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娘娘出現在舞台上,她手持指揮棒,優雅地走上舞台前方的指揮台。她的出現,引起了台下席間文人墨客們一陣陣歡呼聲,和王公貴族、萬國使者們的驚歎聲。她微微點頭,向觀眾致意,然後舉起指揮棒。樂師們立刻集中注意力,準備開始演奏。隨著指揮棒的輕輕揮動,那悠揚的音樂緩緩響起,如同春風拂過湖麵,泛起層層漣漪。最初的音符輕柔而舒緩,仿佛在邀請觀眾進入一個神秘的世界。
胡姬揮舞著九色旗,舞者們如同仙女下凡般輕盈地分隊走上舞台。她們的服飾在燈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美麗動人。她們的臉上帶著自信的微笑,開始隨著音樂舞動。那整齊而又靈動的舞步,立刻吸引了觀眾的目光。她們的舞姿優美,如同花朵在風中搖曳,又如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韻律感,展現出了大唐與龜茲文化融合的獨特魅力。
“樂師們,那是演奏的高手,手指在樂器上跳躍,如同精靈在琴弦上嬉戲,悠然自得。”琵琶聲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清脆悅耳;古箏的音色則像山間的清泉,流淌在人們的心間;笛子的聲音仿若林間的鳥鳴,悠揚婉轉。樂師們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裏,他們的表情或陶醉、或激昂,每一個音符都是他們靈魂的傾訴。那鼓點,就像戰鼓在沙場轟鳴,一下下激蕩起咱上陣殺敵的萬丈豪情,如洶湧澎湃的浪潮,勢不可擋。沉重而有力的鼓槌落下,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仿佛能衝破雲霄,讓人們的熱血為之沸騰。每一次擊鼓,都像是戰場上衝鋒的號角,喚起了人們內心深處的勇氣和力量。
在如夢似幻的《唐風龜茲樂》舞那片音樂的神秘之境中,李謨的笛聲恰似靈動的精靈,率先輕盈地躍然而起。那笛聲宛如從山間歡騰而出的清泉,澄澈得不染一絲塵埃,靈動得如同跳躍在陽光中的光斑。它那清脆的音色,是大自然慷慨賜予的珍寶,滿載著清晨山林間氤氳的水汽和馥鬱的花香,如潺潺溪流,悠悠然淌入人們心靈的深處。每一個音符都像是長了翅膀的精靈在翩翩起舞,它們帶著夢幻的色彩,以無比輕盈的姿態,觸動著人們內心最柔軟、最隱秘的角落,如同微風輕拂湖麵,泛起層層溫情的漣漪。
李謨吹奏之時,那笛聲就像一位高瞻遠矚、卓越非凡的領航者,引領著整個旋律的發展方向。當旋律需要激情澎湃的衝鋒時,他的笛聲刹那間高亢激昂起來,仿若一隻展翅怒號、翱翔於九天雲霄的雄鷹,以氣吞山河之勢,衝破重重雲霧,其聲威震四野,讓每一個聽眾的靈魂都為之震顫;而當情感如潺潺流水般趨於舒緩之時,那笛聲又變得低沉婉轉,恰似夜闌人靜、明月高懸之際,漂泊的遊子在月下思念故鄉時的輕聲歎息,這歎息中飽含著眷戀與哀愁。這笛聲與舞者們的每一個動作都配合得如同天作之合,舞者的旋轉似與音符共舞,跳躍像是追逐著旋律的節奏,抬手、回眸都像是在笛聲中找到了靈魂的依托,二者相輔相成,交織出一幅動人心弦的畫卷。
雷海青的琵琶聲亦如洪鍾大呂,在這音樂的盛宴中閃耀著璀璨光芒,毫不遜色於那悠揚的笛聲。每一個音符都像是一位從歲月長河深處緩緩走來的老者,帶著古老傳說的神秘麵紗。那琴弦的振動,仿佛是曆史的車輪在悠悠蕩蕩地緩緩滾動,每一圈都承載著千年的滄桑變遷和無數動人心魄的故事。時而,它如戰場上金戈交鳴、鐵馬奔騰,那激昂的節奏和雄渾的音色,訴說著戰士們的英勇無畏和戰爭的悲壯慘烈,讓每一個人都仿佛置身於硝煙彌漫的沙場,熱血在胸膛中沸騰翻滾;時而,它又似情人在花前月下的低聲細語,纏綿悱惻,那柔和的音符如同情人的呼吸,為舞蹈增添了濃厚而深沉的情感色彩,宛如在畫卷上染上了一層淒美而浪漫的底色。每一次撥弦,都像是打開了一扇通往神秘過去的大門,那門後是無盡的故事與情感,讓人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如癡如醉,在古老的傳說與動人的情感中流連忘返。
