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解圍
進衛攜手重生:反派也能上桌吃飯 作者:就是不吃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她心底,她總認為她與皇帝是夫妻。這個認知在她心中大過君臣之別,在皇帝麵前她更像一個普通的妻子,自然覺得自己不必像尋常妃嬪般對皇帝小意討好。
這樣一來,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就隻能眼睜睜看著皇上與自己漸行漸遠。
這也是為何皇帝會與她漸行漸遠的原因了。
在皇帝的心裏,他先是皇帝,才是弘曆。比起一位妻子,他更需要的是一位賢良淑德,事事以他為先,處處為國思量的皇後。
如果讓還是四阿哥的弘曆來選,他會放棄福晉選青櫻,可若是讓已經成為一國之君的皇帝來選的話,他會毫不猶豫的放棄如懿選皇後。
這完全與如懿心中所想背道而馳,這也是為何她總會感念年輕時的歲月,因為在那段日子裏,弘曆會毫不猶豫的奔向她。
......
這半個月過去,嬿婉的病如願大好,她履行承諾,即刻便要往永和宮去小聚。
她才出門,便碰到個小宮女哭哭啼啼的捧著一疊厚厚的宣紙與她往同一方向去。
“你是哪個宮的?怎哭的如此厲害?”嬿婉看著跪地行禮的宮女,一頭霧水的看了看在一旁的春嬋。
“這位是永壽宮的令妃娘娘,娘娘問你,可要好好回話。”春嬋朗聲說道。
“回......回令妃娘娘,奴才是儲秀宮穎貴人的貼身侍女瑩兒,主子派奴才去永和宮送抄好的宮規,可這半個月一連送了許多次都被玫妃娘娘打回來重新抄,奴才心疼主子娘娘,這才出醜了,還請令妃娘娘恕罪。”瑩兒抽抽噎噎說著,小模樣著實可憐。
她雖然說是因為心疼主子才哭,明眼人看過去都知道是在永和宮受奚落了,否則也到不了當眾落淚的地步。
嬿婉見狀微微歎氣,十分善解人意的幫著解圍:“可憐見的,你對你家主子真是忠心,罷了,正巧本宮要到永和宮去,你就將這抄好的宮規交給本宮身邊的人一塊兒帶去吧,回去同你家主子說一聲,就說本宮代玫妃驗過了,這宮規抄的沒問題,讓她們不必再抄了。”
“謝令妃娘娘,謝令妃娘娘,娘娘大恩大德奴才銘記於心。”瑩兒聞言開心壞了,連忙跪下謝恩。
“無妨,不過是舉手之勞,你且回去吧,別讓你家主子等著急了。”嬿婉柔柔笑著,指示身邊的人接過她手中托盤。
“是,謝令妃娘娘。”
看著瑩兒離去的身影,嬿婉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絲笑意。
她本想著不招攬那兩位,隻不過她是寧願耍點小心機將她們拉到自己這一邊,也不想看到她們站在如懿那一頭。
隻要看到如懿海蘭一黨難受,她這心中才痛快。
穎貴人,如今這一遭,可千萬要看清楚在後宮誰才是真正的好人啊!
瑩兒不負眾望,一回到儲秀宮便喜笑顏開的報喜:“主兒!太好了,您不用再抄宮規了......”
穎貴人麵上一喜,連忙追問:“可是皇後娘娘做主?或是玫妃終於滿意這一回了?”
瑩兒搖搖頭,繼續笑著說:“是令妃娘娘幫忙的,今日奴才送東西去永和宮,被好生奚落一番,東西也被打回來重寫了,奴才半路沒忍住哭了,碰巧碰到了令妃娘娘,她看了兩眼說是替玫妃娘娘瞧過了,宮規抄的沒問題,她順路一同帶去了永和宮,主兒,太好了,終於不用再抄宮規了。”
聽到不用再抄了,穎貴人鬆了好大一口氣,隻是她也沒想到最後幫自己的人,竟然是令妃。
想來她也是好的,不僅在皇上麵前替她們說話,還當眾諒解了她們不與她們為難。
此事是玫妃刁難她們,期間她一直在病中,想來與令妃應該沒有幹係。
她一時間有些恍惚,嘴裏喃喃道:“不用抄就好了,我還以為是皇後娘娘幫忙,沒成想最後竟然是令妃娘娘,當日是我不知深淺,冒犯了......”
