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卷窗,雨透紙。
將入夜時,卷起了大風,忽地起了一場冷寒的冬雨。章羽挑了挑桌上的燈燭,起身關緊了窗戶。
可方一轉身,案前便多了一人,黑衣纖巧,眉眼冷肅。
章羽驚了一跳,失聲問道:“何方賊子?”
玉淺肆揭下麵巾,拳掌相握於額前,緩緩移向左胸:“縣尉大人,久仰。”
章羽的眼神不斷在女子的麵容和那姿勢上轉挪。雙眼冷肅,玉麵含笑,這端正的杜若禮,他想忽略也難。
良久,他才顫著手,回了一禮。
“你......怎麽知道是我?”章羽下意識問出口後,看到女子清朗戲謔的笑,突覺勢弱,便低頭繞開女子,狀似無意地走回了案後,低頭挑了挑燈芯。
“我需要您幫我。一天之內,幫我問清龍源城三大藥房主家的所有藥庫所在地。”
章羽緊抿著唇,抬頭看向麵前淡然的女子,好似求人幫忙的該是他一般。
壓了壓心中的火,他才緩緩道:“我可以幫你,但不能以權謀私。一日時間,我是辦不到的,你須得等等。”
“多久?”
“最起碼三日。”
玉淺肆低頭看向案上,章羽的手微微顫抖,不自覺地卷著書頁。她一掌按在書上,微微俯身,明媚一笑。
“不如我們彼此之間簡單一點。我不管你用什麽法子,一天之內搞定這件事,我可以向杜若齋齋主稟明,你以後再與杜若齋無關。你欠齋禮的,都算在我身上。”
章羽心中若驚雷灼頂,五內焦痛,驚道:“你怎麽......”
而後恍然大悟:“原來......是你......”
難怪官廨要出動那麽多人手去捉。
真是瘋了。
章羽癱坐在椅上,也不知是在歎誰。
“官廨外那隻魚靈,有點意思。可章大人卻忘了一件事,越想藏於眾人之中,就越容易被看穿。”
玉淺肆瞥了一眼快被他拈爛的書頁,竟是一本《荀子》,她有些意外,轉開視線繼續道:“看那條魚靈的雕工模樣,少說有十年。可都快爛了也沒更換過,那便是說明,魚靈的主人不想換。難道是不得不掛,卻不願理會?”
不掛在家裏,無非是怕人直接認出官職,所以才掛在官廨。
一般來說,即便有人認了出來,但衙門那麽多人,也很難找到究竟是誰。即便有人真的尋來,以杜若齋之名求問,他也可以躲在人群中,仔細思量甄別,看是否值得他出手相助。
章羽此人,當真是別扭。
一如他此刻,明明分外愛惜書籍,卻忍不住撫弄書頁,反倒傷了書本。
聽他方才所言,大義凜然。想來是憂心有人借自己的職務之便,行方便杜若齋之事。
章羽卻似被戳中了痛處:“不錯,杜若齋是幫過我,或可說,若當年沒有杜若齋出手,我早已變成了路旁的枯骨。有恩必償,這是做人的道理,我懂!”
杜若齋是君子協議,若他真不想理會,完全可以假作不知。可他沒有,不僅如此,上任後第一件事,便是尋木匠刻了靈魚。
“可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身為縣尉,領的是朝廷的俸祿,若是隨意動用受眾的權力去為杜若齋做事,豈不是背叛了聖人!”
玉淺肆隨意地撇了撇嘴,尋了把椅子坐了下來,歪著頭含笑道:“難怪你上任十多年,縣令縣丞都換了好幾個,你也從未有過升遷變動,可見是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之輩。”
章羽見她收起滿身的煞氣,這才覺得鬆了口氣。卻沒想到,玉淺肆的下一句話,讓他像是被掐住了喉嚨一般。
“就比如這次,龍源縣的縣令與縣丞,越過你這個縣尉,帶著所有的官差去抓我。那些吏卒明知你才是他們的上官,卻還是跟著離開了。可見,你平日裏,也是這般古板無趣。”
章羽沒想到她竟會如此直接地挑明自己的身份。竟還將官廨中諸般事宜查了個一清二楚。
不由喃喃道:“果然如傳言一般,足智似妖。”
玉淺肆欣然頷首,當做稱讚收下了這句話:“你既然才出了我的身份,那應該知曉我幫杜若齋解決過幾樁麻煩的凶殺案,我同齋主關係不錯。因而,我方才的提議,完全可行。更何況,依著你家縣令與縣丞大人的動靜,你也該猜到,我此行亦與公事有關。你這次幫了我,一舉兩得,豈不美哉?”
