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隔閡
進衛攜手重生:反派也能上桌吃飯 作者:就是不吃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兩位妹妹都賞了,本宮也不能少,近日得了幾匹好料子,拿回去給你家女兒做幾身衣裳吧......”
白蕊姬擰著眉頭,她曾經也是從底層爬上來的,知道底下人的日子不好過,所以從未短過身邊人的東西。
雖說孝賢皇後是她的仇人,但此時也不得不承認,如懿做事,比不得孝賢皇後。若是孝賢皇後在世時,要省也是從自己身上省,絕不會生出如此小家子行徑來。
“謝娘娘!謝幾位娘娘恩賞!能得幾位娘娘體恤,是奴才的福氣......”田姥姥聞言感激涕零,連忙磕頭謝恩。
嬿婉連忙打斷她:“好了好了,恩也謝了,快跟著去領東西吧,先將東西拿給你女兒要緊,去吧!”
她看了眼意歡的臉色,擺手打發田姥姥回去。
待田姥姥走遠,身邊都是自己人時,意歡才滿懷心事開口:“從前隻當皇後娘娘寬厚體恤人心,但......”
她的體恤,好像從未為底下人著想過,或者根本就輪不到底下人。
嬿婉搖搖頭,不想聽到任何關於如懿的事:“舒妃姐姐,皇後娘娘身處高位,自然無法切身體會底下疾苦,她身份尊貴,哪裏懂得人間疾苦呢,這事便讓她過去吧,左右田姥姥的女兒已經有銀錢救治了,別引禍上身才好。”
“哼,哪裏是無法切身體會,我看她就是沽名釣譽,若是孝賢皇後在,哪裏會有這種事?她雖然勤儉,也從來是以身作則,從未克扣過下人的賞賜,你我皆是底下爬上來的,雖說隻是幾十兩銀子,也足夠買條人命了,這田姥姥的女兒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說她飽讀詩書,卻不懂何不食肉糜的道理,她日日錦衣華翠的裝扮著,隨隨便便一件兒東西也夠賞人的,她行她的善,卻要挪底下人的東西,真不知她到底是行的什麽善,不過是再徒增罪孽罷了......”
白蕊姬可不慣著她,她素來性子直,想說什麽便說了。
這話完全說到嬿婉心坎兒裏去了,她忍不住向蕊姬投去讚賞的眼色,想笑又不能笑,隻能忍著等她說完再嗔她:“行了,少說兩句吧,這話若是傳到皇上耳朵裏,這也夠玫妃姐姐你喝一壺的。”
意歡聞言亦是微微歎氣,心中也有些讚同蕊姬的話。
她話糙理不糙,皇後娘娘雖有一顆對皇上的赤誠之心,可論管理後宮的能力,確實比不過孝賢皇後。
皇後的行徑,她一個妃嬪也不好過多置喙,隻能壓在心裏作罷。
隻是沒多久,如懿便召她到麵前說話。
“本宮剛剛生下五公主,沒來得及去瞧你,這幾日身子好些了吧?”如懿帶著抹額,十分虛弱的靠在床邊細聲詢問道。
這樣子看起來還是有幾分關切的。
意歡本覺得雞湯的事也許隻是意外,正想說話,抬眸看見她抹額上鑲嵌著的,正閃著光的大顆寶石,想起當日在花園碰見的田姥姥,她那一副愁苦模樣還在腦海中曆曆在目。
她突然心口有些堵,淡淡回道:“謝皇後娘娘關心,隻是日後無須再往臣妾處送湯了,這天兒熱,太醫說這些大補之物臣妾喝多容易上火,臣妾體虛,得好好靜養。”
這句話堵得如懿啞口無言,她張了張口,最後隻憋出了一句。
“是下頭的人思慮不周了,本宮忙著生育五公主,這些事都是吩咐下頭的人去辦,許是她們辦的不盡心,回頭本宮再好好說她們。”
見她將事推到下人的身上,意歡長歎一口氣:“皇後娘娘向來心善,但該不止想到臣妾,也該思慮一番下人的苦楚,她們盡心盡力做事,總該好好待她們,臣妾近日精神頭不好,還是先告退了。”
