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花萼相輝樓宴群臣》歌舞詩賦書盛會,恰似一場盛大的狂歡前奏,而花萼相輝樓內,則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成為這場狂歡的核心舞台。一場猶如夢幻般盛大的歌舞詩賦書盛會,在此處恰似一幅絢麗多彩、美輪美奐的巨大畫卷,正徐徐地展開它那充滿魅力的篇章。


    盛會的上半場,狀元出身加封翰林學士的江浩然,宛如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閃耀在這盛大的舞台之上。他那帥氣逼人的外表,如同春日裏盛開的花朵般,散發著迷人的魅力,吸引著眾人的目光。那明亮而深邃的眼眸,像是藏著星辰大海,深邃而神秘,讓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高挺的鼻梁下,嘴角總是帶著一抹自信而迷人的微笑,仿佛陽光般溫暖,照亮了每一個人的心田。


    他的主持風格幽默風趣,就像一陣清新的微風,輕輕拂過每一個人的心田,讓人們在歡笑中感受到歡樂的氛圍。他的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時而激情澎湃,如洶湧澎湃的海浪,一波又一波地衝擊著人們的心靈,將人們的情緒推向高潮;時而舒緩悠揚,好似涓涓細流,在山穀間潺潺流淌,讓人們沉浸在一種寧靜而愜意的氛圍之中。他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師,手中揮舞著名為“魅力”的魔法棒,每一次揮動,都能將現場的氣氛一次次推向令人心潮澎湃的高潮。


    然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或許是因為太過沉浸於這熱烈的氛圍之中,他竟一時疏忽,如同一隻迷失在繁花中的蜜蜂,忘記了介紹下半場的精彩節目。這一疏忽,就像在平靜如鏡的湖麵投入了一顆小小的石子,瞬間在這看似平靜的湖麵蕩起了層層漣漪,也為接下來的故事埋下了伏筆。


    唐玄宗李隆基,這位創造大唐盛世的天子,剛剛結束那激情四溢的致詞賦,此時的他,心中滿是成就感,仿佛一位剛剛從激烈戰場上凱旋而歸的英雄。他邁著沉穩而自信的步伐,思緒如同紛飛的柳絮,在腦海中飄蕩。他暗自想著,自己今晚的表現可謂是酣暢淋漓、光彩奪目,宛如一顆最耀眼的明珠,在這盛大的宴會上散發著無盡的光輝。可是,他的心中又不禁泛起一絲疑慮,就像一片薄雲遮住了那明亮的陽光,貴妃娘娘是否滿意自己今晚的表現呢?帶著這樣的思緒,他緩緩地回到九龍寶座,那沉重的身軀一屁股坐下,如同一隻歸巢的倦鳥。


    可他沒有想到,貴妃娘娘突如其來的一吻,如同春日裏突然劃過天空的一道閃電,著實把他嚇了一跳。這甜蜜的舉動,打破了他原本沉浸在自我滿足中的思緒。


    “娘娘,平時都是朕主動親你,你總是推三阻四,找各種理由躲著朕,今晚怎麽了?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唐玄宗李隆基驚訝地問道,那語氣中帶著一絲疑惑和驚喜,仿佛一個在黑暗中摸索許久後突然看到一絲光亮的迷路孩子,急切地在尋找答案。


    貴妃娘娘聽後,嫣然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裏綻放得最為嬌豔的花朵,散發著迷人的芬芳,又似清澈見底的泉水,靈動而澄澈,在燈光的映照下,顯得更加迷人。“今晚吾皇的致辭,慷慨激昂,氣吞山河,表現太棒了,臣妾激動得不能自已!”說著,她抬起那如羊脂玉般的右手,袖子如同輕柔的雲朵般輕輕飄動,緩緩擋住李隆基的麵部,而左手卻像一隻調皮的小獸,悄無聲息地揪著他的耳朵根,狠狠拽了一下。


    唐玄宗李隆基隻感覺一陣疼痛襲來,差點叫出聲來,但他畢竟是大唐的天子,在這樣的場合下,又怕被桌上的王公貴族和台下那三千多臣子及樓外上萬人看見,隻得強忍著疼痛,裝出一副笑容。那笑容就像戴在臉上的麵具,雖然看似完美,卻掩蓋不住他內心的真實感受,隻是為了掩人耳目罷了。“娘娘,手輕一點點可好,把我耳拽壞了,以後你就吹不了耳邊風了。”他打趣地說道。


