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娘娘這話就笑話臣妾了,臣妾站在您身邊,感覺和您和臣妾一樣年輕,甚至比臣妾漂亮。”沈妍可不遺餘力地誇讚道。她那甜美的聲音猶如黃鶯出穀,婉轉悠揚,讓人聽了如癡如醉。太後被她的話語逗得心花怒放,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沈妍可見狀,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奉承奏效了。太後轉身回到內間,換下身上的衣物,然後出來時,發現沈妍可已經將精心準備的點心在桌上擺放好了。
太後扶著趙嬤嬤的手,緩緩走到桌邊坐下,目光落在沈妍可身上,眼中閃過一絲滿意。隨後,她優雅地揮揮手,示意沈妍可坐下。沈妍可心懷感激,恭敬地坐在一旁,等待太後的指示。
“這些點心都是你做的?看著還不錯。”太後輕聲問道,語氣中帶著幾分好奇。沈妍可微笑著點頭,眼神中透露出自信與期待。
“太後嚐嚐臣妾的手藝好不好?若是好吃的話,臣妾做些給皇上送去。”沈妍可一臉期待地看著太後,希望能得到她的認可。太後見她如此用心,不禁心生喜愛,於是輕輕拿起一塊糕點放入口中。
那塊糕點入口即化,口感細膩,散發出淡淡的桂花香。太後細細品味著,嘴角漸漸上揚,露出滿意的笑容。
“這桂花糕不錯,甜度適中,你的手很巧。對了,哀家剛才忘了問你,這水紋錦並不常見,怎麽你倒識得。”太後說著,又拿起一塊杏仁酥品嚐起來。
沈妍可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解釋道:“回太後娘娘,臣妾在家中時,曾見過家中的江姨娘常常用這種料子製作衣裳。她曾說過,這種料子穿在身上,在陽光的照耀下,裙擺會如波光粼粼般美麗動人。”
太後一聽,立刻察覺到事情有些不對勁,臉色變得陰沉起來,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怒氣。她心想:水紋錦如此珍貴,就連我自己都舍不得使用,而這一匹還是平安王為了讓他的女兒能夠進宮才忍痛割愛進獻給我的。然而,一個小小的成國公府的姨娘居然能夠經常用它來製作衣裳,看來成國公府真是富可敵國啊!
作為一國太後,她自然有著一定的忍耐和克製力,所以並沒有當場發作,隻是微微一笑,說道:“難怪你認得,想必你曾經用過這種料子吧。”
沈妍可聽後,連忙搖頭否認,並帶著一絲委屈和無奈回答道:“太後抬舉臣妾了,臣妾在家中時,常常吃不飽飯,甚至連衣服都是穿妹妹剩下的。對於這樣昂貴的料子,臣妾連想都不敢想。”說到這裏,她的眼眶漸漸泛紅,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仿佛隨時都會落下。
“好孩子,委屈你了,沒想到成國公寵妾滅妻也就罷了,還苛待嫡女,這樣的人能為朝廷做什麽貢獻。”太後怒不可遏地說道。
“太後別生氣,為了臣妾氣壞了身子不值當。臣妾的父親也沒有錯,江姨娘風姿綽綽、溫柔體貼、善解人意,又善良,最重要的是還為沈家生下了弟弟,所以父親寵愛她也理所應當,臣妾從不怨恨父親,父親朝政繁忙,後宅的事有時候也顧不上也情有可原。”沈妍可輕聲解釋道,眼中閃過一絲悲傷。
“你就是善良、單純,能讓身為一個姨娘,能把你母親逼死的,你還覺得她善良?”太後恨鐵不成鋼地看著沈妍可,語氣中帶著責備。
“太後娘娘,父親說,是母親生下臣妾,身子虧得厲害,這才久病不愈,以致於沒有救回來。這些年臣妾一直愧疚,若是沒有臣妾,母親也不會離開。”沈妍可的淚水終於忍不住落了下來,聲音中充滿了自責和痛苦。
太後怎麽也想不到,柳如眉婚後的生活會如此悲慘。不僅被妾室逼迫致死,就連自己的女兒也衣食無著。相比之下,自己雖然也曾曆經波折,但好歹兒子成為了皇帝,總算在這場較量中占得了上風。然而,看到沈妍可那可憐的模樣,太後心中還是忍不住泛起一絲憐惜。這孩子並沒有做錯什麽,卻要承受這樣的苦難。
她不禁想起了小六,那個曾經最喜歡和沈妍可一起進宮玩耍的女孩。可惜,命運弄人,小六嫁人的時候選錯了人,夫家對她百般折磨,妾室更是機關算盡,最終導致她失去了孩子,精神失常。而當時的太後,因先皇離世而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無暇顧及小六的情況。等到她想要出手相助時,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趙嬤嬤見太後再次陷入自責之中,深知她是想起了六公主。於是,她趕緊轉移話題道:“太後,晗妃娘娘現在有您的照應,肯定不會受任何委屈。而且,您也不會讓自己的小皇孫受到一點虧待吧?您剛才不是還吩咐奴婢去準備一些鞋子和小衣服給晗妃娘娘嗎?”
