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鬆山經過深思熟慮後,最終答應了馬潮清的請求,但同時也提出了明確的條件。


    劉鬆山命令馬潮清立刻呈繳所有的戰馬以及各類軍械,並嚴正要求湘軍將軍隊轉移到吳忠堡之外駐紮。


    這是因為馬朝清之前已經多次失信於劉鬆山,使得劉鬆山心中早已生起了警惕之心。


    他深知,如果不采取強硬措施,恐怕這次收降之事仍會橫生枝節。


    因此,劉鬆山再次強調,投誠的必要前提一定是要如數交齊槍械。


    然而,事情的發展並沒有如劉鬆山所願那般順利。


    過了整整兩天之後,銀積堡方麵僅僅上繳了區區三十杆鏽跡斑斑、就連握把都已腐爛不堪的土製火槍。


    這種敷衍了事的行為顯然就是在故意糊弄人!而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到了第三天,他們竟然又呈上了二十匹瘦得皮包骨頭、看上去毫無戰鬥力可言的老弱病殘之馬,外加一萬七千斤質量低劣的稻米。


    與此同時,馬潮清還特意寫了一封書信給劉鬆山,在信中大肆吹噓自己是如何費盡口舌、想盡辦法才成功勸說那些教徒願意呈繳部分武器和軍馬的。


    但對於自身屬下真正的投誠相關事宜,卻是隻字不提,仿佛有意隱瞞什麽重要信息一般。


    劉鬆山何等精明之人,一眼便看穿了其中的貓膩,知曉這裏麵必定有詐。


    於是,他毫不留情地對馬潮清進行了嚴厲斥責,並下達最後通牒:責令馬潮清務必在兩日之內,將其所部所有手下兵馬的軍械和馬匹統統完整無缺地上繳過來。


    否則的話,大軍將會毫不猶豫地發起進剿行動,屆時必將片甲不留!


    隨著英勇無畏的清將馬德順、簡敬臨和周蘭亭相繼慘死於赫蓮兒這隻凶猛如虎的女將手中,局勢變得愈發危急起來。


    麵對如此強大的敵人,左祖棠深知僅靠現有的兵力難以抵擋,於是果斷地做出了尋求支援的決定。


    而首先趕來增援的便是那赫赫有名的金運昌所率領的部隊。


    說起這位金運昌將軍,可真是有著一段不尋常的過往。


    在原本的曆史記載中,正是他下令對馬潮輕實施了殘酷的淩遲之刑。


    不僅如此,他所統領的軍隊更是在攻克銀雞堡一役中立下汗馬功勞,成為當之無愧的主力軍。


    當金運昌的卓勝軍風馳電掣般抵達綏德之時,劉鬆山的湘軍早已展開了對銀積堡的圍剿行動。


    然而,金運昌並未因此而有絲毫懈怠,他帶領著部下們日夜兼程,火速趕赴戰場。


    經過一番激烈的鏖戰,他們成功地攻克了銀積堡外圍最為重要的軍械庫——馬家寨。


    這次勝利不僅讓清軍獲得了大量急需的軍火器械,更給士氣低落的清軍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搜索馬家寨的過程中,金運昌竟然意外地發現了一封蓋有教主馬超清私人印章的手劄。


    在手劄中,馬超清明確下達命令,要求甘明教軍的吳天德部和馬三重部務必堅守陣地,堅決抵禦清軍的進攻。


    此外,信中還透露馬超清將會派遣靈州的十個營隊前來增援,形勢可謂是愈發嚴峻。


    當劉鬆山親眼看到那封神秘的信劄時,他心中瞬間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憤怒與挫敗感。


    毫無疑問,他再次被那位狡猾多端的教主以詐降之計戲弄了一番!此時此刻,他深知不能再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必須果斷地斬斷和談的念想,全力以赴去攻克靈州這座堅不可摧的城池。


    要知道,甘明教眾在靈州苦心經營已將近十個年頭之久。


    這裏的城主馬占魁不僅為官清正廉潔、深得民心,更是善於團結各族之間的關係,使得城內一片和諧繁榮之景。


    而且,靈州的商貿極為發達,源源不斷的財富為城防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再加上經過多年嚴格訓練而成的靈州十營精銳部隊,這場攻城之戰注定會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惡戰。


    就連一向沉穩冷靜的左祖棠對此戰也是期待已久。


    為了能夠始終保持戰略上的優勢地位,正黃旗副都統雙壽親自率領著強大的吉林馬隊火速抵達了金積前線。


    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劉鬆山大手一揮,毅然決然地下令靈州各營迅速出城投降歸順。


    然而,馬朝清卻派出使者來到營帳之中,苦苦哀求能夠寬限一些時日。


    對於這樣的請求,劉鬆山毫不留情地予以嚴厲駁斥。


    因為據可靠情報顯示,靈州軍如今已然得到了馬潮輕強有力的支援,甚至連他們的家眷都已經被安全轉移至銀積堡。


    三天之後,陽光灑落在營地之上,劉鬆山神情嚴肅地站在校場高台之上,他目光如炬,注視著下方整齊排列的士兵們。


    隻見他大手一揮,高聲下達命令:“各營聽令!即日起,攜帶三日幹糧,兵分五路向著靈州進軍!”隨著這聲號令響起,整個軍營頓時忙碌起來,士兵們迅速整理行裝,準備踏上征程。


    就在大軍出征的那一天,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太後的嘉獎撫恤也一同抵達了軍中。自從劉鬆山率領北路軍進入寧夏以來,曆經數次激烈戰鬥,眾多英勇無畏的將士不幸陣亡。


    對於這些為國捐軀的英雄,朝廷給予了崇高的嘉獎和優厚的撫恤。


    其中,副將李洪吉、參將李明發、李恒楚以及遊擊李三元等將領,他們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最終血灑疆場;還有都司易其有、鍾錦棠、陳誌林,守備陳炳偉、袁宏輝、徐玉武、李華富、張桂馥、丁楚賢,千總劉友文,把總潘宗德、龍桂益、劉貴發等等,他們同樣在關隴戰場上身負重傷,卻依然毫不退縮,堅持衝鋒陷陣直至最後一刻,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戰歌。


    然而,與馬潮輕這邊相比,革命軍的戰鬥力更是不容小覷。


    在西征軍與革命軍的交鋒之中,連提督這樣高級別的將領都難以幸免。


    雷鎮綰、曹克中、馬德順、簡敬臨等提督紛紛戰死沙場,足見戰況之慘烈。


    但即便如此,雙方依舊沒有絲毫退縮之意,這場戰爭的勝負仍未可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末起義恩仇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旁門門主左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旁門門主左道並收藏清末起義恩仇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