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足足考了三日。
上午理論,下午策論。考題雖然新穎,但題目都是以往的。
禮部前去監考的大臣看著考場的一切都是羨慕的不行,如今這才是讀書的好光景。
官兵們押送著試卷就往宮中進行糊名、謄卷。通過的人便於三日後參加殿試。
“讓人多備著些熱菜和點心,改卷很辛苦的。”梁詩讓侍官仔細些伺候。
這幾日朝中並無大事,她便窩在了東宮同墨家人待在一起。
原本隻是去隨便看看,卻發現了竟然有墨家有兩個小孩童正在研究縫紉機。
這個原理她熟啊,小時候她就很好奇為什麽家裏奶奶的縫紉機可以縫衣服,想象著一群小人在裏麵穿針引線。
直到後來,那台機子壞了,奶奶找人來修,梁詩看到拆開的外殼下就是一群普通的零件,並沒有什麽勤勞的小人。
這是梁詩對機械產生興趣的第一步,也決定了她後來報考理工機械製造。
“陛下,您看,咱們傳統使用的針是這種的單端尖,我把這個改成了雙頭針之後,便可以不用來回的轉換針的方向,減少了——哎,你幹嘛。”
“還是讓陛下看看我的吧,陛下您看,我用這個針,縫製進去後,這個卡扣便會把線卡住,當尖針再次穿過布後,就會出戳到這個卡眼裏麵,然後就會——”說著,那孩童還演示了一遍。
梁詩蹲下身子,看著那布上明顯的一排鏈式縫合線,呆住了。
這墨家難道都是天才嗎?一個不過六歲的孩童都能研究出鏈式縫紉機。
“好,朕覺得甚好,帶著朕一起做好不好。”
焦和雅從宮中找到東宮,在這院子的角落裏才找到梁詩。
“陛下啊,您這真的是讓我好找啊。”焦和雅發福多年,又不運動,今日這一番走路實在是差點要了他的半條命。
怎麽也不會想到,陛下會在這裏和兩個孩子玩起了縫製衣服的遊戲。
“來來來,丞相你來的正好。”梁詩他們的研究已經快到尾聲了。
一個卡扣式的裁縫機,微縮模型橫空出世。
焦和雅習慣了梁詩的不靠譜,嘴上說著“陛下啊,明日便要殿試了”身體還是沒有辦法拒絕,上前看了一眼,這一眼就讓他發現了玄機。
“陛下,這莫不是能夠——。”
梁詩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眼神,讓他保密。又讓蓼藍帶著孩子去巨子那裏,說這是他的意思,巨子會明白的。
最近的日子過得太快了,梁詩都忘記還有殿試這番事情了,實驗室裏的時間就是容易過得比外麵快些。
“不知道有多少人進了殿試啊。”梁詩對這次的科舉考試有著很大的期望,還指望著這批考生可以補充朝堂的人手。
焦和雅心中算了算說到:“陛下,常科和恩科總共錄取了三百二十六人。”
焦和雅也是知道梁詩很在意這批考生才找過來特意告訴他一聲的。
本來科舉殿試自古就是丞相和尚書就可以代勞了,皇帝們為了顯示出自己的愛才也會到場做做樣子,但他的這個小皇帝不同,不喊他是真的會生氣的。
“陛下,殿試人員的名單,老臣已經統計好了,其中有三十二位是來自新收的六個州府,老臣也單獨給您做了標識。”
“焦丞相做事,朕放心的很。”二人客套完後又說了些其他的事情。
------------------------------------------------------
到了殿試這日。
焦和雅,石敢當,劉宗,張豐等幾位尚書都早早的便在殿內等候了。
宮門口排查的很嚴格,考生們本以為進宮的那次排查後就沒有了,結果伴隨著距離考試宮殿越來越近,還要在搜兩次身。
雖然流程比較複雜繁瑣,但參加殿試的人都是百裏挑一自己考進來的,沒有那等腦子愚笨的會在這種時候抱怨。
大家都是老老實實的一路搜查進了宮殿內。坐到了位子上,一路上頭也不敢抬,皆是看著地麵,目不斜視。
待坐到了位子上才鬆了一口氣,真的是要殿試了,不是在做夢。
梁詩是在開考後才進入考殿內的,焦和雅等人一見到他,便輕聲的上前行禮。
“陛下。”
“噓,不用行禮,朕隨意看看。”
若不是擔心會加大考生們的答題壓力,梁詩還有些想下去看看,溜達幾圈。
劉宗自從皇帝進來便一直觀察著皇帝,看了半天才發現皇帝是哪裏不對勁了。
“哎”他伸出胳膊撞了撞身旁的焦和雅,把正眯著眼睛打盹的焦和雅給刺撓醒了。
焦和雅瞥了劉宗一眼:“幹什麽?”