江浩然的二胡聲則有著一種獨一無二、攝人心魄的魅力,它宛如一根堅韌而又細膩的絲線,在音樂的廣袤世界裏輕盈地穿梭。這絲線像是擁有神奇的魔法,將李謨笛聲的空靈靈動、雷海青琵琶聲的厚重滄桑等所有音樂元素緊密地串聯在一起,編織成一幅絢麗多彩的音樂織錦。當二胡聲響起,似有一種無形的、神秘的力量在空氣中蔓延開來,這種力量如同春風化雨,讓整個音樂更加和諧統一,恰似一幅色彩斑斕卻又布局精妙絕倫的畫卷,每一處色彩都恰到好處,每一筆勾勒都獨具匠心。它的音色或悠揚如飄蕩在雲端的仙樂,或悲愴如失去摯愛後的痛哭流涕,或激昂如戰士衝鋒陷陣的呐喊,或舒緩如母親輕撫嬰兒的溫柔撫摸,在這宏大的音樂大合奏中,二胡聲起到了畫龍點睛的關鍵作用,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唐風龜茲樂的皇冠之上,使得整個樂曲成為了一個不可分割、完美無瑕的藝術整體,宛如一座不朽的音樂豐碑,屹立於藝術的殿堂之中。
二胡堪稱一件難學的樂器,而若想熟練地駕馭它,更是難上加難。二胡自身的結構特點,加之選材與製作過程中存在的隨機性,使得每一把二胡的音質和音色都獨具個性特征。若要得心應手地演奏自己的二胡,就必須經曆一個熟悉二胡、調整二胡、掌控二胡的過程,並且要通過訓練全麵掌握二胡的操作技術,進而具備演奏二胡的能力。
當麵對一把二胡時,首要之事便是進行磨合。在磨合期,蟒皮的磨合最為關鍵。新蒙的琴皮通常質地較硬且緊繃,需要持續拉琴,讓其纖維組織適應各種作用力的傳導,從而引發琴皮振動。無論是內弦還是外弦,高音區或是低音區,長弓、短弓、重弓、輕弓、慢弓、快弓、頓弓、顫弓等各類弓法和指法,都要一一練習。唯有如此,琴皮才能適應不同力度的變化,使得琴皮的振動頻率在各個音高點上、在不同力度下,都能產生最佳的振動效果。當江浩然把琴皮的彈性達到最佳狀態時,琴皮完全“振”開了,此時,他手中的二胡聲音越拉越動聽。
隨著樂舞的進行,舞者們的隊形不斷變化。一會兒組成了壯觀的方陣,像是千軍萬馬在戰場上列陣;一會兒又變換成了優美的圓形,如同明月當空,寓意著團圓與和諧。她們手中的彩帶隨著動作飛舞,在空中畫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她們的表情豐富多變,將舞蹈中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歡快的部分,她們笑容滿麵,讓觀眾感受到了喜悅;激昂的部分,她們目光堅定,展現出了勇氣和力量。
台下席間三千多觀眾被這場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他們目不轉睛地看著舞台,沉浸在這美妙的音樂和唐風龜茲樂舞之中。唐玄宗李隆基坐在高位龍坐上,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對這個《唐風龜茲樂》的改變創新非常滿意,對這場表演十分讚賞。
王公大臣、後宮夫人、進士文人、各國使者、嘉賓們也紛紛點頭稱讚,眼中滿是驚歎與喜悅。特別是各國使節們更是看得如癡如醉,他們被大唐這兼容並蓄的文化魅力所折服,交頭接耳地低聲議論著,對這融合了唐風與龜茲韻味的樂舞讚歎不已。每一個精彩的舞蹈動作、每一段動人心弦的旋律,都像是在向他們訴說著大唐的輝煌與偉大,讓他們對這個東方大國又增添了幾分敬畏之情。
在那熠熠生輝、璀璨奪目的舞台之上,樂隊前方靜靜擺放著的高高的架子鼓,恰似一位沉默無言卻又時刻蓄勢待發的巨人,透著一種威嚴而內斂的力量。
當《唐風龜茲樂》舞蹈如潺潺溪流逐漸匯聚成洶湧浪潮,緩緩步入高潮部分之時,樂聖李龜年穩穩地手持胡桃木鼓棒,刹那間,“咚咚咚”,開始發力敲擊起來,仿若開啟了一場震撼心靈的視聽盛宴。
那激昂的鼓點,宛如被徹底喚醒的雷神在花萼相輝樓國宴中心內憤怒地咆哮,“轟隆隆”“劈裏啪啦”,聲聲震耳欲聾,那陣陣轟鳴聲如同滾滾驚雷,不斷地在樓內回響、激蕩,直往人們心底鑽去,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靈,仿佛這鼓點已然化作了一個擁有鮮活生命的精靈,正迫不及待地、急切地向眾人展示它那足以衝破一切束縛的強大力量;那鼓點又似一群脫韁後盡情撒歡的駿馬,在空氣中肆意奔騰、縱橫馳騁,“噠噠噠”的馬蹄聲般的節奏由遠及近、由緩至急,一下下有力地衝擊著大家的情緒,讓每一顆心都不由自主地隨著它的韻律律動起來,好似被一隻無形的手牽引著,沉浸其中無法自拔;那鼓點還仿若英勇無畏的戰士們敲響的戰鼓,每一下都飽含著昂揚的鬥誌,“砰砰砰”,聲聲猶如激昂的號角,深情地呼喚著人們心底潛藏已久的萬丈豪情,似在無比驕傲地訴說著大唐那輝煌燦爛、威震四方的過往,令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而當舞蹈徹底踏入高潮時分,李龜年手上的鼓棒揮舞得越發迅