“主兒,依奴才看,皇後娘娘也不像是要真心幫忙的樣子,您這半個月受了多少苦六宮都看在眼裏,到頭來不過是令妃娘娘一句話的事,皇後娘娘可比令妃娘娘地位高多了,不過是一句話的事,用得著托這麽久嗎......”
“她若是早些像令妃娘娘一般說幫玫妃娘娘驗過沒問題便就無礙了,她是皇後,這金口玉言,玫妃娘娘還能去難為她不成?”
瑩兒手上收拾著桌上的筆墨紙硯,嘴裏嘟嘟囔囔的說著,說出的話如敲擊洪鍾時的陣陣音浪般撞擊著穎貴人的心。
她終歸是年紀小,三言兩語,心中便有了動搖之意。
“你還是少說些吧,這口舌之孽你主子我造的還少嗎?日後再宮裏不許再說這樣的話。”
穎貴人雖心中對皇後言行產生動搖,可臉上依舊裝作無礙。
她訓斥著瑩兒,禍從口出的道理她已經十分明了,吃一塹長一智,她不想再多生事端了。
“是,奴才隻是一時興奮罷了,日後不會了,對了,恪答應還不知曉此事,奴才要不去通知她一聲?”
“去吧,順便請她回頭有空過來坐坐。”
雖然事情已經了了,可穎貴人心裏始終有些慌亂。她是頭一回進宮,年紀小見識淺,最後還是想見見恪答應,聽聽她的看法後再拿主意。
穎貴人這幾個月過得並不好,見過皇上龍顏大怒的模樣後她總是戰戰兢兢的。
她才懂深宮的可怕,此時她同驚弓之鳥般,處處小心謹慎,生怕一不小心便被人抓住把柄。
這一副嚇破膽的模樣,與那個初進宮時明媚張揚的巴林湄若,簡直是判若兩人。
她從前一直活在父親巴林王的羽翼下,天真燦爛,一入宮栽了那麽大個跟頭,才開始逐漸醒悟過來。
光靠母族的榮耀是不夠的,她得靠自己才能好好的在這宮裏活下去。不說維係母族的榮耀,至少不牽連到母族,她身後可是大大小小一族人的性命。
若是一個不慎,牽連全族,那便成了整個蒙古四十九部的罪人了。
這樣一來,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就隻能眼睜睜看著皇上與自己漸行漸遠。
這也是為何皇帝會與她漸行漸遠的原因了。
在皇帝的心裏,他先是皇帝,才是弘曆。比起一位妻子,他更需要的是一位賢良淑德,事事以他為先,處處為國思量的皇後。
如果讓還是四阿哥的弘曆來選,他會放棄福晉選青櫻,可若是讓已經成為一國之君的皇帝來選的話,他會毫不猶豫的放棄如懿選皇後。
這完全與如懿心中所想背道而馳,這也是為何她總會感念年輕時的歲月,因為在那段日子裏,弘曆會毫不猶豫的奔向她。
......
這半個月過去,嬿婉的病如願大好,她履行承諾,即刻便要往永和宮去小聚。
她才出門,便碰到個小宮女哭哭啼啼的捧著一疊厚厚的宣紙與她往同一方向去。
“你是哪個宮的?怎哭的如此厲害?”嬿婉看著跪地行禮的宮女,一頭霧水的看了看在一旁的春嬋。
“這位是永壽宮的令妃娘娘,娘娘問你,可要好好回話。”春嬋朗聲說道。
“回......回令妃娘娘,奴才是儲秀宮穎貴人的貼身侍女瑩兒,主子派奴才去永和宮送抄好的宮規,可這半個月一連送了許多次都被玫妃娘娘打回來重新抄,奴才心疼主子娘娘,這才出醜了,還請令妃娘娘恕罪。”瑩兒抽抽噎噎說著,小模樣著實可憐。
她雖然說是因為心疼主子才哭,明眼人看過去都知道是在永和宮受奚落了,否則也到不了當眾落淚的地步。
嬿婉見狀微微歎氣,十分善解人意的幫著解圍:“可憐見的,你對你家主子真是忠心,罷了,正巧本宮要到永和宮去,你就將這抄好的宮規交給本宮身邊的人一塊兒帶去吧,回去同你家主子說一聲,就說本宮代玫妃驗過了,這宮規抄的沒問題,讓她們不必再抄了。”
“謝令妃娘娘,謝令妃娘娘,娘娘大恩大德奴才銘記於心。”瑩兒聞言開心壞了,連忙跪下謝恩。
“無妨,不過是舉手之勞,你且回去吧,別讓你家主子等著急了。”嬿婉柔柔笑著,指示身邊的人接過她手中托盤。
“是,謝令妃娘娘。”
看著瑩兒離去的身影,嬿婉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絲笑意。
她本想著不招攬那兩位,隻不過她是寧願耍點小心機將她們拉到自己這一邊,也不想看到她們站在如懿那一頭。
隻要看到如懿海蘭一黨難受,她這心中才痛快。
穎貴人,如今這一遭,可千萬要看清楚在後宮誰才是真正的好人啊!
