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可沒想就這樣放過壽國公,梁詩也是如此,這個老東西沒事就喜歡奚落別人,朝廷裏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都很討厭他。
無奈壽國公的輩分很高,都忍下來了,豈料今天皇帝明顯要搞事情,還沒等到劉宗開口。
兵部侍郎古泰寧便說道:“看來壽國公府小公子上月縱馬傷人便是這個馬咯,府尉家的公子都去掃大街了,可如今都沒有見到過——”
“老臣願意捐出十萬兩白銀!”壽國公根本不敢讓古泰寧把話說完。這邊古泰寧不說話了,劉宗又來了。
“竟然是如此嗎?那匹八萬兩白銀購買的寶馬傷了人?”劉宗還特意在八萬兩上麵加重了聲音。
在場的不少大臣都差點沒有忍住笑出聲來,這幾個狡猾的老狐狸真的是太損了。今天有壽國公受的了。
梁詩也配合的拉下了臉。
“壽國公,朕尊你一聲長輩,你可否解釋一下你家的小公子為何不去領罰嗎?”
原本以為可以花十萬兩結束這場風波的壽國公臉上的表情再也維持不住,直接跪了下去。
嘭地一聲,梁詩都替他覺得疼。
“陛下,老臣願意捐出40萬兩白銀!”壽國公不傻,他明白今日皇帝為什麽不讓他走,這場會其實就是為了他開的。
不出錢是不可能的了,隻是多出少出的問題,自己這麽多年也不清白,這樣下去還不知道會有人又奏秉些什麽。
不如幹脆多出一點吧,壽國公臉上滿是痛苦,不知道是為了膝蓋還是為了錢包。
英國公覺得有些過了,眼神暗示梁詩可以停手了。
“朕便替這天下學子謝謝壽國公了,各位放心,今日所捐助錢財均會立碑於學堂號舍錢。該筆錢花在何處何時何地,都會列出公文昭告天下。”
梁詩這話一說,剛剛捐錢的文官真的覺得自己捐的有些少了。
紛紛又表示自己還可以再借一點捐出去。
這可是立碑啊,那得多少人看到啊,說不定後世之人都會感歎於他們的奉獻。
會議結束後。
議政殿內,焦和雅,劉宗,禮部侍郎張豐,工部侍郎韋連繞著黑板坐開。
“此次把諸位留下來自然是為了這次科舉,這是我梁國的大事情,尤其此次恩科也包括了新的六州更要重視起來。”
黑板上畫的是梁國目前的號舍圖紙。簡陋的三麵牆,加上一個桌子,一個頂就沒了。
工部侍郎韋連有些不明白陛下的意思。
“陛下,這是最基本的號舍圖紙,不知道陛下打算怎麽改?”
怎麽改梁詩早就想好了。
“寬度高度長度都要增加,就比如焦丞相,他這般的高個子大長腿身材在裏麵要能躺的下,且進出不用低頭,什麽考完了虛脫,考完了生病的那種事不允許發生。”
張豐心中隱約有些羨慕今後的考生了,他們幸運遇到了一位賢明願意愛護臣子的君王。
在座的各位除了梁詩都有這個想法,尤其是焦和雅,他現在可是越看小皇帝越覺得順眼了。
大家討論了許久,最後梁詩還特意賜了禦菜給他們帶了回去。
雖說他們做到如今的這個位置上早已不缺吃喝了,但禦菜代表的事聖心,是榮譽,劉宗恨不得能夠讓全世界都知道自己今天被賜了禦菜,為此還特意寫了一篇文章投給了通政司。
禮部如今事情可是很多的,從侍郎張豐到底下的員外郎,個個都是忙的腳不沾地。
如今一方麵是科舉,另一方麵上梁詩準備改革課本。
從古到今所有的文章裏麵挑選出不同年級適合學習的課本,沒有符合的就讓朝廷大臣來寫。
編纂書本的人會有署名,單篇的文章也會有署名,甚至還會在文章的頁腳介紹著他們的成就。
雖然過程和結果很麻煩,但是就因為這種麻煩才足以說明他在同僚中甚至可以說是官場中的優秀不是嗎?
