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蕤極力穩住情緒:“這麽說,你根本沒有切實的證據,還是隻憑著自己一張嘴,就想定本丞相的罪?”
大殿裏寂靜無聲,雖然沒有證據,皇帝心中已經信了。
處置辛蕤,不過是他一句話的事。
甄至年輕笑一聲:“我手上雖然不是每個案子都有證據,但也不是完全沒有。”
辛蕤目光一深,冷冷盯著甄至年:“那就拿出切實的證據來。”
甄至年對皇帝拱手道:“陛下,這些年來,辛丞相讓人傳給臣的書信,臣利用障眼法偷留了一些,才得以將某些案子的證據保留下來。”
甄至年從袖中拿出幾個信封,陸陸續續從裏麵取出一些書信。
“陛下,這些書信,都是辛丞相當初指使臣做事的證據,請您過目。”
甄至年一邊將書信給古公公,一邊說道,“辛丞相狡詐至極,每次讓人傳了書信,就要求當著傳消息的人麵燒掉,因此很難留下證據,這些書信,都是臣使用了一些手段,冒險保留下來的。”
甄至年光是保留這些證據,就冒了不少危險。
若是被辛蕤的人發現,他早就沒命了。
皇帝見了書信上內容,不禁氣得按住了胸口。
這辛蕤在信中說話的語氣,哪裏是丞相啊,簡直就是皇帝。
“陛下,可否讓臣看看這些書信?”辛蕤請求道。
“給丞相。”皇帝蒼白著一張臉,神色如冰。
辛蕤一一看過這些書信,神色鎮定地開口:“陛下,這些書信每一封都是不同的字跡,根本就不是臣寫的啊。”
皇帝不禁微微皺眉,好像每封書信的字跡,確實有些不一樣。
甄至年開口:“陛下,這雖然每封信的字跡都不同,但千真萬確,都是丞相的筆跡,丞相擅長書法,為了不讓人抓住他的把柄,每次都會模仿不同人的字體,為的就是方便自己辯解。”
“荒唐!”辛蕤渾身怒氣,“甄至年,你為了汙蔑本相,真是什麽都說得出來,這些書信根本就不是本相所寫,這上麵也不是本相的筆跡。”
甄至年沒說什麽,不禁看向了一旁戶部尚書。
“鄒大人,關於丞相的筆跡這一點,我想你也很清楚。”
“是,陛下。”鄒學指證道,“辛丞相每次讓不同的人用書信給我們傳消息,看了後就當麵燒毀,每封書信的字跡並不一樣,臣多次想留證據,都沒能成功,沒想到甄大人竟然保留下來了。”
丞相一黨不禁倒抽一口涼氣,信王低垂著頭,麵如死灰。
甄至年開口:“陛下,臣也隻是保留下來極少的幾封書信,這些信上皆有辛蕤的親筆簽名,皆是辛丞相幕後操控一切的罪證。”
“陛下,老臣冤枉啊,老臣實在是冤枉……”
辛蕤跪在地上,含沙射影道,“老臣二十餘年來,對陛下忠心耿耿,如今有人一朝得勢,便要對付老臣啊。”
眾人都知道,他說的是司言。
正是司言出現在朝堂後,丞相一黨的勢力,才被一步步瓦解。
辛蕤哭訴道:“陛下,這些書信根本就不是老臣所寫,這些信沒有一封信是老臣的字跡啊。”
五王爺祁廣安站了出來:“陛下,辛丞相罪大惡極,應當斬首示眾!”
禮部尚書宋儀道:“陛下,僅憑幾封書信,且還不確定是不是丞相大人的筆跡,不足以判定丞相大人的罪。”
“陛下,無論辛丞相是否有罪,都應當先下獄,再嚴加審問。”
“陛下,丞相大人兢兢業業二十餘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應當如此草率定罪。”
“陛下,辛丞相罪大惡極,當立即打入天牢。”
“……”
朝堂之上,眾臣吵成了一鍋粥。
辛蕤是信王一黨的支柱,一旦辛蕤被處置,就意味著信王一黨沒有希望了。
那麽,雍王必然成為太子。
雍王日後清算敵對勢力,定不會饒過信王一黨的人。
皇帝耳朵嗡嗡作響,半晌沒有吭聲,最終,他目光渙散看向了司言。
“司言愛卿,你是什麽意見?”
