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現在的仁慈,就是日後的殘忍
大明:開局傭兵十萬,被懷疑造反 作者:飯投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至於安陽王,雖有罪該罰,卻不宜此時交由皇上,應從長計議。”
對於金仲的建議,程軒並不以為然,轉而問父親:“爹,您也這麽想?”
朱高熾並未直接回答,反問:“你有何打算?”
程軒冷笑道:“爹,您覺得,我們與二叔、三叔還有和解的餘地嗎?”
“他們要的是什麽,您不清楚?
隻要老爺子在一天,還能壓得住他們,你們兄弟還能和睦相處。
但若有一天,老爺子不在了,您信不信,二叔、三叔立刻就會翻臉?”
“您想讓我大明再來一場靖難之役嗎?您能做得像老爺子那樣狠辣決絕嗎?”
麵對程軒的質問,朱高熾一時語塞。
程軒看著沉默的父親,繼續道:“如果不能,為何不趁現在,快刀斬亂麻,削弱他們的勢力,斷其後路,讓他們徹底喪失上位的機會。
雖然現在隱忍,但對大家都好。
隻要爹日後登上大位,對他們寬厚也好,厚賞也罷,至少不會出現手足相殘,消耗大明國力的事。”
“爹,現在的仁慈,就是日後的殘忍,對所有人!”
“再看,三叔的兒子都幹了什麽,殺害朝廷命官,侵擾武官家眷,強迫他們助他作亂。”
“如此膽大妄為,還有什麽不敢做?兒子如此,三叔又能好到哪裏?現在我們若仁慈,日後三叔用同樣手段對付我們,爹,您想過咱們該如何自處嗎?”
“與其……將命運交到別人手中,不如我們自己一步步操控別人的命運!”
“其實……這也是兒子這麽多年來不變的想法!”
這番話,確是程軒的真心實意。
在程軒心中,除了老爺子、老爹、張氏、孫若薇、徐妙錦這些人,其餘人他幾乎都不放在心上。
即便是大哥朱瞻基,他也並未真正放在心上。
因為他明白,他與朱瞻基之間,早晚會有一次較量。
他知道,朱瞻基誌在帝位。
一旦成為皇帝,以朱瞻基的性情,絕容不下他這樣一個權勢熏天的王爺。
而讓程軒放棄權勢,做個傀儡王爺,他寧死不從。皇位對他毫無吸引力,這一點絕無虛假。
他的目標一直是帶領大明走向世界的巔峰。
然而一旦當上皇帝,反而會束手束腳。
皇帝的每一個決策,首先要麵對群臣的審視。
如果決策過於標新立異,群臣無法接受,必然會遭遇重重阻礙。
除非他要做個鐵血帝王,將反對者一律鏟除。
但那樣毫無意義,隻會導致朝局動蕩,人心不穩。
官員們表麵畏懼他,內心卻恨他、咒罵他、敷衍他。
不能團結一心的王朝能維持多久?一個國家的強大,從來不是單憑一位帝王就能推動的。
而是需要無數誌同道合的官民共同努力。
相比之下,做一個有權有勢,又能隨心所欲的王爺,反而更能放手大幹。
他做事無需受限於群臣,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悄無聲息地改變著大明朝的麵貌。
隻要他承諾的事情能給人帶來足夠的益處,開始或許會遭到批評,但最終會有無數受益者站到他這邊。
世間熙熙攘攘,皆為利益而來,皆為利益而去。
這句話絕非空穴來風。
大明九成以上的王爺,為何服從他、尊敬他,把他當作領頭羊?
不正是出於利益嗎?
他屢屢冒險,為什麽老太爺朱棣能如此寬容他,不一樣是因為他能為大明帶來無窮的好處嗎?
同樣,他父親朱高熾若登上皇位,他更能為父親帶來驚人的利益。
但他大哥可以嗎?
以大哥的性格,能容納得了他程軒?
他不相信。
況且,他從來就不願意將自己命運的掌控權交給他人。
他更傾向於掌控他人的命運。
因此,即便不當皇帝,他也要擁有足以讓皇帝忌憚的權勢。
萬一有一天,真的出現了無法避免的情況,那麽,嗬嗬!