猛,那激昂的鼓點啊,一旦響起來,好似有著開天辟地的氣勢,仿佛要把這花萼相輝樓那堅固無比的穹頂給震得粉碎,那聲音猶如洶湧的波濤,“哐哐哐”,一路奔騰,能衝破九霄雲外,讓天地都為之震顫,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那激昂的鼓點,仿佛擁有一種神奇的魔力,竟能讓這世間萬物都隨著它的節奏瘋狂搖擺,巍峨的山河似乎都要為之改變原本的模樣,花草樹木像是在跳著熱烈的舞蹈,連空氣都變得躁動不安,強有力地衝擊著眾人的情緒防線;那激昂的鼓點,更似有成千上萬的千軍萬馬在同時奔騰呐喊,“轟轟轟”“殺殺殺”,馬蹄聲、喊殺聲相互交織、響徹雲霄,能一下子喚醒每一個人潛藏心底的萬丈豪情,盡顯大唐那雄渾壯闊、氣吞山河的氣魄,讓人仿佛穿越時空,置身於那金戈鐵馬、豪情萬丈的盛世之中。
舞者們,順著這極具衝擊力、充滿蓬勃活力的鼓點節奏,舞步越發剛勁有力,她們高高躍起,身姿輕盈又矯健,如同展翅翱翔的雄鷹,向著那高遠的天空奮力搏擊,盡情彰顯著大唐那雄渾氣魄,而那靈動的鼓點呀,始終就像一位熱情洋溢的啦啦隊隊長,在一旁不知疲倦地為舞者們呐喊助威,使得整個氛圍都沉浸在豪邁又震撼的氣息之中,在這鼓點營造的震撼氛圍裏,每一個人都深深沉醉其中,仿佛時間都停止了流逝,那大唐的豪邁、那無盡的震撼,久久縈繞心頭,令人實在是難以忘懷,宛如一場不願醒來的盛世之夢。
江浩然手中的二胡也在這一刻發揮到了極致,高音區的音符如同一把把利劍,穿透雲霄,與鼓點相互呼應。他的身體微微晃動,完全沉浸在音樂之中,仿佛他就是音樂的一部分。他的臉上洋溢著激情,每一個表情都隨著旋律變化,那是對音樂深深的熱愛和對表演的全情投入。
李謨的笛聲在激昂的氛圍中如同一縷清風,穿梭其中。它在高音的激昂和鼓點的強烈中,巧妙地增添了靈動的色彩,使整個音樂層次更加豐富。那高音笛子吹出的音符像是靈動的飛鳥,在激烈的戰場上盤旋,為緊張的氣氛帶來一絲舒緩,卻又不失激昂之情,讓觀眾在熱血沸騰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細膩的情感變化。
雷海青的琵琶聲在高潮中愈發急促,如同戰場上的金戈交鳴,錚錚作響。每一個音符都像是射出的利箭,充滿了殺傷力和衝擊力。但在某些瞬間,又會有輕柔舒緩的旋律流出,仿佛是戰士們在戰鬥間隙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這種剛柔並濟的演奏,將琵琶在《唐風龜茲樂》舞中的靈魂作用展現得淋漓盡致,把舞蹈中的情感推向了更深的層次。
胡姬在舞者隊伍中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她的舞姿最為出眾。她的每一個動作都精準無誤,且充滿了表現力。在高潮部分,她的跳躍更高,旋轉更快,彩帶在她身邊飛舞,如同仙女在雲霞中穿梭。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自信,引領著舞者們將整個表演推向巔峰。她就像一位指揮千軍萬馬的女將軍,用自己的領舞向世人展示著大唐與龜茲融合的獨特魅力,讓觀眾們深深感受到了這場樂舞的精髓。
此時,舞台上的燈光也配合著表演,閃耀出更加絢爛的光芒。金色的光線如同陽光照耀大地,灑在舞者們身上,象征著大唐的輝煌;彩色的光線交織變幻,像是龜茲那神秘而多彩的文化畫卷在眼前展開。光影時而明亮,時而暗然,與舞蹈、音樂完美融合,營造出了一個如夢似幻的世界,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仿佛置身於仙境之中,領略著這超越時空的藝術之美。
隨著高潮的持續,場內三千多觀眾和場外街道上萬觀眾們的情緒也被完全點燃。他們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的節奏鼓掌、歡呼,宴席上的一些文人墨客甚至激動得站在凳子上。整個花萼相輝樓國宴中心都沉浸在一片狂熱的氛圍中,仿佛這裏不再是端午盛會國宴的場所,而是一個充滿激情與歡樂的藝術殿堂。這場表演已經超越了簡單的娛樂,成為了一種文化的狂歡,讓每一個參與者都深深感受到了大唐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限魅力。
