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內,龔中的東西已經全部移到了醫學院,如今隻有墨家在裏麵。


    說是墨家其實就是墨家的一個分支——鄧陵氏之墨。梁詩聽他們家的那個巨子說,最初好像隻是因為理念不同,才導致的產生分支,慢慢的各自的研究方向就發生了改變。


    梁詩帶著龔中來的時候,正在幹活的幾個墨家學者看到龔中就恭喜道:“龔禦醫,不對不對是龔院長了,恭喜恭喜啊。”


    “你們是高興我可以走了,你們不用聞著血腥味了吧”龔中一語道破真相,兩個年輕人摸著頭笑了笑。


    “陛下是要找巨子嗎?巨子外出去商議其他的墨者了,已經走了有四日了,近來我們····我們有些忙不過來了。”說到後半句還有些不好意思。


    墨者熱愛研究可以不吃飯不睡覺但是不能沒有研究,皇帝給他們出經費,出主意,結果他們忙不過來了,還要出去搬救兵實在是有些丟臉。


    聽聞此言,梁詩的心底一喜,如果有更多的墨者,那是不是就代表著可以有更多的東西被造出來了。


    錢錢錢——珍妮紡紗機這個名字突然出現在了梁詩的心頭。


    “無礙無礙,我們此次是來取你們做的號碼牌和水泥的”梁詩說完就招呼身後的小太監們去把箱子搬出來。共8個箱子裏麵都是滿滿的木牌,上麵刻畫著阿拉伯數字1-100。


    梁詩又帶著石敢當來到了 原本東宮後花園的位置,這裏如今已經是一個大的攪拌加工中心了。


    “石將軍,你看看能不能把這個也找個地方給他轉移一下,實在是太多的灰了。咳咳。”


    入目全是灰塵,特別是在那些軍卒開始運輸後,毫不誇張,能見度隻有一米。


    “陛下,臣這就讓人物色新的地方。”


    這水泥是梁詩準備收拾臨安城裏的道路,聽英國公說消息醫學院的消息已經傳出去了屆時也會有其他國家的人來,這臨安是梁國的首都,自然是要把門麵給弄好的。


    於是這水泥剛到手,便把路邊修理了一番,抓緊時間鋪設了上去,四月,天氣已經有些熱了,水泥鋪設好,蓋了些稻草,等到幹了之後又撒了些水,如此幾次之後。


    梁詩讓人試探了硬度,覺得可以後,又讓人拉著馬車走了一趟,確認禁得住重量後,徹底投入使用。


    當天下午,臨安城裏的人紛紛跑了過來,看這條路的情況。


    “竟然還有這等神奇的泥土?陛下不會是天上的神仙吧。”百姓們紛紛議論道。


    劉宗也躲在人群中伸頭看了看,還趁著別人不注意摸了摸,確實非常堅硬,倘若城牆是這個東西修建,那豈不是——


    第二日


    背著小包的小乞丐們,不對,他們現在已經有了一個更好聽的名字“小報童”。背著日報正在街上揮舞著,如今這報紙的工作梁詩已經徹底的交給了通政司,這部門原本是來傳傳輸皇帝公文的,而梁詩又不發公文,基本上是白養著他們。


    梁詩的每一分錢恨不得都可以掰開花,怎麽會願意白白養著他們,自然是都給我打工,去幹活吧。


    報紙的生意好的很,尤其是京中的這些商家,嚐到了報紙廣告的甜頭,恨不得可以和梁詩簽訂一輩子的合約送錢,但報紙的版麵隻有那麽多,梁詩覺得還是要有職業精神,不能把報紙搞得太過商業化。


    便又在報紙上加了一個文壇天地,收集各個大家的文章刊登,當然你如果想要登也可以把文章裝好,放到通政司門口的大箱子裏。


    今日的報紙上最大的板塊就是說的是昨日京中最熱鬧的事情。


    “水泥路,水泥路,快來看看京中的神泥是如何變成路的!”


    “公交牛車明日開始試運行,前三日不收費,且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教導如何使用!從此出門就方便啦!”


    “公共廁所,公共廁所,原來路邊的小房子竟然是那樣用的,別等要花錢了才知道。”


    “小報童,說的什麽那麽奇怪,給我來一張看看。”


    “好嘞,老爺,兩個銅板。”


    第三日


    臨安城中心的祭壇位置已經圍滿了人,有的是報名有的是純屬看熱鬧,還有是一些人派來打聽消息的。


    兩個桌子擺在中央,到了時辰,龔中的兩個大徒弟各自帶著四個箱子坐到了桌子前,專門維護秩序的侍衛拿著一個圓筒一樣的東西放到了嘴邊。


    “大梁臨安醫學院正式開始招生,請大家排成兩列,左邊這列是學過醫的,右邊是沒有學過醫的,排好隊,一個一個來,不要擁擠,違者趕出去,永不錄入。”


    圍觀的人意外的看著那個說話的男人,聲音怎麽這般大,如此這多的人吵鬧成這樣都沒有影響到他的聲音。


    混在人堆裏的劉宗:這又是小皇帝搞出來的什麽啊。


    劉宗回去就一直在想,沒有告訴任何人,就連一直帶著他混的焦丞相見他有些不對勁,讓他注意點,他是滿口答應,卻也沒有說。


    人群排成了兩列,少年扶著老人也在左邊的一列,他們也是昨夜剛到臨安城,一路都沒有歇息,到了臨安隻逛了一圈便到了此地開始排隊,因此排的靠前些。


    很快就到了老人。


    龔中的大徒弟賀樂成正一手拿著筆在一張紙上寫寫畫畫,一邊問到:“老人家是主要醫治那種病症的呢?您從醫多久了呢?”


