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曆史的長河中,開元二年宛如一座關鍵的渡口,唐軍與突厥、吐蕃等勢力的命運之舟於此交錯縱橫,泛起層層波瀾。是年,天山南麓的戰場上,唐軍如傲然挺立的蒼鬆,堅韌不拔地抵禦著西征突厥大軍的洶湧來襲。刀光劍影之間,喊殺聲震天動地,仿若要將蒼穹撕裂。默啜可汗之子同俄,恰似一顆隕落的流星,在激戰中被唐軍斬殺,其命運戛然而止。默啜妹婿火拔頡利發、女婿阿史德胡祿,見大勢已去,如驚弓之鳥,率部歸降唐朝,似殘雲歸岫,為突厥內部投下了持續動蕩的陰影。晚年的默啜可汗,仿若被惡魔附身,生性殘暴,嗜好殺戮,以其鐵腕手段虐用臣屬諸族。漠北群胡,宛如被壓迫至絕境的困獸,漸生嫌隙,紛紛抓住時機,如逃離黑暗深淵的飛鳥,投奔唐朝,尋求庇護與生機。
唐朝為接納突厥各部的請降,亦為防備默啜可汗那如鬼魅般的襲擾,仿若一位高瞻遠矚的棋手,將戰略重心毅然投向陰山以南。一時間,征調的重兵如洶湧澎湃的潮水,奔赴北部邊疆,鎧甲的寒光在陽光下閃爍,似星辰墜落凡塵。而在西北一線,吐蕃宛如一隻狡黠的獵豹,敏銳地覺察到唐朝的這一動向。趁唐軍精銳北上,如調虎離山之計得逞,吐蕃迅速調集兵馬,試圖在河西九曲一帶,如毒蛇般對唐朝發動致命一擊,施加軍事壓力。開元、天寶年間唐蕃在青海河湟一線那驚心動魄的交鋒,自此如拉開了沉重的帷幕,一場關乎榮耀、領土與民族命運的大戲正式開場。
回溯往昔,公元七世紀末,唐朝與吐蕃便圍繞西域、河湟兩地展開了殊死搏殺,恰似兩頭凶猛的巨獸在荒野中爭奪領地。公元 692 年,唐朝大將王孝傑在西域戰場,如戰神降臨,與蕃軍展開激戰。他指揮若定,麾下將士奮勇殺敵,大破吐蕃,那氣勢仿若狂風掃落葉,一舉收複了龜茲、於闐、疏勒、碎葉四鎮。此四鎮,猶如西域大地上的四顆璀璨明珠,重新被唐朝鑲嵌於版圖之上。兩年後,王孝傑又在冷泉與大嶺等地,如利刃出鞘,攻破吐蕃、西突厥聯軍,讓唐王朝在西域的統治地位,如巍峨高山,愈發穩固,堅不可摧。然而,吐蕃大相論欽陵亦非等閑之輩,他在武周萬歲通天元年的戰爭中,於素羅汗山(古藏文史書《大事紀年》亦將此役記為虎山之戰),如雷霆萬鈞,大敗唐軍。那一戰,吐蕃的勝利之拳,如重錘般砸在唐朝的隴右戰場,令唐人刻骨銘心。經此一役,武則天仿若被一盆冷水澆滅了雄心壯誌,被迫放棄了沿青海一線推進的戰略構想。唐蕃雙方皆元氣大傷,猶如兩敗俱傷的勇士,無力再戰,隻得各自罷戰休兵,戰場的硝煙暫時散去,卻留下了無盡的隱患與伏筆。
論欽陵憑借赫赫戰功,在吐蕃朝野聲望日隆,如日中天。他所代表的噶氏家族,仿若一張龐大而嚴密的網,幾乎把持了國內各個軍政要職,成為吐蕃王朝事實上的主宰者。然樹大招風,論欽陵的光芒越盛,吐蕃讚普對他的猜忌之心便如野草般瘋長。吐蕃王庭與噶氏家族之間的矛盾,似一道隱藏在暗處的裂痕,逐漸加深,一場血腥的內鬥,如暴風雨前的寧靜,即將席卷而來。
公元 698 年,論欽陵在青海前線統兵,仿若一位遠離權力中心的孤臣。吐蕃讚普以狩獵為名,恰似一隻隱藏在草叢中的獵豹,悄然集結禁軍。刹那間,讚普露出獠牙,誅殺欽陵黨羽兩千餘人,那血腥的場景,如修羅地獄降臨人間。隨後,讚普又派使臣赴青海詔還欽陵,論欽陵仿若嗅到了危險的氣息,察覺出邏娑城中那如刀般鋒利的殺機,遂拒不奉詔。他如一位堅守信念的叛逆者,在邊境擁兵自重,反抗王庭。讚普怒發衝冠,親自率軍討伐論欽陵。可歎論欽陵手下士卒,大多對吐蕃讚普忠心耿耿,如迷失方向的羔羊重新找回了歸宿,在陣前紛紛倒戈投降。論欽陵見大勢已去,如一位英雄末路的悲歌者,兵敗自殺。其弟論婆讚、長子論弓仁,則如驚濤駭浪中的孤舟,率部眾投奔唐朝,尋求新的避風港。
論欽陵死後,吐蕃曆史上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噶氏專權時代,如一座腐朽的大廈,轟然崩塌,迎來了終結。年輕的赤都鬆讚,仿若一位鐵血的王者,施展鐵腕手段,大肆搜捕剿殺欽陵黨羽。僅用短短數月,便如疾風掃落葉般平定噶氏叛亂,重掌國內軍政大權。然而,他的執政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仿若布滿荊棘的崎嶇小徑。隨著論欽陵兵敗自殺、論讚婆等人率眾投奔唐朝,吐蕃仿若失去了銳利的爪牙,優秀的統帥凋零,國內軍事人才匱乏。幾次戰爭接連遭受挫敗,對外擴張的節奏,如疲憊的行者,放緩了許多。
久視元年(公元 700 年),吐蕃大將麹莽布支,如一位急於證明自己的冒險者,率軍數萬攻打涼州。此前,唐朝曾讓論讚婆等人暫住涼州洪源穀,因而吐蕃此次出兵,亦有討伐噶氏餘黨之意。此役,吐蕃征發了許多貴族子弟參戰,他們身著華麗的衣甲,手持精良的武器,如一群閃耀的星辰降臨戰場。但麹莽布支本人,仿若一位紙上談兵的書生,不習兵事。而軍中那些貴族子弟,更如溫室中的花朵,不是唐軍將士的對手。戰役伊始,吐蕃軍便如陷入泥沼的巨獸,處於下風。他們不僅未能拿下涼州城,還在唐朝的反擊中,如脆弱的螻蟻,損兵折將,遭受了重創。
史書記載,涼州都督唐休瑾,如一位無畏的戰神,出城與蕃軍血戰。唐軍在他的指揮下,仿若一群饑餓的野狼,大破吐蕃於洪源穀。“六戰六克,斬其副將二人,首二千五百級,築京觀而還”,那勝利的榮耀,如耀眼的光環籠罩著唐軍。洪源之役,以唐軍大獲全勝而告終,此戰令唐休瑾威振西北羌胡,他的威名,如雷鳴般在草原與山川間回蕩。吐蕃使者更是膽戰心驚,稱其“往歲洪源戰時雄猛無比,殺臣將士甚眾”。加之唐休璟熟稔地形、諳練邊務,吐蕃人皆憚服其威名,亦不敢輕易寇邊。唐蕃圍繞河西走廊的爭奪,暫時如平靜的湖麵,告一段落,雙方又回到了相互對峙的狀態,然暗流依舊在深處湧動。
連年的戰爭,如一場無盡的噩夢,消耗著吐蕃的國力。大批青壯年被征調開赴戰場,他們的身影,如被命運驅使的木偶,漸行漸遠。平民身上的負擔,如沉重的大山,不斷加重,厭戰的情緒,如瘟疫般在國內悄然蔓延。早在論欽陵執政時代,郭元振就曾在上表武則天的奏折中指出:“吐蕃百姓倦徭戍久矣....而其大論欽陵統兵專製,不欲歸矣”。如今論欽陵獲罪伏誅,吐蕃的戰爭機器卻仍如失控的陀螺,持續運轉,加派在百姓身上的賦稅,如洶湧的洪水,有增無減。尤其是在川藏邊界,繁重的徭役,如點燃了火藥桶的導火索,招致了包括黨項、南獠在內諸多部族的不滿和怨恨。唐朝則如一位睿智的謀士,有意對唐蕃邊界上的少數民族采取拉攏懷柔的政策。因此各部貴族酋長,如隨風搖擺的牆頭草,利用唐朝與吐蕃的矛盾,朝秦暮楚地依違於兩國之間,“或叛或附,恍惚無常”,這極大地動搖了吐蕃在邊境地區的統治基礎,如大廈的根基被螻蟻侵蝕。