下人向來是看主子的臉色做事,若不是如懿授意,意歡是不信底下人會自作主張。即便這是她的無心之失,此事也是她心中難以跨越的隔閡,意歡不願跟她再過多掰扯下去。
“去吧。”
如懿點點頭,她不明白意歡話裏的意思,雖然被她說的一頭霧水,但還是放她走了。
“娘娘,這舒妃娘娘的性子越發孤傲了,是不是因著十阿哥早夭的緣故?”容佩一直在外頭候著,等著意歡走了才進來開腔。
如懿聞言搖搖頭道:“不知從何時起,意歡就不再叫我姐姐而是叫我皇後娘娘了,罷了,許是十阿哥早夭,她神情恍惚這才生疏了,本宮沒將坐胎藥的事告訴她,也不知道她會不會責怪本宮……”
如懿心緒雜亂,她近日忙的焦頭爛額,即便發覺意歡同她生疏了,也實在是顧不上修複這層關係。
“不會的,舒妃娘娘最是明事理,不會同娘娘計較這些的。”見皇後臉色不佳,容佩柔聲安慰道。
“但願如此吧……”
沒幾日,蒙古巴林部的小女兒被送往京城,一入宮,皇帝便封了貴人的位分。
不比前世,如今皇帝最是忌諱後宮妃嬪仰賴母族,加上政事繁忙,這巴林氏一入宮並未受皇上召見。
如懿尚在月子期間,還是由嬿婉協理六宮,因此巴林氏入宮的事宜皇帝都交給她去辦。
巴林氏性子不比意歡好親近,她是皇後一黨,素來喜歡貼著皇後,是無論怎麽討好都不會親近自己的。
嬿婉亦是不喜她,既然拉攏不來,索性給她個下馬威好了。
先好好教教她什麽是規矩體統,省的她和那個同是蒙古的恪貴人,仗著身後是蒙古四十九部,便在自己麵前作威作福。
她想起上輩子長街罵娘之仇,眼珠子一轉,親自求到了太後跟前。
“你今日怎麽有事來找哀家?巴林氏進京一切可還好啊?”太後低頭啜飲一口茶水後抬眸望向嬿婉。
嬿婉絲毫沒有遮掩,直言說明來意:“皇上讓臣妾協理六宮,如今巴林氏才入京,對宮規想必還不太熟悉,臣妾在想要不要派嬤嬤去教導她宮中禮儀,也免得衝撞了皇上。”
“這種事你自己安排便是,拿到哀家麵前說,想必沒有那麽簡單吧?”
太後瞧出她藏著自己的小心思,饒有興致的斜睨她一眼。
白蕊姬擰著眉頭,她曾經也是從底層爬上來的,知道底下人的日子不好過,所以從未短過身邊人的東西。
雖說孝賢皇後是她的仇人,但此時也不得不承認,如懿做事,比不得孝賢皇後。若是孝賢皇後在世時,要省也是從自己身上省,絕不會生出如此小家子行徑來。
“謝娘娘!謝幾位娘娘恩賞!能得幾位娘娘體恤,是奴才的福氣......”田姥姥聞言感激涕零,連忙磕頭謝恩。
嬿婉連忙打斷她:“好了好了,恩也謝了,快跟著去領東西吧,先將東西拿給你女兒要緊,去吧!”
她看了眼意歡的臉色,擺手打發田姥姥回去。
待田姥姥走遠,身邊都是自己人時,意歡才滿懷心事開口:“從前隻當皇後娘娘寬厚體恤人心,但......”
她的體恤,好像從未為底下人著想過,或者根本就輪不到底下人。
嬿婉搖搖頭,不想聽到任何關於如懿的事:“舒妃姐姐,皇後娘娘身處高位,自然無法切身體會底下疾苦,她身份尊貴,哪裏懂得人間疾苦呢,這事便讓她過去吧,左右田姥姥的女兒已經有銀錢救治了,別引禍上身才好。”
“哼,哪裏是無法切身體會,我看她就是沽名釣譽,若是孝賢皇後在,哪裏會有這種事?她雖然勤儉,也從來是以身作則,從未克扣過下人的賞賜,你我皆是底下爬上來的,雖說隻是幾十兩銀子,也足夠買條人命了,這田姥姥的女兒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說她飽讀詩書,卻不懂何不食肉糜的道理,她日日錦衣華翠的裝扮著,隨隨便便一件兒東西也夠賞人的,她行她的善,卻要挪底下人的東西,真不知她到底是行的什麽善,不過是再徒增罪孽罷了......”