在這狂歡的氛圍中,音樂與舞蹈的融合達到了極致。舞者們的每一個動作都像是在與音樂對話,而音樂則像是舞者們靈魂的延伸。江浩然的二胡聲時而激昂,如洶湧澎湃的江河,推動著舞蹈的節奏;時而悠揚,似山間潺潺的溪流,為舞蹈增添了幾分柔情。李謨的笛聲在其中穿梭自如,如同靈動的飛鳥,為整個表演帶來了清新與靈動的氣息。雷海青的琵琶聲則像是戰場上的戰鼓與柔情的傾訴交織,為舞蹈注入了豐富的情感層次。胡姬的領舞更是將這種融合推向了新的高度,她的身姿如同火焰,在舞台上燃燒,引領著舞者們如同繁星圍繞著她旋轉、跳躍,展現出大唐與龜茲文化融合後的絢爛之美。
隨著唐風龜茲樂舞表演接近尾聲,音樂逐漸舒緩,舞者們的動作也變得輕柔起來。他們像是從激情的夢境中慢慢蘇醒,帶著一絲留戀和不舍。彩帶輕輕飄落,如同飄落的花瓣,象征著這場盛大表演的漸漸落幕。觀眾們也仿佛從狂歡中回過神來,但眼中依然閃爍著興奮和感動的光芒。他們知道,這場《唐風龜茲樂》的表演將成為他們心中永恒的記憶,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在大唐文化的長河中閃耀。
隨著那最後一聲鼓點戛然而止,仿若餘音還在空中縈繞,貴妃娘娘手中的指揮棒輕輕摔下,刹那間,舞者們好似那斷了絲線的木偶一般,動作整齊劃一,迅速收隊站好。隻見她們身姿筆直又微微前傾,雙手優雅地合於胸前,極有韻律地輕輕晃動著。那左手掌心平平展開,緩緩向下,穩穩地壓住右拳,恰好正對著胸口,作起了平揖,一舉一動間盡顯唐朝禮儀的莊重與典雅。
說起唐朝的行禮方式呀,那可是頗有講究的。在唐代,行拱手禮時,身體和手皆保持靜止,不動如山,自有一番古樸肅穆之感。而到了現代,行拱手禮時,人們往往身體立正站好,兩條手臂如同環抱鼓一般伸出來,雙手在胸前抱舉或是疊合在一起,然後自上而下,亦或是由內而外,富有節奏地輕輕晃動著。那左手掌心平展,向下壓住右拳,位置正對著胸口,既不高於顎部,也不低於胸部,平臂行禮,此乃“王者對揖”“時揖”“平揖”,不同的稱呼卻都承載著深厚的禮儀文化內涵呢。
若是上位者回禮,那手勢又有不同了。隻見其雙手平伸,指間相互交錯,左手在外,兩隻掌心向內,兩條手臂向前伸出,仿佛環抱著什麽似的,而後將手舉至顎部,同時微微欠身行禮,這般便是“天揖”“上揖”了,用這樣的行禮方式向長輩表達敬重再合適不過。更有一種手勢,以這樣的姿勢直起身子,再將手高高舉過額頭,此乃“帝揖”,往昔這可是祭祀時才會用到的禮節,後來也被用以向皇室和宰相行禮,盡顯尊崇之意。
而且,行禮之時,雙手互握合於胸前,這其中也有門道呢。在當代,一般是右手握拳置於內側,左手在外包裹著;可要是遇上喪事行拱手禮,那順序可就正好反過來了。有一種說法是,古人向來以左為敬,況且人們在攻擊他人時,通常用的是右手,所以拱手的時候,左手在外,以左示人,意在展現真誠與尊敬之情。不過,女子行拱手禮時卻恰恰相反,畢竟男子以左為尊,而女子則以右為尊,這細微之處的差別,也彰顯出了古時禮儀對於男女不同的規範呢。
觀眾們紛紛起立,向舞者們、樂師們表示敬意。
司儀江浩然走上舞台,宣布第二場《唐風龜茲樂》表演結束時,時間好像停止了轉動,場內外一片寂靜,隨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今兒台上的舞者,像花叢中的蝴蝶輕盈自在,每一步都似在花蕊上輕點,輕鬆無比。”舞者們身著色彩斑斕的服飾,那輕薄的衣袂隨風飄舞,恰似蝴蝶五彩的翅膀。她們旋轉時,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朵,綻放在舞台中央,舞步輕盈得仿佛不受地心引力的束縛。她們的眼神中閃爍著靈動的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將自己對舞蹈的熱愛和理解通過每一個動作傳遞給台下的觀眾。
江大人的二胡曲,宛如一位孤獨的行者在沙漠中低吟,訴說著千年的滄桑,催人淚下。二胡的琴弦在江大人的拉動下,發出如泣如訴的聲音,那聲音像是大漠中的風聲,帶著無盡的孤寂和淒涼。仿佛能看到在茫茫大漠中,孤煙嫋嫋升起,一位旅人牽著駱駝,在風沙中艱難前行,背影是那樣的落寞。音樂啊,就是那神奇的魔法師,它能點燃熱血激情的火焰,又能化作輕柔的春風,撫慰心靈的創傷。當激昂的音樂響起時,人們的心也隨之燃燒,充滿了鬥誌;而當舒緩的旋律流淌時,又能治愈人們內心的傷痛,如同溫暖的陽光灑在心頭。
真乃“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啊!胡姬美人帶著舞者們無數次的排練,磨破了雙腳,累彎了腰背,才換來今日台上的驚豔;樂師們日夜鑽研樂譜,反複練習指法,方能奏出這動人心弦的旋律。今兒個,諸位的心就像在樂舞之海上漂泊的小船,隨著節奏的悲歡,起起伏伏。歡快的節奏如順風的海浪,推動著小船勇往直前,讓人們感到無比愉悅;而悲傷的旋律則似逆流的波濤,拍打著小船,讓人們的心中泛起陣陣酸楚。