從武周永昌元年至長壽元年(即公元 689 至公元 692 年),在短短數年間,吐蕃東南部就已如一座搖搖欲墜的火山,發生了數起大規模叛亂投唐的事件。這使得赤都鬆讚如一位焦慮的救火者,不得不加強對西羌黨項的控製與管理。根據藏文史書《大事紀年》載,公元 702 年,赤都鬆讚南下巡視,“製定治理蘇毗茹之大法令”,將黨項蘇毗部進一步納入到吐蕃的行政體係內。同時在東南地區調遣兵馬、籌措糧草,試圖在西川劍南一帶的軍事對抗中能夠扳回一局,如一位賭徒妄圖在輸光籌碼後絕地反擊。
武周長安二年(公元 702 年),赤都鬆讚親率萬餘蕃騎,如一片烏雲般攻打位於劍南道北部的悉州(今四川省黑水縣東南)。盡管此役吐蕃投入兵馬眾多,但劍南西川一帶,地勢陡峭崎嶇,河穀密林交錯縱橫,仿若一道天然的屏障。吐蕃突騎在峽穀溝壑中,如被困在牢籠中的野獸,難以展開。唐軍趁勢發動了反擊,如獵手捕捉獵物般,讓吐蕃人付出了一定的傷亡和代價。史書記載,茂州都督陳大慈率領唐軍迎敵,“與賊凡四戰,皆破之,斬首千餘級”,將來犯的蕃軍徹底擊潰。赤都鬆讚征討劍南巴蜀失利,仿若一位失落的王者,轉而采取和平外交,派遣使臣與唐廷息兵約和而還,似在無奈中收起了鋒芒。
兩次大規模用兵均以失敗告終,讓吐蕃讚普意識到,再想從唐人手裏取得突破,似已希望渺茫,如追逐天際的彩虹,遙不可及。於是他把更多資源投入到鞏固東南邊疆統治的平叛戰爭中。從劍南敗退的蕃軍,在經過短暫的休整後,又被調往川滇洱海一帶,鎮壓當地土著的叛亂。他們如一群疲憊的行者,再次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長安三年(即公元 703 年),赤都鬆讚親征蠻地(今雲南境內)取勝,西南諸蠻的反叛遭到了吐蕃軍隊強有力的鎮壓。盡管吐蕃的軍事行動初見成效,但地方土著與外族統治者之間的矛盾隔閡,如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難以消弭。不久滇西烏蠻又叛,蕃人深陷戰爭的泥潭,如陷入沼澤的困獸。麵對洱海地區此起彼伏的叛亂,曆來能征善戰的吐蕃軍隊,也如無頭蒼蠅般奔走不堪、疲於應付。赤都鬆讚不得不留在軍中,如一位被困在棋局中的棋手,親自調度蕃軍的行動,試圖尋找破局之法。
公元八世紀的雲南地區,仍處於半開化的狀態,森林沼澤密布,蚊蟲水蛭橫行。來自青藏高原的吐蕃人,很快就發現,相比於裝備較為簡陋的土著叛軍,軍營中肆虐的瘟疫,如一位無形的死神,無疑是更為可怕的勁敵。精良的甲胄兜鍪可以防住強弓勁弩,在疫病麵前卻如薄紙般毫無作用。在這場看不見的戰爭中,吐蕃讚普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如一顆璀璨的星辰在黑暗中悄然隕落。
藏文史詩記載,這位年輕的讚普能“執刀砍野豬,繩扣栓絆犛牛”,可以說是一位勇武健壯的君主。但雲南地區的瘴癘疫病,如惡魔的詛咒,一點點侵蝕著吐蕃讚普的身體,直至在兩年後將他徹底拖垮。唐長安四年(即公元 704 年),赤都鬆讚因病暴卒於軍中,時年二十九歲,留下尚在繈褓之中的幼子。盡管有精明強幹的太後赤瑪類出麵主持內外朝政,但吐蕃國中依然政局動蕩,如一艘在暴風雨中飄搖的巨輪。對川蜀的軍事行動也遭遇挫折,如航行在礁石密布海域的船隻。中宗景龍元年(即公元 707 年),“吐蕃及姚州蠻寇邊”,唐朝任命監察禦史唐九征率兵討伐。吐蕃固城自守,並於漾水、濞水上架設鐵橋,企圖扼守西洱海地區,如一位守財奴緊緊守護著自己的寶藏。唐九征率領唐軍連戰連捷,大破吐蕃;夷其城堡、焚毀鐵橋,俘虜吐蕃軍及姚州叛蠻總計三千餘人,並豪邁地鑄立鐵柱以標記戰功。這段時期唐朝在川滇一帶的軍事行動較為順利,吐蕃在洱海地區的勢力接連受到打擊,如風中的殘燭,漸趨微弱。
公元 704 年秋,赤都鬆讚病死於蠻地,其不滿一歲的王子被立為吐蕃讚普,是為赤德祖讚。由於新任讚普年當幼衝,吐蕃王朝的大權,如珍貴的權杖,掌握在赤都鬆讚的母親、太後赤瑪類手中。赤瑪類在扶持其孫處理政務、穩固政權的同時,也在公元 710 年(中宗景龍三年)向唐王朝派出使者獻禮求婚,繼續奉行赤都鬆讚時期的聯姻政策,似在風雨飄搖中尋求一絲安寧與穩定。同年,唐中宗李顯下詔以自己的養女、年僅十四歲的金城公主下嫁吐蕃,並派遣左衛大將軍楊矩領兵護送公主入藏。唐中宗與群臣親送至始平縣(今陝西興平縣),為公主舉行了盛大的送別宴會。宴席上唐中宗因公主年幼,再三叮囑吐蕃使者一路小心照顧,竟不覺潸然淚下,那淚水如珍珠般滾落,令觀者為之動容。宴會後,李顯將始平縣改名為金城縣,免除當地鄉民賦稅徭役一年,並命隨行群臣賦詩贈別。其間款款溫情,如涓涓細流,滋潤著人們的心田,難以盡述。
對於唐朝來說,神龍盟約的締結,如一道曙光劃破夜空,使得唐廷可以騰出手來將更多的力量投送到漠南平原,抵禦當時正處於強盛期的後突厥汗國。在與吐蕃談判取得進展的同時,中宗皇帝對突厥人的態度也開始轉趨於強硬,如一位沉睡的雄獅漸漸蘇醒。唐朝一改武周時期對突厥的縱容綏靖政策,任用以張仁願為代表的能臣猛將備禦戎狄。同時積極經營朔方邊務,構築以三受降城為中心的防禦體係,實行攻防結合的方略,成功迫使突厥軍隊退出了漠南平原。《韓國公張仁願廟碑銘》中記載,三受降城落成後,突厥人“莫敢南視,雷哭而遁”,這便是中宗李顯對外政策的具體落實,如一場精彩的戰略布局,讓唐朝在北方邊境站穩了腳跟。
據藏文史書《大事紀年》載,此時的赤德祖讚年僅七歲,這與《舊唐書·吐蕃傳》中吐蕃讚普時年十四歲、與金城公主年齡相仿的記載存在著明顯衝突。很可能是吐蕃人有意向唐朝隱瞞了讚普的真實年齡,如隱藏在暗處的秘密。吐蕃迫不及待地想得到大唐帝國的公主,希望憑借聯姻的聲譽能夠緩和國內的緊張局勢、重振讚普王庭的威望,似在黑暗中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因此吐蕃人為金城公主入藏舉行了盛大隆重的儀式,向天下人昭告這段姻緣,如一場盛大的狂歡。由於赤德祖讚尚未到成婚圓房的年齡,吐蕃人又重新為公主修築了一座宮殿,供其單獨居住,如為公主打造了一座華麗的囚籠。據《唐大詔令集·卷第四十二》記載,中宗李顯死後,繼位的唐睿宗李旦便向吐蕃派去使節,與邏娑城(今拉薩市)中的金城公主通告:唐睿宗正式將其過繼為女兒,與吐蕃之間的盟誓關係依照前例。唐蕃兩國的這段和平蜜月期,如平靜的港灣,一直維持到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初。
