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團隊裏,除了封同和是第二次出使,其他的四位大臣都是農官,算得上是第一次出使。
梁國與楚國交界,距離並不算遠,又有之前合作的經曆在,來往商戶交往便密切了些。
這些商戶來來回回帶了不少關於梁國的消息。
報紙,書籍,食物,貨品,大臣們通過這些物件也算是粗淺的了解了些梁國。
作為農官,他們路上本來是想親眼看看梁國的土地如何,莊稼是什麽樣子。
卻沒想到護送的隊伍沒日沒夜趕路,根本就沒來得及看到,他們本就年紀大了,再加上舟車勞頓,身體難免有些不舒服,這一路上不是在睡覺就是在暈倒。
可以說連清醒的日子都不多,就算腦子還很負責的提醒他們要往外看一看,外麵便是梁國的田地,他們的身體也做不到。
一路上隻有封同和勉強跟的上,還撐得住,不過到底還是消瘦了些,也是受了辛苦的
如今剛剛好轉不少,幾個大臣便穿著便裝要出去逛一逛這臨安,封同和本想輕身簡行,出門後卻跟了四位老人。
帶著老人自是不太好往人多之地走,他便打著先感受一次臨安城公交牛車的稱號,將這幾位老大臣哄上了牛車,往他今日的目標,臨安城外的皇莊而去。
老大臣們去哪裏都是一樣,梁國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新鮮的,坐公交牛車摸摸這裏,看看那裏。
還沒坐穩,便開始感歎這臨安都城的繁茂,路上居然這麽多人。
待公交牛車行駛起來,繞過了巷子,拐到主街上時。
四位大人的嘴巴已經從o變成了0,頓時不覺得剛剛那人多了。
眼睛隻覺得不夠用,街上有吆喝著做生意的,有趕車的人催著前麵的趕緊走的,甚至還有一個女子當街指著,那應該是她的相公吧?
還不等他們感歎梁國女子與他們楚國女子性子一樣彪悍時,又在街上看到了一對男女,互送禮物。
趕車第二日老漢聽出了他們的口音,一直在盯著他們看。
封同和明白這是因為之前他國商人在臨安做的惡事,百姓們進來對外地口音格外敏感,他看著那四個農官麵色有些不對,擔心他們會說出什麽驚天地泣鬼神的話挨揍,便想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他們雖然休息的差不多了,但也不是這老漢的對手,何況梁國人團結的很,這老漢隻要一喊他們就別想走了。
封同和不敢去賭,急忙開口道:“四位大人,我們這趟的目的地,便是此次學習稻麥輪作的實驗農莊,畢竟這是梁國,還望四位大人看看,這梁國的土地與我們楚國是否一樣,先做好準備。”
他這話說的非常好,既點出他們的身份是楚國使臣,又說出了他們的目的是要去學習如何種地,那豎著耳朵的趕車老漢聽到也放下了心,不在時不時的看向他們,專心的趕車。
封同和鬆了口氣。
四被他打岔的這四位大人都是楚國精通土地一道的農官,楚國少耕地,楚皇對於此次學習稻麥輪作的結果非常重視,此行來的幾位農官都是朝廷裏選出來的,可以說使臣團中的官員除了封同和之外,對種地都有些經驗。
聽到封同和這麽一說,四位大臣的目光瞬間凝重起來,不再去管街上的熱鬧,將腦袋聚在一起,討論起了彼此的分工。
封同和見狀放下了懸著的心,深藏功與名。
同時心中也不免計算時間,此時他的信件應當已經送回了楚國,希望信件中的那些東西,可以緩解楚國的幹旱問題。
說話間,公交牛車便晃晃悠悠的到了農莊外的站台,他們下車後老漢還熱情的告訴他們,公交牛車在黃昏時分會有最後一班,若是那個時候沒趕上可就沒車回去了。
封同和趕忙道謝。
趕車老漢咧嘴一笑:“不用謝,你們楚國可是我們梁國的朋友。”
四個農官瞪大眼睛看著封同和與趕車老漢談話,心裏頓時明白為什麽封同和能當丞相了,看看人家的態度和交涉能力。
站點距離農莊不遠,水泥路直達農莊門口,封同和送走了老漢,指著農莊解釋道:“走吧,就是這個農莊,梁國的這個農莊有些特別之處,待會四位進去便知道了。”