被皇後這麽一提醒,太後也瞬間清醒過來,她迅速地擦拭掉眼角的淚水,然後目光柔和地看向沈妍可說道:“哀家親自為你的孩子製作了一些鞋子和衣服,雖然手藝略顯粗糙,但這也是哀家的一片心意。”
沈妍可聽到這裏,心中充滿感動,急忙下跪謝恩。要知道,即使是大皇子也未曾享受過這樣的殊榮,而如今這份特殊的關愛卻降臨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無疑為他增添了一份強大的助力。
“謝太後娘娘,臣妾深感惶恐,不知何德何能才能得到太後娘娘如此費心照顧。”沈妍可激動得熱淚盈眶,聲音中滿含著深深的感激之情。
時間轉眼到了中午用膳的時候,太後熱情地挽留沈妍可留在自己宮中一同進餐。皇上得知這個消息後,也迫不及待地趕來湊熱鬧。當他踏入宮殿時,一眼便看到了沈妍可微紅的眼眶,頓時誤以為是太後讓她受了什麽委屈,臉色一下子變得陰沉起來。
太後一看自己的親兒子的臉色就知道他在想些什麽,笑著說道:“放心吧,哀家怎麽會欺負你的愛妃呢?哀家疼她還來不及呢。”
沈妍可聽到這話,也明白了太後的意思,連忙順著太後的話說下去,“是啊,皇上,太後對臣妾很好呢。
”皇上的臉色這才緩和了一些,解釋道:“母後誤會了,兒臣不是那個意思。”太後也沒有戳穿他,畢竟皇帝都是要麵子的。等用完午膳後,太後便讓趙嬤嬤將沈閆可送回寢宮去。皇上自然也知道太後有話要跟他說,於是也沒有多做停留,直接離開了。
待兩人離開後,太後一臉嚴肅地坐在桌前,語氣凝重地對皇上說:“皇帝,你登基這麽久以來,一直都是清正廉明地治理著朝廷。這段時間來,朝廷也終於略有成效,國家也逐漸繁榮起來。但是,哀家沒想到,在這樣的重拳出擊之下,居然還有人敢頂風作案!這些人真是太可惡了!”
皇上一聽就知道太後這是知道了什麽,心中不禁有些無奈,看來有人的小動作還是被發現了。既然如此,那也就沒有必要藏著掖著了,於是便索性不再繞彎子,直接問道:“母後這是怎麽了?誰惹您生氣了,兒臣替您處罰他。”
太後看著皇上嬉皮笑臉的樣子,心中愈發不悅,臉色瞬間沉了下來,冷哼一聲道:“哼!皇帝,哀家再和你說正事,成國公府有多富裕,你怕是不知道吧,嗯?”她的語氣帶著幾分質問,顯然對皇上的態度很不滿意。
皇上見狀,連忙收起笑容,一臉正經地回答道:“兒臣自然知曉成國公府的富有,但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兒臣也是別無他法啊。”說著,他露出一副為難的表情,試圖讓太後理解自己的苦衷。
然而,太後卻並不買賬,依舊沉著臉說道:“好一個別無他法!皇帝,你可別忘記了你自己的身份!有些世家世代忠良,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你這樣做豈不是寒了忠臣的心嗎?”