朱高熾聽完程軒的話後,輕輕歎了口氣說:“孩子,你不懂。”
“你爺爺就我們這幾個兄弟,以前我們也是兄友弟恭,相處得十分和睦。”
“隻是靖難之役後,這家人的氛圍全變了。”
“說實話,你爹我做夢也沒想過要做大明的太子,自己人知道自家事,我從小身體不好,又胖,還有腳病,不能習武,隻能讀書。”
“而你爺爺本就是邊疆的王爺,常與韃靼、瓦剌這些草原部落交戰,所以特別偏愛行伍之人。”
“你二叔三叔都武藝非凡,自然格外受你爺爺的喜愛。”
“靖難之後,我們一家成了大明的主人,偏偏一直不受你爺爺喜愛的我,成了大明的太子,你二叔三叔能服氣嗎?”
“在他們眼裏,我是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藥罐子,怎配坐這太子之位?這才是他們和我對著幹的真正原因。”
“可你爹我又何嚐想做這太子呢?我在這個位置上待了二十多年,和你二叔三叔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大家都是親兄弟,一起吃過苦受過難,在家境最艱難時都挺過來了,卻為了那皇位,變成了現在這樣。”
“我一直想,如果當初你爺爺立的太子不是我,而是你二叔或三叔,我們兄弟之間會不會就不到今天這種地步。”
“爹其實一直想修複和你二叔三叔的關係,真不願一家人最後變成陌生人,甚至互相殘殺。”
“你三叔家裏就這兩個兒子,如果因為這事真的被你爺爺殺了一個,我和你三叔就真的成了仇人了。”
“孩子,我們能不能緩一緩,至少保住你三叔的兒子不被處死。即便你三叔依然不領情,我也算是顧念兄弟情義了。”
程軒能感受到老爹心中的悲傷,但他還是搖頭:“爹,你要清楚,隻要你還坐在太子之位上,隻要你是大明的繼承人,我們和二叔三叔的關係就不可能有任何修複的機會。”
“換個說法,就算爹你願意放棄太子之位,甚至甘心在封地養老,二叔和三叔就會放過我們嗎?”
“這些年,爹為朝廷培養了多少人才,從太子府出去的屬官中,又有多少大明朝的高官,爹,你數過嗎?”
對於金仲的建議,程軒並不以為然,轉而問父親:“爹,您也這麽想?”
朱高熾並未直接回答,反問:“你有何打算?”
程軒冷笑道:“爹,您覺得,我們與二叔、三叔還有和解的餘地嗎?”
“他們要的是什麽,您不清楚?
隻要老爺子在一天,還能壓得住他們,你們兄弟還能和睦相處。
但若有一天,老爺子不在了,您信不信,二叔、三叔立刻就會翻臉?”
“您想讓我大明再來一場靖難之役嗎?您能做得像老爺子那樣狠辣決絕嗎?”
麵對程軒的質問,朱高熾一時語塞。
程軒看著沉默的父親,繼續道:“如果不能,為何不趁現在,快刀斬亂麻,削弱他們的勢力,斷其後路,讓他們徹底喪失上位的機會。
雖然現在隱忍,但對大家都好。
隻要爹日後登上大位,對他們寬厚也好,厚賞也罷,至少不會出現手足相殘,消耗大明國力的事。”
“爹,現在的仁慈,就是日後的殘忍,對所有人!”
“再看,三叔的兒子都幹了什麽,殺害朝廷命官,侵擾武官家眷,強迫他們助他作亂。”
“如此膽大妄為,還有什麽不敢做?兒子如此,三叔又能好到哪裏?現在我們若仁慈,日後三叔用同樣手段對付我們,爹,您想過咱們該如何自處嗎?”
“與其……將命運交到別人手中,不如我們自己一步步操控別人的命運!”
“其實……這也是兒子這麽多年來不變的想法!”