農莊就是普通的農莊,外表質樸,並不是特意走的低調路線,整個農莊呈現出一種灰撲撲的樣子,配上農莊外看不到邊際的農田,如同畫一般。
封同和之前來過一趟,農莊的看門老頭知道封同和的身份,開門將他們五人迎了進去。
四個農官伸頭往裏麵看去並沒有看出這農莊的特別之處,有些疑惑。
封同和擺手示意別急,再往裏麵走走。
拐過一道牆,入目便是一大排排列整齊的房屋,顯然這裏是莊子裏的農戶所住的地方,裏麵還有些孩子抽著陀螺玩鬧著。
封同和繼續帶著他們往裏走,農莊裏的建築更簡單,路很好認,封同和直接帶著他們到了農莊後的一大片田地裏。
田地裏還有不少的農戶正在幹活。
本來開春後就該翻種的農田因為使臣來訪之事,耽擱了下來,好在皇莊裏的農戶都是簽訂的雇傭合同,並不靠地裏的糧食生活,這點農田不種倒也耽誤不了他們的什麽事。
隻不過做慣了地裏事物的,看到土地閑置,心裏總歸是不太舒服,還有些替陛下心疼,免費讓他們來學,還要耽誤農事。
直到四月收到了各國使臣出發的消息,上麵又宣布可以開始征地。
這才開始忙碌起來。
此時四個農官才明白,為什麽會說這個農莊並不普通。
隻見這裏的田地被分割成均勻的長方形地塊,每塊地的功能與所種的莊稼都被詳細記錄,農官們希望能通過這些,整理出不同土地與莊稼之間的聯係。
以往梁國隻有六個州府,小的可憐,各州府之間土地也相差不大,如今卻不同,自從打了蜀國後,他們便把各地的土地都取了些樣本回來。
此時封同和與那四位來自楚國的農官看到這些,也忍不住驚歎梁國人做事的嚴謹。
“老葛,你看他們用的農具!”其中一個胡子發白的大臣拍了拍身旁的同僚,示意他看向田裏此時正在耕地的一牛一人。
那是一塊水田,農戶把褲腿卷到膝蓋處,赤腳走在田裏,他的手中握著一個奇怪的農具,像是梳子一樣,不過區別卻大了許多,梳子是用來梳理頭發,而他拿的那個工具是用來給梳理水田。
不過一人一牛,來回走了幾圈,那水田便被翻好。
被喊做老葛的農官忍不住走上前,近距離的觀察。
“老伯,你在看我爹嗎?”一個孩童的聲音在他們身後響起。
順著聲音看去,是個約莫五歲左右的童子,小孩手裏還拿著陀螺,眼睛裏滿是對他們的好奇。
封同和將袖子裏帶著的糖果遞了出去,笑著說道:“我們是這次來梁國學種地的使臣,地裏忙活的是你爹嗎?”
小孩的目光被封同和手裏的糖果吸引,應了一聲,卻沒有伸手接糖。
封同和手又往前伸了伸,想把糖送到孩子手裏,那孩子靈巧的往後一推,躲了過去,還不等封同和問他為什麽不要。
那孩子便主動說道:“不能要陌生人給的東西。”
封同和這才恍然大悟,梁國對待人販子有一套非常嚴苛的律法,學校裏對於孩童也是多次教育,像什麽“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能吃”、“陌生人來學校接你不能信”一類的話幾乎在每個學校都會被老師耳提麵命,務必讓孩子們記住。
見此,那四位農官倒是露出了些意味不明的眼神,不過是五歲的孩子,就有如此的自我約束能力,看孩子的眼神明顯也是喜歡吃糖的,卻能忍住。
孩子不要封同和也不強求,“是我忘了,我們不是壞人。”
地裏忙活的人也注意到了路上的事,把牛綁好,走了過來,見封同和幾人的穿著便知道他們的身份不一般,“五位貴人,您這是?”
“爹,他們說是來學習種地的。”
封同和笑了笑把口袋裏的糖遞給了漢子,“這是給你家孩子的,小家夥很聰明,知道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能吃。”
漢子推脫不開,接了下去:“農莊裏時不時便有人下來宣傳,孩子都是自己生自己養的,丟了誰家都心疼,我們也就上了心,多叮囑幾句。”
漢子說這便要把他們往規劃出來給各國的學習用地走。
老葛瞅準機會問道:“這位兄弟,不知道你手裏剛剛拿的那個是什麽東西?”
