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詩刷的起身,衝到窗邊,感受著臉上的水滴。
幾乎是一瞬間的事,所有的人都陷入喜悅中,年紀輕的小太監,沒忍住衝進了雨裏,又被年紀大一些的太監喊了回來。
梁詩被這喜悅感染,正準備往雨裏衝,又被後背傳來的力道拉住。
“哎呦喂,陛下,您可真是個祖宗,這般沉不住氣!可不能往雨裏去!”
趙河拽著梁詩,想把人往殿裏拉。
許是外麵動靜不小,惹得周圍宮室內的人都掌燈探出頭來,照亮了殿外。
巡邏的守衛護著燈火走到廊下避雨,還未把身上的水拍下,又見遠處一道人影淋著雨,跌跌撞撞的,速度極快,不過一眨眼便衝到廊下。
“什麽人?”護衛詢問道。
那人身上的衣服濕透,頭發被打在了臉上,還往下滴著水,被模糊的燈光照著,好像是靈異怪談中的水鬼一般。
趙河急忙護到梁詩跟前。
不待趙河詢問,那“水鬼”大喊著,“陛下!陛下,下雨了,下雨了。”
居然是蓼藍。
那麽快的速度,這丫頭怕是用上了輕功。
梁詩看著蓼藍被雨水淋濕的衣服,忽然就理解了趙河剛剛拉她時的情緒,皺眉喊道,“快進來,換身衣服,怎能就淋雨往這跑。”
蓼藍吐了吐舌頭,竄進殿裏,隻留一道聲音,“下雨了,人家想和陛下分享嘛。”
梁詩沒有理會蓼藍,對著趙河說道,“讓膳房熬些薑湯發下去,大家都喝點,入了11月還敢淋雨,當心風寒。”
她這話說的正氣,話裏話外絲毫沒有意識到剛剛她自己也是想要淋雨的一份子。
趙河站在後方翻了個白眼。
……
議政殿前,宮人太監聽到梁詩吩咐下去的命令,跪在雨中齊道。
“陛下萬歲,多謝陛下賜下薑湯!”
“陛下是愛民如子的好皇帝,老天定然是因著陛下才降下雨水的!”
說的梁詩直擺手,她如果有這種本事,早就讓老天下雨了,哪裏會等到現在。
“哎。”
梁詩站在廊下,長歎一口氣,似是把這段日子來所有的不舒心都散去,看著順著屋簷連成雨簾的水滴,再看著站在水裏不願意躲雨的侍衛和太監,她渾身仿佛吃了仙丹一樣順暢。
偷偷的瞥了一眼站在身旁的趙河,再次得到一個不讚同的眼神後,梁詩癟了癟嘴巴,伸出手放到雨中。
心道:“不給朕淋雨,朕摸摸總管不著吧!”
11月天氣本就陰冷,加上下雨,水滴落入手中沒過幾息,冷意便順著手掌往上湧,趙河估摸著時間開口嘮叨想讓梁詩進殿。
天空略過幾道閃電,接著便是幾道雷聲,梁詩裝作沒聽到趙河聲音,仰頭看著雨幕大笑道:“願梁國再無旱澇之災,風調雨順,黎民安康!朕的蓄水池都準備好了,老天爺你就不要小氣了,下得再大些吧!”
太監宮女跟著喊,“下的再大些!”