    貴妃娘娘卻不依不饒,又道:“你的皮癢嗎?”那聲音猶如黃鶯出穀,婉轉悅耳,在這喧鬧的國宴大廳中,卻又清晰地傳入李隆基的耳中。


    唐玄宗李隆基連忙道:“癢!癢!癢!來,在後背上抓抓。”貴妃娘娘聽後,伸出那纖纖玉手,如同春筍般嬌嫩,緩緩伸向唐玄宗李隆基的後背,輕輕抓了兩下。然而,她卻抓了一手的汗水,如同觸碰到了清晨荷葉上的露珠,一下停了下來。“皇帝背上怎麽這麽多汗水呢?莫不是在台上講話太過緊張了”貴妃娘娘小聲問道,那聲音如同微風拂過琴弦,輕柔而細膩,隻有李隆基能聽到。


    唐玄宗李隆基聽到這話,連忙環顧四周,那眼神如同受驚的小鹿,慌亂而警惕。他忙用手捂住楊貴妃的櫻桃小口,小聲道:“小聲點,小聲點,不要被他們聽見了,丟朕的臉,也是丟愛妃之臉哦。”他們倆這一番小動作,如同兩隻在草叢中悄悄嬉戲的小動物,雖然小心翼翼,但還是逃不過一些敏銳的眼睛。老親王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並未發覺,卻逃不過皇太子李亨那如同鷹眼般銳利的目光。


    入席後,太子李亨時不時地瞄一下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情緒。他對這個父親有著刻骨銘心的恨,而這個恨,並非是他自己對父親的私人恩怨,而是替十八弟感到不公不平的恨。天下哪有一個父親把兒媳婦納為妃子這種違背倫理道德之事呢?這就像一顆苦澀的種子,深深地埋在他的心中,不斷地生根發芽。


    李瑁,相對於他那聲名顯赫的父親、母親和妻子,他就像是一顆被遺落在角落裏的小石子,是最默默無聞、不值一提的人。因為他的父母,以及妻子實在是太有名了。李瑁的父親,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幼時被奶奶武則天幽禁十餘年,那段日子如同漫長的黑夜,籠罩著他的童年。然而,他並未被命運打倒,反而和姑姑太平公主聯手,如同兩把銳利的寶劍,斬斷了妄圖做第二個女皇的韋後的陰謀政變,而後一手將自己的父親李旦再一次送上皇位。兩年後,李旦禪位給兒子李隆基,李隆基在位時,創造了唐朝後期最為輝煌的開元盛世,那是一個如同繁花盛開、歌舞升平的時代,大唐的國力達到了鼎盛,就像一艘在浩瀚海洋中乘風破浪的巨輪。


    李瑁的母親,是武則天的侄孫女武惠妃。武惠妃自小長在武則天身邊,如同一隻在叢林中學會了各種生存技能的小狐狸,精通宮鬥。在李隆基和武則天有著不共戴天的仇恨之下,李隆基依舊將武惠妃冊封為妃,並且對她寵愛有加,她就像一顆珍貴的明珠,常伴李隆基左右,還為他生下了七個子女。李隆基對武惠妃的寵愛,如同滔滔江水,連綿不絕,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愛戀。


    李瑁的妻子,同時也是他的小後媽楊玉環,後來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楊貴妃。楊玉環就像一朵盛開在人間的絕美花朵,最為拿得出手的就是那如花的傾城美貌,她的麵容如同精美的瓷器,白皙而細膩,眉眼之間仿佛藏著無盡的風情;還有那高於他人的音律舞蹈天賦,她跳舞時,身姿如同風中的柳枝,輕盈而婀娜,每一個動作都像是在訴說著一個美麗的故事。也正因為如此,她才能讓醉心歌舞的唐玄宗李隆基深深著迷,李隆基為了得到她,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先是把她送入道觀,如同將一顆明珠暫時隱藏起來,而後又輾轉一番之後將她納入宮中,成為自己的貴妃,成為了李隆基最後最鍾愛的女人。而夾在他們之間的李瑁,就顯得黯淡無光,如夜空中被烏雲遮住的星星,隻能默默地在一旁,看著自己的命運被他人改寫。


    正在太子李亨沉浸在痛恨父親見異思遷的思緒萬千之中,也在楊貴妃和唐玄宗李隆基偷偷摸摸打情罵俏之時,台下的王公貴族、文武百官、文人墨客、夫人們卻等得有些不耐煩了。他們就像一群等待獵物已久的獵人,遲遲不見那個狀元郎主持人登場,開始騷動了起來。他們實在是太喜歡狀元司儀江浩然了,他那帥氣的外表如同磁石一般吸引著眾人的目光,在主持節目時的幽默風趣,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打開了大家歡樂的大門;時而激情澎湃,像燃燒的火焰,點燃了大家的熱情;時而平緩抒情,似潺潺的溪流,滋潤著大家的心田;時而走到席間與大臣們喝上幾杯,如同一位親切的友人,拉近了與大家的距離;時而跑到進士及第、文人墨客席上,像是尋找知音一般,與他們暢談文學;時而到街坊模範席問寒問暖,仿佛是一位慈祥的長者,關心著每一個人的生活。他與才高八鬥的才子們舉杯吟詩作賦,就像一群誌同道合的夥伴,在文學的海洋中暢遊。而他今晚最重要的目標,當然是龍鳳呈祥席,因為他深知,隻有皇帝和貴妃開心了,才能像春風吹過大地一樣,調動場內外上萬多人的心情,才能把今晚的《端午花萼相輝樓宴群臣》歌舞詩賦書盛會的氛圍,大大的調動起來,這也是他主持盛會最大的目的,更是他仕途的起點,如同踏上了一條通往輝煌未來的道路。


