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河東道出動的兵馬並不止三萬,而是五萬,在魏清照反應過來,如今定軍關已經落入了宣北笙的手中,同時她也牢牢把控了隴右北方六州。
定軍關留了三萬兵馬,其他兵馬這才撤回來,接回了雁門關的城防,還有補充了,目陽關的兵馬。
當然了,宣北笙這時候也卸下了身上的擔子,同時安排人在雁門關外找了一處風景秀麗的地方把顏如玉埋了進去,讓他好好看看自己守護的河山風光。
隨後宣北笙並沒有立刻回到太原府,反而先去了一趟目陽關,如今目陽關前後已經修築了十一座軍城,綿延百裏,按照計劃,再修六座軍城就可以形成合圍,而這長城也就算初步完成了,這接近200裏的城牆和軍城可以包裹小半個關中平原,再往前五十裏就是曾經的安息都護府所在。
隨後就可以在這關中平原上開墾荒地,種植作物,而且還可以以這些軍城為據點,準備進一步擴張,尤其是往北如果能夠控製住天目山的隘口,修築關口,然後隻要再稍稍修築一些軍城,連通起來,就可以控製大半個關中平原。
隻不過天目山的隘口西突厥一直有一支部落駐紮在附近,自己現在手頭兵力不足,還是要從長計議才是,或者可以考慮買下來,買下來的話也需要時間,而且需要好好籌謀一番才行。
河西道 寧安關前
最終商議的結果,是由葉卓群帶兩萬兵馬回來馳援隴右道,而且還給了他一張兵符,可以調動隴右的所有兵馬,補充他的兵力,同時甚至還安排了莫問給他當副將,可以說兵強馬壯,氣勢雄渾。
然而,等到他折返回來的時候,河東道的兵馬已經占據了定軍關,而且留守了相當數目的兵馬,據說至少三萬有餘。
雖然葉卓群征調了隴右的兵馬,兩方加在一起也有三萬有餘,可是攻城和守城本就是不一樣的,更何況定軍關原本也是出了名的易守難攻,如果強攻的話,就算他有六萬兵馬也未必能夠強攻的下來,這倒是麻煩了。
好在,他的任務也不隻是奪回定軍關,更多的還是穩定如今隴右的局勢。
隨著他的兵馬在定軍關外安營紮寨,同時還分散了部分人手穩定隴右南方七州的局勢,清除流寇,也算是暫時把隴右的情況穩定了下來,沒有繼續丟失更多的城池。
而因為前線兵馬抽調的緣故,燕王試圖出關,然而很快又被打了回去,最終兩條戰線都維持在了一個非常詭異的暫時和平的情況之下。
晉北 太原府
在看過軍城之後,宣北笙就回到了太原府,也抽空去看了一趟家裏,搬遷到太原府的宣家乖巧和很多,尤其是臥床不起的宣老夫人,如今看到她之後,卻隻能發出嗬嗬的聲音,就好像是破了的風箱一樣,看起來自己這個父親也是做了決斷,給老夫人喂了啞藥,以此來換取老夫人活著。
隨後等她回到自己府邸的時候,門口卻等著一個不速之客,湖心亭的大長老蘇無。
“您好,我們亭長是不是去雁門關了。”蘇無開口問道,語氣非常客氣的樣子。
“嗯。”宣北笙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麽。
“他死之前可是殺痛快了?”蘇無接著問道。
“算是吧,而且他在死之前踏入了那個境界,反正最後嘴裏說的是痛快。”宣北笙想了想接著說道:“我想他自認為是死的其所的。”
“感謝告知。”蘇無點了點頭:“蘇無今日起願意跟隨您。”
“你們不是魏清照的人嗎?”宣北笙略微沉默了片刻,隨口開口問道。
“湖心亭是湖心亭,蘇無是蘇無,我從來不管湖心亭的事情,隻做亭長吩咐我的事情,現在湖心亭的事情都是古久做主,他們才是魏清照的人。”蘇無糾正道。
“跟著我可不是什麽好想法,畢竟我現在可以說是四麵楚歌,周圍哪一個實力都比我強的多。”宣北笙輕笑一聲。
“嗯,可是您治理下的民眾卻是最開心的。”蘇無亦笑:“這些日子我走了很多地方,唯有河東道,物阜民康,是為明主。”
“明主可算不上,我隻是個生意人,從來都隻做對於我來說利益最大的事情。”
“算了,既然來了,那就留下吧,晚點我讓渡鴉安排你,想做什麽?”宣北笙想了想問道:“不然試試去隴右做個知府?”