胡姬揮舞著九色旗,舞者們如同仙女下凡般輕盈地分隊走上舞台。她們的服飾在燈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美麗動人。她們的臉上帶著自信的微笑,開始隨著音樂舞動。那整齊而又靈動的舞步,立刻吸引了觀眾的目光。她們的舞姿優美,如同花朵在風中搖曳,又如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韻律感,展現出了大唐與龜茲文化融合的獨特魅力。
“樂師們,那是演奏的高手,手指在樂器上跳躍,如同精靈在琴弦上嬉戲,悠然自得。”琵琶聲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清脆悅耳;古箏的音色則像山間的清泉,流淌在人們的心間;笛子的聲音仿若林間的鳥鳴,悠揚婉轉。樂師們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裏,他們的表情或陶醉、或激昂,每一個音符都是他們靈魂的傾訴。那鼓點,就像戰鼓在沙場轟鳴,一下下激蕩起咱上陣殺敵的萬丈豪情,如洶湧澎湃的浪潮,勢不可擋。沉重而有力的鼓槌落下,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仿佛能衝破雲霄,讓人們的熱血為之沸騰。每一次擊鼓,都像是戰場上衝鋒的號角,喚起了人們內心深處的勇氣和力量。
在如夢似幻的《唐風龜茲樂》舞那片音樂的神秘之境中,李謨的笛聲恰似靈動的精靈,率先輕盈地躍然而起。那笛聲宛如從山間歡騰而出的清泉,澄澈得不染一絲塵埃,靈動得如同跳躍在陽光中的光斑。它那清脆的音色,是大自然慷慨賜予的珍寶,滿載著清晨山林間氤氳的水汽和馥鬱的花香,如潺潺溪流,悠悠然淌入人們心靈的深處。每一個音符都像是長了翅膀的精靈在翩翩起舞,它們帶著夢幻的色彩,以無比輕盈的姿態,觸動著人們內心最柔軟、最隱秘的角落,如同微風輕拂湖麵,泛起層層溫情的漣漪。
李謨吹奏之時,那笛聲就像一位高瞻遠矚、卓越非凡的領航者,引領著整個旋律的發展方向。當旋律需要激情澎湃的衝鋒時,他的笛聲刹那間高亢激昂起來,仿若一隻展翅怒號、翱翔於九天雲霄的雄鷹,以氣吞山河之勢,衝破重重雲霧,其聲威震四野,讓每一個聽眾的靈魂都為之震顫;而當情感如潺潺流水般趨於舒緩之時,那笛聲又變得低沉婉轉,恰似夜闌人靜、明月高懸之際,漂泊的遊子在月下思念故鄉時的輕聲歎息,這歎息中飽含著眷戀與哀愁。這笛聲與舞者們的每一個動作都配合得如同天作之合,舞者的旋轉似與音符共舞,跳躍像是追逐著旋律的節奏,抬手、回眸都像是在笛聲中找到了靈魂的依托,二者相輔相成,交織出一幅動人心弦的畫卷。
雷海青的琵琶聲亦如洪鍾大呂,在這音樂的盛宴中閃耀著璀璨光芒,毫不遜色於那悠揚的笛聲。每一個音符都像是一位從歲月長河深處緩緩走來的老者,帶著古老傳說的神秘麵紗。那琴弦的振動,仿佛是曆史的車輪在悠悠蕩蕩地緩緩滾動,每一圈都承載著千年的滄桑變遷和無數動人心魄的故事。時而,它如戰場上金戈交鳴、鐵馬奔騰,那激昂的節奏和雄渾的音色,訴說著戰士們的英勇無畏和戰爭的悲壯慘烈,讓每一個人都仿佛置身於硝煙彌漫的沙場,熱血在胸膛中沸騰翻滾;時而,它又似情人在花前月下的低聲細語,纏綿悱惻,那柔和的音符如同情人的呼吸,為舞蹈增添了濃厚而深沉的情感色彩,宛如在畫卷上染上了一層淒美而浪漫的底色。每一次撥弦,都像是打開了一扇通往神秘過去的大門,那門後是無盡的故事與情感,讓人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如癡如醉,在古老的傳說與動人的情感中流連忘返。
江浩然的二胡聲則有著一種獨一無二、攝人心魄的魅力,它宛如一根堅韌而又細膩的絲線,在音樂的廣袤世界裏輕盈地穿梭。這絲線像是擁有神奇的魔法,將李謨笛聲的空靈靈動、雷海青琵琶聲的厚重滄桑等所有音樂元素緊密地串聯在一起,編織成一幅絢麗多彩的音樂織錦。當二胡聲響起,似有一種無形的、神秘的力量在空氣中蔓延開來,這種力量如同春風化雨,讓整個音樂更加和諧統一,恰似一幅色彩斑斕卻又布局精妙絕倫的畫卷,每一處色彩都恰到好處,每一筆勾勒都獨具匠心。它的音色或悠揚如飄蕩在雲端的仙樂,或悲愴如失去摯愛後的痛哭流涕,或激昂如戰士衝鋒陷陣的呐喊,或舒緩如母親輕撫嬰兒的溫柔撫摸,在這宏大的音樂大合奏中,二胡聲起到了畫龍點睛的關鍵作用,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唐風龜茲樂的皇冠之上,使得整個樂曲成為了一個不可分割、完美無瑕的藝術整體,宛如一座不朽的音樂豐碑,屹立於藝術的殿堂之中。