    江浩然昂首挺胸,氣宇軒昂地走著,他的身姿如同挺拔的青鬆,充滿了自信和力量。手中端著那精致的酒杯,那酒杯在燈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光芒,仿佛他端著的不是酒杯,而是整個天下的榮耀,如同一位英勇的騎士捧著象征著勝利的聖杯。在他身後,公公亦步亦趨,小心翼翼地捧著酒壺,他的身影如同一片忠誠的雲朵,緊緊跟隨著江浩然這位即將如太陽般耀眼的狀元郎。那酒壺在公公的手中,散發著神秘的光芒,仿佛是連接著曆史與未來的紐帶,裏麵裝著的不僅僅是美酒,更是一種傳承千年的文化和禮儀。他們的步伐沉穩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出曆史的回響,如同古老的戰鼓在敲響,每一個動作都仿佛在訴說著那個輝煌時代的故事,仿佛是從曆史的畫卷中走出的人物,帶著歲月的沉澱和傳奇的色彩,讓人不禁為那個遠去的時代而感慨萬千。


    “尊敬的聖上、娘娘,學生來敬酒了。”唐玄宗李隆基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如同在黑暗中聽到了呼喚自己的聲音,從楊貴妃的溫柔鄉中掙脫了出來。他帶著急盼的心情,那眼神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問道:“江愛卿,你怎麽才來呀,朕等你好久了。”


    “回聖上、娘娘,學生在席間遊走應酬,為聖上娘娘分憂。”江浩然恭敬地回答道。唐玄宗李隆基心想,這個江浩然確實不一般,就像一顆稀有的明珠,在眾多臣子中脫穎而出。真是朕的福星啊,朕想到的他也早想到,朕沒有想到的,他也早就想到了,此人才不可多得,是我大唐未來的頂梁柱,如同大廈的基石,支撐著大唐的未來!“來來來!江愛卿趕緊入座。”


    江浩然恭恭敬敬地向唐玄宗李隆基和貴妃娘娘作揖,那動作如同風中的柳枝般優雅而謙遜。他又向太子、親王、郡王、國公們恭恭敬敬地作了一揖,那姿態像是在向尊貴的神像行禮。太子李亨仔細地打量著這個被父皇欽點的狀元,他的目光如同犀利的劍,試圖看穿江浩然的內心。江浩然用眼角自然也在審視著太子的一舉一動,那眼神如同敏銳的獵人,捕捉著每一個細微的變化。王公貴戚們則在一旁聊著天,他們就像一群沉浸在自己小世界裏的飛鳥,對這個毛頭小子不屑一顧,各自敬著酒,互相說著豔事俗物和某某大臣一夜抄家,漂亮的女兒流落街頭插草賣身為奴,那笑聲中滿是幸災樂禍,如同烏鴉的叫聲,刺耳而難聽。他們樂在自己那狹小的世界裏,完全不把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子放在眼裏,仿佛江浩然隻是一隻微不足道的小螞蟻。


    唐玄宗李隆基拉著他的手入座,那動作充滿了親切和熱情,如同一位長輩對待自己最喜愛的晚輩。入坐片刻,江浩然突然想起來,還沒敬酒呢。他連忙站起來,雙手捧杯,那雙手如同捧著稀世珍寶般小心翼翼。他恭恭敬敬向唐玄宗李隆基、貴妃娘娘敬酒。“今晚,在這美好的大婚一周年紀念日,學生敬聖上與娘娘的愛情如那常青之樹,四季繁茂,永不凋零;似那奔騰之河,滔滔不絕,永不停息。你們的甜蜜,如同春日的微風,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在這幸福的日子裏,學生再次恭祝聖上和娘娘新婚燕爾,恩愛永恒,攜手共創更加輝煌的盛世。”他的話語如同流淌的蜂蜜,甜滋滋的,充滿了美好的祝福。