“那是技術學院研製出來的新農具,府衙那裏可以憑借戶籍去買,有許多種樣式,我買的這個叫做踏犁。”
梁國與楚國交界,距離並不算遠,又有之前合作的經曆在,來往商戶交往便密切了些。
這些商戶來來回回帶了不少關於梁國的消息。
報紙,書籍,食物,貨品,大臣們通過這些物件也算是粗淺的了解了些梁國。
作為農官,他們路上本來是想親眼看看梁國的土地如何,莊稼是什麽樣子。
卻沒想到護送的隊伍沒日沒夜趕路,根本就沒來得及看到,他們本就年紀大了,再加上舟車勞頓,身體難免有些不舒服,這一路上不是在睡覺就是在暈倒。
可以說連清醒的日子都不多,就算腦子還很負責的提醒他們要往外看一看,外麵便是梁國的田地,他們的身體也做不到。
一路上隻有封同和勉強跟的上,還撐得住,不過到底還是消瘦了些,也是受了辛苦的
如今剛剛好轉不少,幾個大臣便穿著便裝要出去逛一逛這臨安,封同和本想輕身簡行,出門後卻跟了四位老人。
帶著老人自是不太好往人多之地走,他便打著先感受一次臨安城公交牛車的稱號,將這幾位老大臣哄上了牛車,往他今日的目標,臨安城外的皇莊而去。
老大臣們去哪裏都是一樣,梁國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新鮮的,坐公交牛車摸摸這裏,看看那裏。
還沒坐穩,便開始感歎這臨安都城的繁茂,路上居然這麽多人。
待公交牛車行駛起來,繞過了巷子,拐到主街上時。
四位大人的嘴巴已經從o變成了0,頓時不覺得剛剛那人多了。
眼睛隻覺得不夠用,街上有吆喝著做生意的,有趕車的人催著前麵的趕緊走的,甚至還有一個女子當街指著,那應該是她的相公吧?
還不等他們感歎梁國女子與他們楚國女子性子一樣彪悍時,又在街上看到了一對男女,互送禮物。
趕車第二日老漢聽出了他們的口音,一直在盯著他們看。
封同和明白這是因為之前他國商人在臨安做的惡事,百姓們進來對外地口音格外敏感,他看著那四個農官麵色有些不對,擔心他們會說出什麽驚天地泣鬼神的話挨揍,便想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他們雖然休息的差不多了,但也不是這老漢的對手,何況梁國人團結的很,這老漢隻要一喊他們就別想走了。
封同和不敢去賭,急忙開口道:“四位大人,我們這趟的目的地,便是此次學習稻麥輪作的實驗農莊,畢竟這是梁國,還望四位大人看看,這梁國的土地與我們楚國是否一樣,先做好準備。”
他這話說的非常好,既點出他們的身份是楚國使臣,又說出了他們的目的是要去學習如何種地,那豎著耳朵的趕車老漢聽到也放下了心,不在時不時的看向他們,專心的趕車。
封同和鬆了口氣。
四被他打岔的這四位大人都是楚國精通土地一道的農官,楚國少耕地,楚皇對於此次學習稻麥輪作的結果非常重視,此行來的幾位農官都是朝廷裏選出來的,可以說使臣團中的官員除了封同和之外,對種地都有些經驗。
聽到封同和這麽一說,四位大臣的目光瞬間凝重起來,不再去管街上的熱鬧,將腦袋聚在一起,討論起了彼此的分工。
封同和見狀放下了懸著的心,深藏功與名。
同時心中也不免計算時間,此時他的信件應當已經送回了楚國,希望信件中的那些東西,可以緩解楚國的幹旱問題。
說話間,公交牛車便晃晃悠悠的到了農莊外的站台,他們下車後老漢還熱情的告訴他們,公交牛車在黃昏時分會有最後一班,若是那個時候沒趕上可就沒車回去了。
封同和趕忙道謝。
趕車老漢咧嘴一笑:“不用謝,你們楚國可是我們梁國的朋友。”
四個農官瞪大眼睛看著封同和與趕車老漢談話,心裏頓時明白為什麽封同和能當丞相了,看看人家的態度和交涉能力。
站點距離農莊不遠,水泥路直達農莊門口,封同和送走了老漢,指著農莊解釋道:“走吧,就是這個農莊,梁國的這個農莊有些特別之處,待會四位進去便知道了。”
農莊就是普通的農莊,外表質樸,並不是特意走的低調路線,整個農莊呈現出一種灰撲撲的樣子,配上農莊外看不到邊際的農田,如同畫一般。