“我隻會殺人,不會做知府。”蘇無有些遲疑的說道。
“那就做個巡按禦史吧,去隴右看看,有沒有貪官汙吏,一並拿了,然後挑選你認為合適的人接任,當然了,不用著急,你可以花很長的時間來做這件事情,觀察的越久,越細致,就越好。”
“好。”蘇無點了點頭。
“其實我聽說過你。”宣北笙進府邸之前停了一下,低聲說道:“隴右蘇氏,曾是名門望族。”
蘇無的身體略微一震,不過沒有多說什麽,隻是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至於雁門關的消息,雖然隱秘但是很快也傳了出去,傳到了各個勢力的手中。
湖心亭亭長顏如玉,力戰二十萬大軍而亡,臨陣突破無所境,力退二十萬大軍,另有隱世高手相助,疑似同無所境。
這樣的消息從西域傳出,繞了幾個圈,兜兜轉轉落到了魏清照的手中,與之一同而來的還有西域五國憤怒的斥責信件,而且表示以後再也不會和他合作了,甚至還在和吐蕃討論借路,要直奔十萬大山,攻取西川腹地。
“棋差一著啊,沒想到那個顏如玉居然去了雁門關,還有那隱世高手又是什麽人?”吳王有些感歎,不過對於他來說,不管是燕王勢力削弱還是舊太子勢力削弱都是好事,所以也不過就是當個樂子看一看罷了。
燕王這個時候則忙著挑選使者,甚至還讓魏鬆原下了詔書,冊封宣北笙為晉王,似乎大有一副要把宣北笙綁上戰車的意思。
定軍關留了三萬兵馬,其他兵馬這才撤回來,接回了雁門關的城防,還有補充了,目陽關的兵馬。
當然了,宣北笙這時候也卸下了身上的擔子,同時安排人在雁門關外找了一處風景秀麗的地方把顏如玉埋了進去,讓他好好看看自己守護的河山風光。
隨後宣北笙並沒有立刻回到太原府,反而先去了一趟目陽關,如今目陽關前後已經修築了十一座軍城,綿延百裏,按照計劃,再修六座軍城就可以形成合圍,而這長城也就算初步完成了,這接近200裏的城牆和軍城可以包裹小半個關中平原,再往前五十裏就是曾經的安息都護府所在。
隨後就可以在這關中平原上開墾荒地,種植作物,而且還可以以這些軍城為據點,準備進一步擴張,尤其是往北如果能夠控製住天目山的隘口,修築關口,然後隻要再稍稍修築一些軍城,連通起來,就可以控製大半個關中平原。
隻不過天目山的隘口西突厥一直有一支部落駐紮在附近,自己現在手頭兵力不足,還是要從長計議才是,或者可以考慮買下來,買下來的話也需要時間,而且需要好好籌謀一番才行。
河西道 寧安關前
最終商議的結果,是由葉卓群帶兩萬兵馬回來馳援隴右道,而且還給了他一張兵符,可以調動隴右的所有兵馬,補充他的兵力,同時甚至還安排了莫問給他當副將,可以說兵強馬壯,氣勢雄渾。
然而,等到他折返回來的時候,河東道的兵馬已經占據了定軍關,而且留守了相當數目的兵馬,據說至少三萬有餘。
雖然葉卓群征調了隴右的兵馬,兩方加在一起也有三萬有餘,可是攻城和守城本就是不一樣的,更何況定軍關原本也是出了名的易守難攻,如果強攻的話,就算他有六萬兵馬也未必能夠強攻的下來,這倒是麻煩了。
好在,他的任務也不隻是奪回定軍關,更多的還是穩定如今隴右的局勢。
隨著他的兵馬在定軍關外安營紮寨,同時還分散了部分人手穩定隴右南方七州的局勢,清除流寇,也算是暫時把隴右的情況穩定了下來,沒有繼續丟失更多的城池。