    “老夫是個雜醫,什麽都治,從小學醫,約有六十年了吧。”


    “您叫什麽呢?”


    “我沒有名字,大家都叫我醫林”


    賀樂成把老人的信息記下點了點頭,身後立馬有一個侍衛遞上了一個牌子。


    賀樂成再次解釋道:“老人家,這個牌子是你的考試號,明日,還是這個地方,還是這個時間,過來考試的哈”


    老人點頭表示知道後。


    賀樂成:“好的,那您小心點,後麵的可以往前來了。”隊伍越來越長,終於還是忙不過來了。


    又添了四個長桌。


    忙到了天將黑的時候,才統計完,就連木牌後期都沒有了,隻好現場寫紙條。


    結束後賀樂成和彭尚數了一下自己記下的檔案,足足有四百八十多份。


    其中多數都是沒有基礎的,想了想明天的考試那麽多的試卷二人就有些慶幸,還好陛下機智早早的排好了字模。


    梁詩看到居然有這麽多的人她也是吃了一驚,不過挺好的,至少人多就可以滿足她培養村醫和軍醫的想法了。


    但錢這個東西她要滿足不了了。


    之前的醫療器械就已經夠嗆了,最後還是龔中自己掏了尾款。可這——。早先的寢室都是按照六人間準備的,雖然已經照多建造了,但也住不下這麽多人,梁詩有些愁得慌。


    看了看這宮殿裏的收藏,不知道能不能賣一些,梁詩的眼睛一轉,重葵就知道他要打什麽主意。


    “陛下,這是皇家用具,外麵的人是不能買的,除非您賞賜給他們。”


    賞賜給他們?想得美。


    就在梁詩苦惱的時候,門口有侍衛通傳,劉宗求見陛下。


    此時已經到了宵禁時間,宮門也早已關上,姓劉的搞什麽鬼。


    “告訴他,朕已經就寢了。”


    梁詩是睡下了,龔中那邊才把試卷給想好,立馬送到了東宮,宮裏一半的宮人都被喊來幹活了。


    印試卷。


    這個法子沒有想的那麽簡單,雖然是刷一下就可以了,但紙張要對準,印刷要清晰,還要擺放在一旁等待晾幹。


    一直忙活到了太陽升起。


    又開始整理試卷,向城中心的祭壇送。


    祭壇此時已經被圍了起來,隻有一個入口可以入內。人高馬大的一隊侍衛站在入口處一個一個核實進來人的信息和號碼牌,確認無誤才可以入內。


    場地上早已經擺好了一排小桌案,桌案上寫有臨安醫學院第一次招生紀念,考完後無論有沒有考上都可以帶走。


    少年人也進來了,拉著老人說道:“這個還挺有意思的。”


    忽然侍衛們把入口關上了。


    昨日那個拿著桶的侍衛再次說話解釋道:“時間已經到了,馬上準備考試,各位還沒來的或者是東西忘帶的不需要再在這裏等著了。你們的考試資格取消了”


    圍觀百姓一片嘩然,一個遲到的中年男人有些生氣的說到:“什麽玩意啊,不就一個牌子嗎?我其他信息都是對的為什麽不讓我們進去”


    侍衛也不生氣接著解釋道:“這是陛下的意思。請各位想一想,忘記帶東西,忘記時間,遲到,確實是小事,但大家是醫者,試問醫者忘記時間遲到,或忘記帶東西的後果是什麽?”


    中年男人麵色僵硬,悄悄的走進了人群裏。


    侍衛還在說著:“對於患者來說,一分一秒都是生命,你耽誤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時間。陛下說了,沒有時間意識的人,不配為醫,臨安醫學院的學生準則就是:時間就是生命,浪費時間之人與殺人者無異”


    話語鏗鏘有力,字字深入人心。


    這話說完,那些入場內的人,明明自己沒有做什麽,但腰杆瞬間就挺了起來,莫名有些自豪。


    考試很快開始,試卷分發下去。本次考試采用的是甲乙卷,甲卷為有醫者經驗的,乙卷為無,試卷題目並不一樣,座位也是交叉排列的,考試時間為一個時辰。


    考試的監考官員都是禮部的,這種考試的形式他們也是第一次見,特別是分卷和交叉座位。


    少年寫的飛快,他是醫家之人,自是學的見的都比旁人多些。他寫著寫著就來到了最後一題。


    【你認為什麽樣的人才可以做醫者,你會成為什麽樣的醫者?】


    這個題目讓少年好久沒有下筆,他的腦海中情不自禁的回想起剛剛侍衛說的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進書裏搞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奔跑的車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奔跑的車厘子並收藏穿進書裏搞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