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我保證!
大明:開局傭兵十萬,被懷疑造反 作者:飯投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此刻已經有三十幾把燧發槍瞄準了他。
作為南京錦衣衛指揮使,他怎能不知道燧發槍的威力。
望著周圍虎視眈眈的守衛,牛備心中暗罵。
這都叫什麽事!峽穀之內。
當馬車深入峽穀時,周圍傳來陣陣敲擊聲。
同時,還有不少的喊叫聲和咒罵聲。
朱棣再次掀起窗簾往外看,發現峽穀兩側,無數腳上鎖著鐵鏈的人正在敲打著山石。
而這些人……正是當初在北疆俘獲的北疆俘虜。
這些……北疆俘虜全是男性,且都是青壯年,沒有老人和孩子。
整個峽穀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頭,至少有數萬人。
峽穀周圍,手持燧發槍的守衛警惕地監視著峽穀裏的俘虜。
還有許多監工在峽穀裏四處走動,一旦發現有人偷懶作弊,二話不說,就是一頓鞭子,先把人抽得半死再說。
朱棣隻看了一眼,便不再理會。
而是問道:“你把他們都集中在這裏開山鑿石,準備幹什麽?”
程軒笑道:“老爺子,往前走一段,您就知道了。”
老爺子微微點頭,放下簾子,繼續耐心等待。
不久,馬車停下。
程軒眼睛一亮,笑道:“老爺子,我們到了!”
說著,程軒掀開簾子,做了個請的手勢。
朱棣沒有遲疑,第一個下了馬車,隨即……呆住了。
接著樊鍾也下車,同樣呆住了。
緊隨其後的鐵三娘、鐵芸、鐵芯下了車,也都愣住了。
“表,表哥,這,這是什麽?”
鐵芸第一個開口,語氣中滿是震驚,甚至帶有一絲恐懼。
因為在她眼前,是一個巨大的鐵鑄獸頭,冰冷而霸烈,毫無生機,卻攝人心魄。
樊鍾則疑惑地說:“這,這是龍頭?”
朱棣看向程軒,等著程軒的解釋。
程軒嘿嘿一笑:“這東西叫龍頭火車,簡稱火車,這是火車頭,我特地打造成了龍頭的模樣,你們不覺得威武霸氣嗎?咱們大明的第一列火車,怎能不霸氣點?”
“火,火車是用來幹嘛的?”
鐵芸望著眼前那威猛霸氣、如龍一般的火車頭,心裏不由得升起一絲疑惑。
朱棣一行人也是滿頭霧水。
火車?這名字聽都沒聽過。
程軒轉向朱棣說道:“老先生,還記得上次我呈上世界地圖時跟您說的話嗎?”
朱棣眼前一亮。
“這就是你說的那個,能徹底改變大明的大工程?”
“對!正是……它!”
朱棣目光炯炯有神。
“你這玩意兒究竟有何用處,又怎能改變整個大明?”
程軒笑道:“這火車目前還隻是個空殼子,和我的鋼鐵戰艦一樣,外表唬人,其核心在於蒸汽機。”
“就像是那天我帶您乘坐的那蒸汽小鐵船裏的裝置一樣,隻不過要驅動火車的那套……機械,更加複雜龐大,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造出來的。”
“鋼鐵戰艦還好說,隻要適合的蒸汽機一造好,立馬就能裝配下水試航。
但火車的工程就浩大許多了,除了……蒸汽機之外,它還需要鐵軌。”
“修築鐵軌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得有足夠的鋼鐵產量,想要在全國鋪設鐵軌,就得有無窮的人力才行。”
“而這一切……一旦完成,大明的國力將不止提升一個層次。
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精力,要是人手不夠,
可能要花上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時間。”
“但我認為,人生短暫,當珍惜當下,如果是我們這一代能解決的事,何必留給後人去做?”
“所以我覺著,與其……等後人慢慢完善這個工程,不如我們狠下心來,火車好造,鐵路難修,與其……耗盡大明幾代人的生命去修建鐵路,不如我們這一代,采取更激烈的方式,用外敵的屍骨成山、血流成河,來鑄就大明未來的輝煌,即便日後背負罵名,我們也一肩承擔……”
“一旦鐵路鋪遍大明,數百年內,大明對於疆域的掌控將無人能及!”
