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小看了這小子
大明:開局傭兵十萬,被懷疑造反 作者:飯投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錦衣衛的出現變得頻繁起來。
而最顯眼的變化是……工部的作坊。
整個作坊都被朱棣派來的錦衣衛嚴密保護著。
尤其是製造滑翔翼的地方,更是由朱棣直接派的一隊親兵嚴格把守,除了……程軒,基本沒人能隨意進出。
話說回來……程軒在朱棣生日宴後,就一頭紮進了作坊裏忙活起來。
誰也不知道他在忙些什麽。
就算是……孫學武也隻知道,程軒對正在進行的事特別上心。
在作坊裏。
幾百名工匠圍在程軒周圍。
臉上紛紛露出不解的神色。
“看仔細了,我隻演示一遍,學不會的,收拾東西走人,學會了獎銀一百兩。”
程軒的聲音在作坊裏響亮地響起。
周圍的工匠都是一凜,眼神中閃過一絲鄭重。
現在的工部,可不是……原來的工部了。
工錢翻了好幾番。
在這種情況下,有幾個工匠願意離開?離開了工部,他們去哪裏找這麽賺錢的活?要知道,有些工匠的工錢,連孫學武這位工部尚書都眼紅得很。
孫學武雖然領著朝廷的俸祿,但明朝的俸祿並不高,勉強度日而已。
每次發放工錢時,看著這些……工匠們,幾十兩、上百兩乃至幾百兩往家裏領。
孫學武甚至感慨,自己這工部尚書還不如辭了,去工部當個普通工匠來得實在。
而孫學武本人雖然處事圓滑,行事謹慎,在人前常掛著笑容,卻是個實實在在的清廉之士。
雖然在官場多年,但骨子裏書生的傲氣仍未消磨。
如今,工部逐漸崛起,不僅能賺錢,財政大權也握在了戶部自己手裏。
但孫學武從未想過要貪汙工部的銀子。
這也正是程軒對孫學武這個工部尚書唯一滿意的地方。
在作坊中,程軒的聲音再次響起。
“告訴你們,這手藝學會了,你們這輩子衣食無憂,大明將來到處都會用到這技術。
如果不認真學,損失的不僅僅是……你們在工部的職位,而是改變命運的機會。”
程軒越是這麽說,這群工匠的臉色就越凝重。
能改變命運的技術,能讓下半輩子不愁吃穿的技術,究竟是什麽?
又有多難學?
他們心裏都沒底。
但誰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他們以前都過著苦日子。
拿著微薄的工錢,還得養活一大家子,走在街上還會被人瞧不起。
雖然現在工部有了越王,他們的生活總算有了些盼頭,但誰也不敢保證這樣的好日子能持續多久。
現在有這樣一門能改變他們人生的技術擺在麵前,他們不得不重視。
況且,學不會的人就要離開作坊,這樣的懲罰,誰受得了?因此,所有的工匠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每個人都如臨大敵。
他們心中隻有一個念頭。
學會這門技術,無論如何也不能離開作坊。
程軒看著這些……工匠的表情,輕輕點了點頭。
“廢話不多說,來人,給我搬石灰來!”
紫禁城,乾清宮。
朱棣獨自在寢宮裏踱步。
自從上次生日宴會之後,朱棣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那就是程軒曾說過的那些大工程。
見識了程軒搞出的火槍陣和滑翔翼後,他有些坐不住了。
本來他計劃半年後,打敗鐵木耳的百萬大軍後再去南京,看看這小子在南京究竟搞出了什麽名堂。
但自從那晚皇城校場的事情之後,朱棣已經完全按捺不住了。
他忽然發現自己可能小看了這小子。
昨天,他在審閱工部的奏折時,看到工部上報的製作清單,整個人都愣住了。
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工部已經造出了近六十萬支燧發槍和八百門越王炮。
再看工部的財務清單,正喝茶的朱棣差點沒一口茶水噴出來。
不到兩個月,工部竟然直接收入了近千萬兩銀子。
這是什麽概念?
大明一年的稅收才多少……兩千萬兩。
而工部現在不到兩個月就賺了大明半年的稅收。
這讓朱棣怎能不震驚?