如果真的被選上了,試想一下,梁國所有的讀書人都會拜讀自己的文章,背誦自己的事跡,再貪心一些,就以梁國如今的實力,假設未來有一天對吧,梁國可以統一五國,那自己的文章和事跡。
我的天啊,光是想一想都要做一名好官,並且不光是自己,就連族裏的其他人都要約束好,可不能自己的文章被選上了之後,大家拜讀了之後,會被這樣提起來。
“你說寫xx的那個xx大人啊,他不是那xx了嗎?”又或者是“你說那個xx大人啊,他是挺不錯的,但是他家裏xxx,你不知道嗎?”
一時間大家開始約束起了自身,整個梁國的朝堂都展現出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生命力。
就拿之前醫學院的課本來說吧,其中也是沿用了大理寺少卿楊懷民的一句話:“ 醫者仁心,仁者愛人。”就隨著醫學院的開學傳遍了五國,簡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偏偏楊懷民還是一個低調內斂的人,不屑於這些名利,如果這事落到他們身上,這可是足以開祠堂告訴祖宗的大好事。
一時間朝堂六部的大臣們都紛紛找到張豐套起了近乎。
“各位同僚,此事確實是禮部所管不假,但規則是大家匿名觀看後投票,且最終的結果是陛下和丞相做決定的,還望各位莫在擾亂禮部的工作秩序了。”
張豐是真的累,他最近和韋連要討論如何修改號舍才能把所有方麵都弄到最大化。還要完善科舉的考試製度。
本來以為陛下會找個人幫他,但如今每個部門都被調動忙了起來。
戶部因為科舉舉辦的日期臨近了,不少學子都在往臨安和各州府衙出發,和新打下來的六個州府人口統計也是忙的很,聽說就這樣陛下還讓劉大人想辦法開辟一條商路出來把潮州紡織的布匹運出去賣。
工部就不用說了,現在水泥路,號舍就已經夠忙的了,工部那群人如今除了韋連,基本上都出去管理修路了。
這樣看來他們梁國確實需要科舉考試來招攬人才,畢竟每個部門都缺人。
聽說這批考試還未開始便有現眼包去陛下麵前哭窮要人了。
梁詩也想哭,她也覺得人不夠用,如今的她早已經放棄了科舉考試後就把朝堂裏的那些不討他喜歡的大臣辭掉的想法了。
她不光要奴役這群大臣,大臣家裏的她也不要放過。
劉宗的夫人曾經不也就是有著才女之稱的嗎?用上唄。
“什麽?聖上,微臣的夫人隻是一介女流呀。”
議政殿內,梁詩單獨的選了劉宗來見他,卻沒有想到劉宗的反應會這麽大。
“劉愛卿,你可是朕的心腹大臣啊,這朝堂上,如果就連你都不願意幫朕,朕——”梁詩說著說著還背過身去,做出一副痛心疾首實際在偷笑的樣子。
“這這這,陛下啊。”劉宗真的是感動的無以複加,往日別說是和焦和雅一起搞小團隊的時候沒有人對他說過這種話,就是在往前去些在他讀書的時候也從未有人對他說過這種。
隻有小皇帝,他如此的看中自己,可自己卻連,這,劉宗的心都要愧疚的蜷縮成一團了。
“陛下,您說的這件事包在微臣身上了,就算是微臣的夫人不願意,微臣也會想辦法處理的。”
劉宗直接立下了軍令狀,雄赳赳氣昂昂的離開了皇宮。
正巧,石敢當也是此時從漢州回到了京城,二人在宮門口遇見,雖然他們在和談時候時候配合了一把,但並不代表他們接受了對方。
石敢當最是瞧不起劉宗那副全天下隻有他最聰明的樣子,劉宗也覺得練武的石敢當最沒腦子,二人見麵不是鬥嘴就是互相挖坑。
就連焦和雅都不明白,為什麽劉宗一定要和石敢當過不去,既然瞧不起那就互不搭理不好嗎?偏偏就是隻要兩個人在同一個場合就會莫名的開始爭鬥。
難道他們倆是天生的冤家不成嗎?