唐蕃黃河九曲之地,為黃河上遊西端九曲回環之地,在唐蕃領土糾紛期間,則特指今天青海省共和縣至循化縣一線,黃河以南、洮州以西的土地。這裏的地勢較為平坦,且上遊黃河在此處回環曲折,形成了土地肥沃豐饒的衝擊平原,如一塊誘人的蛋糕,引得各方垂涎。有關神龍二年盟誓劃界的具體內容,史書記載不詳。但從之後唐蕃九曲地的爭端始自睿宗朝的史實我們可以推斷,唐朝在當時的劃界談判中處於較為有利的地位,似一位在談判桌上占據上風的智者。吐蕃在論欽陵死後數次戰爭皆受挫敗北,在談判中缺乏相應的底氣,和約的內容也更多地偏向唐朝。洮州以西的九曲地則是被明確劃歸到了唐朝轄境內。但吐蕃人對黃河九曲這塊肥美膏粱垂涎已久,自然不肯輕易放棄,如貪婪的餓狼盯著眼前的獵物。因此,當金城公主入藏成行之際,一場圍繞和親使團的陰謀也悄然展開,如一場隱藏在暗處的風暴即將來臨。
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 710 年),吐蕃花費重金賄賂護送金城公主的使節、唐鄯州都督—楊矩,“請河西九曲之地以為公主湯沐邑”,楊矩將吐蕃的請求上表以奏朝廷。此時的唐廷正處於唐隆政變、睿宗踐祚的關鍵時期,急需安定內外局勢,因此答應了楊矩的請求,將洮州以西的九曲回環之地賜予金城公主。然而吐蕃賺取這筆豐厚的“嫁妝”後,不僅得到了肥美的駐牧耕種之地,可以在此“頓兵畜牧”;還因為該地區北接廓鄯、東通洮河,據有了九曲地,吐蕃就能夠繞開高宗朝以來唐人苦心經營的河湟防線,將前沿兵鋒直逼隴右東南部地區,如一把利刃悄然抵在了唐朝的咽喉。據《全唐文》收錄的《請毀河——
後突厥汗國覆滅,回紇汗國崛起:盛唐開元二十八年(740 年),後突厥汗國的天空仿佛被一片陰霾悄然籠罩。登利伊然可汗,這位後突厥汗國最後的有為之君,在其在位七年後,生命之火如風中殘燭般熄滅。他在位的時光,宛如一顆流星劃過夜空,短暫地照亮了後突厥汗國逐漸黯淡的前程,卻也終究無法阻擋命運的車輪滾滾向前。彼時,距離天寶四載(745 年)後突厥汗國的徹底滅亡,僅僅隻剩下寥寥數年的光陰,仿若死神手中的沙漏,沙子正一粒一粒無情地漏下。
回首往昔,登利伊然可汗的父親毗伽可汗,本是一位在草原上威名赫赫的君主,卻慘死於大臣的毒殺陰謀之下。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毗伽可汗懷著滿腔的悲憤與決絕,發兵血洗了那叛臣的全族,那一場殺戮,恰似草原上的一場血雨腥風,染紅了大地,也讓後突厥汗國國內的矛盾如被喚醒的巨獸,開始逐漸凸顯。曾經看似堅如磐石的汗國根基,在這一係列的變故之下,悄然出現了絲絲裂痕。
登利伊然可汗繼位後,麵對國內日益尖銳的矛盾,如同一位在暴風雨中飄搖的舵手,試圖尋找著拯救汗國的方向。他做出了一個改變草原局勢走向的決定——連續兩次出兵攻打唐王朝羈縻下的契丹、奚族兩蕃。或許在他眼中,對外的戰爭勝利能夠如神奇的膠水,粘合國內那破碎的人心。而此時的李隆基,對後突厥的真正意圖和實力猶如霧裏看花,不甚明了。又或許,他心中暗自打著借後突厥之手削弱兩蕃的算盤,故而並未發兵援助。於是,後突厥的鐵騎如洶湧的潮水般席卷而來,契丹、奚族兩蕃頓時陷入了血與火的煉獄,損失慘重。唐王朝平盧節度使軍在這場戰爭的餘波中,亦折損不小。而這場戰爭的蝴蝶效應,卻在不經意間為後來安祿山的崛起埋下了一顆罪惡的種子,命運的絲線在此時已悄然交織。
新繼位的後突厥可汗,年紀尚幼,仿若稚嫩的雛鳥,難以獨自翱翔於廣闊的草原天空。於是,母後婆匐垂簾聽政,成為了汗國背後的一道影子。婆匐,乃是後突厥重臣暾欲穀的女兒,當年的暾欲穀,宛如一顆璀璨的星辰,連續輔佐了後突厥的兩位可汗,是後突厥從默默崛起到威震草原的最大功臣。他的智慧與謀略,如同草原上的春風,吹拂著後突厥汗國茁壯成長。然而,時光流轉,如今的後突厥汗國卻陷入了內憂外患的泥沼。
這位幼年可汗,雖有著尊貴的身份,卻自知無力統禦那廣袤無垠的草原。他宛如一位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開始對外卑躬屈膝,試圖以謙卑的姿態緩和與唐王朝那如緊繃弓弦般的關係,期望能在強大的鄰邦麵前求得一絲生機。而對內,他卻如瘋狂的劊子手,大肆屠戮,妄圖以血腥的手段鞏固自己搖搖欲墜的地位。他的雙手,沾滿了族人的鮮血,那鮮血如刺目的紅綢,在草原上肆意蔓延。他的行為,無疑是在草原上點燃了一把憤怒的烈火,激發了後突厥王族的強烈反對。一個叫判闕特勤的王族成員,如憤怒的雄獅,發動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政變,手起刀落之間,結束了這位小可汗的生命,並自立為可汗。刹那間,蒙古草原上原本看似平靜的湖麵,被投入了一顆巨石,戰火如洶湧的波濤,不斷地蔓延開來。
此時的後突厥國內,幾股勢力如暗中湧動的暗流,逐漸浮出水麵。判闕特勤一派,可算是後突厥的正統派,他們猶如草原上根深蒂固的大樹,除了自身原本的勢力之外,還得到了同羅族、仆固族的鼎力支持。這同羅族與仆固族,皆是漠北鐵勒族的分支,他們的加入,如同為判闕特勤的勢力注入了一股強大的洪流,使其在草原上的話語權陡然增加。
婆匐一派,則代表著舊可汗的勢力。他們依托自己在漠南的族人,宛如一群在黑夜中守望的幽靈,妄圖重新奪回那失去的權力。他們在草原上的存在,像是一抹殘陽的餘暉,雖然微弱,卻也頑強地不肯消散,是後突厥的後族力量,在這亂世之中掙紮求存。
原本在漠北負責管理回紇、葛邏祿等鐵勒部落的後突厥王族成員阿史那施,成為了第三方勢力,可稱為漠北幫。想當年,後突厥最強盛之時,如同一頭凶猛的巨獸,統一了漠南漠北。為了牢牢控製漠北各族,便將王族成員如釘子般留在了漠北監國。如今,阿史那施得到了回紇和葛邏祿的支持,仿若背後有了兩座堅實的靠山,也具備了爭奪後突厥汗位的強大實力與資格。他的目光中,閃爍著對權力的渴望與野心,如同夜空中閃爍的狼眼。
於是,後突厥國內爆發了這場三方七族的大混戰。那場麵,恰似一場驚心動魄的草原風暴,各方勢力如洶湧的漩渦,相互交織、碰撞。唐王朝在這場草原紛爭中,也扮演著一個極為活躍的角色。雖未直接派兵出戰,但卻如幕後的棋手,對漠北阿史那施爭汗位表示了明確的支持。前文曾提及,回紇一直以來都是唐王朝在蒙古高原統治的鐵杆支持者,猶如忠誠的衛士,守護在唐王朝的身旁。雖然開元年間兩者的親密程度有所降低,但那千絲萬縷的聯係,仍如堅韌的蛛絲,將彼此緊緊相連。
婆匐的家族,長期在漠南鎮守,與大唐可謂是老對手。他們在無數次的對峙與交鋒中,對大唐的脾性與手段了如指掌,自然而然地也有著隱秘的聯係渠道。後突厥的此次內亂,看似有著偶然的因素,仿若一陣突如其來的狂風,吹亂了草原的秩序。但實則在唐王朝的推波助瀾之下,才如熊熊烈火般燃燒起來,並最終直接造成了後突厥汗國的滅亡。唐王朝的謀略,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在草原上悄然撒開。