雖然朱棣一直知道,這小子很能來錢,他創建的皇家商會、皇家錢莊都證明了這一點。
但僅僅兩個月,就能讓工部賺到近千萬兩銀子,這不得不讓他再次高看這小子撈錢的能力。
而這還隻是在京城裏,南京那邊呢?
他遷都後就把這小子扔在南京不管了,幾年時間裏,按照這小子搞事的程度,他絕不相信對方會在南京安分地做個閑散王爺。
想起程軒說的能輕鬆撞沉寶船的鋼鐵巨艦。
想起程軒說的能讓大明徹底改觀的大工程。
朱棣的好奇心已經按捺不住了。
於是,朱棣決定,提前去南京看看!他想知道,這小子在南京到底搞成了些什麽。但朱棣想去南京,京城就得妥善安排。
再讓漢王朱高煦監國已不合適。
自己這個兒子的心思他太清楚了。
讓他繼續監國,說不定會鬧出什麽亂子。
還有三兒子朱高燧。
這兒子能力強,心思更深。
最喜歡玩弄陰謀,讓他留在京城也不放心。
所以,這兩個兒子他都打算帶走。
這樣一來,太子朱高熾就必須重新擔起國事的責任。
對於……朱高熾,他還是非常放心的。
這麽多年,雖然覺得朱高熾少了點帝王風範,但在三兄弟中,這個老大反而讓他最放心。
想到這裏,朱棣心裏已有決斷。
“傳漢王覲見!”
朱棣淡淡地下了旨。
身旁的太監躬身應道:“是!”
……
作坊裏,程軒對朱棣想要去南京的事一無所知。
他正全心全意地教導著身邊的工匠們。
“都給我記好了,石灰、鐵粉、砂石的比例,比例不對,做出來的東西就是廢物。”
“按照比例混合好後,倒入磨盤磨成粉,再放入爐窯中燒製……”
燒製完畢後,再添些礦渣、煤灰、石膏那些,接著研磨,這樣差不多成品就出爐了。”
“講了這麽多,你們都記住沒?”
程軒轉頭看向身邊的工匠們,問道。
“都記牢了。”
數百名工匠異口同聲地回應。
“但殿下,咱們做這個究竟是幹啥?為啥要這樣搞?小的實在不太明白。”
而最顯眼的變化是……工部的作坊。
整個作坊都被朱棣派來的錦衣衛嚴密保護著。
尤其是製造滑翔翼的地方,更是由朱棣直接派的一隊親兵嚴格把守,除了……程軒,基本沒人能隨意進出。
話說回來……程軒在朱棣生日宴後,就一頭紮進了作坊裏忙活起來。
誰也不知道他在忙些什麽。
就算是……孫學武也隻知道,程軒對正在進行的事特別上心。
在作坊裏。
幾百名工匠圍在程軒周圍。
臉上紛紛露出不解的神色。
“看仔細了,我隻演示一遍,學不會的,收拾東西走人,學會了獎銀一百兩。”
程軒的聲音在作坊裏響亮地響起。
周圍的工匠都是一凜,眼神中閃過一絲鄭重。
現在的工部,可不是……原來的工部了。
工錢翻了好幾番。
在這種情況下,有幾個工匠願意離開?離開了工部,他們去哪裏找這麽賺錢的活?要知道,有些工匠的工錢,連孫學武這位工部尚書都眼紅得很。
孫學武雖然領著朝廷的俸祿,但明朝的俸祿並不高,勉強度日而已。
每次發放工錢時,看著這些……工匠們,幾十兩、上百兩乃至幾百兩往家裏領。
孫學武甚至感慨,自己這工部尚書還不如辭了,去工部當個普通工匠來得實在。
而孫學武本人雖然處事圓滑,行事謹慎,在人前常掛著笑容,卻是個實實在在的清廉之士。
雖然在官場多年,但骨子裏書生的傲氣仍未消磨。
如今,工部逐漸崛起,不僅能賺錢,財政大權也握在了戶部自己手裏。
但孫學武從未想過要貪汙工部的銀子。
這也正是程軒對孫學武這個工部尚書唯一滿意的地方。
在作坊中,程軒的聲音再次響起。
“告訴你們,這手藝學會了,你們這輩子衣食無憂,大明將來到處都會用到這技術。
如果不認真學,損失的不僅僅是……你們在工部的職位,而是改變命運的機會。”
程軒越是這麽說,這群工匠的臉色就越凝重。
能改變命運的技術,能讓下半輩子不愁吃穿的技術,究竟是什麽?