封同和之前來過一趟,農莊的看門老頭知道封同和的身份,開門將他們五人迎了進去。
四個農官伸頭往裏麵看去並沒有看出這農莊的特別之處,有些疑惑。
封同和擺手示意別急,再往裏麵走走。
拐過一道牆,入目便是一大排排列整齊的房屋,顯然這裏是莊子裏的農戶所住的地方,裏麵還有些孩子抽著陀螺玩鬧著。
封同和繼續帶著他們往裏走,農莊裏的建築更簡單,路很好認,封同和直接帶著他們到了農莊後的一大片田地裏。
田地裏還有不少的農戶正在幹活。
本來開春後就該翻種的農田因為使臣來訪之事,耽擱了下來,好在皇莊裏的農戶都是簽訂的雇傭合同,並不靠地裏的糧食生活,這點農田不種倒也耽誤不了他們的什麽事。
隻不過做慣了地裏事物的,看到土地閑置,心裏總歸是不太舒服,還有些替陛下心疼,免費讓他們來學,還要耽誤農事。
直到四月收到了各國使臣出發的消息,上麵又宣布可以開始征地。
這才開始忙碌起來。
此時四個農官才明白,為什麽會說這個農莊並不普通。
隻見這裏的田地被分割成均勻的長方形地塊,每塊地的功能與所種的莊稼都被詳細記錄,農官們希望能通過這些,整理出不同土地與莊稼之間的聯係。
以往梁國隻有六個州府,小的可憐,各州府之間土地也相差不大,如今卻不同,自從打了蜀國後,他們便把各地的土地都取了些樣本回來。
此時封同和與那四位來自楚國的農官看到這些,也忍不住驚歎梁國人做事的嚴謹。
“老葛,你看他們用的農具!”其中一個胡子發白的大臣拍了拍身旁的同僚,示意他看向田裏此時正在耕地的一牛一人。
那是一塊水田,農戶把褲腿卷到膝蓋處,赤腳走在田裏,他的手中握著一個奇怪的農具,像是梳子一樣,不過區別卻大了許多,梳子是用來梳理頭發,而他拿的那個工具是用來給梳理水田。
不過一人一牛,來回走了幾圈,那水田便被翻好。
被喊做老葛的農官忍不住走上前,近距離的觀察。
“老伯,你在看我爹嗎?”一個孩童的聲音在他們身後響起。
順著聲音看去,是個約莫五歲左右的童子,小孩手裏還拿著陀螺,眼睛裏滿是對他們的好奇。
封同和將袖子裏帶著的糖果遞了出去,笑著說道:“我們是這次來梁國學種地的使臣,地裏忙活的是你爹嗎?”
小孩的目光被封同和手裏的糖果吸引,應了一聲,卻沒有伸手接糖。
封同和手又往前伸了伸,想把糖送到孩子手裏,那孩子靈巧的往後一推,躲了過去,還不等封同和問他為什麽不要。
那孩子便主動說道:“不能要陌生人給的東西。”
封同和這才恍然大悟,梁國對待人販子有一套非常嚴苛的律法,學校裏對於孩童也是多次教育,像什麽“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能吃”、“陌生人來學校接你不能信”一類的話幾乎在每個學校都會被老師耳提麵命,務必讓孩子們記住。
見此,那四位農官倒是露出了些意味不明的眼神,不過是五歲的孩子,就有如此的自我約束能力,看孩子的眼神明顯也是喜歡吃糖的,卻能忍住。
孩子不要封同和也不強求,“是我忘了,我們不是壞人。”
地裏忙活的人也注意到了路上的事,把牛綁好,走了過來,見封同和幾人的穿著便知道他們的身份不一般,“五位貴人,您這是?”
“爹,他們說是來學習種地的。”
封同和笑了笑把口袋裏的糖遞給了漢子,“這是給你家孩子的,小家夥很聰明,知道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能吃。”
漢子推脫不開,接了下去:“農莊裏時不時便有人下來宣傳,孩子都是自己生自己養的,丟了誰家都心疼,我們也就上了心,多叮囑幾句。”
漢子說這便要把他們往規劃出來給各國的學習用地走。
老葛瞅準機會問道:“這位兄弟,不知道你手裏剛剛拿的那個是什麽東西?”
“那是技術學院研製出來的新農具,府衙那裏可以憑借戶籍去買,有許多種樣式,我買的這個叫做踏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