這番話,確是程軒的真心實意。
在程軒心中,除了老爺子、老爹、張氏、孫若薇、徐妙錦這些人,其餘人他幾乎都不放在心上。
即便是大哥朱瞻基,他也並未真正放在心上。
因為他明白,他與朱瞻基之間,早晚會有一次較量。
他知道,朱瞻基誌在帝位。
一旦成為皇帝,以朱瞻基的性情,絕容不下他這樣一個權勢熏天的王爺。
而讓程軒放棄權勢,做個傀儡王爺,他寧死不從。皇位對他毫無吸引力,這一點絕無虛假。
他的目標一直是帶領大明走向世界的巔峰。
然而一旦當上皇帝,反而會束手束腳。
皇帝的每一個決策,首先要麵對群臣的審視。
如果決策過於標新立異,群臣無法接受,必然會遭遇重重阻礙。
除非他要做個鐵血帝王,將反對者一律鏟除。
但那樣毫無意義,隻會導致朝局動蕩,人心不穩。
官員們表麵畏懼他,內心卻恨他、咒罵他、敷衍他。
不能團結一心的王朝能維持多久?一個國家的強大,從來不是單憑一位帝王就能推動的。
而是需要無數誌同道合的官民共同努力。
相比之下,做一個有權有勢,又能隨心所欲的王爺,反而更能放手大幹。
他做事無需受限於群臣,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悄無聲息地改變著大明朝的麵貌。
隻要他承諾的事情能給人帶來足夠的益處,開始或許會遭到批評,但最終會有無數受益者站到他這邊。
世間熙熙攘攘,皆為利益而來,皆為利益而去。
這句話絕非空穴來風。
大明九成以上的王爺,為何服從他、尊敬他,把他當作領頭羊?
不正是出於利益嗎?
他屢屢冒險,為什麽老太爺朱棣能如此寬容他,不一樣是因為他能為大明帶來無窮的好處嗎?
同樣,他父親朱高熾若登上皇位,他更能為父親帶來驚人的利益。
但他大哥可以嗎?
以大哥的性格,能容納得了他程軒?
他不相信。
況且,他從來就不願意將自己命運的掌控權交給他人。
他更傾向於掌控他人的命運。
因此,即便不當皇帝,他也要擁有足以讓皇帝忌憚的權勢。
萬一有一天,真的出現了無法避免的情況,那麽,嗬嗬!
朱高熾聽完程軒的話後,輕輕歎了口氣說:“孩子,你不懂。”
“你爺爺就我們這幾個兄弟,以前我們也是兄友弟恭,相處得十分和睦。”
“隻是靖難之役後,這家人的氛圍全變了。”
“說實話,你爹我做夢也沒想過要做大明的太子,自己人知道自家事,我從小身體不好,又胖,還有腳病,不能習武,隻能讀書。”
“而你爺爺本就是邊疆的王爺,常與韃靼、瓦剌這些草原部落交戰,所以特別偏愛行伍之人。”
“你二叔三叔都武藝非凡,自然格外受你爺爺的喜愛。”
“靖難之後,我們一家成了大明的主人,偏偏一直不受你爺爺喜愛的我,成了大明的太子,你二叔三叔能服氣嗎?”
“在他們眼裏,我是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藥罐子,怎配坐這太子之位?這才是他們和我對著幹的真正原因。”
“可你爹我又何嚐想做這太子呢?我在這個位置上待了二十多年,和你二叔三叔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大家都是親兄弟,一起吃過苦受過難,在家境最艱難時都挺過來了,卻為了那皇位,變成了現在這樣。”
“我一直想,如果當初你爺爺立的太子不是我,而是你二叔或三叔,我們兄弟之間會不會就不到今天這種地步。”
“爹其實一直想修複和你二叔三叔的關係,真不願一家人最後變成陌生人,甚至互相殘殺。”
“你三叔家裏就這兩個兒子,如果因為這事真的被你爺爺殺了一個,我和你三叔就真的成了仇人了。”
“孩子,我們能不能緩一緩,至少保住你三叔的兒子不被處死。即便你三叔依然不領情,我也算是顧念兄弟情義了。”
程軒能感受到老爹心中的悲傷,但他還是搖頭:“爹,你要清楚,隻要你還坐在太子之位上,隻要你是大明的繼承人,我們和二叔三叔的關係就不可能有任何修複的機會。”
“換個說法,就算爹你願意放棄太子之位,甚至甘心在封地養老,二叔和三叔就會放過我們嗎?”
“這些年,爹為朝廷培養了多少人才,從太子府出去的屬官中,又有多少大明朝的高官,爹,你數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