又有多難學?
他們心裏都沒底。
但誰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他們以前都過著苦日子。
拿著微薄的工錢,還得養活一大家子,走在街上還會被人瞧不起。
雖然現在工部有了越王,他們的生活總算有了些盼頭,但誰也不敢保證這樣的好日子能持續多久。
現在有這樣一門能改變他們人生的技術擺在麵前,他們不得不重視。
況且,學不會的人就要離開作坊,這樣的懲罰,誰受得了?因此,所有的工匠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每個人都如臨大敵。
他們心中隻有一個念頭。
學會這門技術,無論如何也不能離開作坊。
程軒看著這些……工匠的表情,輕輕點了點頭。
“廢話不多說,來人,給我搬石灰來!”
紫禁城,乾清宮。
朱棣獨自在寢宮裏踱步。
自從上次生日宴會之後,朱棣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那就是程軒曾說過的那些大工程。
見識了程軒搞出的火槍陣和滑翔翼後,他有些坐不住了。
本來他計劃半年後,打敗鐵木耳的百萬大軍後再去南京,看看這小子在南京究竟搞出了什麽名堂。
但自從那晚皇城校場的事情之後,朱棣已經完全按捺不住了。
他忽然發現自己可能小看了這小子。
昨天,他在審閱工部的奏折時,看到工部上報的製作清單,整個人都愣住了。
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工部已經造出了近六十萬支燧發槍和八百門越王炮。
再看工部的財務清單,正喝茶的朱棣差點沒一口茶水噴出來。
不到兩個月,工部竟然直接收入了近千萬兩銀子。
這是什麽概念?
大明一年的稅收才多少……兩千萬兩。
而工部現在不到兩個月就賺了大明半年的稅收。
這讓朱棣怎能不震驚?
雖然朱棣一直知道,這小子很能來錢,他創建的皇家商會、皇家錢莊都證明了這一點。
但僅僅兩個月,就能讓工部賺到近千萬兩銀子,這不得不讓他再次高看這小子撈錢的能力。
而這還隻是在京城裏,南京那邊呢?
他遷都後就把這小子扔在南京不管了,幾年時間裏,按照這小子搞事的程度,他絕不相信對方會在南京安分地做個閑散王爺。
想起程軒說的能輕鬆撞沉寶船的鋼鐵巨艦。
想起程軒說的能讓大明徹底改觀的大工程。
朱棣的好奇心已經按捺不住了。
於是,朱棣決定,提前去南京看看!他想知道,這小子在南京到底搞成了些什麽。但朱棣想去南京,京城就得妥善安排。
再讓漢王朱高煦監國已不合適。
自己這個兒子的心思他太清楚了。
讓他繼續監國,說不定會鬧出什麽亂子。
還有三兒子朱高燧。
這兒子能力強,心思更深。
最喜歡玩弄陰謀,讓他留在京城也不放心。
所以,這兩個兒子他都打算帶走。
這樣一來,太子朱高熾就必須重新擔起國事的責任。
對於……朱高熾,他還是非常放心的。
這麽多年,雖然覺得朱高熾少了點帝王風範,但在三兄弟中,這個老大反而讓他最放心。
想到這裏,朱棣心裏已有決斷。
“傳漢王覲見!”
朱棣淡淡地下了旨。
身旁的太監躬身應道:“是!”
……
作坊裏,程軒對朱棣想要去南京的事一無所知。
他正全心全意地教導著身邊的工匠們。
“都給我記好了,石灰、鐵粉、砂石的比例,比例不對,做出來的東西就是廢物。”
“按照比例混合好後,倒入磨盤磨成粉,再放入爐窯中燒製……”
燒製完畢後,再添些礦渣、煤灰、石膏那些,接著研磨,這樣差不多成品就出爐了。”
“講了這麽多,你們都記住沒?”
程軒轉頭看向身邊的工匠們,問道。
“都記牢了。”
數百名工匠異口同聲地回應。
“但殿下,咱們做這個究竟是幹啥?為啥要這樣搞?小的實在不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