    唐玄宗李隆基雖然政治清明,但他也有幾個致命弱點,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上存在的幾處瑕疵。一是過於寵愛楊貴妃,他對楊貴妃的寵愛如同深陷泥沼,難以自拔;二是無酒不歡,美酒對於他來說,就像是生命中的源泉,不可或缺;三是無絕世美食不沾,美食就像磁石吸引著他,讓他無法抗拒;四是沉迷於樂律普寫,他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裏,如同一隻蝴蝶在花叢中流連忘返;五是朝政大權放任李林甫長達十九年之久,把大唐天下弄的烏煙瘴氣,大批的賢臣忠良被他這個奸佞小人陷害。皇帝為了一己之好,與楊貴妃安逸圖樂,夜夜笙歌作樂,如同一隻在溫柔鄉中沉睡的獅子,全然不顧大唐江山的安危,這也為李林甫禍亂朝廷,以及後來的楊國忠更大的亂政,安史之亂埋下了禍根,最終導致他和貴妃娘娘出逃西蜀,如同一隻被獵人追趕的驚弓之鳥,狼狽不堪。


    “唉,江愛卿,應該是我和貴妃娘娘敬愛卿才對啊,今晚你主持的盛會讓三千臣子上萬子民們熱血沸騰,在我大唐那麽多的端午宴群臣的節目中,不可謂不是一種創舉。”此時一直沒有說話的楊貴妃開口了,她的聲音嬌柔得如同春天裏的細雨,滋潤著人們的心田。“江愛卿乃千年未遇之大才。”然後又向唐玄宗李隆基身上靠了一靠,那姿態如同一隻依人的小鳥,嬌柔道:“此子以後定會為吾大唐不朽的功勳啊!如殿下不重用,他投靠了北邊,那是養虎為患了!”


    “娘娘一百個放心,江浩然這樣忠肝義膽的忠臣,給他三個節度使、幾十萬軍隊,他也不會反叛朕,朕憑感覺,給他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兵符,他也不會背叛朝廷。今晚的盛會他安排的太完美了,主持的太有激情了,這場盛會結束,朕還要加封他的官職,人盡其才,讓他大展身手。”唐玄宗李隆基信心滿滿地說道,他對江浩然的信任就像堅固的城牆,難以撼動。


    太子李亨看父親對這個毛頭小子如此恭維,心裏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他在想,這小子為什麽會得父親如此認可?他當然不知道,今晚的《端午花萼相輝樓宴群臣》歌舞詩賦書盛會方案出自他之手,而且他全然不知,父皇有意載培江浩然,目的是為他以後接班培養人才,而且,太子更不知道江浩然已盯上了他的死對頭李林甫,這就像一個隱藏在黑暗中的秘密,等待著以後一一被揭開。


    江浩然雖然才十七歲,那個時代十七歲有才華的人,相當於現在三十五歲院士的學識,三十歲的院士有嗎?他可是在老學究老嶽父十幾年的教導下,早已百煉成鋼,少年老成,如同一塊經過千錘百煉的鋼鐵,堅韌而可靠。第一次主持如此盛大的國宴盛會,他自己都覺得做了一場不凡之夢,那感覺就像置身於雲端之上,既興奮又有些恍惚。太子,大智若愚,雖位居東宮太子,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十八個兒子當中,爭奪皇帝位的十有八九,他卻兩耳不聞窗外事,他的心態如同平靜的湖水,沒有一絲波瀾,他沒有當皇帝之心,誰想當誰去當,一副超然物外的心態,仿佛他是一個置身事外的旁觀者,看著這世間的紛爭,卻不參與其中。


    太子李亨看著江浩然,心裏想著,這個狀元郎如此被父皇看中,寸功未立,還封了翰林學士,這官職是多人夢寐以求的,他一定有過人之處。今晚我來試他一下才華,如同一位考官想要考驗考生一樣。江浩然也沒想到,做了一個盛會主持人,引人注目,有幸和太子坐在一桌上,而且還坐在太子的位子上,他的心裏實在過意不去,如同一隻誤闖了他人領地的小鹿,有些惶恐不安。他欲站起來敬太子的酒,那動作如同風中的殘燭,有些猶豫。他剛端起酒杯,被唐玄宗李隆基一把按住道:“江愛卿,不用先敬太子的酒,你是我欽點的狀元,按大唐禮賢下士的祖規,太子應該先敬愛卿的酒才是。”


    太子李亨是何等的人物,唐太宗李隆基按住江浩然的動作,他看的真真切切,如同親眼目睹了一場精彩的表演。太子李亨端起酒杯道,一手拉住江浩然道:“來,江愛卿,你今晚主持盛會的表現,太讓人敬佩了,本太子代表東宮敬你一杯。”說完一飲而盡,那動作幹脆利落,如同一位豪爽的俠客。


    江浩然入宮後隻和皇帝和貴妃娘娘那一次喝過酒,也不知道太子的風格,他就像一個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有些不知所措。他正在猶豫半天,高力士貼在他耳邊嘀咕了幾句,如同給他傳遞了一個神秘的信號。


    他回道:“臣謝太子垂青,端起杯一飲而盡。”然後又道:“太子,臣初來乍到,以後還抑望太子多多提攜。”太子回道:“狀元大學士客氣,在我大唐文壇群星閃耀,寫詩作畫的人多如牛毛。我出個上聯,你來對對下聯如何?”江浩然道:“隻要太子開心,臣願奉陪。”


