大雍皇帝頭銜。但時至今日,唯有這些出色的兒子才真正成為了他心中無上的榮耀所在!
每當遇到朝中老臣時,雍皇總會情不自禁地提及自家兒子們的種種成就,言語之間滿是掩飾不住的驕傲之情。即便是麵對後宮妃子們,他亦會喜不自禁地向她們誇讚兒子們的卓越表現,恨不得將這份喜悅與所有人分享。
縱覽古往今來的天下諸國,無論是哪朝哪代,除了那些開國立業的雄主之外,又有哪位帝王能夠像李九天一般?
又有誰如他一樣,培養出如此優秀出眾的一眾子嗣呢?
就在此刻,眾人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之後,覺得已經基本達成共識。
李九天將目光投向嘴角掛著一抹若有若無微笑的雍皇,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惑。隻見他稍作遲疑,還是開口說道:
“父皇,兒臣剛才所言便是全部內容了。接下來,就煩請父皇您和諸位大人進一步完善其中的細節部分。而兒臣尚有另一樁至關重要之事亟待安排處理!”
聽聞此言,雍皇像是如夢初醒一般,匆忙地回過神來,緊接著連連點頭應道:
“好,既然如此,那你便速速前去吧!”
李九天不由感到一陣無語,眼看著國戰迫在眉睫,自己這位平日裏看似威嚴無比的便宜老爹居然在此關鍵時刻還能夠走神分心。
然而,他並未過多糾結於此,隻是依照禮節向雍皇行了一禮,然後轉身以極快的速度匆匆離開了禦書房。
待到李九天的身影完全消失不見之後,雍皇方才長長地歎息一聲:
“唉,這個寧皇啊,可真是會挑選時機!偏偏選在我兒即將登基之際前來搗亂滋事!”
話音剛落,站在一旁的林國甫與諸葛亮兩人不約而同地相視一笑,而後齊聲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哈哈哈......陛下呀,若是此時此刻他不來橫插一手、製造些麻煩事端,那反倒才叫真正的稀奇古怪呢!”諸葛亮麵帶輕鬆之色,雲淡風輕地笑著回應道。
林國甫微微頷首,表示讚同道:
“的確如陛下所言啊,那寧皇可真是會挑時間呢。然而,陛下您也不必過於憂心忡忡。您看殿下他氣定神閑、成竹在胸的模樣,此番召喚我等前來,僅僅是為了部署後勤相關事宜罷了。由此可見,殿下對於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想必早已做好了萬全之策和充足的準備!”
聽到這裏,雍皇輕輕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地回應道:
“嗯,愛卿所言極是。不管怎樣,這場戰役既然已經避無可避,那就隻能迎難而上了。隻不過它比預計的時間稍稍提前了一些罷了。既然事已至此,那麽諸位愛卿們,可有哪些方麵是需要朕親自出麵去協調處理的?”
話音剛落,在場的大臣們紛紛開始交頭接耳起來,低聲議論著各種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需要皇帝介入協調的事項。
緊接著,眾人又一次針對這場戰爭的諸多細節展開了深入而細致的商討。畢竟,在許多關鍵環節和重要決策上,都必須經由皇帝下達明確的指令才能得以順利推進,這可是必不可少的法定程序和既定流程啊。
..........
另一邊,李九天腳步匆匆地趕回東宮,來到了文華殿。
此時的文華殿內,一個個身姿挺拔、麵容俊俏的青年早已靜靜地站立於此,他們個個神情肅穆,恭恭敬敬地等待著李九天的到來。
當李九天踏進門口時,隻聽得幾人齊聲高呼: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
這幾位青年,正是江無痕、林崇逸、陳曉以及江子裕等人。他們皆出身名門望族,自幼接受良好教育,才華橫溢且胸懷大誌。
此刻,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難以掩飾的興奮之情。因為他們深知此次太子召見必定有所要事相商,或許會給他們分派重要任務,讓他們一展身手。
畢竟,待他們的父輩們年老退隱之後,他們這群年輕人將會成為支撐起整個朝廷的中堅力量。
而且由於平日裏與李九天關係親近,彼此間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和友誼,因此眾人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堅信隻要緊跟太子步伐,必能成就一番輝煌偉業。
隻見李九天麵帶微笑,一邊穩步向前走著,一邊隨意地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免禮。他那從容不迫的姿態和溫和親切的笑容讓人如沐春風。
“免禮吧!”
李九天輕聲說道。
聽到這話,眾人才敢直起身來,異口同聲地回應道:
“謝殿下!”
待李九天走到殿內的主座前緩緩落座後,他目光環視一周,然後再次開口問道:
“你們可知道孤子今日召你們前來所為何事?”
麵對李九天的提問,幾人麵麵相覷,紛紛搖了搖頭。這時,陳曉上前一步,抱拳施禮後回答道:
“殿下,此前您曾派人通知家父及其他幾位大人進宮麵聖,莫非此事與此番召見有關聯?”
李九天點點頭:
“想必你們已經有所耳聞,寧國發兵了,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們去做,也隻有你們讓我能放心。”
“不過此去路途遙遠,且很是吃苦,不知幾位,可願為我大雍吃這一次苦?”
..........
..........