“你看陛下,他是不是黑了些啊。”
焦和雅不免想到自己昨天找到小皇帝時的情景,五月那麽大的太陽,能不黑嗎?
但他不能把這件事和劉宗說,隻好恢複以往對待劉宗的態度。
劉宗見焦和雅不理他也不奇怪,焦和雅的性子就是這樣, 他覺得沒必要的話便不會說,劉宗問出來的蠢問題他就當沒聽見。
此次的殿試考題策論很簡單,就是圍繞著如何為官,為何為官這八個字開始。
劉宗曾經也想過自己為什麽做官,但是他沒有想明白。
底下人的動靜,梁詩坐在高台上一清二楚,她也無聊的很,招了招手便把劉宗這個活寶給喊了上來。
劉宗炫耀似的看了看一旁的石敢當,你看,陛下又在叫我呢~
然後在石敢當憤恨的眼神裏屁顛屁顛的往梁詩那邊跑去。
焦和雅微微睜開些眼睛,看了看這二人,又重新閉上了眼,主打的就是一個眼不見心不煩。
“劉大人,這幾日辛苦你了。”報社的事情比較煩憂,梁詩也聽到了有很多大臣在背後嘀咕劉宗。
劉宗最喜歡小皇帝的一點就是,她可以看到臣子們的付出,也會覺得大家做的辛苦給些獎勵和表揚,不像有些帝皇,覺得臣子做什麽都是應該的。
可劉宗哪裏知道,梁詩自始至終都沒有把自己當成好皇帝過,她代入的一直都是老板的角色,能不體貼下屬嗎?
此時君臣二人,一個體貼下屬,一個心中感動,弄的一旁的焦和雅看不下去了,他知道小皇帝是坐不住了便出聲說道:“陛下,您還有奏書沒有批完呢。”
瞌睡來了送枕頭,梁詩還有些不好意思,她畢竟是皇帝,這離開合適嗎?
焦和雅看小皇帝的神色便明白她的想法了。
“陛下您政務繁忙,抽空來看一眼便已經是皇恩浩蕩了,這裏有老臣和各位尚書,您放心吧。”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梁詩順坡下驢準備離開,臨行前還囑咐了宮人,送些茶水和點心,畢竟考試時間實在是太久了。
到了傍晚太陽下山,梁詩才收到考試結束的消息。
試卷這次沒有送往禮部,而是就在宮中批改完成,糊名、謄卷後擇優排序錄取。
糊名、謄卷都是由禮部的人在負責,張豐便先去查看了一下,這一看不得了。
竟然有員外郎把六州的試卷單獨的放了出來。便開口訓斥道:“你怎做這種糊塗事。”
那員外郎這才恍然大悟,把卷子重新放到了一起。
此次恩科本就是為了新的六州和原先捐錢的商戶子弟開設,這還分開批改,若是傳了出去,這恩科不是白開了嗎?
這天下的百姓會如何想,六州的百姓會如何想?
他們會不會覺得梁皇沒有把自己當成梁國的百姓呢?
