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以支援之名,行強盜之事
無敵太子我都能開掛了還隱忍個屁 作者:狗哥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砰!
寧皇看完書信一巴掌拍在龍案上,勃然大怒:
“大軍臨行前,朕千叮嚀萬囑咐,最後實在不放心,還派去靠山王。”
“結果給我來個全軍覆沒?”
“一天一夜四十萬大軍毀於一旦,就連靠山王都損失了八萬大軍。”
“這是什麽?”
“這是朕的大軍,這是朕的兵馬,就算四十萬頭豬,他也得砍個半個月吧!”
“一天一夜就給朕葬送了?啊?”
“來人,請馮戰神來見朕!”
“是,陛下!”
大太監走後,一個年輕人緩緩上前:
“陛下,會不會是消息有誤?”
這話一出,寧皇冷哼一聲:
“你自己看!”
說著將書信遞了過去,那人拿在手上打開一看,頓時心中驚濤駭浪!
“這是靠山王的親書,這.......”
“哼,朕聽信馮戰神的話,讓吳淼帶兵,結果他給朕一天一夜就把幾十萬大軍葬送了,他是雍皇派來的奸細嘛?”
寧皇氣急敗壞,這麽多年,曆代帝王從沒有像他一樣,丟如此大的臉!
他一直以為,大寧在他手中,絕對要比曆代先帝更加強盛,而且這次隻要進攻大雍取得勝利,就已經做到了這一點!
沒想到啊,剛打到人家的大門口,就讓人家來了個全軍覆沒!
簡直丟人丟到姥姥家去了。
不一會兒,馮國慶快步走進宮中,路上大太監已經將事情提醒了一遍。
聽完之後,馮國慶同樣一臉的不可置信,此時匆匆進宮,剛進門他就直接跪了下去!
“罪臣馮國慶,拜見陛下!”
看到這一幕,寧皇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隨後吩咐道:
“還不快將老戰神扶起來!”
一旁的太監連忙上前扶起,馮國慶走上前恭敬道:
“陛下,具體怎麽回事?”
寧皇一擺手:
“朱愛卿,你給馮老講講吧!”
雖然寧皇很生氣,可是看見馮國慶,他硬生生把這股氣弄沒了!
那年輕人,正是現任的兵部尚書,朱鎮江,今年才三十歲,大寧最年輕卻已經位極人臣的一個人。
他拱手道:
“馮將軍,事情是這樣的.........”
.........
.........
朱鎮江說的很仔細,馮國慶聽完張大了嘴巴,因為他也想不到為何會輸的這麽慘!
整個禦書房鴉雀無聲,足足過了好久,馮國慶才詢問道:
“陛下,那吳淼是否還活著?”
寧皇一擺手:
“他死不死已經不重要了,幾十萬大軍被他葬送,他還有臉活著嘛?”
然而馮國慶卻搖搖頭:
“陛下,他死了不要緊,就怕他還活著,如果他被大雍活捉,這會給我大寧帶來天大的麻煩。”
這話一出,寧皇頓時一驚,大寧的駐軍布防圖,剛剛他有些惱怒,完全忽略了此事!
“吳淼知道多少?”
“回陛下,他知道南越等地的布防,而且現在最重要的也是南越!”
“那現在怎麽辦?南離被大雍偷襲,向朕求援,而我軍又損失幾十萬大軍,依馮老之見,朕該當如何?”
聽到這話,馮國慶眼睛一轉,隨即緩緩開口:
“陛下,南離一直是我大寧的附庸,常年為我大寧提供糧草,而老臣聽說,羌國與大雍合力想吃下南離。”
“救南離,我軍定然也要付出代價,不救南離,恐怕如此肥沃之地,就會落入大雍與羌國的手中!”
“所以,老臣的建議是,行支援之名,與大雍,羌國,共奪南離。”
“既然要付出代價,那以後就不用麻煩南離了,我大寧百姓亦可以自己種糧!”
“最重要的是,有了南離的配合,說不定這一次,還能報老虎關之仇!”
聞言寧皇眼中綻放出光芒,隨即又說道:
“我軍損失慘重,南越布防必須改變一下策略,萬一出征之後,南越又鬧幺蛾子,可就麻煩了!”
“南越布防二位愛卿可有何良策?”
聽到這話,朱鎮江笑了笑:
“陛下,此事不難,派一個將軍過去,駐兵一萬即可,如果陛下決意援助南離,隻需要帶走南越的那些老將即可!”