“而這世界如此之大,若沒有鐵路作為支撐,就算大明打下了再廣的領土,最終也可能像蒙古人一樣,走向四分五裂。”
聽完程軒這一番話,朱棣眉頭微皺,陷入了沉思。
程軒沒有打擾他。
因為他明白,這是一個既嚴肅又沉重的話題。
修建鐵路的艱辛,即使是後世也無法避免傷亡,更別提現在想要在全國鋪設鐵路,需要多少人,程軒不清楚,但他清楚,一旦鐵路開始修建,必定會……用無數犧牲來鋪路。
與其……用大明百姓幾代人的血汗來鋪路,不如俘虜天下異族,用他們的鐵與血來鋪設道路。
但真要這樣行事,大明將會踏上一條不斷擴張的道路。
唯有不斷擴張,才能有足夠的勞動力來滿足大明建設的需求。
一旦做出這樣的決定,大明的未來將充滿鐵與火的考驗。
此刻,朱棣的決定將決定大明在打敗鐵木爾帝國後的最終國策。
沉思良久後,朱棣問道:“它真能讓大明控製住每一寸土地?”
“它真能讓我們的軍隊和物資朝發夕至?”
“它真能讓大明輝煌無匹?”
這三個問題,朱棣問得異常認真。
“它能!我保證!”
程軒,顯得極為自信。
鐵路一旦建成,火車投入運營,對於大明的崛起將是質的飛躍。
“你憑什麽保證?”
朱棣神色凝重,關乎大明國策的改變,他不會輕易做決定。
“老先生,跟我來。”
程軒沒多囉嗦,直接領著朱棣眾人,向峽穀深處行去。
沒過多久,朱棣等人便見到一條由兩條鐵軌構成的道路。
這條鐵路通向峽穀內部的一個礦洞,洞裏昏暗,隱約有火把在閃爍。
接著,礦洞裏傳來一陣嘎吱嘎吱的聲響。
隨後,一輛礦車緩緩出現在眾人視線中。
礦車上站著一人,是個礦監,此時他站在礦車上緩緩搖晃著一根鐵鉤,而礦車裏裝滿了鐵礦。
這位礦監不費吹灰之力,獨自就把這滿滿一車的鐵礦運了出來。
這一幕讓朱棣等人錯愕。
作為南京錦衣衛指揮使,他怎能不知道燧發槍的威力。
望著周圍虎視眈眈的守衛,牛備心中暗罵。
這都叫什麽事!峽穀之內。
當馬車深入峽穀時,周圍傳來陣陣敲擊聲。
同時,還有不少的喊叫聲和咒罵聲。
朱棣再次掀起窗簾往外看,發現峽穀兩側,無數腳上鎖著鐵鏈的人正在敲打著山石。
而這些人……正是當初在北疆俘獲的北疆俘虜。
這些……北疆俘虜全是男性,且都是青壯年,沒有老人和孩子。
整個峽穀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頭,至少有數萬人。
峽穀周圍,手持燧發槍的守衛警惕地監視著峽穀裏的俘虜。
還有許多監工在峽穀裏四處走動,一旦發現有人偷懶作弊,二話不說,就是一頓鞭子,先把人抽得半死再說。
朱棣隻看了一眼,便不再理會。
而是問道:“你把他們都集中在這裏開山鑿石,準備幹什麽?”
程軒笑道:“老爺子,往前走一段,您就知道了。”
老爺子微微點頭,放下簾子,繼續耐心等待。
不久,馬車停下。
程軒眼睛一亮,笑道:“老爺子,我們到了!”
說著,程軒掀開簾子,做了個請的手勢。
朱棣沒有遲疑,第一個下了馬車,隨即……呆住了。
接著樊鍾也下車,同樣呆住了。
緊隨其後的鐵三娘、鐵芸、鐵芯下了車,也都愣住了。
“表,表哥,這,這是什麽?”
鐵芸第一個開口,語氣中滿是震驚,甚至帶有一絲恐懼。
因為在她眼前,是一個巨大的鐵鑄獸頭,冰冷而霸烈,毫無生機,卻攝人心魄。
樊鍾則疑惑地說:“這,這是龍頭?”
朱棣看向程軒,等著程軒的解釋。
程軒嘿嘿一笑:“這東西叫龍頭火車,簡稱火車,這是火車頭,我特地打造成了龍頭的模樣,你們不覺得威武霸氣嗎?咱們大明的第一列火車,怎能不霸氣點?”
