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我已經回來啦
大明:開局傭兵十萬,被懷疑造反 作者:飯投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如果照著程軒這麽幹,就相當於動搖了大明的根本。
然而,程軒深知他不是在撼動根基,而是在加固它們。
但他並不急,需要時間等待。
因為在南京,他已經著手嚐試自己的方案了。
隻是成果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一旦南京試點取得了成功,將對整個大明帶來巨大衝擊。
對於鄭和的質疑,程軒倒是沒太在意。
他的思路,在這個時代的大明人眼裏恐怕沒人能夠理解。
可以想想日後德國是怎麽強大起來的。
當初德軍將領莫奇抓到法國皇室的時候就說:
“普魯士的勝局早就從小學老師的講台上決定了。”
德國強大的根源在於重視教育。
甚至把教育跟服役都列為公民義務。
盡管目前大明看上去很強盛,但大多數民眾卻非常蒙昧。
幾乎九成的人都不識字。
國家縱使有再好的武器,如鋼甲戰船或者飛艇,又有多少人會用?不開民智的話,即使統一了世界又怎樣?
百姓們無知,容易受騙。
沒有基本文化的老百姓,連國家的概念都不清不楚。
因此,在程軒看來,缺少愛國主義教育的核心支持,帝國強也好、弱也罷,分裂是遲早的事。
西方各國的思想日益朝著科學的方向邁進時,難道大明就要固步自封地停留在緬懷祖先的時代裏?
多數老百姓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土地,麵朝黃土背朝天。
對於他們而言,長城與大海隻是個名字,至於地球形狀更是無從知曉。
愛國對他們來講可能就是喊口號而已。
他們甚至不清楚現在的皇帝是誰,也不知道現在用的是哪個年號。
大明要想變得強大,想一直在世界頂峰站穩腳跟,想成為經久不衰的大國,怎麽能讓大家沒有知識呢?
怎麽能不讓大家學習讀書識字,了解事情的原委呢?
如果不好好普及愛國的思想,那怎麽行呢?因此在程軒的心中,廣泛推行教育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隻有讓大家都有了基本的文化基礎,人們才能變得更加聰明;隻有真正讓人們明白了愛國的重要性,國家的力量才會更加強大。
這樣一來,這樣的大明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強國。
如 現在程軒隻是在慢慢地安排,一步步來,把南京作為起點,打好基礎,等著以後的機會。
想到這兒,程軒笑了笑。
“也許吧!”
程軒含糊地說了一句。
鄭和搖了搖頭,也沒再多說。
熱氣球升空了,從天津到北京,時間不算長,大概兩個多小時就飛到了京城上空。
鄭和從空中俯瞰整個京城,感慨道:
“終於回來了。”
當熱氣球降落在皇家練武場時,程軒笑著說:
“三保公公,我就不陪你們了,我先回家看老婆去。
見到老爺子的時候,幫我告訴他一聲,我已經回來啦。”
鄭和點點頭:
“去吧,我知道了。”
程軒不再猶豫,直接轉身走了。
鄭和看了看程軒的背影,微笑著搖搖頭,沒再說什麽,就開始帶著一群外國使節去皇城的驛站安頓下來。
程軒一路回越王府。
說實話,二十天沒見孫若薇,他還真挺想念她的,尤其是她現在懷孕了,讓他更加掛念。
剛走到越王府門口,準備邁進去,天空中突然傳來一聲鷹叫。
程軒抬頭一看,隻見一隻金鷹從天而降,向他撲來,最後穩穩地落在了他的肩上。
程軒取下鷹腿上的信紙,展開看了一眼。
看完之後,他整個人愣住了。
信紙上隻寫了幾個字:
“鄭虎遇難,鄭龍有險!”