白蕊姬可不慣著她,她素來性子直,想說什麽便說了。
這話完全說到嬿婉心坎兒裏去了,她忍不住向蕊姬投去讚賞的眼色,想笑又不能笑,隻能忍著等她說完再嗔她:“行了,少說兩句吧,這話若是傳到皇上耳朵裏,這也夠玫妃姐姐你喝一壺的。”
意歡聞言亦是微微歎氣,心中也有些讚同蕊姬的話。
她話糙理不糙,皇後娘娘雖有一顆對皇上的赤誠之心,可論管理後宮的能力,確實比不過孝賢皇後。
皇後的行徑,她一個妃嬪也不好過多置喙,隻能壓在心裏作罷。
隻是沒多久,如懿便召她到麵前說話。
“本宮剛剛生下五公主,沒來得及去瞧你,這幾日身子好些了吧?”如懿帶著抹額,十分虛弱的靠在床邊細聲詢問道。
這樣子看起來還是有幾分關切的。
意歡本覺得雞湯的事也許隻是意外,正想說話,抬眸看見她抹額上鑲嵌著的,正閃著光的大顆寶石,想起當日在花園碰見的田姥姥,她那一副愁苦模樣還在腦海中曆曆在目。
她突然心口有些堵,淡淡回道:“謝皇後娘娘關心,隻是日後無須再往臣妾處送湯了,這天兒熱,太醫說這些大補之物臣妾喝多容易上火,臣妾體虛,得好好靜養。”
這句話堵得如懿啞口無言,她張了張口,最後隻憋出了一句。
“是下頭的人思慮不周了,本宮忙著生育五公主,這些事都是吩咐下頭的人去辦,許是她們辦的不盡心,回頭本宮再好好說她們。”
見她將事推到下人的身上,意歡長歎一口氣:“皇後娘娘向來心善,但該不止想到臣妾,也該思慮一番下人的苦楚,她們盡心盡力做事,總該好好待她們,臣妾近日精神頭不好,還是先告退了。”
下人向來是看主子的臉色做事,若不是如懿授意,意歡是不信底下人會自作主張。即便這是她的無心之失,此事也是她心中難以跨越的隔閡,意歡不願跟她再過多掰扯下去。
“去吧。”
如懿點點頭,她不明白意歡話裏的意思,雖然被她說的一頭霧水,但還是放她走了。
“娘娘,這舒妃娘娘的性子越發孤傲了,是不是因著十阿哥早夭的緣故?”容佩一直在外頭候著,等著意歡走了才進來開腔。
如懿聞言搖搖頭道:“不知從何時起,意歡就不再叫我姐姐而是叫我皇後娘娘了,罷了,許是十阿哥早夭,她神情恍惚這才生疏了,本宮沒將坐胎藥的事告訴她,也不知道她會不會責怪本宮……”
如懿心緒雜亂,她近日忙的焦頭爛額,即便發覺意歡同她生疏了,也實在是顧不上修複這層關係。
“不會的,舒妃娘娘最是明事理,不會同娘娘計較這些的。”見皇後臉色不佳,容佩柔聲安慰道。
“但願如此吧……”
沒幾日,蒙古巴林部的小女兒被送往京城,一入宮,皇帝便封了貴人的位分。
不比前世,如今皇帝最是忌諱後宮妃嬪仰賴母族,加上政事繁忙,這巴林氏一入宮並未受皇上召見。
如懿尚在月子期間,還是由嬿婉協理六宮,因此巴林氏入宮的事宜皇帝都交給她去辦。
巴林氏性子不比意歡好親近,她是皇後一黨,素來喜歡貼著皇後,是無論怎麽討好都不會親近自己的。
嬿婉亦是不喜她,既然拉攏不來,索性給她個下馬威好了。
先好好教教她什麽是規矩體統,省的她和那個同是蒙古的恪貴人,仗著身後是蒙古四十九部,便在自己麵前作威作福。
她想起上輩子長街罵娘之仇,眼珠子一轉,親自求到了太後跟前。
“你今日怎麽有事來找哀家?巴林氏進京一切可還好啊?”太後低頭啜飲一口茶水後抬眸望向嬿婉。
嬿婉絲毫沒有遮掩,直言說明來意:“皇上讓臣妾協理六宮,如今巴林氏才入京,對宮規想必還不太熟悉,臣妾在想要不要派嬤嬤去教導她宮中禮儀,也免得衝撞了皇上。”
“這種事你自己安排便是,拿到哀家麵前說,想必沒有那麽簡單吧?”
太後瞧出她藏著自己的小心思,饒有興致的斜睨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