皇上心中暗自思忖,這好端端的為何要提成國公呢?難不成是因為沈國良富裕?可自己對他的底細又豈會不知?然而,此刻朝廷確實需要他。
且看這成國公,平日裏便貪得無厭。他利用職權之便,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中飽私囊。百姓們苦不堪言,卻又敢怒不敢言。
而在這朝廷之中,又何止成國公一人是蛀蟲呢?那些官員們,表麵上道貌岸然,背地裏卻幹著見不得人的勾當。他們相互勾結,結黨營私,將國家的利益拋諸腦後。
這些蛀蟲們,猶如附骨之疽,侵蝕著朝廷的根基。若不加以整治,長此以往,國將不國。皇上深知其中利害,心中早已暗暗下定決心,定要將這些貪腐之徒一網打盡,還朝廷一個清明,還百姓一個安寧。隻是這些都需要慢慢來。
皇上繼續問道:“母後何出此言?有話不妨直說。”
太後示意李嬤嬤拿出水紋錦做的衣裳,:“皇上瞧瞧,這料子可好?”皇上仔細一看,隻見那料子在燭光下泛著淡淡的銀光,如同一汪流動的湖水般美麗。
他點頭道:“母後,這不是平安王進獻給您的料子嗎?這料子確實難得一見,堪稱稀世珍寶。隻是兒臣不明白,這和成家公有何關係呢?”
太後輕輕撫摸著衣料,歎口氣說道:“這水紋錦製作起來極其不容易,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即便是哀家,也僅僅得到了這一匹而已。京城中有頭有臉的勳貴人家更是將其視為無上珍品,甚至把它當作傳家寶一般珍視。然而,成國公的妾室卻可以經常穿著這樣珍貴的布料製成的衣物,這讓哀家不禁懷疑,成國公府是否已經富可敵國了?”
太後看著皇帝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繼續說道:“哀家之所以知道這些事情,都是因為今天晗妃來哀家這裏時,一下就認出了水紋錦。她從小在家裏就食不果腹、缺衣少穿,怎麽可能認識這麽名貴的料子呢?經過哀家仔細詢問,才知道原來是成國公的妾室,每天都打扮得花枝招展,所以她才能一眼看出來。”
皇帝這才明白了太後的意思。原本他以為太後是為了給晗妃出氣,但現在看來,太後隻是認為一個妾室沒有資格跟他穿同樣的料子罷了。
然而,現在並不是處理沈國良的時候。首先,皇帝非常清楚沈國良已經投靠了閆家,如果想要鏟除整個朋黨,必須從沈國良入手;其次,沈國良畢竟是晗妃的父親,也是自己孩子的外祖父,他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罪臣親戚。
不過太後既然已經說了,自己還是要表明一下態度,他不能不顧及太後。想到這裏,皇上不禁皺起眉頭,心中暗自思索著如何應對眼前的局麵。
忽然間,他想起沈國良似乎有一個很厲害的正室。或許,他可以給這位正室一個誥命夫人,這樣一來,京城所有的命婦都將受到後宮的管轄。如果太後想要發落誰,可以自行查證。而自己則可以暗中給那位正室一些提示,讓她順理成章地解決問題。
主意已定,皇上抬頭看向太後,語氣誠懇地道:“母後不要生氣,這件事都是兒臣疏忽,兒臣隻查了沈國良和她的正室夫人,而沒在意什麽妾室,這都是兒臣辦事不嚴謹。兒臣這就讓暗衛營去查,倘若查出了什麽,交由母後處置。”
太後一聽,心中立刻明白了皇上的意思。原來,皇上並不想親自處理這件事情,而是希望把責任推給自己。
不過,對於一個妾室來說,她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呢?她冷笑著心想,這個妾室究竟有幾條命,竟敢與自己用同樣的料子,真是不自量力!
過了幾日,鎮國將軍通過宮中的暗線,成功地將一封書信傳遞到了麗貴妃手中。這封信函乃是將軍親手所書,信中的內容則是他費盡心思搜集而來的關於成國公府的罪證。
當麗貴妃看到這些證據時,不禁感慨道:“果真是如此啊!”