這消息把程軒震得目瞪口呆。
他呆呆地看著手裏的信,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
“鄭虎死了”這幾個字好像大鍾一樣在他腦袋裏回響。
他的腦海裏立刻浮現出鄭虎的身影。
鄭虎七歲的時候,就和他的哥哥鄭龍被張氏安排到隻有三歲的程軒身邊。
這三個人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可以說,鄭龍和鄭虎陪伴程軒的時間,比他的親生父母還要多。
他從未將兩人當作護衛,而是把他們視為真正的兄弟和親人。
有時候,當鄭虎和鄭龍不在身邊時,程軒會感到很不習慣。
正因為如此,程軒才會讓兩人帶領龍騎軍去建立功業。
他知道不能讓兩個兄弟一輩子隻是做自己的貼身護衛,必須為他們的未來打算。
然而,程軒怎麽也沒想到,鄭虎竟然去世了。
不僅鄭虎死了,鄭龍也麵臨著極大的危險。
這讓程軒一時之間難以接受,他的家人就這樣走了,為什麽事情會變成這樣?他的心裏一片混亂,甚至有些恍惚。
這是程軒第一次失去一個他關心的家人。
他的眼眶變得通紅,內心湧起一股無法抑製的悲傷。
同時,一股強烈的怒火也在心中升起。
好一會兒,程軒才緩過神來。
他抬頭看向西邊,眼裏閃過一絲殺意,連肩頭的老鷹都感到不安。
本想走進王府的程軒停住了腳步,轉而向皇宮的方向走去。
皇宮,禦書房。
“什麽?你要做什麽?出征?”朱棣驚訝地看著程軒,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鄭和在一旁也同樣吃驚:“殿下,發生什麽事了?”
就在前不久,程軒還好好的說要留在府裏陪妻子,沒過多久就跑到皇宮來說要西征,鄭和懷疑他是受到了什麽刺激。
程軒沒有解釋太多,直接對朱棣說道:“您老人家就說同意不同意吧!我知道現在朝廷沒什麽錢,但是隻要您同意,所有的糧草軍餉我越王府來負責,包括戰場上受傷或者犧牲者的撫恤,隻要您同意我去西征。”
朱棣皺起了眉頭,問程軒:“西征這麽大的事情,你不告訴我原因,我怎麽同意?即便我能答應,你覺得大臣們會同意嗎?你爹呢?至少得讓我知道是什麽事情讓你決定西征。”
程軒看了看眼前的兩位老人,遞給他們一封信,說:“鐵木耳那邊情況危急,我的好兄弟鄭虎戰死,鄭龍也非常危險,五萬龍騎軍也陷入困境。
然而,程軒深知他不是在撼動根基,而是在加固它們。
但他並不急,需要時間等待。
因為在南京,他已經著手嚐試自己的方案了。
隻是成果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一旦南京試點取得了成功,將對整個大明帶來巨大衝擊。
對於鄭和的質疑,程軒倒是沒太在意。
他的思路,在這個時代的大明人眼裏恐怕沒人能夠理解。
可以想想日後德國是怎麽強大起來的。
當初德軍將領莫奇抓到法國皇室的時候就說:
“普魯士的勝局早就從小學老師的講台上決定了。”
德國強大的根源在於重視教育。
甚至把教育跟服役都列為公民義務。
盡管目前大明看上去很強盛,但大多數民眾卻非常蒙昧。
幾乎九成的人都不識字。
國家縱使有再好的武器,如鋼甲戰船或者飛艇,又有多少人會用?不開民智的話,即使統一了世界又怎樣?
百姓們無知,容易受騙。
沒有基本文化的老百姓,連國家的概念都不清不楚。
因此,在程軒看來,缺少愛國主義教育的核心支持,帝國強也好、弱也罷,分裂是遲早的事。
西方各國的思想日益朝著科學的方向邁進時,難道大明就要固步自封地停留在緬懷祖先的時代裏?
多數老百姓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土地,麵朝黃土背朝天。
對於他們而言,長城與大海隻是個名字,至於地球形狀更是無從知曉。
愛國對他們來講可能就是喊口號而已。
他們甚至不清楚現在的皇帝是誰,也不知道現在用的是哪個年號。
大明要想變得強大,想一直在世界頂峰站穩腳跟,想成為經久不衰的大國,怎麽能讓大家沒有知識呢?
怎麽能不讓大家學習讀書識字,了解事情的原委呢?