    “好,愛卿聽來,我的上聯:離騷雅韻,浩歌一曲傳千古。”太子的聲音如同洪鍾大呂,在席間回蕩,自鳴得意。江浩然從容應對道,臣的下聯:“屈子高風,香草盈懷頌萬年。”他的回答如同利箭射出,準確而有力。


    “離騷雅韻”對“屈子高風”:“離騷”對應“屈子”,前者為作品,後者為人,十分恰當;“雅韻”對“高風”,詞性和平仄皆相對,且“高風”體現了屈原高尚的品德和風範。


    “浩歌一曲”對“香草盈懷”:“浩歌”對應“香草”,一動一名;“一曲”對“盈懷”,數量詞與動詞加名詞的結構相對,且富有畫麵感。


    “傳千古”對“頌萬年”:“傳”與“頌”皆為動詞,“千古”對“萬年”,時間表達一致,平仄也相對。整體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在結構和意境上都得到了提升。


    太子聽完,心裏暗暗稱奇,他的下聯整體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在結構和意境上都很完美無缺。


    這位狀元郎,絕非如那些大臣們所言胸無點墨。瞧,在那片刻之際,此子便能才思泉湧,文思敏捷,屈原的典故信手拈來,運用自如,落筆之時,猶如狂風驟雨般震撼人心。他甫一開口,太子便頓覺其才思不凡。此人實乃才華橫溢,才高八鬥,盡顯學富五車之態,更是滿腹經綸,智慧超群。他從小應該是個無論是那詩詞歌賦,還是厚重的經史子集,應能熟練駕馭,此子懷有經天緯地之才,腹有乾坤之誌,實屬定國安邦之智。太子心中暗自思忖:此人絕非池中之物,將來必大有用處。我定要好好拉攏一番,且還不能讓父王看出我的心思。唐玄宗李隆基特意留下那個位置,太子又對他如此恭敬,可見此人的確非凡。其才情如璀璨星辰,在這浩瀚的天地間散發著獨特的光芒,令人矚目而驚歎。他的智慧似那深沉的大海,蘊含著無盡的奧秘與力量。那沉穩的氣質,睿智的眼神,無不彰顯著他的卓越與不凡。太子深知,在吾大唐當今以奸佞當道時局,這波譎雲詭的朝堂之中,這樣正直無私的人才,必將成為自己以後成就大業的有力臂膀。


    在皇帝的青睞下,又在太子的恭恭敬敬下,看上去這個氣質特別非凡的江浩然,頓時在席間引起了一個人的注意。宰相李林甫對於人才都很重視,在他的重視下,大唐人才全被他打壓的殿試無一人,對於這種奸臣,江浩然絕對不會容忍他,李林甫對他坐的一號位一直耿耿於懷。“你這毛頭小子不就一個新科狀元嗎?你對大唐無點點功勞,皇帝老兒憑什麽加封你為翰林學士,這小子一旦未來成了氣候,要奪老子相位的啊!”但是李林甫畢竟是大唐朝的奸相,城府之深,無人能及。他笑哈哈的恭敬地向江浩然道:“老臣敬狀元公一杯。”還沒有等江浩然反應過來,說完舉杯一飲而盡。


    太子悄悄地向江浩然介紹道:“他是我父皇的叔叔,也是當朝的宰相、國公,權勢滔天,千萬不可怠慢他呀。”江浩然聽完,端起酒杯,立刻站了起來,向李林甫作了一揖,“宰相大人,小輩回敬宰相大人一杯,恭祝宰相大人福祿相伴。大人位高權重,一直以來皆為朝廷之棟梁,眾人敬仰。


    想大人在朝堂之上,翻雲覆雨,手段非凡。那官運亨通之態勢,令大唐百官歎為觀止。然,大人在這一路高升之際,可莫要忘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權力雖好,卻也如雙刃劍,如月中撈月,稍有不慎,便會傷人傷己。大人如今官運昌盛,當思如何為百姓謀福祉,為國家盡忠心,而非隻圖一己之私家天下。若一味沉迷於權力爭鬥,恐有朝一日,繁華落盡,滅九族盡,悔之晚矣。願大人在這升官之途上、福報未耗完時,能保持清醒,不忘初心,真正成為國家之肱骨,百姓之福祉。我這第三杯回敬大人,願大人以後前程百年,官運萬年。