司言緩緩站了出來:“陛下,關於辛丞相通敵叛國之事,臣手上也有些證據,當年北雁關淩大將軍戰敗一事,實際上和辛丞相脫不了幹係……”
處置辛蕤,是肯定的。
但司言還要借著這個機會,將護國大將軍府的冤屈一並洗刷。
大殿內驟然安靜下來,禦前女官一開口,眾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如果說辛丞相是信王一派的支柱,那禦前女官司言便是雍王一派最重要的人物。
辛蕤沒想到司言竟然盯上了北雁關的事情,她手上還有證據?
司言神色清冷:“陛下,臣當初在北雁關,便發現了一些端倪,北雁關地勢極其險要,易守難攻,雍王當初鎮守一年都沒出問題,為何淩大將軍僅僅三個月內,就兵敗了?”
辛蕤冷冷回道:“你不是也在短短半月之內,就重新奪回了北雁關嗎?”
司言目光掃過辛蕤:“那是因為我軍用了新式火器,北芒國軍從未見過此等火器,因而被震懾。
“在沒有這種新式火器的情況下,根本難以攻下北雁關,北芒國當年之所以能夠攻下北雁關,是因為我大宣軍中出現了通敵叛國的內奸,而這內奸,正是受辛丞相指使。”
辛蕤顫抖著手指,指向司言:“陛下,這司言是想搞死臣啊!”
辛蕤恨恨地說道,“隻要臣一死,信王再無依靠,便無人是雍王對手,雍王便能成為太子,雍王對司言言聽計從,大宣日後便掌控在司家手上了。”
辛蕤知道,皇貴妃已經被打入冷宮,皇帝麵前沒人為他們說話了。
這麽多人指控他,若不是因為顧忌信王,皇帝早就治他的罪了。
辛蕤抽泣著道:“陛下,您一定要三思,切莫著了這女人的道啊!”
司言淡然開口:“陛下,臣在邊關偶然結識了兩位將軍,都是北雁關一戰中幸存下來的,他們對當年北雁關之事一清二楚,陛下可要見上一見?”
“他們人在何處?”皇帝問道。
“就在宮門口候著。”司言早就已經準備好了,今日一並洗清護國大將軍府的冤屈。
皇帝點點頭:“好,宣他們進來。”
大殿裏寂靜無聲,雖然沒有證據,皇帝心中已經信了。
處置辛蕤,不過是他一句話的事。
甄至年輕笑一聲:“我手上雖然不是每個案子都有證據,但也不是完全沒有。”
辛蕤目光一深,冷冷盯著甄至年:“那就拿出切實的證據來。”
甄至年對皇帝拱手道:“陛下,這些年來,辛丞相讓人傳給臣的書信,臣利用障眼法偷留了一些,才得以將某些案子的證據保留下來。”
甄至年從袖中拿出幾個信封,陸陸續續從裏麵取出一些書信。
“陛下,這些書信,都是辛丞相當初指使臣做事的證據,請您過目。”
甄至年一邊將書信給古公公,一邊說道,“辛丞相狡詐至極,每次讓人傳了書信,就要求當著傳消息的人麵燒掉,因此很難留下證據,這些書信,都是臣使用了一些手段,冒險保留下來的。”
甄至年光是保留這些證據,就冒了不少危險。
若是被辛蕤的人發現,他早就沒命了。
皇帝見了書信上內容,不禁氣得按住了胸口。
這辛蕤在信中說話的語氣,哪裏是丞相啊,簡直就是皇帝。
“陛下,可否讓臣看看這些書信?”辛蕤請求道。
“給丞相。”皇帝蒼白著一張臉,神色如冰。
辛蕤一一看過這些書信,神色鎮定地開口:“陛下,這些書信每一封都是不同的字跡,根本就不是臣寫的啊。”
皇帝不禁微微皺眉,好像每封書信的字跡,確實有些不一樣。
甄至年開口:“陛下,這雖然每封信的字跡都不同,但千真萬確,都是丞相的筆跡,丞相擅長書法,為了不讓人抓住他的把柄,每次都會模仿不同人的字體,為的就是方便自己辯解。”
“荒唐!”辛蕤渾身怒氣,“甄至年,你為了汙蔑本相,真是什麽都說得出來,這些書信根本就不是本相所寫,這上麵也不是本相的筆跡。”
甄至年沒說什麽,不禁看向了一旁戶部尚書。
“鄒大人,關於丞相的筆跡這一點,我想你也很清楚。”
“是,陛下。”鄒學指證道,“辛丞相每次讓不同的人用書信給我們傳消息,看了後就當麵燒毀,每封書信的字跡並不一樣,臣多次想留證據,都沒能成功,沒想到甄大人竟然保留下來了。”
丞相一黨不禁倒抽一口涼氣,信王低垂著頭,麵如死灰。
甄至年開口:“陛下,臣也隻是保留下來極少的幾封書信,這些信上皆有辛蕤的親筆簽名,皆是辛丞相幕後操控一切的罪證。”
“陛下,老臣冤枉啊,老臣實在是冤枉……”
辛蕤跪在地上,含沙射影道,“老臣二十餘年來,對陛下忠心耿耿,如今有人一朝得勢,便要對付老臣啊。”
眾人都知道,他說的是司言。
正是司言出現在朝堂後,丞相一黨的勢力,才被一步步瓦解。
辛蕤哭訴道:“陛下,這些書信根本就不是老臣所寫,這些信沒有一封信是老臣的字跡啊。”
五王爺祁廣安站了出來:“陛下,辛丞相罪大惡極,應當斬首示眾!”