而因為前線兵馬抽調的緣故,燕王試圖出關,然而很快又被打了回去,最終兩條戰線都維持在了一個非常詭異的暫時和平的情況之下。
晉北 太原府
在看過軍城之後,宣北笙就回到了太原府,也抽空去看了一趟家裏,搬遷到太原府的宣家乖巧和很多,尤其是臥床不起的宣老夫人,如今看到她之後,卻隻能發出嗬嗬的聲音,就好像是破了的風箱一樣,看起來自己這個父親也是做了決斷,給老夫人喂了啞藥,以此來換取老夫人活著。
隨後等她回到自己府邸的時候,門口卻等著一個不速之客,湖心亭的大長老蘇無。
“您好,我們亭長是不是去雁門關了。”蘇無開口問道,語氣非常客氣的樣子。
“嗯。”宣北笙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麽。
“他死之前可是殺痛快了?”蘇無接著問道。
“算是吧,而且他在死之前踏入了那個境界,反正最後嘴裏說的是痛快。”宣北笙想了想接著說道:“我想他自認為是死的其所的。”
“感謝告知。”蘇無點了點頭:“蘇無今日起願意跟隨您。”
“你們不是魏清照的人嗎?”宣北笙略微沉默了片刻,隨口開口問道。
“湖心亭是湖心亭,蘇無是蘇無,我從來不管湖心亭的事情,隻做亭長吩咐我的事情,現在湖心亭的事情都是古久做主,他們才是魏清照的人。”蘇無糾正道。
“跟著我可不是什麽好想法,畢竟我現在可以說是四麵楚歌,周圍哪一個實力都比我強的多。”宣北笙輕笑一聲。
“嗯,可是您治理下的民眾卻是最開心的。”蘇無亦笑:“這些日子我走了很多地方,唯有河東道,物阜民康,是為明主。”
“明主可算不上,我隻是個生意人,從來都隻做對於我來說利益最大的事情。”
“算了,既然來了,那就留下吧,晚點我讓渡鴉安排你,想做什麽?”宣北笙想了想問道:“不然試試去隴右做個知府?”
“我隻會殺人,不會做知府。”蘇無有些遲疑的說道。
“那就做個巡按禦史吧,去隴右看看,有沒有貪官汙吏,一並拿了,然後挑選你認為合適的人接任,當然了,不用著急,你可以花很長的時間來做這件事情,觀察的越久,越細致,就越好。”
“好。”蘇無點了點頭。
“其實我聽說過你。”宣北笙進府邸之前停了一下,低聲說道:“隴右蘇氏,曾是名門望族。”
蘇無的身體略微一震,不過沒有多說什麽,隻是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至於雁門關的消息,雖然隱秘但是很快也傳了出去,傳到了各個勢力的手中。
湖心亭亭長顏如玉,力戰二十萬大軍而亡,臨陣突破無所境,力退二十萬大軍,另有隱世高手相助,疑似同無所境。
這樣的消息從西域傳出,繞了幾個圈,兜兜轉轉落到了魏清照的手中,與之一同而來的還有西域五國憤怒的斥責信件,而且表示以後再也不會和他合作了,甚至還在和吐蕃討論借路,要直奔十萬大山,攻取西川腹地。
“棋差一著啊,沒想到那個顏如玉居然去了雁門關,還有那隱世高手又是什麽人?”吳王有些感歎,不過對於他來說,不管是燕王勢力削弱還是舊太子勢力削弱都是好事,所以也不過就是當個樂子看一看罷了。
燕王這個時候則忙著挑選使者,甚至還讓魏鬆原下了詔書,冊封宣北笙為晉王,似乎大有一副要把宣北笙綁上戰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