婆匐勢力,在這場殘酷的權力角逐中,相對較弱,仿若脆弱的花朵,最先在判闕特勤率領的同羅、仆固勢力如狂風暴雨般的攻擊下凋零出局。在天寶元年(742 年),婆匐無奈之下,率領殘部投奔大唐,宛如受傷的孤雁,尋找著棲息之所。草原上的勢力格局,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隻剩下了兩方六族,那原本看似熱鬧非凡的權力舞台,瞬間變得空曠而又充滿了未知的危險。
很快,阿史那施率領回紇、葛邏祿,如勇猛的獵豹出擊,擊敗了判闕特勤。判闕特勤勢力的殘餘,如驚弓之鳥,一部分如迷失方向的羔羊,投奔了大唐。同羅族族長阿布思、仆固族族長乙李啜拔,帶著族人一並來降。他們的身影,在草原的落日餘暉下,顯得格外落寞與無奈。而另一部分,則推舉了判闕特勤的兒子為烏蘇末施可汗,在漠南繼續頑強地活動,如同在黑暗中閃爍的微弱燭光,堅守著最後的一絲希望。
這兩方的落敗,都發生在天寶元年,那是一個充滿了變數與動蕩的年份。當年九月,李隆基仿若一位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帶著一絲玩味與權謀,同時召見了這兩方,並大加封賞。他的眼神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讓人難以捉摸其內心的真實想法。草原上,隻剩下了阿史那施率領的回紇、葛邏祿,以及還在苟延殘喘的烏蘇末施可汗。此時的草原,仿若一片被戰火洗禮後的廢墟,彌漫著死亡與絕望的氣息。
烏蘇末施可汗當時勢弱,如在暴風雨中飄搖的小船,準備內附大唐。唐王朝派遣了名將王忠嗣進入草原,王忠嗣的到來,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在草原之上,讓各方勢力都感受到了一股強大的壓力。草原上,又多了一方強大的勢力,局勢變得更加錯綜複雜。
但烏蘇末施也深知阿史那施得到了唐王朝的支持,他的心中,猶如被一團亂麻纏繞,擔心自己投唐後沒有好果子吃,於是在猶豫與徘徊中,如熱鍋上的螞蟻,備受煎熬。王忠嗣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微妙的局勢,借機聯係阿史那施及回紇、葛邏祿,共同攻打烏蘇末施。天寶二載(743 年),烏蘇末施在這場多方圍剿之下,兵敗被殺,他的首級,如一顆冰冷的石頭,被傳送到了長安。然而,唐王朝在天寶四載才得到烏蘇末施死亡的消息,命運的時差,在這場草原紛爭中,顯得如此荒誕而又無奈。實際上,在兩年前,烏蘇末施就已經魂歸草原,成為了曆史的塵埃。
烏蘇末施這一派勢力,仍然還有殘餘力量,他們如頑強的野草,擁立了後突厥汗國的末代可汗——白眉可汗。白眉可汗率領著殘部,一路西退,苦苦掙紮,他們的身影,在草原的夕陽下,顯得格外孤獨與悲壯。雖然還算是一方勢力,但在這風雲變幻的草原舞台上,已經如微不足道的螻蟻,無足輕重。
阿史那施被回紇和葛邏祿短暫地推舉為後突厥可汗,他的榮耀,如曇花一現。隨即,兩族發動政變,推翻了阿史那施。此時,真正控製草原的隻剩下回紇和葛邏祿了。當然,雄踞漠南的王忠嗣唐軍,如草原上的霸主,無人敢小覷。他們的存在,如同懸在各方勢力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人敬畏。
原本算上唐軍在內的四方八股勢力,如今隻剩下三股了,唐軍還隻能算是拉偏架的裁判員。於是,回紇和葛邏祿開始為後突厥汗國角鬥場冠軍位置發起最後的衝擊。那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一場關於權力、榮耀與生存的終極較量。然而,具體的過程,卻如被歲月塵封的史書,史書記載不詳,隻知道天寶四載(745 年)回紇擊敗了葛邏祿。葛邏祿在這場戰敗之後,大部分如驚飛的鳥群,西逃到了當年西突厥的領地,其餘部分則如涓涓細流,融入了回紇。
到此為止,回紇才真正成為了蒙古高原上的唯一霸主,其首領自立為可汗。天寶四載(745 年),是回紇汗國成立的一年,那是一個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時刻,仿若一顆新星在草原的天空中冉冉升起。同年,回紇可汗接受了唐王朝奉義王的封號,回紇汗國成為唐王朝的藩屬國,並在天寶五載被唐王朝冊封為骨咄祿毗伽闕懷仁可汗。
這段時間,回紇一直在與唐軍王忠嗣部密切配合作戰,他們的合作,如同一雙有力的大手,共同推動著草原局勢的發展。天寶四載三月,回紇人斬殺了後突厥正統王族的最後一位白眉可汗,白眉可汗的首級,如一件戰利品,被送到了長安,正式宣告了後突厥汗國的滅亡。那曾經威震中亞、西域、蒙古高原的後突厥汗國,如一座雄偉的大廈,在曆史的長河中轟然倒塌。
在此之前,阿史那家族在西突厥的統治已經被突騎施取代,而這次東突厥的阿史那氏又被回紇取代,突厥人縱橫中亞、西域、蒙古高原的輝煌曆史,徹底畫上了句號。突厥人,如風中的落葉,紛紛融入包括漢族在內的東亞各族當中,他們的文化與血脈,在歲月的長河中,與其他民族相互交融,成為了曆史的一部分。
同羅族降唐之後,首領阿布思被封為奉信王,然而,他的命運卻如一場悲劇的上演。後來,他叛唐被殺,在安史之亂時,部分同羅族如迷失方向的靈魂,加入了安祿山的隊伍,成為了那場叛亂中的一股力量。
仆固族降唐後,首領乙李啜拔便是後來名將仆固懷恩的父親。由於與回紇同出鐵勒一族,在協調唐王朝與回紇汗國關係方麵,有著天然的優勢。這也是仆固懷恩即使後來叛唐也沒有被清算的原因之一,唐王朝如同一位精明的棋手,還需要仆固家族繼續完成聯係回紇的任務,在這複雜的政治棋局中,每一顆棋子都有著其獨特的價值與使命。
後突厥汗國的滅亡,可謂是唐玄宗李隆基帝王生涯中的最高武功。他站在曆史的舞台上,猶如一位手握乾坤的王者,見證了這一切的發生。可惜,當時的唐玄宗李隆基,已經被歲月與權力消磨了開拓進取的精神,仿若一位暮年的老者,失去了往日的雄心壯誌。否則,他本可以如一位英明的君主,隨便找個阿史那家族的人扶持一下,趁著回紇勢力弱小之機,如獵人捕殺獵物般滅掉回紇,繼初唐之後第二次占領蒙古高原。那時,有王忠嗣這樣的名將為帥,郭子儀、李光弼等人都在王忠嗣軍中,他們年紀正值當打之年,如出鞘的寶劍,鋒利無比。若真如此,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可能性極大。