那員外郎想明白後,一身冷汗,忙的開口道謝。
“多謝尚書大人指點,下官明白了。”
張豐本就愛才,在座的也都是他禮部的人,此時便高高拿起,輕輕放下了。
“好了,下次做事穩妥著些,諸位把手頭的事情先放下吧,陛下那邊已經給大家準備了飯菜,吃完了再繼續吧。”
無論怎麽批改,就光是糊名、謄卷這兩個步驟,今晚都是要熬夜加班處理的了。
更不要說以後後麵的事,還多著呢。
梁詩想到他們都是一些文官,便把一切後續事務,如吃喝休息這類的都讓人給安排好了。
不要小看這件事,雖然是一件小事,卻可以體現出梁詩的體貼下屬,作為臣子能得到陛下的看重和照顧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
------------------------------------------------------
隔日。
起了個大早後,梁詩便去東宮看了看,裁縫機已經製造出了一個等比例的模型出來,改良之後沒有問題,便會送往工部開始製造。
工部如今就像是一個專門製造機械的工廠,所有的開發都被墨家給完成了。
不過這也沒辦法,梁詩已經發現了,工部就尚書韋連還有些腦筋,其他的都是那些世家家中的子弟被塞進來的,早先她還想把工部的一些人給炒魷魚,但後來發現這些世家子弟也是真的 好用。
就拿之前的修路來說吧,梁詩發了一個硬性命令,要求必須在三日內把京中的道路給改善好了。
這些公子哥們見忙不過來了,連忙跑回家裏喊人,他們自己家的人,梁詩也不用花錢,也不用供飯,簡直不要太爽。
就連最後人手實在不夠了,這些世家子沒有辦法自己都上了,或許是嚐到了這種完成任務的滿足感,不少人都請求出去修路了。
道路暢通很大方麵上帶動了商業,以前那些路不好走的地方,如今也會有行商過去做生意。
再加上潮州的水力紡紗機工廠,算算時間,這批成衣和紗衣製造出來,便可以送出去賺錢了,六七月份還正是最熱的時候,紗衣正是好賣的時候,至於往哪裏去賣嘛,蜀國是個好地方。
反正沒有關稅,梁詩可不管這這批成衣和布匹會不會擾亂蜀國的物價,這就不是她一個作為梁國皇帝該考慮的事情了。
上午理論,下午策論。考題雖然新穎,但題目都是以往的。
禮部前去監考的大臣看著考場的一切都是羨慕的不行,如今這才是讀書的好光景。
官兵們押送著試卷就往宮中進行糊名、謄卷。通過的人便於三日後參加殿試。
“讓人多備著些熱菜和點心,改卷很辛苦的。”梁詩讓侍官仔細些伺候。
這幾日朝中並無大事,她便窩在了東宮同墨家人待在一起。
原本隻是去隨便看看,卻發現了竟然有墨家有兩個小孩童正在研究縫紉機。
這個原理她熟啊,小時候她就很好奇為什麽家裏奶奶的縫紉機可以縫衣服,想象著一群小人在裏麵穿針引線。
直到後來,那台機子壞了,奶奶找人來修,梁詩看到拆開的外殼下就是一群普通的零件,並沒有什麽勤勞的小人。
這是梁詩對機械產生興趣的第一步,也決定了她後來報考理工機械製造。
“陛下,您看,咱們傳統使用的針是這種的單端尖,我把這個改成了雙頭針之後,便可以不用來回的轉換針的方向,減少了——哎,你幹嘛。”
“還是讓陛下看看我的吧,陛下您看,我用這個針,縫製進去後,這個卡扣便會把線卡住,當尖針再次穿過布後,就會出戳到這個卡眼裏麵,然後就會——”說著,那孩童還演示了一遍。
梁詩蹲下身子,看著那布上明顯的一排鏈式縫合線,呆住了。
這墨家難道都是天才嗎?一個不過六歲的孩童都能研究出鏈式縫紉機。
“好,朕覺得甚好,帶著朕一起做好不好。”
焦和雅從宮中找到東宮,在這院子的角落裏才找到梁詩。
“陛下啊,您這真的是讓我好找啊。”焦和雅發福多年,又不運動,今日這一番走路實在是差點要了他的半條命。