“火,火車是用來幹嘛的?”
鐵芸望著眼前那威猛霸氣、如龍一般的火車頭,心裏不由得升起一絲疑惑。
朱棣一行人也是滿頭霧水。
火車?這名字聽都沒聽過。
程軒轉向朱棣說道:“老先生,還記得上次我呈上世界地圖時跟您說的話嗎?”
朱棣眼前一亮。
“這就是你說的那個,能徹底改變大明的大工程?”
“對!正是……它!”
朱棣目光炯炯有神。
“你這玩意兒究竟有何用處,又怎能改變整個大明?”
程軒笑道:“這火車目前還隻是個空殼子,和我的鋼鐵戰艦一樣,外表唬人,其核心在於蒸汽機。”
“就像是那天我帶您乘坐的那蒸汽小鐵船裏的裝置一樣,隻不過要驅動火車的那套……機械,更加複雜龐大,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造出來的。”
“鋼鐵戰艦還好說,隻要適合的蒸汽機一造好,立馬就能裝配下水試航。
但火車的工程就浩大許多了,除了……蒸汽機之外,它還需要鐵軌。”
“修築鐵軌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得有足夠的鋼鐵產量,想要在全國鋪設鐵軌,就得有無窮的人力才行。”
“而這一切……一旦完成,大明的國力將不止提升一個層次。
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精力,要是人手不夠,
可能要花上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時間。”
“但我認為,人生短暫,當珍惜當下,如果是我們這一代能解決的事,何必留給後人去做?”
“所以我覺著,與其……等後人慢慢完善這個工程,不如我們狠下心來,火車好造,鐵路難修,與其……耗盡大明幾代人的生命去修建鐵路,不如我們這一代,采取更激烈的方式,用外敵的屍骨成山、血流成河,來鑄就大明未來的輝煌,即便日後背負罵名,我們也一肩承擔……”
“一旦鐵路鋪遍大明,數百年內,大明對於疆域的掌控將無人能及!”
“而這世界如此之大,若沒有鐵路作為支撐,就算大明打下了再廣的領土,最終也可能像蒙古人一樣,走向四分五裂。”
聽完程軒這一番話,朱棣眉頭微皺,陷入了沉思。
程軒沒有打擾他。
因為他明白,這是一個既嚴肅又沉重的話題。
修建鐵路的艱辛,即使是後世也無法避免傷亡,更別提現在想要在全國鋪設鐵路,需要多少人,程軒不清楚,但他清楚,一旦鐵路開始修建,必定會……用無數犧牲來鋪路。
與其……用大明百姓幾代人的血汗來鋪路,不如俘虜天下異族,用他們的鐵與血來鋪設道路。
但真要這樣行事,大明將會踏上一條不斷擴張的道路。
唯有不斷擴張,才能有足夠的勞動力來滿足大明建設的需求。
一旦做出這樣的決定,大明的未來將充滿鐵與火的考驗。
此刻,朱棣的決定將決定大明在打敗鐵木爾帝國後的最終國策。
沉思良久後,朱棣問道:“它真能讓大明控製住每一寸土地?”
“它真能讓我們的軍隊和物資朝發夕至?”
“它真能讓大明輝煌無匹?”
這三個問題,朱棣問得異常認真。
“它能!我保證!”
程軒,顯得極為自信。
鐵路一旦建成,火車投入運營,對於大明的崛起將是質的飛躍。
“你憑什麽保證?”
朱棣神色凝重,關乎大明國策的改變,他不會輕易做決定。
“老先生,跟我來。”
程軒沒多囉嗦,直接領著朱棣眾人,向峽穀深處行去。
沒過多久,朱棣等人便見到一條由兩條鐵軌構成的道路。
這條鐵路通向峽穀內部的一個礦洞,洞裏昏暗,隱約有火把在閃爍。
接著,礦洞裏傳來一陣嘎吱嘎吱的聲響。
隨後,一輛礦車緩緩出現在眾人視線中。
礦車上站著一人,是個礦監,此時他站在礦車上緩緩搖晃著一根鐵鉤,而礦車裏裝滿了鐵礦。
這位礦監不費吹灰之力,獨自就把這滿滿一車的鐵礦運了出來。
這一幕讓朱棣等人錯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