她心中暗暗慶幸自己當初的判斷沒有錯。原來,成國公沈國良平日裏雖然看似忠誠老實,但實際上卻是個貪婪無度、徇私枉法之徒。他不僅貪汙受賄、欺壓百姓,甚至連幾兩銀子這樣的小錢也不放過,真可謂是無所不為。
沈妍可見狀,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奉承奏效了。太後轉身回到內間,換下身上的衣物,然後出來時,發現沈妍可已經將精心準備的點心在桌上擺放好了。
太後扶著趙嬤嬤的手,緩緩走到桌邊坐下,目光落在沈妍可身上,眼中閃過一絲滿意。隨後,她優雅地揮揮手,示意沈妍可坐下。沈妍可心懷感激,恭敬地坐在一旁,等待太後的指示。
“這些點心都是你做的?看著還不錯。”太後輕聲問道,語氣中帶著幾分好奇。沈妍可微笑著點頭,眼神中透露出自信與期待。
“太後嚐嚐臣妾的手藝好不好?若是好吃的話,臣妾做些給皇上送去。”沈妍可一臉期待地看著太後,希望能得到她的認可。太後見她如此用心,不禁心生喜愛,於是輕輕拿起一塊糕點放入口中。
那塊糕點入口即化,口感細膩,散發出淡淡的桂花香。太後細細品味著,嘴角漸漸上揚,露出滿意的笑容。
“這桂花糕不錯,甜度適中,你的手很巧。對了,哀家剛才忘了問你,這水紋錦並不常見,怎麽你倒識得。”太後說著,又拿起一塊杏仁酥品嚐起來。
沈妍可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解釋道:“回太後娘娘,臣妾在家中時,曾見過家中的江姨娘常常用這種料子製作衣裳。她曾說過,這種料子穿在身上,在陽光的照耀下,裙擺會如波光粼粼般美麗動人。”
太後一聽,立刻察覺到事情有些不對勁,臉色變得陰沉起來,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怒氣。她心想:水紋錦如此珍貴,就連我自己都舍不得使用,而這一匹還是平安王為了讓他的女兒能夠進宮才忍痛割愛進獻給我的。然而,一個小小的成國公府的姨娘居然能夠經常用它來製作衣裳,看來成國公府真是富可敵國啊!
作為一國太後,她自然有著一定的忍耐和克製力,所以並沒有當場發作,隻是微微一笑,說道:“難怪你認得,想必你曾經用過這種料子吧。”
沈妍可聽後,連忙搖頭否認,並帶著一絲委屈和無奈回答道:“太後抬舉臣妾了,臣妾在家中時,常常吃不飽飯,甚至連衣服都是穿妹妹剩下的。對於這樣昂貴的料子,臣妾連想都不敢想。”說到這裏,她的眼眶漸漸泛紅,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仿佛隨時都會落下。
“好孩子,委屈你了,沒想到成國公寵妾滅妻也就罷了,還苛待嫡女,這樣的人能為朝廷做什麽貢獻。”太後怒不可遏地說道。
“太後別生氣,為了臣妾氣壞了身子不值當。臣妾的父親也沒有錯,江姨娘風姿綽綽、溫柔體貼、善解人意,又善良,最重要的是還為沈家生下了弟弟,所以父親寵愛她也理所應當,臣妾從不怨恨父親,父親朝政繁忙,後宅的事有時候也顧不上也情有可原。”沈妍可輕聲解釋道,眼中閃過一絲悲傷。
“你就是善良、單純,能讓身為一個姨娘,能把你母親逼死的,你還覺得她善良?”太後恨鐵不成鋼地看著沈妍可,語氣中帶著責備。
“太後娘娘,父親說,是母親生下臣妾,身子虧得厲害,這才久病不愈,以致於沒有救回來。這些年臣妾一直愧疚,若是沒有臣妾,母親也不會離開。”沈妍可的淚水終於忍不住落了下來,聲音中充滿了自責和痛苦。
太後怎麽也想不到,柳如眉婚後的生活會如此悲慘。不僅被妾室逼迫致死,就連自己的女兒也衣食無著。相比之下,自己雖然也曾曆經波折,但好歹兒子成為了皇帝,總算在這場較量中占得了上風。然而,看到沈妍可那可憐的模樣,太後心中還是忍不住泛起一絲憐惜。這孩子並沒有做錯什麽,卻要承受這樣的苦難。
她不禁想起了小六,那個曾經最喜歡和沈妍可一起進宮玩耍的女孩。可惜,命運弄人,小六嫁人的時候選錯了人,夫家對她百般折磨,妾室更是機關算盡,最終導致她失去了孩子,精神失常。而當時的太後,因先皇離世而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無暇顧及小六的情況。等到她想要出手相助時,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趙嬤嬤見太後再次陷入自責之中,深知她是想起了六公主。於是,她趕緊轉移話題道:“太後,晗妃娘娘現在有您的照應,肯定不會受任何委屈。而且,您也不會讓自己的小皇孫受到一點虧待吧?您剛才不是還吩咐奴婢去準備一些鞋子和小衣服給晗妃娘娘嗎?”