“南越許多將士被遣送回家沒多久,尚能形成戰力,陛下隻需要下達一個恩典的聖旨,便可將他們召回,為大寧而戰!”
“隻要南越沒有了將軍,沒有了士兵,南越王就算想反,恐怕也有心無力!”
這話一出,馮國慶一臉謹慎的看著朱鎮江,頗有一種此人過於陰險的感覺!
寧皇聞言點點頭,看向馮國慶:
“馮老覺得可行?”
“回陛下,可行,隻需派一萬兵馬駐兵,其餘人全部撤離,就算大雍知道了布防情況,沒有了內部的配合,他們也隻能望而卻步!”
“好!”
寧皇當即拍板:
“朱愛卿,南越將士的事情就交給你了,還有將南越的將軍弄個名單,你來草擬聖旨!”
“是!”
朱鎮江恭敬一禮,隨後直接離去,寧皇看著馮國慶繼續道:
“馮老,你覺得此次南離之行,派誰去比較好?”
聽到這話,馮國慶臉色一僵,說實話,他此時還真有些不好說了!
前麵推薦的人,直接葬送了大寧幾十萬大軍,這要是在推薦,萬一又沒打過咋整?
那自己豈不是真的成了大雍的奸細了?
他尷尬行禮:
“出征人選老臣稍後給陛下一個名單,屆時由陛下來決定!”
寧皇一愣:
“怎麽?馮老這是怕朕怪罪?”
“哎,其實朕不是怪他葬送了幾十萬大軍,而是幾十萬大軍沒了,他連對方是誰都不知道!”
“靠山王隻說那是個年輕人,據朕的了解,大雍除了景王李洵,還有那個年輕人有如此本事?”
聽到這話,馮國慶瞬間想起了自己孫子馮玉的遭遇,腦海中瞬間想到一個可能。
“陛下,您還記得馮玉比武的事情嘛?”
這話一出,寧皇腦海中便想起了之前馮玉出使大雍,卻被一個玩世不恭的年輕人羞辱的事情,而那人正是大雍的九皇子。
想到這裏,寧皇與馮國慶對視一眼,二人齊齊出聲:
“李九天?”
寧皇一臉的不可置信:
“這怎麽可能?難道大雍又出一條真龍?”
“陛下,一切皆有可能!”
........
寧皇看完書信一巴掌拍在龍案上,勃然大怒:
“大軍臨行前,朕千叮嚀萬囑咐,最後實在不放心,還派去靠山王。”
“結果給我來個全軍覆沒?”
“一天一夜四十萬大軍毀於一旦,就連靠山王都損失了八萬大軍。”
“這是什麽?”
“這是朕的大軍,這是朕的兵馬,就算四十萬頭豬,他也得砍個半個月吧!”
“一天一夜就給朕葬送了?啊?”
“來人,請馮戰神來見朕!”
“是,陛下!”
大太監走後,一個年輕人緩緩上前:
“陛下,會不會是消息有誤?”
這話一出,寧皇冷哼一聲:
“你自己看!”
說著將書信遞了過去,那人拿在手上打開一看,頓時心中驚濤駭浪!
“這是靠山王的親書,這.......”
“哼,朕聽信馮戰神的話,讓吳淼帶兵,結果他給朕一天一夜就把幾十萬大軍葬送了,他是雍皇派來的奸細嘛?”
寧皇氣急敗壞,這麽多年,曆代帝王從沒有像他一樣,丟如此大的臉!
他一直以為,大寧在他手中,絕對要比曆代先帝更加強盛,而且這次隻要進攻大雍取得勝利,就已經做到了這一點!
沒想到啊,剛打到人家的大門口,就讓人家來了個全軍覆沒!
簡直丟人丟到姥姥家去了。
不一會兒,馮國慶快步走進宮中,路上大太監已經將事情提醒了一遍。
聽完之後,馮國慶同樣一臉的不可置信,此時匆匆進宮,剛進門他就直接跪了下去!
“罪臣馮國慶,拜見陛下!”
看到這一幕,寧皇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隨後吩咐道:
“還不快將老戰神扶起來!”
一旁的太監連忙上前扶起,馮國慶走上前恭敬道:
“陛下,具體怎麽回事?”
寧皇一擺手:
“朱愛卿,你給馮老講講吧!”
雖然寧皇很生氣,可是看見馮國慶,他硬生生把這股氣弄沒了!