而一旦唐王朝控製了蒙古高原,契丹、奚族兩蕃也就如被困在籠中的野獸,被戰略包圍,極有可能被徹底解決,那麽,安祿山做大的機會也將如泡沫般消散。唐玄宗李隆基的一念之差,不但錯過了這二次擴張的絕佳機會,還為後來的盛唐崩塌埋下了深深的隱患。那曾經輝煌無比的盛唐,如一艘在曆史長河中航行的巨輪,在這不經意間的決策失誤後,開始緩緩駛向那未知的黑暗深淵,命運的齒輪在此刻悄然轉向,曆史也隨之改寫。
唐朝為接納突厥各部的請降,亦為防備默啜可汗那如鬼魅般的襲擾,仿若一位高瞻遠矚的棋手,將戰略重心毅然投向陰山以南。一時間,征調的重兵如洶湧澎湃的潮水,奔赴北部邊疆,鎧甲的寒光在陽光下閃爍,似星辰墜落凡塵。而在西北一線,吐蕃宛如一隻狡黠的獵豹,敏銳地覺察到唐朝的這一動向。趁唐軍精銳北上,如調虎離山之計得逞,吐蕃迅速調集兵馬,試圖在河西九曲一帶,如毒蛇般對唐朝發動致命一擊,施加軍事壓力。開元、天寶年間唐蕃在青海河湟一線那驚心動魄的交鋒,自此如拉開了沉重的帷幕,一場關乎榮耀、領土與民族命運的大戲正式開場。
回溯往昔,公元七世紀末,唐朝與吐蕃便圍繞西域、河湟兩地展開了殊死搏殺,恰似兩頭凶猛的巨獸在荒野中爭奪領地。公元 692 年,唐朝大將王孝傑在西域戰場,如戰神降臨,與蕃軍展開激戰。他指揮若定,麾下將士奮勇殺敵,大破吐蕃,那氣勢仿若狂風掃落葉,一舉收複了龜茲、於闐、疏勒、碎葉四鎮。此四鎮,猶如西域大地上的四顆璀璨明珠,重新被唐朝鑲嵌於版圖之上。兩年後,王孝傑又在冷泉與大嶺等地,如利刃出鞘,攻破吐蕃、西突厥聯軍,讓唐王朝在西域的統治地位,如巍峨高山,愈發穩固,堅不可摧。然而,吐蕃大相論欽陵亦非等閑之輩,他在武周萬歲通天元年的戰爭中,於素羅汗山(古藏文史書《大事紀年》亦將此役記為虎山之戰),如雷霆萬鈞,大敗唐軍。那一戰,吐蕃的勝利之拳,如重錘般砸在唐朝的隴右戰場,令唐人刻骨銘心。經此一役,武則天仿若被一盆冷水澆滅了雄心壯誌,被迫放棄了沿青海一線推進的戰略構想。唐蕃雙方皆元氣大傷,猶如兩敗俱傷的勇士,無力再戰,隻得各自罷戰休兵,戰場的硝煙暫時散去,卻留下了無盡的隱患與伏筆。
論欽陵憑借赫赫戰功,在吐蕃朝野聲望日隆,如日中天。他所代表的噶氏家族,仿若一張龐大而嚴密的網,幾乎把持了國內各個軍政要職,成為吐蕃王朝事實上的主宰者。然樹大招風,論欽陵的光芒越盛,吐蕃讚普對他的猜忌之心便如野草般瘋長。吐蕃王庭與噶氏家族之間的矛盾,似一道隱藏在暗處的裂痕,逐漸加深,一場血腥的內鬥,如暴風雨前的寧靜,即將席卷而來。
公元 698 年,論欽陵在青海前線統兵,仿若一位遠離權力中心的孤臣。吐蕃讚普以狩獵為名,恰似一隻隱藏在草叢中的獵豹,悄然集結禁軍。刹那間,讚普露出獠牙,誅殺欽陵黨羽兩千餘人,那血腥的場景,如修羅地獄降臨人間。隨後,讚普又派使臣赴青海詔還欽陵,論欽陵仿若嗅到了危險的氣息,察覺出邏娑城中那如刀般鋒利的殺機,遂拒不奉詔。他如一位堅守信念的叛逆者,在邊境擁兵自重,反抗王庭。讚普怒發衝冠,親自率軍討伐論欽陵。可歎論欽陵手下士卒,大多對吐蕃讚普忠心耿耿,如迷失方向的羔羊重新找回了歸宿,在陣前紛紛倒戈投降。論欽陵見大勢已去,如一位英雄末路的悲歌者,兵敗自殺。其弟論婆讚、長子論弓仁,則如驚濤駭浪中的孤舟,率部眾投奔唐朝,尋求新的避風港。
論欽陵死後,吐蕃曆史上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噶氏專權時代,如一座腐朽的大廈,轟然崩塌,迎來了終結。年輕的赤都鬆讚,仿若一位鐵血的王者,施展鐵腕手段,大肆搜捕剿殺欽陵黨羽。僅用短短數月,便如疾風掃落葉般平定噶氏叛亂,重掌國內軍政大權。然而,他的執政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仿若布滿荊棘的崎嶇小徑。隨著論欽陵兵敗自殺、論讚婆等人率眾投奔唐朝,吐蕃仿若失去了銳利的爪牙,優秀的統帥凋零,國內軍事人才匱乏。幾次戰爭接連遭受挫敗,對外擴張的節奏,如疲憊的行者,放緩了許多。
久視元年(公元 700 年),吐蕃大將麹莽布支,如一位急於證明自己的冒險者,率軍數萬攻打涼州。此前,唐朝曾讓論讚婆等人暫住涼州洪源穀,因而吐蕃此次出兵,亦有討伐噶氏餘黨之意。此役,吐蕃征發了許多貴族子弟參戰,他們身著華麗的衣甲,手持精良的武器,如一群閃耀的星辰降臨戰場。但麹莽布支本人,仿若一位紙上談兵的書生,不習兵事。而軍中那些貴族子弟,更如溫室中的花朵,不是唐軍將士的對手。戰役伊始,吐蕃軍便如陷入泥沼的巨獸,處於下風。他們不僅未能拿下涼州城,還在唐朝的反擊中,如脆弱的螻蟻,損兵折將,遭受了重創。
史書記載,涼州都督唐休瑾,如一位無畏的戰神,出城與蕃軍血戰。唐軍在他的指揮下,仿若一群饑餓的野狼,大破吐蕃於洪源穀。“六戰六克,斬其副將二人,首二千五百級,築京觀而還”,那勝利的榮耀,如耀眼的光環籠罩著唐軍。洪源之役,以唐軍大獲全勝而告終,此戰令唐休瑾威振西北羌胡,他的威名,如雷鳴般在草原與山川間回蕩。吐蕃使者更是膽戰心驚,稱其“往歲洪源戰時雄猛無比,殺臣將士甚眾”。加之唐休璟熟稔地形、諳練邊務,吐蕃人皆憚服其威名,亦不敢輕易寇邊。唐蕃圍繞河西走廊的爭奪,暫時如平靜的湖麵,告一段落,雙方又回到了相互對峙的狀態,然暗流依舊在深處湧動。
連年的戰爭,如一場無盡的噩夢,消耗著吐蕃的國力。大批青壯年被征調開赴戰場,他們的身影,如被命運驅使的木偶,漸行漸遠。平民身上的負擔,如沉重的大山,不斷加重,厭戰的情緒,如瘟疫般在國內悄然蔓延。早在論欽陵執政時代,郭元振就曾在上表武則天的奏折中指出:“吐蕃百姓倦徭戍久矣....而其大論欽陵統兵專製,不欲歸矣”。如今論欽陵獲罪伏誅,吐蕃的戰爭機器卻仍如失控的陀螺,持續運轉,加派在百姓身上的賦稅,如洶湧的洪水,有增無減。尤其是在川藏邊界,繁重的徭役,如點燃了火藥桶的導火索,招致了包括黨項、南獠在內諸多部族的不滿和怨恨。唐朝則如一位睿智的謀士,有意對唐蕃邊界上的少數民族采取拉攏懷柔的政策。因此各部貴族酋長,如隨風搖擺的牆頭草,利用唐朝與吐蕃的矛盾,朝秦暮楚地依違於兩國之間,“或叛或附,恍惚無常”,這極大地動搖了吐蕃在邊境地區的統治基礎,如大廈的根基被螻蟻侵蝕。
從武周永昌元年至長壽元年(即公元 689 至公元 692 年),在短短數年間,吐蕃東南部就已如一座搖搖欲墜的火山,發生了數起大規模叛亂投唐的事件。這使得赤都鬆讚如一位焦慮的救火者,不得不加強對西羌黨項的控製與管理。根據藏文史書《大事紀年》載,公元 702 年,赤都鬆讚南下巡視,“製定治理蘇毗茹之大法令”,將黨項蘇毗部進一步納入到吐蕃的行政體係內。同時在東南地區調遣兵馬、籌措糧草,試圖在西川劍南一帶的軍事對抗中能夠扳回一局,如一位賭徒妄圖在輸光籌碼後絕地反擊。