被皇後這麽一提醒,太後也瞬間清醒過來,她迅速地擦拭掉眼角的淚水,然後目光柔和地看向沈妍可說道:“哀家親自為你的孩子製作了一些鞋子和衣服,雖然手藝略顯粗糙,但這也是哀家的一片心意。”
沈妍可聽到這裏,心中充滿感動,急忙下跪謝恩。要知道,即使是大皇子也未曾享受過這樣的殊榮,而如今這份特殊的關愛卻降臨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無疑為他增添了一份強大的助力。
“謝太後娘娘,臣妾深感惶恐,不知何德何能才能得到太後娘娘如此費心照顧。”沈妍可激動得熱淚盈眶,聲音中滿含著深深的感激之情。
時間轉眼到了中午用膳的時候,太後熱情地挽留沈妍可留在自己宮中一同進餐。皇上得知這個消息後,也迫不及待地趕來湊熱鬧。當他踏入宮殿時,一眼便看到了沈妍可微紅的眼眶,頓時誤以為是太後讓她受了什麽委屈,臉色一下子變得陰沉起來。
太後一看自己的親兒子的臉色就知道他在想些什麽,笑著說道:“放心吧,哀家怎麽會欺負你的愛妃呢?哀家疼她還來不及呢。”
沈妍可聽到這話,也明白了太後的意思,連忙順著太後的話說下去,“是啊,皇上,太後對臣妾很好呢。
”皇上的臉色這才緩和了一些,解釋道:“母後誤會了,兒臣不是那個意思。”太後也沒有戳穿他,畢竟皇帝都是要麵子的。等用完午膳後,太後便讓趙嬤嬤將沈閆可送回寢宮去。皇上自然也知道太後有話要跟他說,於是也沒有多做停留,直接離開了。
待兩人離開後,太後一臉嚴肅地坐在桌前,語氣凝重地對皇上說:“皇帝,你登基這麽久以來,一直都是清正廉明地治理著朝廷。這段時間來,朝廷也終於略有成效,國家也逐漸繁榮起來。但是,哀家沒想到,在這樣的重拳出擊之下,居然還有人敢頂風作案!這些人真是太可惡了!”
皇上一聽就知道太後這是知道了什麽,心中不禁有些無奈,看來有人的小動作還是被發現了。既然如此,那也就沒有必要藏著掖著了,於是便索性不再繞彎子,直接問道:“母後這是怎麽了?誰惹您生氣了,兒臣替您處罰他。”
太後看著皇上嬉皮笑臉的樣子,心中愈發不悅,臉色瞬間沉了下來,冷哼一聲道:“哼!皇帝,哀家再和你說正事,成國公府有多富裕,你怕是不知道吧,嗯?”她的語氣帶著幾分質問,顯然對皇上的態度很不滿意。
皇上見狀,連忙收起笑容,一臉正經地回答道:“兒臣自然知曉成國公府的富有,但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兒臣也是別無他法啊。”說著,他露出一副為難的表情,試圖讓太後理解自己的苦衷。
然而,太後卻並不買賬,依舊沉著臉說道:“好一個別無他法!皇帝,你可別忘記了你自己的身份!有些世家世代忠良,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你這樣做豈不是寒了忠臣的心嗎?”