禮部尚書宋儀道:“陛下,僅憑幾封書信,且還不確定是不是丞相大人的筆跡,不足以判定丞相大人的罪。”
“陛下,無論辛丞相是否有罪,都應當先下獄,再嚴加審問。”
“陛下,丞相大人兢兢業業二十餘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應當如此草率定罪。”
“陛下,辛丞相罪大惡極,當立即打入天牢。”
“……”
朝堂之上,眾臣吵成了一鍋粥。
辛蕤是信王一黨的支柱,一旦辛蕤被處置,就意味著信王一黨沒有希望了。
那麽,雍王必然成為太子。
雍王日後清算敵對勢力,定不會饒過信王一黨的人。
皇帝耳朵嗡嗡作響,半晌沒有吭聲,最終,他目光渙散看向了司言。
“司言愛卿,你是什麽意見?”
司言緩緩站了出來:“陛下,關於辛丞相通敵叛國之事,臣手上也有些證據,當年北雁關淩大將軍戰敗一事,實際上和辛丞相脫不了幹係……”
處置辛蕤,是肯定的。
但司言還要借著這個機會,將護國大將軍府的冤屈一並洗刷。
大殿內驟然安靜下來,禦前女官一開口,眾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如果說辛丞相是信王一派的支柱,那禦前女官司言便是雍王一派最重要的人物。
辛蕤沒想到司言竟然盯上了北雁關的事情,她手上還有證據?
司言神色清冷:“陛下,臣當初在北雁關,便發現了一些端倪,北雁關地勢極其險要,易守難攻,雍王當初鎮守一年都沒出問題,為何淩大將軍僅僅三個月內,就兵敗了?”
辛蕤冷冷回道:“你不是也在短短半月之內,就重新奪回了北雁關嗎?”
司言目光掃過辛蕤:“那是因為我軍用了新式火器,北芒國軍從未見過此等火器,因而被震懾。
“在沒有這種新式火器的情況下,根本難以攻下北雁關,北芒國當年之所以能夠攻下北雁關,是因為我大宣軍中出現了通敵叛國的內奸,而這內奸,正是受辛丞相指使。”
辛蕤顫抖著手指,指向司言:“陛下,這司言是想搞死臣啊!”
辛蕤恨恨地說道,“隻要臣一死,信王再無依靠,便無人是雍王對手,雍王便能成為太子,雍王對司言言聽計從,大宣日後便掌控在司家手上了。”
辛蕤知道,皇貴妃已經被打入冷宮,皇帝麵前沒人為他們說話了。
這麽多人指控他,若不是因為顧忌信王,皇帝早就治他的罪了。
辛蕤抽泣著道:“陛下,您一定要三思,切莫著了這女人的道啊!”
司言淡然開口:“陛下,臣在邊關偶然結識了兩位將軍,都是北雁關一戰中幸存下來的,他們對當年北雁關之事一清二楚,陛下可要見上一見?”
“他們人在何處?”皇帝問道。
“就在宮門口候著。”司言早就已經準備好了,今日一並洗清護國大將軍府的冤屈。
皇帝點點頭:“好,宣他們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