二胡堪稱一件難學的樂器,而若想熟練地駕馭它,更是難上加難。二胡自身的結構特點,加之選材與製作過程中存在的隨機性,使得每一把二胡的音質和音色都獨具個性特征。若要得心應手地演奏自己的二胡,就必須經曆一個熟悉二胡、調整二胡、掌控二胡的過程,並且要通過訓練全麵掌握二胡的操作技術,進而具備演奏二胡的能力。
當麵對一把二胡時,首要之事便是進行磨合。在磨合期,蟒皮的磨合最為關鍵。新蒙的琴皮通常質地較硬且緊繃,需要持續拉琴,讓其纖維組織適應各種作用力的傳導,從而引發琴皮振動。無論是內弦還是外弦,高音區或是低音區,長弓、短弓、重弓、輕弓、慢弓、快弓、頓弓、顫弓等各類弓法和指法,都要一一練習。唯有如此,琴皮才能適應不同力度的變化,使得琴皮的振動頻率在各個音高點上、在不同力度下,都能產生最佳的振動效果。當江浩然把琴皮的彈性達到最佳狀態時,琴皮完全“振”開了,此時,他手中的二胡聲音越拉越動聽。
隨著樂舞的進行,舞者們的隊形不斷變化。一會兒組成了壯觀的方陣,像是千軍萬馬在戰場上列陣;一會兒又變換成了優美的圓形,如同明月當空,寓意著團圓與和諧。她們手中的彩帶隨著動作飛舞,在空中畫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她們的表情豐富多變,將舞蹈中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歡快的部分,她們笑容滿麵,讓觀眾感受到了喜悅;激昂的部分,她們目光堅定,展現出了勇氣和力量。
台下席間三千多觀眾被這場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他們目不轉睛地看著舞台,沉浸在這美妙的音樂和唐風龜茲樂舞之中。唐玄宗李隆基坐在高位龍坐上,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對這個《唐風龜茲樂》的改變創新非常滿意,對這場表演十分讚賞。
王公大臣、後宮夫人、進士文人、各國使者、嘉賓們也紛紛點頭稱讚,眼中滿是驚歎與喜悅。特別是各國使節們更是看得如癡如醉,他們被大唐這兼容並蓄的文化魅力所折服,交頭接耳地低聲議論著,對這融合了唐風與龜茲韻味的樂舞讚歎不已。每一個精彩的舞蹈動作、每一段動人心弦的旋律,都像是在向他們訴說著大唐的輝煌與偉大,讓他們對這個東方大國又增添了幾分敬畏之情。
在那熠熠生輝、璀璨奪目的舞台之上,樂隊前方靜靜擺放著的高高的架子鼓,恰似一位沉默無言卻又時刻蓄勢待發的巨人,透著一種威嚴而內斂的力量。
當《唐風龜茲樂》舞蹈如潺潺溪流逐漸匯聚成洶湧浪潮,緩緩步入高潮部分之時,樂聖李龜年穩穩地手持胡桃木鼓棒,刹那間,“咚咚咚”,開始發力敲擊起來,仿若開啟了一場震撼心靈的視聽盛宴。
那激昂的鼓點,宛如被徹底喚醒的雷神在花萼相輝樓國宴中心內憤怒地咆哮,“轟隆隆”“劈裏啪啦”,聲聲震耳欲聾,那陣陣轟鳴聲如同滾滾驚雷,不斷地在樓內回響、激蕩,直往人們心底鑽去,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靈,仿佛這鼓點已然化作了一個擁有鮮活生命的精靈,正迫不及待地、急切地向眾人展示它那足以衝破一切束縛的強大力量;那鼓點又似一群脫韁後盡情撒歡的駿馬,在空氣中肆意奔騰、縱橫馳騁,“噠噠噠”的馬蹄聲般的節奏由遠及近、由緩至急,一下下有力地衝擊著大家的情緒,讓每一顆心都不由自主地隨著它的韻律律動起來,好似被一隻無形的手牽引著,沉浸其中無法自拔;那鼓點還仿若英勇無畏的戰士們敲響的戰鼓,每一下都飽含著昂揚的鬥誌,“砰砰砰”,聲聲猶如激昂的號角,深情地呼喚著人們心底潛藏已久的萬丈豪情,似在無比驕傲地訴說著大唐那輝煌燦爛、威震四方的過往,令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而當舞蹈徹底踏入高潮時分,李龜年手上的鼓棒揮舞得越發迅猛,那激昂的鼓點啊,一旦響起來,好似有著開天辟地的氣勢,仿佛要把這花萼相輝樓那堅固無比的穹頂給震得粉碎,那聲音猶如洶湧的波濤,“哐哐哐”,一路奔騰,能衝破九霄雲外,讓天地都為之震顫,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那激昂的鼓點,仿佛擁有一種神奇的魔力,竟能讓這世間萬物都隨著它的節奏瘋狂搖擺,巍峨的山河似乎都要為之改變原本的模樣,花草樹木像是在跳著熱烈的舞蹈,連空氣都變得躁動不安,強有力地衝擊著眾人的情緒防線;那激昂的鼓點,更似有成千上萬的千軍萬馬在同時奔騰呐喊,“轟轟轟”“殺殺殺”,馬蹄聲、喊殺聲相互交織、響徹雲霄,能一下子喚醒每一個人潛藏心底的萬丈豪情,盡顯大唐那雄渾壯闊、氣吞山河的氣魄,讓人仿佛穿越時空,置身於那金戈鐵馬、豪情萬丈的盛世之中。