皇上心中暗自思忖,這好端端的為何要提成國公呢?難不成是因為沈國良富裕?可自己對他的底細又豈會不知?然而,此刻朝廷確實需要他。
且看這成國公,平日裏便貪得無厭。他利用職權之便,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中飽私囊。百姓們苦不堪言,卻又敢怒不敢言。
而在這朝廷之中,又何止成國公一人是蛀蟲呢?那些官員們,表麵上道貌岸然,背地裏卻幹著見不得人的勾當。他們相互勾結,結黨營私,將國家的利益拋諸腦後。
這些蛀蟲們,猶如附骨之疽,侵蝕著朝廷的根基。若不加以整治,長此以往,國將不國。皇上深知其中利害,心中早已暗暗下定決心,定要將這些貪腐之徒一網打盡,還朝廷一個清明,還百姓一個安寧。隻是這些都需要慢慢來。
皇上繼續問道:“母後何出此言?有話不妨直說。”
太後示意李嬤嬤拿出水紋錦做的衣裳,:“皇上瞧瞧,這料子可好?”皇上仔細一看,隻見那料子在燭光下泛著淡淡的銀光,如同一汪流動的湖水般美麗。
他點頭道:“母後,這不是平安王進獻給您的料子嗎?這料子確實難得一見,堪稱稀世珍寶。隻是兒臣不明白,這和成家公有何關係呢?”
太後輕輕撫摸著衣料,歎口氣說道:“這水紋錦製作起來極其不容易,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即便是哀家,也僅僅得到了這一匹而已。京城中有頭有臉的勳貴人家更是將其視為無上珍品,甚至把它當作傳家寶一般珍視。然而,成國公的妾室卻可以經常穿著這樣珍貴的布料製成的衣物,這讓哀家不禁懷疑,成國公府是否已經富可敵國了?”
太後看著皇帝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繼續說道:“哀家之所以知道這些事情,都是因為今天晗妃來哀家這裏時,一下就認出了水紋錦。她從小在家裏就食不果腹、缺衣少穿,怎麽可能認識這麽名貴的料子呢?經過哀家仔細詢問,才知道原來是成國公的妾室,每天都打扮得花枝招展,所以她才能一眼看出來。”
皇帝這才明白了太後的意思。原本他以為太後是為了給晗妃出氣,但現在看來,太後隻是認為一個妾室沒有資格跟他穿同樣的料子罷了。
然而,現在並不是處理沈國良的時候。首先,皇帝非常清楚沈國良已經投靠了閆家,如果想要鏟除整個朋黨,必須從沈國良入手;其次,沈國良畢竟是晗妃的父親,也是自己孩子的外祖父,他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罪臣親戚。
不過太後既然已經說了,自己還是要表明一下態度,他不能不顧及太後。想到這裏,皇上不禁皺起眉頭,心中暗自思索著如何應對眼前的局麵。
忽然間,他想起沈國良似乎有一個很厲害的正室。或許,他可以給這位正室一個誥命夫人,這樣一來,京城所有的命婦都將受到後宮的管轄。如果太後想要發落誰,可以自行查證。而自己則可以暗中給那位正室一些提示,讓她順理成章地解決問題。
主意已定,皇上抬頭看向太後,語氣誠懇地道:“母後不要生氣,這件事都是兒臣疏忽,兒臣隻查了沈國良和她的正室夫人,而沒在意什麽妾室,這都是兒臣辦事不嚴謹。兒臣這就讓暗衛營去查,倘若查出了什麽,交由母後處置。”
太後一聽,心中立刻明白了皇上的意思。原來,皇上並不想親自處理這件事情,而是希望把責任推給自己。
不過,對於一個妾室來說,她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呢?她冷笑著心想,這個妾室究竟有幾條命,竟敢與自己用同樣的料子,真是不自量力!
過了幾日,鎮國將軍通過宮中的暗線,成功地將一封書信傳遞到了麗貴妃手中。這封信函乃是將軍親手所書,信中的內容則是他費盡心思搜集而來的關於成國公府的罪證。
當麗貴妃看到這些證據時,不禁感慨道:“果真是如此啊!”
她心中暗暗慶幸自己當初的判斷沒有錯。原來,成國公沈國良平日裏雖然看似忠誠老實,但實際上卻是個貪婪無度、徇私枉法之徒。他不僅貪汙受賄、欺壓百姓,甚至連幾兩銀子這樣的小錢也不放過,真可謂是無所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