武周長安二年(公元 702 年),赤都鬆讚親率萬餘蕃騎,如一片烏雲般攻打位於劍南道北部的悉州(今四川省黑水縣東南)。盡管此役吐蕃投入兵馬眾多,但劍南西川一帶,地勢陡峭崎嶇,河穀密林交錯縱橫,仿若一道天然的屏障。吐蕃突騎在峽穀溝壑中,如被困在牢籠中的野獸,難以展開。唐軍趁勢發動了反擊,如獵手捕捉獵物般,讓吐蕃人付出了一定的傷亡和代價。史書記載,茂州都督陳大慈率領唐軍迎敵,“與賊凡四戰,皆破之,斬首千餘級”,將來犯的蕃軍徹底擊潰。赤都鬆讚征討劍南巴蜀失利,仿若一位失落的王者,轉而采取和平外交,派遣使臣與唐廷息兵約和而還,似在無奈中收起了鋒芒。
兩次大規模用兵均以失敗告終,讓吐蕃讚普意識到,再想從唐人手裏取得突破,似已希望渺茫,如追逐天際的彩虹,遙不可及。於是他把更多資源投入到鞏固東南邊疆統治的平叛戰爭中。從劍南敗退的蕃軍,在經過短暫的休整後,又被調往川滇洱海一帶,鎮壓當地土著的叛亂。他們如一群疲憊的行者,再次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長安三年(即公元 703 年),赤都鬆讚親征蠻地(今雲南境內)取勝,西南諸蠻的反叛遭到了吐蕃軍隊強有力的鎮壓。盡管吐蕃的軍事行動初見成效,但地方土著與外族統治者之間的矛盾隔閡,如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難以消弭。不久滇西烏蠻又叛,蕃人深陷戰爭的泥潭,如陷入沼澤的困獸。麵對洱海地區此起彼伏的叛亂,曆來能征善戰的吐蕃軍隊,也如無頭蒼蠅般奔走不堪、疲於應付。赤都鬆讚不得不留在軍中,如一位被困在棋局中的棋手,親自調度蕃軍的行動,試圖尋找破局之法。
公元八世紀的雲南地區,仍處於半開化的狀態,森林沼澤密布,蚊蟲水蛭橫行。來自青藏高原的吐蕃人,很快就發現,相比於裝備較為簡陋的土著叛軍,軍營中肆虐的瘟疫,如一位無形的死神,無疑是更為可怕的勁敵。精良的甲胄兜鍪可以防住強弓勁弩,在疫病麵前卻如薄紙般毫無作用。在這場看不見的戰爭中,吐蕃讚普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如一顆璀璨的星辰在黑暗中悄然隕落。
藏文史詩記載,這位年輕的讚普能“執刀砍野豬,繩扣栓絆犛牛”,可以說是一位勇武健壯的君主。但雲南地區的瘴癘疫病,如惡魔的詛咒,一點點侵蝕著吐蕃讚普的身體,直至在兩年後將他徹底拖垮。唐長安四年(即公元 704 年),赤都鬆讚因病暴卒於軍中,時年二十九歲,留下尚在繈褓之中的幼子。盡管有精明強幹的太後赤瑪類出麵主持內外朝政,但吐蕃國中依然政局動蕩,如一艘在暴風雨中飄搖的巨輪。對川蜀的軍事行動也遭遇挫折,如航行在礁石密布海域的船隻。中宗景龍元年(即公元 707 年),“吐蕃及姚州蠻寇邊”,唐朝任命監察禦史唐九征率兵討伐。吐蕃固城自守,並於漾水、濞水上架設鐵橋,企圖扼守西洱海地區,如一位守財奴緊緊守護著自己的寶藏。唐九征率領唐軍連戰連捷,大破吐蕃;夷其城堡、焚毀鐵橋,俘虜吐蕃軍及姚州叛蠻總計三千餘人,並豪邁地鑄立鐵柱以標記戰功。這段時期唐朝在川滇一帶的軍事行動較為順利,吐蕃在洱海地區的勢力接連受到打擊,如風中的殘燭,漸趨微弱。
公元 704 年秋,赤都鬆讚病死於蠻地,其不滿一歲的王子被立為吐蕃讚普,是為赤德祖讚。由於新任讚普年當幼衝,吐蕃王朝的大權,如珍貴的權杖,掌握在赤都鬆讚的母親、太後赤瑪類手中。赤瑪類在扶持其孫處理政務、穩固政權的同時,也在公元 710 年(中宗景龍三年)向唐王朝派出使者獻禮求婚,繼續奉行赤都鬆讚時期的聯姻政策,似在風雨飄搖中尋求一絲安寧與穩定。同年,唐中宗李顯下詔以自己的養女、年僅十四歲的金城公主下嫁吐蕃,並派遣左衛大將軍楊矩領兵護送公主入藏。唐中宗與群臣親送至始平縣(今陝西興平縣),為公主舉行了盛大的送別宴會。宴席上唐中宗因公主年幼,再三叮囑吐蕃使者一路小心照顧,竟不覺潸然淚下,那淚水如珍珠般滾落,令觀者為之動容。宴會後,李顯將始平縣改名為金城縣,免除當地鄉民賦稅徭役一年,並命隨行群臣賦詩贈別。其間款款溫情,如涓涓細流,滋潤著人們的心田,難以盡述。
對於唐朝來說,神龍盟約的締結,如一道曙光劃破夜空,使得唐廷可以騰出手來將更多的力量投送到漠南平原,抵禦當時正處於強盛期的後突厥汗國。在與吐蕃談判取得進展的同時,中宗皇帝對突厥人的態度也開始轉趨於強硬,如一位沉睡的雄獅漸漸蘇醒。唐朝一改武周時期對突厥的縱容綏靖政策,任用以張仁願為代表的能臣猛將備禦戎狄。同時積極經營朔方邊務,構築以三受降城為中心的防禦體係,實行攻防結合的方略,成功迫使突厥軍隊退出了漠南平原。《韓國公張仁願廟碑銘》中記載,三受降城落成後,突厥人“莫敢南視,雷哭而遁”,這便是中宗李顯對外政策的具體落實,如一場精彩的戰略布局,讓唐朝在北方邊境站穩了腳跟。
據藏文史書《大事紀年》載,此時的赤德祖讚年僅七歲,這與《舊唐書·吐蕃傳》中吐蕃讚普時年十四歲、與金城公主年齡相仿的記載存在著明顯衝突。很可能是吐蕃人有意向唐朝隱瞞了讚普的真實年齡,如隱藏在暗處的秘密。吐蕃迫不及待地想得到大唐帝國的公主,希望憑借聯姻的聲譽能夠緩和國內的緊張局勢、重振讚普王庭的威望,似在黑暗中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因此吐蕃人為金城公主入藏舉行了盛大隆重的儀式,向天下人昭告這段姻緣,如一場盛大的狂歡。由於赤德祖讚尚未到成婚圓房的年齡,吐蕃人又重新為公主修築了一座宮殿,供其單獨居住,如為公主打造了一座華麗的囚籠。據《唐大詔令集·卷第四十二》記載,中宗李顯死後,繼位的唐睿宗李旦便向吐蕃派去使節,與邏娑城(今拉薩市)中的金城公主通告:唐睿宗正式將其過繼為女兒,與吐蕃之間的盟誓關係依照前例。唐蕃兩國的這段和平蜜月期,如平靜的港灣,一直維持到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初。
唐蕃黃河九曲之地,為黃河上遊西端九曲回環之地,在唐蕃領土糾紛期間,則特指今天青海省共和縣至循化縣一線,黃河以南、洮州以西的土地。這裏的地勢較為平坦,且上遊黃河在此處回環曲折,形成了土地肥沃豐饒的衝擊平原,如一塊誘人的蛋糕,引得各方垂涎。有關神龍二年盟誓劃界的具體內容,史書記載不詳。但從之後唐蕃九曲地的爭端始自睿宗朝的史實我們可以推斷,唐朝在當時的劃界談判中處於較為有利的地位,似一位在談判桌上占據上風的智者。吐蕃在論欽陵死後數次戰爭皆受挫敗北,在談判中缺乏相應的底氣,和約的內容也更多地偏向唐朝。洮州以西的九曲地則是被明確劃歸到了唐朝轄境內。但吐蕃人對黃河九曲這塊肥美膏粱垂涎已久,自然不肯輕易放棄,如貪婪的餓狼盯著眼前的獵物。因此,當金城公主入藏成行之際,一場圍繞和親使團的陰謀也悄然展開,如一場隱藏在暗處的風暴即將來臨。