怎麽也不會想到,陛下會在這裏和兩個孩子玩起了縫製衣服的遊戲。
“來來來,丞相你來的正好。”梁詩他們的研究已經快到尾聲了。
一個卡扣式的裁縫機,微縮模型橫空出世。
焦和雅習慣了梁詩的不靠譜,嘴上說著“陛下啊,明日便要殿試了”身體還是沒有辦法拒絕,上前看了一眼,這一眼就讓他發現了玄機。
“陛下,這莫不是能夠——。”
梁詩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眼神,讓他保密。又讓蓼藍帶著孩子去巨子那裏,說這是他的意思,巨子會明白的。
最近的日子過得太快了,梁詩都忘記還有殿試這番事情了,實驗室裏的時間就是容易過得比外麵快些。
“不知道有多少人進了殿試啊。”梁詩對這次的科舉考試有著很大的期望,還指望著這批考生可以補充朝堂的人手。
焦和雅心中算了算說到:“陛下,常科和恩科總共錄取了三百二十六人。”
焦和雅也是知道梁詩很在意這批考生才找過來特意告訴他一聲的。
本來科舉殿試自古就是丞相和尚書就可以代勞了,皇帝們為了顯示出自己的愛才也會到場做做樣子,但他的這個小皇帝不同,不喊他是真的會生氣的。
“陛下,殿試人員的名單,老臣已經統計好了,其中有三十二位是來自新收的六個州府,老臣也單獨給您做了標識。”
“焦丞相做事,朕放心的很。”二人客套完後又說了些其他的事情。
------------------------------------------------------
到了殿試這日。
焦和雅,石敢當,劉宗,張豐等幾位尚書都早早的便在殿內等候了。
宮門口排查的很嚴格,考生們本以為進宮的那次排查後就沒有了,結果伴隨著距離考試宮殿越來越近,還要在搜兩次身。
雖然流程比較複雜繁瑣,但參加殿試的人都是百裏挑一自己考進來的,沒有那等腦子愚笨的會在這種時候抱怨。
大家都是老老實實的一路搜查進了宮殿內。坐到了位子上,一路上頭也不敢抬,皆是看著地麵,目不斜視。
待坐到了位子上才鬆了一口氣,真的是要殿試了,不是在做夢。
梁詩是在開考後才進入考殿內的,焦和雅等人一見到他,便輕聲的上前行禮。
“陛下。”
“噓,不用行禮,朕隨意看看。”
若不是擔心會加大考生們的答題壓力,梁詩還有些想下去看看,溜達幾圈。
劉宗自從皇帝進來便一直觀察著皇帝,看了半天才發現皇帝是哪裏不對勁了。
“哎”他伸出胳膊撞了撞身旁的焦和雅,把正眯著眼睛打盹的焦和雅給刺撓醒了。
焦和雅瞥了劉宗一眼:“幹什麽?”
“你看陛下,他是不是黑了些啊。”
焦和雅不免想到自己昨天找到小皇帝時的情景,五月那麽大的太陽,能不黑嗎?
但他不能把這件事和劉宗說,隻好恢複以往對待劉宗的態度。
劉宗見焦和雅不理他也不奇怪,焦和雅的性子就是這樣, 他覺得沒必要的話便不會說,劉宗問出來的蠢問題他就當沒聽見。
此次的殿試考題策論很簡單,就是圍繞著如何為官,為何為官這八個字開始。
劉宗曾經也想過自己為什麽做官,但是他沒有想明白。
底下人的動靜,梁詩坐在高台上一清二楚,她也無聊的很,招了招手便把劉宗這個活寶給喊了上來。
劉宗炫耀似的看了看一旁的石敢當,你看,陛下又在叫我呢~
然後在石敢當憤恨的眼神裏屁顛屁顛的往梁詩那邊跑去。
焦和雅微微睜開些眼睛,看了看這二人,又重新閉上了眼,主打的就是一個眼不見心不煩。
“劉大人,這幾日辛苦你了。”報社的事情比較煩憂,梁詩也聽到了有很多大臣在背後嘀咕劉宗。
劉宗最喜歡小皇帝的一點就是,她可以看到臣子們的付出,也會覺得大家做的辛苦給些獎勵和表揚,不像有些帝皇,覺得臣子做什麽都是應該的。
可劉宗哪裏知道,梁詩自始至終都沒有把自己當成好皇帝過,她代入的一直都是老板的角色,能不體貼下屬嗎?