    在這個時代,一個人能活個六七十不錯了,活萬年?李林甫做夢也沒想到,這一番語言出自對麵這個愣頭小子的口裏,他簡直就不敢相信,然後又拍了拍耳朵,似乎以為自己聽錯了,還是不敢相信,他竟然敢嘲諷老子,江浩然又端起酒杯,站了起來道,恭恭敬敬的道:“宰相大人,喝酒講個四四方方,小輩再次敬宰相大人最後一杯,祝宰相大人:欣逢盛世,大人輔國理政,功績卓著。您以睿智謀略、公正之心,引領國家走向繁榮昌盛。願您繼續秉持高風亮節,為百姓謀福祉,為社稷立功勞。在未來的日子裏,萬事順遂,榮耀加身,吾皇和國家在您的帶領下更加輝煌。”他的言辭如同一朵朵盛開的鮮花,看似美好而恭敬,卻也暗藏著一種無形的力量。對於做賊心虛李林甫一個奸佞小人來講,絕對是一個重大敵手。


    江浩然在民間就耳聞李林甫是一個大奸臣,是民脂民膏的搜刮者,無惡不作。雖然是皇帝的叔叔,他身居宰相高位,但他禍亂朝政,獨攬大權,此人不除,皇帝無一日全權處理朝政,日後天下必大亂。高公公看著江浩然的舉動,心若明鏡,他恭恭敬敬地,小心翼翼地為江浩然斟滿了酒。江浩然想到這裏,端起酒杯又站了起來道:“宰相大人,小輩來自於農村,雖然考上狀元,也是不忘皇帝親點之恩,但對朝廷寸功未立,以後還望宰相大人,多多指點,小輩先幹為敬了。”他的每一個舉動,每一句話語,都像是精心編排的棋局,看似平常,卻步步為營,驚心動魄。


    江浩然未涉足官場,那些當官的花花腸子,在老學究嶽丈十幾年的教導下,他已懂的不能懂,隻是需實踐,現在自己主持如此盛大的大唐盛會,又與各屆人士初有交集,幾乎心知肚明。他的心性就如屈原一樣,剛正不阿,遇到如李林甫這樣大奸臣,他就會毫不猶豫的站出來向皇帝直諫。今晚這個大奸臣就在同一桌,他心裏雖然不爽,但是礙於皇帝和太子的麵子,又不能不裝演一場戲。這就像一個正直的演員,被迫在一場荒誕的戲中扮演一個與自己內心相悖的角色。


    在李林甫的心裏,這小子以後肯定會成為他官場上的勁敵。貴妃娘娘看出了他們你來我往敬酒的門道,在較勁,忙道:“皇叔,浩然才十七歲,又是我和隆基的學生,他年少氣盛,有不到之處,請您多海涵。”唐玄宗李隆基一直觀望,這個叔叔,平時總是幹預朝政,大權獨攬,一言九鼎,因為是他的叔叔,拿他也沒辦法。今晚,江浩然對他是明裏暗裏在敲打他,他心裏爽歪歪的,但是又裝著渾然不知。用腳踢了一下貴妃,貴妃娘娘是何等的聰明,心領神會,出來打圓場。


    李林甫被江浩然的一席話,表麵上雖然是恭敬,但是總覺得話裏有話,暗藏玄機。他畢竟是一個奸臣,奸臣的心態,就是用奸臣的心態看別人,而且奸臣都是老成持重,圓滑無比。在看到對自己不利的情況下,見好就收,等以後有機會再進行報複。就像一隻狡猾的狐狸,暫時隱藏起自己的爪子,等待著合適的時機再露出猙獰的麵目。


    李林甫,是唐朝宗室成員,曾任宰相一職,其在唐玄宗李隆基時期的政治生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李林甫出身於唐朝宗室郇王房,早年曾擔任千牛直長、太子中允、太子諭德、國子司業、禦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黃門侍郎等職。開元二十三年,李林甫以禮部尚書之職拜相,加授同中書門下三品,次年又代張九齡為中書令(右相),後封晉國公,兼尚書左仆射。他在相位上長達十九年,是唐玄宗李隆基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之一。然而,後期大權獨攬,蔽塞言路,排斥異己,導致朝綱紊亂,被認為是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一。天寶十一載十一月,李林甫病逝,被追贈太尉、揚州大都督。也還因為他一生壞事做絕,最後被他看不起的一個小人物,最終的結果是他氣死,家族不保,亡盡,這麽一個奸佞之人看不到後麵以及死後子孫的命運呢?這樣的人物在中國長達五千年曆史的舞台上,有多少人登台,你方唱罷我登場。


    高力士湊到江浩然的耳邊,輕聲的說道:“狀元公,不要把有限的時間耗在那個老賊的身上,趕緊敬一下皇帝和娘娘,台下都盼著你上場去主持下半場的節目呢。”江浩然,被高公公這麽一點撥,如夢方醒。“我怎麽能把有限的時間,耗在這個奸臣的身上呢!”他站了起來,恭恭敬敬的向唐玄宗李隆基和貴妃娘娘作了一揖道:“學生敬聖上、娘娘一杯,學生先幹為敬。”說完一飲而盡。然後讚美道:“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殿下之德,如春風拂麵,引領吾大唐子民向善向美。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聖上博學多才,定能在未來大展宏圖。願殿下如龍躍九霄,氣勢恢宏;似鵬翔萬裏,誌向高遠。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願殿下在未來的道路上,無論遇到何種艱難險阻,都能堅守初心,勇往直前。臣在此恭祝聖上和娘娘身體康健,萬事勝意。”