尤其是此時遇見,劉宗覺得自己深受小皇帝的器重,此等大事都交給他來辦,也就是信任他,陛下才會信任他的夫人,這都是他劉宗的人格魅力。
而石敢當把漢州的事情處理的漂漂亮亮的,他也覺得是皇帝陛下信任他才會讓他去處理漢州等六州的事宜,此時回京複命也少不了一波來自梁詩的誇獎。
雙方各自都覺得自己比對方強,有些瞧不起對方,但又正因為自己比對方強,又不屑於去理睬對方,居然神奇的隻是看了一眼,哼了一聲便一個回家,一個進宮了。
梁詩也很意外石敢當會回來,正準備詢問時,石敢當一個大禮說到:“臣恭喜陛下。”
見他這般梁詩也明白了:“莫不是找到了?”
早先梁詩便覺得滄府城下的煤礦應該不小,畢竟生活在那裏的老人們,從小便使用可以燒火的黑石頭,但也隻是明白會有礦,卻不知道有多大。
“陛下,山下幾乎全是煤礦,臣已經派兵把滄府城圍住了。”
發了發了,梁詩已經激動的不知道說什麽是好。有了煤礦,冶煉鋼鐵,兵刃鍛造,實在不行,拿來造窯燒瓷,燒製水泥也是好的啊。
“石愛卿,這件事就拜托你了,一定要保密,你這次立大功了,朕早就知道石愛卿是有大才之人。”
“以往是先皇埋沒了你,隻把石愛卿放在了保家衛國之上,其實不然,人才放在哪裏都是有用的,不過此時朕手頭事情太多,等科舉之後再論功行賞。”
石敢當什麽時候聽過這種話啊,先皇對他有知遇之恩,陛下又對他恩同再造,隻讓他覺得自己做什麽都是值得的。
“陛下”
“愛卿”
“陛下!”
“石愛卿!”
無奈壽國公的輩分很高,都忍下來了,豈料今天皇帝明顯要搞事情,還沒等到劉宗開口。
兵部侍郎古泰寧便說道:“看來壽國公府小公子上月縱馬傷人便是這個馬咯,府尉家的公子都去掃大街了,可如今都沒有見到過——”
“老臣願意捐出十萬兩白銀!”壽國公根本不敢讓古泰寧把話說完。這邊古泰寧不說話了,劉宗又來了。
“竟然是如此嗎?那匹八萬兩白銀購買的寶馬傷了人?”劉宗還特意在八萬兩上麵加重了聲音。
在場的不少大臣都差點沒有忍住笑出聲來,這幾個狡猾的老狐狸真的是太損了。今天有壽國公受的了。
梁詩也配合的拉下了臉。
“壽國公,朕尊你一聲長輩,你可否解釋一下你家的小公子為何不去領罰嗎?”
原本以為可以花十萬兩結束這場風波的壽國公臉上的表情再也維持不住,直接跪了下去。
嘭地一聲,梁詩都替他覺得疼。
“陛下,老臣願意捐出40萬兩白銀!”壽國公不傻,他明白今日皇帝為什麽不讓他走,這場會其實就是為了他開的。
不出錢是不可能的了,隻是多出少出的問題,自己這麽多年也不清白,這樣下去還不知道會有人又奏秉些什麽。
不如幹脆多出一點吧,壽國公臉上滿是痛苦,不知道是為了膝蓋還是為了錢包。
英國公覺得有些過了,眼神暗示梁詩可以停手了。
“朕便替這天下學子謝謝壽國公了,各位放心,今日所捐助錢財均會立碑於學堂號舍錢。該筆錢花在何處何時何地,都會列出公文昭告天下。”
梁詩這話一說,剛剛捐錢的文官真的覺得自己捐的有些少了。
紛紛又表示自己還可以再借一點捐出去。
這可是立碑啊,那得多少人看到啊,說不定後世之人都會感歎於他們的奉獻。
會議結束後。
議政殿內,焦和雅,劉宗,禮部侍郎張豐,工部侍郎韋連繞著黑板坐開。
“此次把諸位留下來自然是為了這次科舉,這是我梁國的大事情,尤其此次恩科也包括了新的六州更要重視起來。”
黑板上畫的是梁國目前的號舍圖紙。簡陋的三麵牆,加上一個桌子,一個頂就沒了。
工部侍郎韋連有些不明白陛下的意思。
“陛下,這是最基本的號舍圖紙,不知道陛下打算怎麽改?”