那年輕人,正是現任的兵部尚書,朱鎮江,今年才三十歲,大寧最年輕卻已經位極人臣的一個人。
他拱手道:
“馮將軍,事情是這樣的.........”
.........
.........
朱鎮江說的很仔細,馮國慶聽完張大了嘴巴,因為他也想不到為何會輸的這麽慘!
整個禦書房鴉雀無聲,足足過了好久,馮國慶才詢問道:
“陛下,那吳淼是否還活著?”
寧皇一擺手:
“他死不死已經不重要了,幾十萬大軍被他葬送,他還有臉活著嘛?”
然而馮國慶卻搖搖頭:
“陛下,他死了不要緊,就怕他還活著,如果他被大雍活捉,這會給我大寧帶來天大的麻煩。”
這話一出,寧皇頓時一驚,大寧的駐軍布防圖,剛剛他有些惱怒,完全忽略了此事!
“吳淼知道多少?”
“回陛下,他知道南越等地的布防,而且現在最重要的也是南越!”
“那現在怎麽辦?南離被大雍偷襲,向朕求援,而我軍又損失幾十萬大軍,依馮老之見,朕該當如何?”
聽到這話,馮國慶眼睛一轉,隨即緩緩開口:
“陛下,南離一直是我大寧的附庸,常年為我大寧提供糧草,而老臣聽說,羌國與大雍合力想吃下南離。”
“救南離,我軍定然也要付出代價,不救南離,恐怕如此肥沃之地,就會落入大雍與羌國的手中!”
“所以,老臣的建議是,行支援之名,與大雍,羌國,共奪南離。”
“既然要付出代價,那以後就不用麻煩南離了,我大寧百姓亦可以自己種糧!”
“最重要的是,有了南離的配合,說不定這一次,還能報老虎關之仇!”
聞言寧皇眼中綻放出光芒,隨即又說道:
“我軍損失慘重,南越布防必須改變一下策略,萬一出征之後,南越又鬧幺蛾子,可就麻煩了!”
“南越布防二位愛卿可有何良策?”
聽到這話,朱鎮江笑了笑:
“陛下,此事不難,派一個將軍過去,駐兵一萬即可,如果陛下決意援助南離,隻需要帶走南越的那些老將即可!”
“南越許多將士被遣送回家沒多久,尚能形成戰力,陛下隻需要下達一個恩典的聖旨,便可將他們召回,為大寧而戰!”
“隻要南越沒有了將軍,沒有了士兵,南越王就算想反,恐怕也有心無力!”
這話一出,馮國慶一臉謹慎的看著朱鎮江,頗有一種此人過於陰險的感覺!
寧皇聞言點點頭,看向馮國慶:
“馮老覺得可行?”
“回陛下,可行,隻需派一萬兵馬駐兵,其餘人全部撤離,就算大雍知道了布防情況,沒有了內部的配合,他們也隻能望而卻步!”
“好!”
寧皇當即拍板:
“朱愛卿,南越將士的事情就交給你了,還有將南越的將軍弄個名單,你來草擬聖旨!”
“是!”
朱鎮江恭敬一禮,隨後直接離去,寧皇看著馮國慶繼續道:
“馮老,你覺得此次南離之行,派誰去比較好?”
聽到這話,馮國慶臉色一僵,說實話,他此時還真有些不好說了!
前麵推薦的人,直接葬送了大寧幾十萬大軍,這要是在推薦,萬一又沒打過咋整?
那自己豈不是真的成了大雍的奸細了?
他尷尬行禮:
“出征人選老臣稍後給陛下一個名單,屆時由陛下來決定!”
寧皇一愣:
“怎麽?馮老這是怕朕怪罪?”
“哎,其實朕不是怪他葬送了幾十萬大軍,而是幾十萬大軍沒了,他連對方是誰都不知道!”
“靠山王隻說那是個年輕人,據朕的了解,大雍除了景王李洵,還有那個年輕人有如此本事?”
聽到這話,馮國慶瞬間想起了自己孫子馮玉的遭遇,腦海中瞬間想到一個可能。
“陛下,您還記得馮玉比武的事情嘛?”
這話一出,寧皇腦海中便想起了之前馮玉出使大雍,卻被一個玩世不恭的年輕人羞辱的事情,而那人正是大雍的九皇子。
想到這裏,寧皇與馮國慶對視一眼,二人齊齊出聲:
“李九天?”
寧皇一臉的不可置信:
“這怎麽可能?難道大雍又出一條真龍?”
“陛下,一切皆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