    在大唐朝堂之上一顆璀璨之星熠熠生輝,此人便是江浩然。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精心培養下,江浩然猶如被春風眷顧的花朵,一路加官進爵,從翰林學士又被加封為侍中、中書令、太子詹事等重要官職。太子詹事之職,宛如一盞明燈,照亮了太子李亨前行的政務之路,他名正言順地悉心輔助太子,成為李亨不可或缺的重要心腹之人。


    唐玄宗李隆基用相當的精力,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寵愛楊貴妃身上,三千寵愛在一身,無心朝政,由奸相李林甫黨羽一手把持朝政,他結黨營私,營私舞弊,已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他想狀告誰汙蔑誰,誰就倒黴,皇帝知道一些大臣是被冤枉的,也順奸相之意,他的權力已達到巔峰。


    就在天寶五年,大唐帝國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大事,奸相李林甫幹了一件令人發指的大票,他汙蔑、陷害、炮製了莫須有以禦史中丞、刑部尚書韋堅為首扶太子意欲謀反篡位幾百人的冤家錯案。韋堅、河西節度使皇甫惟明,因“規立太子”被殺,韋氏子弟或被處死,或被流放,宰相李適之無故被卷入其中,被貶黜,最後自殺。


    韋堅,才華出眾,政績斐然。李林甫懼怕韋堅升任宰相,升韋堅為刑部尚書,剝奪其他官職。韋堅和河西節度使皇甫惟明聚會,宰相李林甫得知後,羅織莫須有之罪名,向皇上誣告韋堅預謀發動政變,擁立皇太子李亨登基。李適之?被李林甫誣告與韋堅交結,被貶為袁州刺史,最終在宜春自殺,令人歎息。?韋蘭、韋芝、韋冰、韋諒?:韋堅之兄弟和子侄亦受到牽連,被遠貶嶺南,數十位朝官?:因與韋堅案有關,亦被貶職或流放,以及一下子慘殺了他們的家人幾百人,這是亙古以來所未有,炎熱的天氣,下起了鵝毛大雪,這種冤家錯案,老天在悲鳴、天理難容。


    太子之位危在旦夕,而身處漩渦之中的太子李亨,為了撇清關係被迫與太子妃韋氏離婚。李林甫對太子集團炮製的冤案,不是李林甫的一次完勝,這件事的最大受益人並非李林甫,而是唐玄宗李隆基。


    此事件從李林甫與太子集團三人組的恩怨說起。韋堅的出身紅得發紫,他有一個姐姐嫁給了薛王李隆業(唐玄宗之弟),還有一個妹妹是李亨的太子妃,並給李亨生了二子二女。


    韋堅的妻子是薑皎的女兒,薑皎與唐玄宗李隆基的私交大唐天下無人不能比。


    李林甫則是薑皎的外甥,因此他與韋堅的親緣關係很近,二人也一度相處得很和睦,打打鬧鬧嘻嘻哈哈,除了媳婦不分你我,很親昵。


    二人關係的破裂從天寶元年開始,那年韋堅以陝郡太守兼水陸轉運使身份,修建了一條從永豐倉至長安的漕渠,並在廣運潭舉辦了一次聲勢浩大的盛會。那一天,唐玄宗李隆基親臨望春樓,廣運潭裏匯集了來自南方的二百多艘漕運船隻。每條船上各載稻米以及當地特色產品,身著民族服裝的船工們領唱《得寶歌》,一百餘名歌女隨聲合唱。望春樓下,韋堅、薛王妃等一眾官員、貴戚子弟向皇帝進獻寶器。


    開元二十九年,唐玄宗李隆基受老祖宗老子李耳的夢示,在靈寶得到老子天書一封,遂改元“天寶”。於是有官員發揮才華,創作《得寶歌》,《得寶歌》是一首唐代詩詞,其內容如下:


    得寶弘農野,弘農得寶那。


    潭裏船車鬧,揚州銅器多。


    三郎當殿坐,聽唱得寶歌。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熱鬧的場景,其中“得寶弘農野”和“弘農得寶那”表達了發現寶藏的喜悅;“潭裏船車鬧”和“揚州銅器多”描繪了船隻和貨物繁忙的景象;“三郎當殿坐,聽唱得寶歌”則展示了唐玄宗皇帝坐在殿上,聽著這首歌的情景。這首詩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也體現了唐代的文化和藝術風格?。