瑩兒不負眾望,一回到儲秀宮便喜笑顏開的報喜:“主兒!太好了,您不用再抄宮規了......”
穎貴人麵上一喜,連忙追問:“可是皇後娘娘做主?或是玫妃終於滿意這一回了?”
瑩兒搖搖頭,繼續笑著說:“是令妃娘娘幫忙的,今日奴才送東西去永和宮,被好生奚落一番,東西也被打回來重寫了,奴才半路沒忍住哭了,碰巧碰到了令妃娘娘,她看了兩眼說是替玫妃娘娘瞧過了,宮規抄的沒問題,她順路一同帶去了永和宮,主兒,太好了,終於不用再抄宮規了。”
聽到不用再抄了,穎貴人鬆了好大一口氣,隻是她也沒想到最後幫自己的人,竟然是令妃。
想來她也是好的,不僅在皇上麵前替她們說話,還當眾諒解了她們不與她們為難。
此事是玫妃刁難她們,期間她一直在病中,想來與令妃應該沒有幹係。
她一時間有些恍惚,嘴裏喃喃道:“不用抄就好了,我還以為是皇後娘娘幫忙,沒成想最後竟然是令妃娘娘,當日是我不知深淺,冒犯了......”
“主兒,依奴才看,皇後娘娘也不像是要真心幫忙的樣子,您這半個月受了多少苦六宮都看在眼裏,到頭來不過是令妃娘娘一句話的事,皇後娘娘可比令妃娘娘地位高多了,不過是一句話的事,用得著托這麽久嗎......”
“她若是早些像令妃娘娘一般說幫玫妃娘娘驗過沒問題便就無礙了,她是皇後,這金口玉言,玫妃娘娘還能去難為她不成?”
瑩兒手上收拾著桌上的筆墨紙硯,嘴裏嘟嘟囔囔的說著,說出的話如敲擊洪鍾時的陣陣音浪般撞擊著穎貴人的心。
她終歸是年紀小,三言兩語,心中便有了動搖之意。
“你還是少說些吧,這口舌之孽你主子我造的還少嗎?日後再宮裏不許再說這樣的話。”
穎貴人雖心中對皇後言行產生動搖,可臉上依舊裝作無礙。
她訓斥著瑩兒,禍從口出的道理她已經十分明了,吃一塹長一智,她不想再多生事端了。
“是,奴才隻是一時興奮罷了,日後不會了,對了,恪答應還不知曉此事,奴才要不去通知她一聲?”
“去吧,順便請她回頭有空過來坐坐。”
雖然事情已經了了,可穎貴人心裏始終有些慌亂。她是頭一回進宮,年紀小見識淺,最後還是想見見恪答應,聽聽她的看法後再拿主意。
穎貴人這幾個月過得並不好,見過皇上龍顏大怒的模樣後她總是戰戰兢兢的。
她才懂深宮的可怕,此時她同驚弓之鳥般,處處小心謹慎,生怕一不小心便被人抓住把柄。
這一副嚇破膽的模樣,與那個初進宮時明媚張揚的巴林湄若,簡直是判若兩人。
她從前一直活在父親巴林王的羽翼下,天真燦爛,一入宮栽了那麽大個跟頭,才開始逐漸醒悟過來。
光靠母族的榮耀是不夠的,她得靠自己才能好好的在這宮裏活下去。不說維係母族的榮耀,至少不牽連到母族,她身後可是大大小小一族人的性命。
若是一個不慎,牽連全族,那便成了整個蒙古四十九部的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