此時的場景與感受,怕是讓在場之人永生不忘。
……
這場雨足足下了一夜,等到第二日黎明時分,才堪堪停下。
這下了雨,最高興的便是農人。
文人墨客以吟詩作畫表達喜悅,而農人們,下了雨,便是迫不及待的扛著農具,下了田。
郊外排列如同棋盤一般的農田裏,站著不少帶著鬥笠的漢子,他們蹲在田間,收拾著自家田裏被大雨拍打蹂躪的莊稼,幹渴的土地經過一夜雨水的滋潤,變得粘稠裹腳,泥土裹挾著草葉枯枝,難走的很。
他們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在地裏,看見田裏哪處水坑積了水,便掏出鋤頭,把積水給排了。
雖然勞累,但同其他人碰到時麵上卻是止不住的笑意,說的話似是炫耀似是
“這雨可真大,昨夜我家孩他娘擔心了好一會,害怕這雨水把莊稼衝倒了,今個天一亮就把我給趕出來了。”
“我昨天晚上就想出來看看地,被我爹給攔住了,說黑天大風又大雨,不讓我出來,還說地裏不會淹,這我今天出來一看,果然都沒被淹,還是陛下有先見之明,早早便做好了排水。”
“是啊,村裏的水溝都被積滿了,咱們再也不缺水了。”
“這水塘真好。”
……
村莊裏。
裏正拄著拐杖,被兒子攙扶著,正一家一家的敲門通知著什麽。
“吱呀。”
又是一扇木門被打開,一個婦人探出腦袋來,看到是裏正,急忙讓開位置要迎裏正進去坐坐。
卻被裏正拒絕了。
“張大媳婦,老頭子我不坐,你家那個小子皮的很,我同你說一聲,村口的水塘已經積滿了水,以後可不能再讓孩子去那裏玩了,那是用來救命的東西,可別到時候成了害命的!可得看好孩子,老夫不開玩笑,咱們都是莊稼人,如果真因為什麽事,到時候府衙來人把水塘給填了,老夫可不管誰是苦主,一定開祠堂把他家給趕出去。”
老裏正嚴肅的將後果與婦人說了一通,把那婦人說的也皺起了眉毛。
嘴上止不住的答應。
“一定一定,等放學了我就同他說。”
“嗯。”裏正很滿意婦人的態度,點了點頭,繼續道,“村裏打算成立一個巡邏隊,以後每日巡邏一遍莊稼,水塘,你也同你家張大說一聲。”
說到這裏,老裏正在兒子的攙扶下,又往下一家趕去。
他的兒子滿臉的不讚同,“爹,這些話你讓我通知不就行了?您都這麽大年紀了幹嘛還要自己來,這地滑的不好走。”
他爹也不知道哪裏來的精神,怎麽說都不聽,非要自己出門。
老裏正滿麵紅光,拄著拐杖健步如飛,有些地方,他兒子甚至跟不上他。
“你還是太年輕了,不懂這裏麵的彎彎繞繞,你說你要除族譜,他們不會當回事的,且,孩子多金貴啊,你爹我也不想咱村的孩子出事。”
梁國已經正式啟用公務考試,凡是有品階的官職都要經過朝廷的考試確認能力。
裏正非官,無俸,卻也體麵,對於來說也是一種認可。
幾乎是一瞬間的事,所有的人都陷入喜悅中,年紀輕的小太監,沒忍住衝進了雨裏,又被年紀大一些的太監喊了回來。
梁詩被這喜悅感染,正準備往雨裏衝,又被後背傳來的力道拉住。
“哎呦喂,陛下,您可真是個祖宗,這般沉不住氣!可不能往雨裏去!”
趙河拽著梁詩,想把人往殿裏拉。
許是外麵動靜不小,惹得周圍宮室內的人都掌燈探出頭來,照亮了殿外。
巡邏的守衛護著燈火走到廊下避雨,還未把身上的水拍下,又見遠處一道人影淋著雨,跌跌撞撞的,速度極快,不過一眨眼便衝到廊下。
“什麽人?”護衛詢問道。
那人身上的衣服濕透,頭發被打在了臉上,還往下滴著水,被模糊的燈光照著,好像是靈異怪談中的水鬼一般。
趙河急忙護到梁詩跟前。
不待趙河詢問,那“水鬼”大喊著,“陛下!陛下,下雨了,下雨了。”
居然是蓼藍。
那麽快的速度,這丫頭怕是用上了輕功。
梁詩看著蓼藍被雨水淋濕的衣服,忽然就理解了趙河剛剛拉她時的情緒,皺眉喊道,“快進來,換身衣服,怎能就淋雨往這跑。”
蓼藍吐了吐舌頭,竄進殿裏,隻留一道聲音,“下雨了,人家想和陛下分享嘛。”
梁詩沒有理會蓼藍,對著趙河說道,“讓膳房熬些薑湯發下去,大家都喝點,入了11月還敢淋雨,當心風寒。”
她這話說的正氣,話裏話外絲毫沒有意識到剛剛她自己也是想要淋雨的一份子。
趙河站在後方翻了個白眼。
……
議政殿前,宮人太監聽到梁詩吩咐下去的命令,跪在雨中齊道。
“陛下萬歲,多謝陛下賜下薑湯!”
“陛下是愛民如子的好皇帝,老天定然是因著陛下才降下雨水的!”