    這種架勢別說長安的老百姓沒見過,即便大唐帝國的皇帝也是第一次見到。於是唐玄宗李隆基龍顏大悅,隨即下旨賞了韋堅一連串的官帽子。


    韋堅也沒有辜負唐玄宗李隆基的期望,他為江南諸道與關東、關中的漕運做出了巨大貢獻,也因此他人望陡升,成了宰執班子的候選人。


    韋堅打通漕運是一舉兩得,他不光能充實國庫,也能充實唐玄宗李隆基的小金庫。從宇文融“括田括戶”以來,這已經是個心照不宣的秘密了。所以,此時的韋堅不光有“民意基礎”,更有“聖心垂照”。


    李林甫深深感到臣大的威脅,這個家夥弄權的本事在曆朝中為一流,但凡有才能的人都會遭遇他的排擠、打壓和清除,杜甫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能和他和睦相處的宰相,隻有牛仙客、陳希烈之類胸無點墨唯命是從之徒。


    韋堅既有能力,又有勢力,這種人是不可能給李林甫當拎包小弟的。更讓李林甫不爽的是,韋堅與此時的左相李適之走得非常近。


    李適之是李世民的曾孫、廢太子李承乾的孫子,不光身份尊貴,且有才華,自入相以來就一直試圖扳倒李林甫。假如韋堅拜相,二人聯手,還有吾老李的活路嗎?因此,一下子韋堅從李林甫的密友,變成了他必須除之而後快的政敵。


    就在二人暗中較勁的時候,有人在唐玄宗李隆基麵前公然挑破李林甫與韋堅之間的那層膜。此人叫皇甫惟明,時任河西節度使、鴻臚卿。皇甫惟明是一名邊將,常年駐守河西、隴右一帶。天寶元年、二年,他連續兩次打敗吐蕃的入侵,並攻占了吐蕃人的橋頭堡洪濟城,但在攻打石堡城時遭遇了重大失敗。


    考慮到石堡城的戰略地位,以及易守難攻的現實狀況,唐玄宗李隆基並未因這次失利怪罪皇甫惟明。相反,他對皇甫惟明還是非常賞識的,讓他同時兼任了隴右、河西兩鎮節度使。


    天寶五年,皇甫惟明回京述職,利用這個機會,他在唐玄宗李隆基麵前痛陳李林甫的專權,提議以韋堅代替李林甫。唐玄宗李隆基學時沒有表態,但心裏麵留下了陰影,你一個邊將,怎麽可以議論朝政?還對宰相班子指手畫腳?皇甫惟明前腳走,後腳就有人把消息傳給了李林甫。皇甫惟明與韋堅關係親密這不是什麽秘密,但基於他的實力,李林甫原本也沒將他放在心上,但皇甫惟明已經公然挑戰了,那李林甫就不能坐視不管了。


    正月十五正是元宵節,那天的夜晚,長安大街鬧花燈,熱鬧非凡,人來人往。皇甫惟明與韋堅在大街上“偶遇”,二人相約去景龍道觀閉門暢飲。這一切都被李林甫的人看得真真切切,於是第二天就有人上了一道彈劾書:韋堅與皇甫惟明,一個是外戚,一個是邊將,兩人私謀企圖擁立太子。唐玄宗李隆基將信將疑,但還是決定立案審查,結果彈劾成立。


    此事本與太子李亨無關,李林甫為何要扯上太子呢?韋堅和皇甫惟明是密談,他們的談話內容怎麽就被李林甫知道了呢?在李林甫的眼裏,皇甫惟明隻是一隻無足輕重的小螞蟻,韋堅才是一頭會傷人的猛虎,而真正能置人於死地的其實是太子李亨。別看他平時縮在角落裏默默無聞,他是在兼蓄銳,聚集力量,李亨才是我李林甫最大的威脅啊!


    當初李林甫太急於發達,早早地將自己“賣身”於武惠妃,試圖將武惠妃之子李琩捧上太子之位,可結局卻是李亨從天而降,打碎了他的夢想。


    由於得罪太子太深,李林甫知道自己已經沒有退路,因此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作惡到底,十幾年如一日,他始終在尋找扳倒李亨的機會。


    李林甫的借力打力用得非常巧,表麵上他打擊的韋堅和皇甫惟明,與太子無關,但所有人都知道,皇甫惟明是李亨的鐵杆,韋堅又是太子妃的哥哥,兩人早就被貼上了“太子黨羽”的標記。再加上“規立太子”這頂大帽子,李亨瞬間就成了事件的核心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是個天才的“政變專家”,因此他對臣下的勾勾搭搭極其敏感。他曾經明令禁止特定人群的相互交往:“宗室、外戚、駙馬,非至親毋得往還;其卜相占候之人,皆不得出入百官之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屈尊歸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公成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公成子並收藏屈尊歸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