怎麽改梁詩早就想好了。
“寬度高度長度都要增加,就比如焦丞相,他這般的高個子大長腿身材在裏麵要能躺的下,且進出不用低頭,什麽考完了虛脫,考完了生病的那種事不允許發生。”
張豐心中隱約有些羨慕今後的考生了,他們幸運遇到了一位賢明願意愛護臣子的君王。
在座的各位除了梁詩都有這個想法,尤其是焦和雅,他現在可是越看小皇帝越覺得順眼了。
大家討論了許久,最後梁詩還特意賜了禦菜給他們帶了回去。
雖說他們做到如今的這個位置上早已不缺吃喝了,但禦菜代表的事聖心,是榮譽,劉宗恨不得能夠讓全世界都知道自己今天被賜了禦菜,為此還特意寫了一篇文章投給了通政司。
禮部如今事情可是很多的,從侍郎張豐到底下的員外郎,個個都是忙的腳不沾地。
如今一方麵是科舉,另一方麵上梁詩準備改革課本。
從古到今所有的文章裏麵挑選出不同年級適合學習的課本,沒有符合的就讓朝廷大臣來寫。
編纂書本的人會有署名,單篇的文章也會有署名,甚至還會在文章的頁腳介紹著他們的成就。
雖然過程和結果很麻煩,但是就因為這種麻煩才足以說明他在同僚中甚至可以說是官場中的優秀不是嗎?
如果真的被選上了,試想一下,梁國所有的讀書人都會拜讀自己的文章,背誦自己的事跡,再貪心一些,就以梁國如今的實力,假設未來有一天對吧,梁國可以統一五國,那自己的文章和事跡。
我的天啊,光是想一想都要做一名好官,並且不光是自己,就連族裏的其他人都要約束好,可不能自己的文章被選上了之後,大家拜讀了之後,會被這樣提起來。
“你說寫xx的那個xx大人啊,他不是那xx了嗎?”又或者是“你說那個xx大人啊,他是挺不錯的,但是他家裏xxx,你不知道嗎?”
一時間大家開始約束起了自身,整個梁國的朝堂都展現出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生命力。
就拿之前醫學院的課本來說吧,其中也是沿用了大理寺少卿楊懷民的一句話:“ 醫者仁心,仁者愛人。”就隨著醫學院的開學傳遍了五國,簡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偏偏楊懷民還是一個低調內斂的人,不屑於這些名利,如果這事落到他們身上,這可是足以開祠堂告訴祖宗的大好事。
一時間朝堂六部的大臣們都紛紛找到張豐套起了近乎。
“各位同僚,此事確實是禮部所管不假,但規則是大家匿名觀看後投票,且最終的結果是陛下和丞相做決定的,還望各位莫在擾亂禮部的工作秩序了。”
張豐是真的累,他最近和韋連要討論如何修改號舍才能把所有方麵都弄到最大化。還要完善科舉的考試製度。
本來以為陛下會找個人幫他,但如今每個部門都被調動忙了起來。
戶部因為科舉舉辦的日期臨近了,不少學子都在往臨安和各州府衙出發,和新打下來的六個州府人口統計也是忙的很,聽說就這樣陛下還讓劉大人想辦法開辟一條商路出來把潮州紡織的布匹運出去賣。
工部就不用說了,現在水泥路,號舍就已經夠忙的了,工部那群人如今除了韋連,基本上都出去管理修路了。
這樣看來他們梁國確實需要科舉考試來招攬人才,畢竟每個部門都缺人。