此時君臣二人,一個體貼下屬,一個心中感動,弄的一旁的焦和雅看不下去了,他知道小皇帝是坐不住了便出聲說道:“陛下,您還有奏書沒有批完呢。”
瞌睡來了送枕頭,梁詩還有些不好意思,她畢竟是皇帝,這離開合適嗎?
焦和雅看小皇帝的神色便明白她的想法了。
“陛下您政務繁忙,抽空來看一眼便已經是皇恩浩蕩了,這裏有老臣和各位尚書,您放心吧。”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梁詩順坡下驢準備離開,臨行前還囑咐了宮人,送些茶水和點心,畢竟考試時間實在是太久了。
到了傍晚太陽下山,梁詩才收到考試結束的消息。
試卷這次沒有送往禮部,而是就在宮中批改完成,糊名、謄卷後擇優排序錄取。
糊名、謄卷都是由禮部的人在負責,張豐便先去查看了一下,這一看不得了。
竟然有員外郎把六州的試卷單獨的放了出來。便開口訓斥道:“你怎做這種糊塗事。”
那員外郎這才恍然大悟,把卷子重新放到了一起。
此次恩科本就是為了新的六州和原先捐錢的商戶子弟開設,這還分開批改,若是傳了出去,這恩科不是白開了嗎?
這天下的百姓會如何想,六州的百姓會如何想?
他們會不會覺得梁皇沒有把自己當成梁國的百姓呢?
那員外郎想明白後,一身冷汗,忙的開口道謝。
“多謝尚書大人指點,下官明白了。”
張豐本就愛才,在座的也都是他禮部的人,此時便高高拿起,輕輕放下了。
“好了,下次做事穩妥著些,諸位把手頭的事情先放下吧,陛下那邊已經給大家準備了飯菜,吃完了再繼續吧。”
無論怎麽批改,就光是糊名、謄卷這兩個步驟,今晚都是要熬夜加班處理的了。
更不要說以後後麵的事,還多著呢。
梁詩想到他們都是一些文官,便把一切後續事務,如吃喝休息這類的都讓人給安排好了。
不要小看這件事,雖然是一件小事,卻可以體現出梁詩的體貼下屬,作為臣子能得到陛下的看重和照顧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
------------------------------------------------------
隔日。
起了個大早後,梁詩便去東宮看了看,裁縫機已經製造出了一個等比例的模型出來,改良之後沒有問題,便會送往工部開始製造。
工部如今就像是一個專門製造機械的工廠,所有的開發都被墨家給完成了。
不過這也沒辦法,梁詩已經發現了,工部就尚書韋連還有些腦筋,其他的都是那些世家家中的子弟被塞進來的,早先她還想把工部的一些人給炒魷魚,但後來發現這些世家子弟也是真的 好用。
就拿之前的修路來說吧,梁詩發了一個硬性命令,要求必須在三日內把京中的道路給改善好了。
這些公子哥們見忙不過來了,連忙跑回家裏喊人,他們自己家的人,梁詩也不用花錢,也不用供飯,簡直不要太爽。
就連最後人手實在不夠了,這些世家子沒有辦法自己都上了,或許是嚐到了這種完成任務的滿足感,不少人都請求出去修路了。
道路暢通很大方麵上帶動了商業,以前那些路不好走的地方,如今也會有行商過去做生意。
再加上潮州的水力紡紗機工廠,算算時間,這批成衣和紗衣製造出來,便可以送出去賺錢了,六七月份還正是最熱的時候,紗衣正是好賣的時候,至於往哪裏去賣嘛,蜀國是個好地方。
反正沒有關稅,梁詩可不管這這批成衣和布匹會不會擾亂蜀國的物價,這就不是她一個作為梁國皇帝該考慮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