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 710 年),吐蕃花費重金賄賂護送金城公主的使節、唐鄯州都督—楊矩,“請河西九曲之地以為公主湯沐邑”,楊矩將吐蕃的請求上表以奏朝廷。此時的唐廷正處於唐隆政變、睿宗踐祚的關鍵時期,急需安定內外局勢,因此答應了楊矩的請求,將洮州以西的九曲回環之地賜予金城公主。然而吐蕃賺取這筆豐厚的“嫁妝”後,不僅得到了肥美的駐牧耕種之地,可以在此“頓兵畜牧”;還因為該地區北接廓鄯、東通洮河,據有了九曲地,吐蕃就能夠繞開高宗朝以來唐人苦心經營的河湟防線,將前沿兵鋒直逼隴右東南部地區,如一把利刃悄然抵在了唐朝的咽喉。據《全唐文》收錄的《請毀河——
後突厥汗國覆滅,回紇汗國崛起:盛唐開元二十八年(740 年),後突厥汗國的天空仿佛被一片陰霾悄然籠罩。登利伊然可汗,這位後突厥汗國最後的有為之君,在其在位七年後,生命之火如風中殘燭般熄滅。他在位的時光,宛如一顆流星劃過夜空,短暫地照亮了後突厥汗國逐漸黯淡的前程,卻也終究無法阻擋命運的車輪滾滾向前。彼時,距離天寶四載(745 年)後突厥汗國的徹底滅亡,僅僅隻剩下寥寥數年的光陰,仿若死神手中的沙漏,沙子正一粒一粒無情地漏下。
回首往昔,登利伊然可汗的父親毗伽可汗,本是一位在草原上威名赫赫的君主,卻慘死於大臣的毒殺陰謀之下。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毗伽可汗懷著滿腔的悲憤與決絕,發兵血洗了那叛臣的全族,那一場殺戮,恰似草原上的一場血雨腥風,染紅了大地,也讓後突厥汗國國內的矛盾如被喚醒的巨獸,開始逐漸凸顯。曾經看似堅如磐石的汗國根基,在這一係列的變故之下,悄然出現了絲絲裂痕。
登利伊然可汗繼位後,麵對國內日益尖銳的矛盾,如同一位在暴風雨中飄搖的舵手,試圖尋找著拯救汗國的方向。他做出了一個改變草原局勢走向的決定——連續兩次出兵攻打唐王朝羈縻下的契丹、奚族兩蕃。或許在他眼中,對外的戰爭勝利能夠如神奇的膠水,粘合國內那破碎的人心。而此時的李隆基,對後突厥的真正意圖和實力猶如霧裏看花,不甚明了。又或許,他心中暗自打著借後突厥之手削弱兩蕃的算盤,故而並未發兵援助。於是,後突厥的鐵騎如洶湧的潮水般席卷而來,契丹、奚族兩蕃頓時陷入了血與火的煉獄,損失慘重。唐王朝平盧節度使軍在這場戰爭的餘波中,亦折損不小。而這場戰爭的蝴蝶效應,卻在不經意間為後來安祿山的崛起埋下了一顆罪惡的種子,命運的絲線在此時已悄然交織。
新繼位的後突厥可汗,年紀尚幼,仿若稚嫩的雛鳥,難以獨自翱翔於廣闊的草原天空。於是,母後婆匐垂簾聽政,成為了汗國背後的一道影子。婆匐,乃是後突厥重臣暾欲穀的女兒,當年的暾欲穀,宛如一顆璀璨的星辰,連續輔佐了後突厥的兩位可汗,是後突厥從默默崛起到威震草原的最大功臣。他的智慧與謀略,如同草原上的春風,吹拂著後突厥汗國茁壯成長。然而,時光流轉,如今的後突厥汗國卻陷入了內憂外患的泥沼。
這位幼年可汗,雖有著尊貴的身份,卻自知無力統禦那廣袤無垠的草原。他宛如一位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開始對外卑躬屈膝,試圖以謙卑的姿態緩和與唐王朝那如緊繃弓弦般的關係,期望能在強大的鄰邦麵前求得一絲生機。而對內,他卻如瘋狂的劊子手,大肆屠戮,妄圖以血腥的手段鞏固自己搖搖欲墜的地位。他的雙手,沾滿了族人的鮮血,那鮮血如刺目的紅綢,在草原上肆意蔓延。他的行為,無疑是在草原上點燃了一把憤怒的烈火,激發了後突厥王族的強烈反對。一個叫判闕特勤的王族成員,如憤怒的雄獅,發動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政變,手起刀落之間,結束了這位小可汗的生命,並自立為可汗。刹那間,蒙古草原上原本看似平靜的湖麵,被投入了一顆巨石,戰火如洶湧的波濤,不斷地蔓延開來。
此時的後突厥國內,幾股勢力如暗中湧動的暗流,逐漸浮出水麵。判闕特勤一派,可算是後突厥的正統派,他們猶如草原上根深蒂固的大樹,除了自身原本的勢力之外,還得到了同羅族、仆固族的鼎力支持。這同羅族與仆固族,皆是漠北鐵勒族的分支,他們的加入,如同為判闕特勤的勢力注入了一股強大的洪流,使其在草原上的話語權陡然增加。
婆匐一派,則代表著舊可汗的勢力。他們依托自己在漠南的族人,宛如一群在黑夜中守望的幽靈,妄圖重新奪回那失去的權力。他們在草原上的存在,像是一抹殘陽的餘暉,雖然微弱,卻也頑強地不肯消散,是後突厥的後族力量,在這亂世之中掙紮求存。
原本在漠北負責管理回紇、葛邏祿等鐵勒部落的後突厥王族成員阿史那施,成為了第三方勢力,可稱為漠北幫。想當年,後突厥最強盛之時,如同一頭凶猛的巨獸,統一了漠南漠北。為了牢牢控製漠北各族,便將王族成員如釘子般留在了漠北監國。如今,阿史那施得到了回紇和葛邏祿的支持,仿若背後有了兩座堅實的靠山,也具備了爭奪後突厥汗位的強大實力與資格。他的目光中,閃爍著對權力的渴望與野心,如同夜空中閃爍的狼眼。
於是,後突厥國內爆發了這場三方七族的大混戰。那場麵,恰似一場驚心動魄的草原風暴,各方勢力如洶湧的漩渦,相互交織、碰撞。唐王朝在這場草原紛爭中,也扮演著一個極為活躍的角色。雖未直接派兵出戰,但卻如幕後的棋手,對漠北阿史那施爭汗位表示了明確的支持。前文曾提及,回紇一直以來都是唐王朝在蒙古高原統治的鐵杆支持者,猶如忠誠的衛士,守護在唐王朝的身旁。雖然開元年間兩者的親密程度有所降低,但那千絲萬縷的聯係,仍如堅韌的蛛絲,將彼此緊緊相連。
婆匐的家族,長期在漠南鎮守,與大唐可謂是老對手。他們在無數次的對峙與交鋒中,對大唐的脾性與手段了如指掌,自然而然地也有著隱秘的聯係渠道。後突厥的此次內亂,看似有著偶然的因素,仿若一陣突如其來的狂風,吹亂了草原的秩序。但實則在唐王朝的推波助瀾之下,才如熊熊烈火般燃燒起來,並最終直接造成了後突厥汗國的滅亡。唐王朝的謀略,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在草原上悄然撒開。
婆匐勢力,在這場殘酷的權力角逐中,相對較弱,仿若脆弱的花朵,最先在判闕特勤率領的同羅、仆固勢力如狂風暴雨般的攻擊下凋零出局。在天寶元年(742 年),婆匐無奈之下,率領殘部投奔大唐,宛如受傷的孤雁,尋找著棲息之所。草原上的勢力格局,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隻剩下了兩方六族,那原本看似熱鬧非凡的權力舞台,瞬間變得空曠而又充滿了未知的危險。