聽說這批考試還未開始便有現眼包去陛下麵前哭窮要人了。
梁詩也想哭,她也覺得人不夠用,如今的她早已經放棄了科舉考試後就把朝堂裏的那些不討他喜歡的大臣辭掉的想法了。
她不光要奴役這群大臣,大臣家裏的她也不要放過。
劉宗的夫人曾經不也就是有著才女之稱的嗎?用上唄。
“什麽?聖上,微臣的夫人隻是一介女流呀。”
議政殿內,梁詩單獨的選了劉宗來見他,卻沒有想到劉宗的反應會這麽大。
“劉愛卿,你可是朕的心腹大臣啊,這朝堂上,如果就連你都不願意幫朕,朕——”梁詩說著說著還背過身去,做出一副痛心疾首實際在偷笑的樣子。
“這這這,陛下啊。”劉宗真的是感動的無以複加,往日別說是和焦和雅一起搞小團隊的時候沒有人對他說過這種話,就是在往前去些在他讀書的時候也從未有人對他說過這種。
隻有小皇帝,他如此的看中自己,可自己卻連,這,劉宗的心都要愧疚的蜷縮成一團了。
“陛下,您說的這件事包在微臣身上了,就算是微臣的夫人不願意,微臣也會想辦法處理的。”
劉宗直接立下了軍令狀,雄赳赳氣昂昂的離開了皇宮。
正巧,石敢當也是此時從漢州回到了京城,二人在宮門口遇見,雖然他們在和談時候時候配合了一把,但並不代表他們接受了對方。
石敢當最是瞧不起劉宗那副全天下隻有他最聰明的樣子,劉宗也覺得練武的石敢當最沒腦子,二人見麵不是鬥嘴就是互相挖坑。
就連焦和雅都不明白,為什麽劉宗一定要和石敢當過不去,既然瞧不起那就互不搭理不好嗎?偏偏就是隻要兩個人在同一個場合就會莫名的開始爭鬥。
難道他們倆是天生的冤家不成嗎?
尤其是此時遇見,劉宗覺得自己深受小皇帝的器重,此等大事都交給他來辦,也就是信任他,陛下才會信任他的夫人,這都是他劉宗的人格魅力。
而石敢當把漢州的事情處理的漂漂亮亮的,他也覺得是皇帝陛下信任他才會讓他去處理漢州等六州的事宜,此時回京複命也少不了一波來自梁詩的誇獎。
雙方各自都覺得自己比對方強,有些瞧不起對方,但又正因為自己比對方強,又不屑於去理睬對方,居然神奇的隻是看了一眼,哼了一聲便一個回家,一個進宮了。
梁詩也很意外石敢當會回來,正準備詢問時,石敢當一個大禮說到:“臣恭喜陛下。”
見他這般梁詩也明白了:“莫不是找到了?”
早先梁詩便覺得滄府城下的煤礦應該不小,畢竟生活在那裏的老人們,從小便使用可以燒火的黑石頭,但也隻是明白會有礦,卻不知道有多大。
“陛下,山下幾乎全是煤礦,臣已經派兵把滄府城圍住了。”
發了發了,梁詩已經激動的不知道說什麽是好。有了煤礦,冶煉鋼鐵,兵刃鍛造,實在不行,拿來造窯燒瓷,燒製水泥也是好的啊。
“石愛卿,這件事就拜托你了,一定要保密,你這次立大功了,朕早就知道石愛卿是有大才之人。”
“以往是先皇埋沒了你,隻把石愛卿放在了保家衛國之上,其實不然,人才放在哪裏都是有用的,不過此時朕手頭事情太多,等科舉之後再論功行賞。”
石敢當什麽時候聽過這種話啊,先皇對他有知遇之恩,陛下又對他恩同再造,隻讓他覺得自己做什麽都是值得的。
“陛下”
“愛卿”
“陛下!”
“石愛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