舞者們,順著這極具衝擊力、充滿蓬勃活力的鼓點節奏,舞步越發剛勁有力,她們高高躍起,身姿輕盈又矯健,如同展翅翱翔的雄鷹,向著那高遠的天空奮力搏擊,盡情彰顯著大唐那雄渾氣魄,而那靈動的鼓點呀,始終就像一位熱情洋溢的啦啦隊隊長,在一旁不知疲倦地為舞者們呐喊助威,使得整個氛圍都沉浸在豪邁又震撼的氣息之中,在這鼓點營造的震撼氛圍裏,每一個人都深深沉醉其中,仿佛時間都停止了流逝,那大唐的豪邁、那無盡的震撼,久久縈繞心頭,令人實在是難以忘懷,宛如一場不願醒來的盛世之夢。
江浩然手中的二胡也在這一刻發揮到了極致,高音區的音符如同一把把利劍,穿透雲霄,與鼓點相互呼應。他的身體微微晃動,完全沉浸在音樂之中,仿佛他就是音樂的一部分。他的臉上洋溢著激情,每一個表情都隨著旋律變化,那是對音樂深深的熱愛和對表演的全情投入。
李謨的笛聲在激昂的氛圍中如同一縷清風,穿梭其中。它在高音的激昂和鼓點的強烈中,巧妙地增添了靈動的色彩,使整個音樂層次更加豐富。那高音笛子吹出的音符像是靈動的飛鳥,在激烈的戰場上盤旋,為緊張的氣氛帶來一絲舒緩,卻又不失激昂之情,讓觀眾在熱血沸騰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細膩的情感變化。
雷海青的琵琶聲在高潮中愈發急促,如同戰場上的金戈交鳴,錚錚作響。每一個音符都像是射出的利箭,充滿了殺傷力和衝擊力。但在某些瞬間,又會有輕柔舒緩的旋律流出,仿佛是戰士們在戰鬥間隙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這種剛柔並濟的演奏,將琵琶在《唐風龜茲樂》舞中的靈魂作用展現得淋漓盡致,把舞蹈中的情感推向了更深的層次。
胡姬在舞者隊伍中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她的舞姿最為出眾。她的每一個動作都精準無誤,且充滿了表現力。在高潮部分,她的跳躍更高,旋轉更快,彩帶在她身邊飛舞,如同仙女在雲霞中穿梭。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自信,引領著舞者們將整個表演推向巔峰。她就像一位指揮千軍萬馬的女將軍,用自己的領舞向世人展示著大唐與龜茲融合的獨特魅力,讓觀眾們深深感受到了這場樂舞的精髓。
此時,舞台上的燈光也配合著表演,閃耀出更加絢爛的光芒。金色的光線如同陽光照耀大地,灑在舞者們身上,象征著大唐的輝煌;彩色的光線交織變幻,像是龜茲那神秘而多彩的文化畫卷在眼前展開。光影時而明亮,時而暗然,與舞蹈、音樂完美融合,營造出了一個如夢似幻的世界,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仿佛置身於仙境之中,領略著這超越時空的藝術之美。
隨著高潮的持續,場內三千多觀眾和場外街道上萬觀眾們的情緒也被完全點燃。他們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的節奏鼓掌、歡呼,宴席上的一些文人墨客甚至激動得站在凳子上。整個花萼相輝樓國宴中心都沉浸在一片狂熱的氛圍中,仿佛這裏不再是端午盛會國宴的場所,而是一個充滿激情與歡樂的藝術殿堂。這場表演已經超越了簡單的娛樂,成為了一種文化的狂歡,讓每一個參與者都深深感受到了大唐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限魅力。
在這狂歡的氛圍中,音樂與舞蹈的融合達到了極致。舞者們的每一個動作都像是在與音樂對話,而音樂則像是舞者們靈魂的延伸。江浩然的二胡聲時而激昂,如洶湧澎湃的江河,推動著舞蹈的節奏;時而悠揚,似山間潺潺的溪流,為舞蹈增添了幾分柔情。李謨的笛聲在其中穿梭自如,如同靈動的飛鳥,為整個表演帶來了清新與靈動的氣息。雷海青的琵琶聲則像是戰場上的戰鼓與柔情的傾訴交織,為舞蹈注入了豐富的情感層次。胡姬的領舞更是將這種融合推向了新的高度,她的身姿如同火焰,在舞台上燃燒,引領著舞者們如同繁星圍繞著她旋轉、跳躍,展現出大唐與龜茲文化融合後的絢爛之美。