章羽垂首望著桌上攤開的書,已經被他磋磨得不成模樣。心中疼惜,伸手緩緩撫平,卻越撫越皺。
他心中起了煩躁,索性闔上書,定定看著玉淺肆,沉聲道:“兩日,我給你你想要的答案。”
玉淺肆輕輕搖搖頭:“最多到明日戌時。”
章羽有些心焦,想開口辯駁,可玉淺肆一副水火不侵的模樣,他隻得恨恨道:“好,我想辦法。不過,保險起見,我們還是莫要再見比較穩妥。明日如果有了消息,我會把消息放在官廨後門,東南牆角從下往上數第四塊磚後。”
見玉淺肆要離開,章羽不知怎的喊住了她:“姑娘這幾日還是要注意安全,龍源城對姑娘來說,不是太平之地。”
玉淺肆回首一笑:“看來,你也不是個隻會死讀書的人,難怪會讀《荀子》,也難怪杜若齋當初會幫你,多謝了。”
這是章羽今夜第一次在她眼中看到了些微暖意,倒讓他對自己這突如其來的好心有些慌亂。
窗外的冬雨來得急,走得也猛。
玉淺肆開窗,翻窗一氣嗬成,讓他生出了些難辨夢境恍然,不由怔在原地。
多年來忐忑難平之事,難道真的能這麽輕鬆地解決了?
他扣好窗,驚魂未定。
幸得今日官廨的人都不在,若是被人發現自己和玉羅刹有關係,肯定性命難保。
皇陵裏究竟發生了什麽,他不願知曉。隻希望能速速了結了玉羅刹之事。
回到桌後,盯著麵前的《荀子》,長歎一聲。
偏偏此時來,真多事之秋也。
此事,要想辦妥當,還得徐徐圖之啊。
將入夜時,卷起了大風,忽地起了一場冷寒的冬雨。章羽挑了挑桌上的燈燭,起身關緊了窗戶。
可方一轉身,案前便多了一人,黑衣纖巧,眉眼冷肅。
章羽驚了一跳,失聲問道:“何方賊子?”
玉淺肆揭下麵巾,拳掌相握於額前,緩緩移向左胸:“縣尉大人,久仰。”
章羽的眼神不斷在女子的麵容和那姿勢上轉挪。雙眼冷肅,玉麵含笑,這端正的杜若禮,他想忽略也難。
良久,他才顫著手,回了一禮。
“你......怎麽知道是我?”章羽下意識問出口後,看到女子清朗戲謔的笑,突覺勢弱,便低頭繞開女子,狀似無意地走回了案後,低頭挑了挑燈芯。
“我需要您幫我。一天之內,幫我問清龍源城三大藥房主家的所有藥庫所在地。”
章羽緊抿著唇,抬頭看向麵前淡然的女子,好似求人幫忙的該是他一般。
壓了壓心中的火,他才緩緩道:“我可以幫你,但不能以權謀私。一日時間,我是辦不到的,你須得等等。”
“多久?”
“最起碼三日。”
玉淺肆低頭看向案上,章羽的手微微顫抖,不自覺地卷著書頁。她一掌按在書上,微微俯身,明媚一笑。
“不如我們彼此之間簡單一點。我不管你用什麽法子,一天之內搞定這件事,我可以向杜若齋齋主稟明,你以後再與杜若齋無關。你欠齋禮的,都算在我身上。”
章羽心中若驚雷灼頂,五內焦痛,驚道:“你怎麽......”
而後恍然大悟:“原來......是你......”
難怪官廨要出動那麽多人手去捉。
真是瘋了。
章羽癱坐在椅上,也不知是在歎誰。
“官廨外那隻魚靈,有點意思。可章大人卻忘了一件事,越想藏於眾人之中,就越容易被看穿。”
玉淺肆瞥了一眼快被他拈爛的書頁,竟是一本《荀子》,她有些意外,轉開視線繼續道:“看那條魚靈的雕工模樣,少說有十年。可都快爛了也沒更換過,那便是說明,魚靈的主人不想換。難道是不得不掛,卻不願理會?”