說的梁詩直擺手,她如果有這種本事,早就讓老天下雨了,哪裏會等到現在。
“哎。”
梁詩站在廊下,長歎一口氣,似是把這段日子來所有的不舒心都散去,看著順著屋簷連成雨簾的水滴,再看著站在水裏不願意躲雨的侍衛和太監,她渾身仿佛吃了仙丹一樣順暢。
偷偷的瞥了一眼站在身旁的趙河,再次得到一個不讚同的眼神後,梁詩癟了癟嘴巴,伸出手放到雨中。
心道:“不給朕淋雨,朕摸摸總管不著吧!”
11月天氣本就陰冷,加上下雨,水滴落入手中沒過幾息,冷意便順著手掌往上湧,趙河估摸著時間開口嘮叨想讓梁詩進殿。
天空略過幾道閃電,接著便是幾道雷聲,梁詩裝作沒聽到趙河聲音,仰頭看著雨幕大笑道:“願梁國再無旱澇之災,風調雨順,黎民安康!朕的蓄水池都準備好了,老天爺你就不要小氣了,下得再大些吧!”
太監宮女跟著喊,“下的再大些!”
此時的場景與感受,怕是讓在場之人永生不忘。
……
這場雨足足下了一夜,等到第二日黎明時分,才堪堪停下。
這下了雨,最高興的便是農人。
文人墨客以吟詩作畫表達喜悅,而農人們,下了雨,便是迫不及待的扛著農具,下了田。
郊外排列如同棋盤一般的農田裏,站著不少帶著鬥笠的漢子,他們蹲在田間,收拾著自家田裏被大雨拍打蹂躪的莊稼,幹渴的土地經過一夜雨水的滋潤,變得粘稠裹腳,泥土裹挾著草葉枯枝,難走的很。
他們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在地裏,看見田裏哪處水坑積了水,便掏出鋤頭,把積水給排了。
雖然勞累,但同其他人碰到時麵上卻是止不住的笑意,說的話似是炫耀似是
“這雨可真大,昨夜我家孩他娘擔心了好一會,害怕這雨水把莊稼衝倒了,今個天一亮就把我給趕出來了。”
“我昨天晚上就想出來看看地,被我爹給攔住了,說黑天大風又大雨,不讓我出來,還說地裏不會淹,這我今天出來一看,果然都沒被淹,還是陛下有先見之明,早早便做好了排水。”
“是啊,村裏的水溝都被積滿了,咱們再也不缺水了。”
“這水塘真好。”
……
村莊裏。
裏正拄著拐杖,被兒子攙扶著,正一家一家的敲門通知著什麽。
“吱呀。”
又是一扇木門被打開,一個婦人探出腦袋來,看到是裏正,急忙讓開位置要迎裏正進去坐坐。
卻被裏正拒絕了。
“張大媳婦,老頭子我不坐,你家那個小子皮的很,我同你說一聲,村口的水塘已經積滿了水,以後可不能再讓孩子去那裏玩了,那是用來救命的東西,可別到時候成了害命的!可得看好孩子,老夫不開玩笑,咱們都是莊稼人,如果真因為什麽事,到時候府衙來人把水塘給填了,老夫可不管誰是苦主,一定開祠堂把他家給趕出去。”
老裏正嚴肅的將後果與婦人說了一通,把那婦人說的也皺起了眉毛。
嘴上止不住的答應。
“一定一定,等放學了我就同他說。”
“嗯。”裏正很滿意婦人的態度,點了點頭,繼續道,“村裏打算成立一個巡邏隊,以後每日巡邏一遍莊稼,水塘,你也同你家張大說一聲。”
說到這裏,老裏正在兒子的攙扶下,又往下一家趕去。
他的兒子滿臉的不讚同,“爹,這些話你讓我通知不就行了?您都這麽大年紀了幹嘛還要自己來,這地滑的不好走。”
他爹也不知道哪裏來的精神,怎麽說都不聽,非要自己出門。
老裏正滿麵紅光,拄著拐杖健步如飛,有些地方,他兒子甚至跟不上他。
“你還是太年輕了,不懂這裏麵的彎彎繞繞,你說你要除族譜,他們不會當回事的,且,孩子多金貴啊,你爹我也不想咱村的孩子出事。”
梁國已經正式啟用公務考試,凡是有品階的官職都要經過朝廷的考試確認能力。
裏正非官,無俸,卻也體麵,對於來說也是一種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