很快,阿史那施率領回紇、葛邏祿,如勇猛的獵豹出擊,擊敗了判闕特勤。判闕特勤勢力的殘餘,如驚弓之鳥,一部分如迷失方向的羔羊,投奔了大唐。同羅族族長阿布思、仆固族族長乙李啜拔,帶著族人一並來降。他們的身影,在草原的落日餘暉下,顯得格外落寞與無奈。而另一部分,則推舉了判闕特勤的兒子為烏蘇末施可汗,在漠南繼續頑強地活動,如同在黑暗中閃爍的微弱燭光,堅守著最後的一絲希望。
這兩方的落敗,都發生在天寶元年,那是一個充滿了變數與動蕩的年份。當年九月,李隆基仿若一位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帶著一絲玩味與權謀,同時召見了這兩方,並大加封賞。他的眼神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讓人難以捉摸其內心的真實想法。草原上,隻剩下了阿史那施率領的回紇、葛邏祿,以及還在苟延殘喘的烏蘇末施可汗。此時的草原,仿若一片被戰火洗禮後的廢墟,彌漫著死亡與絕望的氣息。
烏蘇末施可汗當時勢弱,如在暴風雨中飄搖的小船,準備內附大唐。唐王朝派遣了名將王忠嗣進入草原,王忠嗣的到來,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在草原之上,讓各方勢力都感受到了一股強大的壓力。草原上,又多了一方強大的勢力,局勢變得更加錯綜複雜。
但烏蘇末施也深知阿史那施得到了唐王朝的支持,他的心中,猶如被一團亂麻纏繞,擔心自己投唐後沒有好果子吃,於是在猶豫與徘徊中,如熱鍋上的螞蟻,備受煎熬。王忠嗣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微妙的局勢,借機聯係阿史那施及回紇、葛邏祿,共同攻打烏蘇末施。天寶二載(743 年),烏蘇末施在這場多方圍剿之下,兵敗被殺,他的首級,如一顆冰冷的石頭,被傳送到了長安。然而,唐王朝在天寶四載才得到烏蘇末施死亡的消息,命運的時差,在這場草原紛爭中,顯得如此荒誕而又無奈。實際上,在兩年前,烏蘇末施就已經魂歸草原,成為了曆史的塵埃。
烏蘇末施這一派勢力,仍然還有殘餘力量,他們如頑強的野草,擁立了後突厥汗國的末代可汗——白眉可汗。白眉可汗率領著殘部,一路西退,苦苦掙紮,他們的身影,在草原的夕陽下,顯得格外孤獨與悲壯。雖然還算是一方勢力,但在這風雲變幻的草原舞台上,已經如微不足道的螻蟻,無足輕重。
阿史那施被回紇和葛邏祿短暫地推舉為後突厥可汗,他的榮耀,如曇花一現。隨即,兩族發動政變,推翻了阿史那施。此時,真正控製草原的隻剩下回紇和葛邏祿了。當然,雄踞漠南的王忠嗣唐軍,如草原上的霸主,無人敢小覷。他們的存在,如同懸在各方勢力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人敬畏。
原本算上唐軍在內的四方八股勢力,如今隻剩下三股了,唐軍還隻能算是拉偏架的裁判員。於是,回紇和葛邏祿開始為後突厥汗國角鬥場冠軍位置發起最後的衝擊。那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一場關於權力、榮耀與生存的終極較量。然而,具體的過程,卻如被歲月塵封的史書,史書記載不詳,隻知道天寶四載(745 年)回紇擊敗了葛邏祿。葛邏祿在這場戰敗之後,大部分如驚飛的鳥群,西逃到了當年西突厥的領地,其餘部分則如涓涓細流,融入了回紇。
到此為止,回紇才真正成為了蒙古高原上的唯一霸主,其首領自立為可汗。天寶四載(745 年),是回紇汗國成立的一年,那是一個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時刻,仿若一顆新星在草原的天空中冉冉升起。同年,回紇可汗接受了唐王朝奉義王的封號,回紇汗國成為唐王朝的藩屬國,並在天寶五載被唐王朝冊封為骨咄祿毗伽闕懷仁可汗。
這段時間,回紇一直在與唐軍王忠嗣部密切配合作戰,他們的合作,如同一雙有力的大手,共同推動著草原局勢的發展。天寶四載三月,回紇人斬殺了後突厥正統王族的最後一位白眉可汗,白眉可汗的首級,如一件戰利品,被送到了長安,正式宣告了後突厥汗國的滅亡。那曾經威震中亞、西域、蒙古高原的後突厥汗國,如一座雄偉的大廈,在曆史的長河中轟然倒塌。
在此之前,阿史那家族在西突厥的統治已經被突騎施取代,而這次東突厥的阿史那氏又被回紇取代,突厥人縱橫中亞、西域、蒙古高原的輝煌曆史,徹底畫上了句號。突厥人,如風中的落葉,紛紛融入包括漢族在內的東亞各族當中,他們的文化與血脈,在歲月的長河中,與其他民族相互交融,成為了曆史的一部分。
同羅族降唐之後,首領阿布思被封為奉信王,然而,他的命運卻如一場悲劇的上演。後來,他叛唐被殺,在安史之亂時,部分同羅族如迷失方向的靈魂,加入了安祿山的隊伍,成為了那場叛亂中的一股力量。
仆固族降唐後,首領乙李啜拔便是後來名將仆固懷恩的父親。由於與回紇同出鐵勒一族,在協調唐王朝與回紇汗國關係方麵,有著天然的優勢。這也是仆固懷恩即使後來叛唐也沒有被清算的原因之一,唐王朝如同一位精明的棋手,還需要仆固家族繼續完成聯係回紇的任務,在這複雜的政治棋局中,每一顆棋子都有著其獨特的價值與使命。
後突厥汗國的滅亡,可謂是唐玄宗李隆基帝王生涯中的最高武功。他站在曆史的舞台上,猶如一位手握乾坤的王者,見證了這一切的發生。可惜,當時的唐玄宗李隆基,已經被歲月與權力消磨了開拓進取的精神,仿若一位暮年的老者,失去了往日的雄心壯誌。否則,他本可以如一位英明的君主,隨便找個阿史那家族的人扶持一下,趁著回紇勢力弱小之機,如獵人捕殺獵物般滅掉回紇,繼初唐之後第二次占領蒙古高原。那時,有王忠嗣這樣的名將為帥,郭子儀、李光弼等人都在王忠嗣軍中,他們年紀正值當打之年,如出鞘的寶劍,鋒利無比。若真如此,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可能性極大。
而一旦唐王朝控製了蒙古高原,契丹、奚族兩蕃也就如被困在籠中的野獸,被戰略包圍,極有可能被徹底解決,那麽,安祿山做大的機會也將如泡沫般消散。唐玄宗李隆基的一念之差,不但錯過了這二次擴張的絕佳機會,還為後來的盛唐崩塌埋下了深深的隱患。那曾經輝煌無比的盛唐,如一艘在曆史長河中航行的巨輪,在這不經意間的決策失誤後,開始緩緩駛向那未知的黑暗深淵,命運的齒輪在此刻悄然轉向,曆史也隨之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