如果不好好普及愛國的思想,那怎麽行呢?因此在程軒的心中,廣泛推行教育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隻有讓大家都有了基本的文化基礎,人們才能變得更加聰明;隻有真正讓人們明白了愛國的重要性,國家的力量才會更加強大。
這樣一來,這樣的大明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強國。
如 現在程軒隻是在慢慢地安排,一步步來,把南京作為起點,打好基礎,等著以後的機會。
想到這兒,程軒笑了笑。
“也許吧!”
程軒含糊地說了一句。
鄭和搖了搖頭,也沒再多說。
熱氣球升空了,從天津到北京,時間不算長,大概兩個多小時就飛到了京城上空。
鄭和從空中俯瞰整個京城,感慨道:
“終於回來了。”
當熱氣球降落在皇家練武場時,程軒笑著說:
“三保公公,我就不陪你們了,我先回家看老婆去。
見到老爺子的時候,幫我告訴他一聲,我已經回來啦。”
鄭和點點頭:
“去吧,我知道了。”
程軒不再猶豫,直接轉身走了。
鄭和看了看程軒的背影,微笑著搖搖頭,沒再說什麽,就開始帶著一群外國使節去皇城的驛站安頓下來。
程軒一路回越王府。
說實話,二十天沒見孫若薇,他還真挺想念她的,尤其是她現在懷孕了,讓他更加掛念。
剛走到越王府門口,準備邁進去,天空中突然傳來一聲鷹叫。
程軒抬頭一看,隻見一隻金鷹從天而降,向他撲來,最後穩穩地落在了他的肩上。
程軒取下鷹腿上的信紙,展開看了一眼。
看完之後,他整個人愣住了。
信紙上隻寫了幾個字:
“鄭虎遇難,鄭龍有險!”
這消息把程軒震得目瞪口呆。
他呆呆地看著手裏的信,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
“鄭虎死了”這幾個字好像大鍾一樣在他腦袋裏回響。
他的腦海裏立刻浮現出鄭虎的身影。
鄭虎七歲的時候,就和他的哥哥鄭龍被張氏安排到隻有三歲的程軒身邊。
這三個人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可以說,鄭龍和鄭虎陪伴程軒的時間,比他的親生父母還要多。
他從未將兩人當作護衛,而是把他們視為真正的兄弟和親人。
有時候,當鄭虎和鄭龍不在身邊時,程軒會感到很不習慣。
正因為如此,程軒才會讓兩人帶領龍騎軍去建立功業。
他知道不能讓兩個兄弟一輩子隻是做自己的貼身護衛,必須為他們的未來打算。
然而,程軒怎麽也沒想到,鄭虎竟然去世了。
不僅鄭虎死了,鄭龍也麵臨著極大的危險。
這讓程軒一時之間難以接受,他的家人就這樣走了,為什麽事情會變成這樣?他的心裏一片混亂,甚至有些恍惚。
這是程軒第一次失去一個他關心的家人。
他的眼眶變得通紅,內心湧起一股無法抑製的悲傷。
同時,一股強烈的怒火也在心中升起。
好一會兒,程軒才緩過神來。
他抬頭看向西邊,眼裏閃過一絲殺意,連肩頭的老鷹都感到不安。
本想走進王府的程軒停住了腳步,轉而向皇宮的方向走去。
皇宮,禦書房。
“什麽?你要做什麽?出征?”朱棣驚訝地看著程軒,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鄭和在一旁也同樣吃驚:“殿下,發生什麽事了?”
就在前不久,程軒還好好的說要留在府裏陪妻子,沒過多久就跑到皇宮來說要西征,鄭和懷疑他是受到了什麽刺激。
程軒沒有解釋太多,直接對朱棣說道:“您老人家就說同意不同意吧!我知道現在朝廷沒什麽錢,但是隻要您同意,所有的糧草軍餉我越王府來負責,包括戰場上受傷或者犧牲者的撫恤,隻要您同意我去西征。”
朱棣皺起了眉頭,問程軒:“西征這麽大的事情,你不告訴我原因,我怎麽同意?即便我能答應,你覺得大臣們會同意嗎?你爹呢?至少得讓我知道是什麽事情讓你決定西征。”
程軒看了看眼前的兩位老人,遞給他們一封信,說:“鐵木耳那邊情況危急,我的好兄弟鄭虎戰死,鄭龍也非常危險,五萬龍騎軍也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