隨著唐風龜茲樂舞表演接近尾聲,音樂逐漸舒緩,舞者們的動作也變得輕柔起來。他們像是從激情的夢境中慢慢蘇醒,帶著一絲留戀和不舍。彩帶輕輕飄落,如同飄落的花瓣,象征著這場盛大表演的漸漸落幕。觀眾們也仿佛從狂歡中回過神來,但眼中依然閃爍著興奮和感動的光芒。他們知道,這場《唐風龜茲樂》的表演將成為他們心中永恒的記憶,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在大唐文化的長河中閃耀。
隨著那最後一聲鼓點戛然而止,仿若餘音還在空中縈繞,貴妃娘娘手中的指揮棒輕輕摔下,刹那間,舞者們好似那斷了絲線的木偶一般,動作整齊劃一,迅速收隊站好。隻見她們身姿筆直又微微前傾,雙手優雅地合於胸前,極有韻律地輕輕晃動著。那左手掌心平平展開,緩緩向下,穩穩地壓住右拳,恰好正對著胸口,作起了平揖,一舉一動間盡顯唐朝禮儀的莊重與典雅。
說起唐朝的行禮方式呀,那可是頗有講究的。在唐代,行拱手禮時,身體和手皆保持靜止,不動如山,自有一番古樸肅穆之感。而到了現代,行拱手禮時,人們往往身體立正站好,兩條手臂如同環抱鼓一般伸出來,雙手在胸前抱舉或是疊合在一起,然後自上而下,亦或是由內而外,富有節奏地輕輕晃動著。那左手掌心平展,向下壓住右拳,位置正對著胸口,既不高於顎部,也不低於胸部,平臂行禮,此乃“王者對揖”“時揖”“平揖”,不同的稱呼卻都承載著深厚的禮儀文化內涵呢。
若是上位者回禮,那手勢又有不同了。隻見其雙手平伸,指間相互交錯,左手在外,兩隻掌心向內,兩條手臂向前伸出,仿佛環抱著什麽似的,而後將手舉至顎部,同時微微欠身行禮,這般便是“天揖”“上揖”了,用這樣的行禮方式向長輩表達敬重再合適不過。更有一種手勢,以這樣的姿勢直起身子,再將手高高舉過額頭,此乃“帝揖”,往昔這可是祭祀時才會用到的禮節,後來也被用以向皇室和宰相行禮,盡顯尊崇之意。
而且,行禮之時,雙手互握合於胸前,這其中也有門道呢。在當代,一般是右手握拳置於內側,左手在外包裹著;可要是遇上喪事行拱手禮,那順序可就正好反過來了。有一種說法是,古人向來以左為敬,況且人們在攻擊他人時,通常用的是右手,所以拱手的時候,左手在外,以左示人,意在展現真誠與尊敬之情。不過,女子行拱手禮時卻恰恰相反,畢竟男子以左為尊,而女子則以右為尊,這細微之處的差別,也彰顯出了古時禮儀對於男女不同的規範呢。
觀眾們紛紛起立,向舞者們、樂師們表示敬意。
司儀江浩然走上舞台,宣布第二場《唐風龜茲樂》表演結束時,時間好像停止了轉動,場內外一片寂靜,隨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今兒台上的舞者,像花叢中的蝴蝶輕盈自在,每一步都似在花蕊上輕點,輕鬆無比。”舞者們身著色彩斑斕的服飾,那輕薄的衣袂隨風飄舞,恰似蝴蝶五彩的翅膀。她們旋轉時,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朵,綻放在舞台中央,舞步輕盈得仿佛不受地心引力的束縛。她們的眼神中閃爍著靈動的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將自己對舞蹈的熱愛和理解通過每一個動作傳遞給台下的觀眾。
江大人的二胡曲,宛如一位孤獨的行者在沙漠中低吟,訴說著千年的滄桑,催人淚下。二胡的琴弦在江大人的拉動下,發出如泣如訴的聲音,那聲音像是大漠中的風聲,帶著無盡的孤寂和淒涼。仿佛能看到在茫茫大漠中,孤煙嫋嫋升起,一位旅人牽著駱駝,在風沙中艱難前行,背影是那樣的落寞。音樂啊,就是那神奇的魔法師,它能點燃熱血激情的火焰,又能化作輕柔的春風,撫慰心靈的創傷。當激昂的音樂響起時,人們的心也隨之燃燒,充滿了鬥誌;而當舒緩的旋律流淌時,又能治愈人們內心的傷痛,如同溫暖的陽光灑在心頭。
真乃“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啊!胡姬美人帶著舞者們無數次的排練,磨破了雙腳,累彎了腰背,才換來今日台上的驚豔;樂師們日夜鑽研樂譜,反複練習指法,方能奏出這動人心弦的旋律。今兒個,諸位的心就像在樂舞之海上漂泊的小船,隨著節奏的悲歡,起起伏伏。歡快的節奏如順風的海浪,推動著小船勇往直前,讓人們感到無比愉悅;而悲傷的旋律則似逆流的波濤,拍打著小船,讓人們的心中泛起陣陣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