不掛在家裏,無非是怕人直接認出官職,所以才掛在官廨。
一般來說,即便有人認了出來,但衙門那麽多人,也很難找到究竟是誰。即便有人真的尋來,以杜若齋之名求問,他也可以躲在人群中,仔細思量甄別,看是否值得他出手相助。
章羽此人,當真是別扭。
一如他此刻,明明分外愛惜書籍,卻忍不住撫弄書頁,反倒傷了書本。
聽他方才所言,大義凜然。想來是憂心有人借自己的職務之便,行方便杜若齋之事。
章羽卻似被戳中了痛處:“不錯,杜若齋是幫過我,或可說,若當年沒有杜若齋出手,我早已變成了路旁的枯骨。有恩必償,這是做人的道理,我懂!”
杜若齋是君子協議,若他真不想理會,完全可以假作不知。可他沒有,不僅如此,上任後第一件事,便是尋木匠刻了靈魚。
“可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身為縣尉,領的是朝廷的俸祿,若是隨意動用受眾的權力去為杜若齋做事,豈不是背叛了聖人!”
玉淺肆隨意地撇了撇嘴,尋了把椅子坐了下來,歪著頭含笑道:“難怪你上任十多年,縣令縣丞都換了好幾個,你也從未有過升遷變動,可見是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之輩。”
章羽見她收起滿身的煞氣,這才覺得鬆了口氣。卻沒想到,玉淺肆的下一句話,讓他像是被掐住了喉嚨一般。
“就比如這次,龍源縣的縣令與縣丞,越過你這個縣尉,帶著所有的官差去抓我。那些吏卒明知你才是他們的上官,卻還是跟著離開了。可見,你平日裏,也是這般古板無趣。”
章羽沒想到她竟會如此直接地挑明自己的身份。竟還將官廨中諸般事宜查了個一清二楚。
不由喃喃道:“果然如傳言一般,足智似妖。”
玉淺肆欣然頷首,當做稱讚收下了這句話:“你既然才出了我的身份,那應該知曉我幫杜若齋解決過幾樁麻煩的凶殺案,我同齋主關係不錯。因而,我方才的提議,完全可行。更何況,依著你家縣令與縣丞大人的動靜,你也該猜到,我此行亦與公事有關。你這次幫了我,一舉兩得,豈不美哉?”
章羽垂首望著桌上攤開的書,已經被他磋磨得不成模樣。心中疼惜,伸手緩緩撫平,卻越撫越皺。
他心中起了煩躁,索性闔上書,定定看著玉淺肆,沉聲道:“兩日,我給你你想要的答案。”
玉淺肆輕輕搖搖頭:“最多到明日戌時。”
章羽有些心焦,想開口辯駁,可玉淺肆一副水火不侵的模樣,他隻得恨恨道:“好,我想辦法。不過,保險起見,我們還是莫要再見比較穩妥。明日如果有了消息,我會把消息放在官廨後門,東南牆角從下往上數第四塊磚後。”
見玉淺肆要離開,章羽不知怎的喊住了她:“姑娘這幾日還是要注意安全,龍源城對姑娘來說,不是太平之地。”
玉淺肆回首一笑:“看來,你也不是個隻會死讀書的人,難怪會讀《荀子》,也難怪杜若齋當初會幫你,多謝了。”
這是章羽今夜第一次在她眼中看到了些微暖意,倒讓他對自己這突如其來的好心有些慌亂。
窗外的冬雨來得急,走得也猛。
玉淺肆開窗,翻窗一氣嗬成,讓他生出了些難辨夢境恍然,不由怔在原地。
多年來忐忑難平之事,難道真的能這麽輕鬆地解決了?
他扣好窗,驚魂未定。
幸得今日官廨的人都不在,若是被人發現自己和玉羅刹有關係,肯定性命難保。
皇陵裏究竟發生了什麽,他不願知曉。隻希望能速速了結了玉羅刹之事。
回到桌後,盯著麵前的《荀子》,長歎一聲。
偏偏此時來,真多事之秋也。
此事,要想辦妥當,還得徐徐圖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