他靜靜地坐在那裏,目光慈愛地注視著眼前正在高談闊論、指點江山社稷大事的兒子,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揚,流露出一抹欣慰至極的笑容。
這位雍皇在位期間雖說政績平平,未能給大雍帶來特別顯著的功績與變革,但值得慶幸的是,他膝下的諸位皇子皆出類拔萃、各有所長。
其中,長子、次子和六子已然投身疆場,奮勇殺敵,為保衛大雍的國土浴血奮戰;三子、四子以及五子則分別承擔起了朝廷政務中的重要職責,兢兢業業,盡職盡責。
至於七子和八子,目前仍處於學習和熟悉朝中事務的階段,他們就如同初升的朝陽,充滿朝氣與活力,正努力汲取知識和經驗。
而身為大雍太子的老九更是不同凡響,他總攬全局,於朝堂之上縱橫捭闔、運籌帷幄,展現出非凡的領導才能和智慧謀略。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太子的引領之下,眾多兄弟們相處融洽、和睦友愛,毫無嫌隙。
遙想往昔歲月,令雍皇倍感自豪的或許僅僅隻是那尊貴無比的大雍皇帝頭銜。但時至今日,唯有這些出色的兒子才真正成為了他心中無上的榮耀所在!
每當遇到朝中老臣時,雍皇總會情不自禁地提及自家兒子們的種種成就,言語之間滿是掩飾不住的驕傲之情。即便是麵對後宮妃子們,他亦會喜不自禁地向她們誇讚兒子們的卓越表現,恨不得將這份喜悅與所有人分享。
縱覽古往今來的天下諸國,無論是哪朝哪代,除了那些開國立業的雄主之外,又有哪位帝王能夠像李九天一般?
又有誰如他一樣,培養出如此優秀出眾的一眾子嗣呢?
就在此刻,眾人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之後,覺得已經基本達成共識。
李九天將目光投向嘴角掛著一抹若有若無微笑的雍皇,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惑。隻見他稍作遲疑,還是開口說道:
“父皇,兒臣剛才所言便是全部內容了。接下來,就煩請父皇您和諸位大人進一步完善其中的細節部分。而兒臣尚有另一樁至關重要之事亟待安排處理!”
聽聞此言,雍皇像是如夢初醒一般,匆忙地回過神來,緊接著連連點頭應道:
“好,既然如此,那你便速速前去吧!”
李九天不由感到一陣無語,眼看著國戰迫在眉睫,自己這位平日裏看似威嚴無比的便宜老爹居然在此關鍵時刻還能夠走神分心。
然而,他並未過多糾結於此,隻是依照禮節向雍皇行了一禮,然後轉身以極快的速度匆匆離開了禦書房。
待到李九天的身影完全消失不見之後,雍皇方才長長地歎息一聲:
“唉,這個寧皇啊,可真是會挑選時機!偏偏選在我兒即將登基之際前來搗亂滋事!”
話音剛落,站在一旁的林國甫與諸葛亮兩人不約而同地相視一笑,而後齊聲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哈哈哈......陛下呀,若是此時此刻他不來橫插一手、製造些麻煩事端,那反倒才叫真正的稀奇古怪呢!”諸葛亮麵帶輕鬆之色,雲淡風輕地笑著回應道。
林國甫微微頷首,表示讚同道:
“的確如陛下所言啊,那寧皇可真是會挑時間呢。然而,陛下您也不必過於憂心忡忡。您看殿下他氣定神閑、成竹在胸的模樣,此番召喚我等前來,僅僅是為了部署後勤相關事宜罷了。由此可見,殿下對於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想必早已做好了萬全之策和充足的準備!”
聽到這裏,雍皇輕輕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地回應道:
“嗯,愛卿所言極是。不管怎樣,這場戰役既然已經避無可避,那就隻能迎難而上了。隻不過它比預計的時間稍稍提前了一些罷了。既然事已至此,那麽諸位愛卿們,可有哪些方麵是需要朕親自出麵去協調處理的?”
話音剛落,在場的大臣們紛紛開始交頭接耳起來,低聲議論著各種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需要皇帝介入協調的事項。
緊接著,眾人又一次針對這場戰爭的諸多細節展開了深入而細致的商討。畢竟,在許多關鍵環節和重要決策上,都必須經由皇帝下達明確的指令才能得以順利推進,這可是必不可少的法定程序和既定流程啊。
..........
另一邊,李九天腳步匆匆地趕回東宮,來到了文華殿。
此時的文華殿內,一個個身姿挺拔、麵容俊俏的青年早已靜靜地站立於此,他們個個神情肅穆,恭恭敬敬地等待著李九天的到來。
當李九天踏進門口時,隻聽得幾人齊聲高呼: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
這幾位青年,正是江無痕、林崇逸、陳曉以及江子裕等人。他們皆出身名門望族,自幼接受良好教育,才華橫溢且胸懷大誌。
此刻,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難以掩飾的興奮之情。因為他們深知此次太子召見必定有所要事相商,或許會給他們分派重要任務,讓他們一展身手。
畢竟,待他們的父輩們年老退隱之後,他們這群年輕人將會成為支撐起整個朝廷的中堅力量。
而且由於平日裏與李九天關係親近,彼此間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和友誼,因此眾人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堅信隻要緊跟太子步伐,必能成就一番輝煌偉業。
隻見李九天麵帶微笑,一邊穩步向前走著,一邊隨意地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免禮。他那從容不迫的姿態和溫和親切的笑容讓人如沐春風。
“免禮吧!”
李九天輕聲說道。
聽到這話,眾人才敢直起身來,異口同聲地回應道:
“謝殿下!”
待李九天走到殿內的主座前緩緩落座後,他目光環視一周,然後再次開口問道:
“你們可知道孤子今日召你們前來所為何事?”
麵對李九天的提問,幾人麵麵相覷,紛紛搖了搖頭。這時,陳曉上前一步,抱拳施禮後回答道:
“殿下,此前您曾派人通知家父及其他幾位大人進宮麵聖,莫非此事與此番召見有關聯?”
李九天點點頭:
“想必你們已經有所耳聞,寧國發兵了,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們去做,也隻有你們讓我能放心。”
“不過此去路途遙遠,且很是吃苦,不知幾位,可願為我大雍吃這一次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