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能力的極限
缺錢?我擁有一個黃金星球! 作者:梁三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山這次連庫房都沒開,直接把手放在保鮮庫巨大的牆壁上。還好,空間把充滿保溫泡沫的牆體認為是一個整體,張山毫不費力的清空了庫內存放的所有貨品。
他掏出之前徐天佑發給他的清單,把本不應該出現在這個季節的部分水果塞了進去,以西瓜為主。
下半年的時候,徐天佑收了滿滿6個庫的西瓜,今年的西瓜大豐收,他收的價格每斤僅有幾毛錢,比礦泉水的價格還低。
但也正因為如此,避免了大量的西瓜爛在地裏,讓農民顆粒無收。
現在這寒冬臘月的,西瓜價格直接飆到5塊錢一斤,價格比夏天幾乎翻了10倍。一個大西瓜七八十塊也不是什麽怪事。最重要的是,反季節西瓜不但貴,而且難吃,產量還不高。
想必這一批和夏天一樣口味的西瓜會得到大家的喜歡吧,張山如是想。
他不知道的,這一批西瓜放出去後被大家搶瘋了,同樣的價格,能吃到和夏天一樣味美的西瓜,這誰不迷糊。
於是“界山瓜”,悄悄地成為了首都乃至全國都很有名的反季節水果。
張山按部就班,一個庫一個庫的收,果然後幾個庫幾乎全是大白菜,張山清空了白菜,按計劃填進去一些夏天產的黃瓜茄子西紅柿之類的蔬菜。
這次,庫房增加了,但張山用的時間卻更短了。
劉軍在門外,一根煙都沒抽完,就看小門“嘎吱”一響,張山出來了。
他趕緊把煙頭掐滅,和張山一起上了車,車上張山忙裏偷閑,給高穎打了個電話,膩膩歪歪半天之後,直到車子到了機場,兩人才依依不舍的掛斷了電話
車隊直接開進南機場,那裏是一架界山號同款的飛機,正在靜靜的等候,上了飛機,張山樂了,在那裏等候的正是他的三位機長和空乘的全體成員。
大家好一陣激動的寒暄,飛機漸漸開始滑向跑道。
這一個星期,張山坐著不知飛了多少個地方,反正是一下飛機就直奔庫房,有的地方還需要轉乘直升飛機。
劉軍感覺自己迷茫了,他陪著這位輾轉全國好幾十個地方,這些地方隻有一個共同點:全部是庫房。而且大多都建在保密部門的地方,張山的做法很奇怪,什麽也不說隻是要求清空庫區所有人員。
然後,這摸摸,那看看,大部分情況連庫房都不開,就說檢查完了,去下一家。
要知道,此次張山掛的名義是戰略儲備督導小組的數據核查員,手裏有各個庫房的實際存儲數據,你連庫都不開,核查個鬼啊!
這張山明顯是來摸魚劃水的,但上司明顯很信任這個世界首富,劉軍想不明白了。
但是,職業素養讓他決定,回去還是得實話實說,背後告這家夥一狀。
張山沒想到,自己兜兜轉轉,跑到了最南邊的大島上,收了不知多少香蕉,這才收完了齊耀民給他單子上的最後一個庫。
按照齊耀民的要求,張山的飛機直飛陸地靠海的一個軍事基地,下了飛機,張山赫然發現齊耀民已經在機場等自己了。
齊耀民帶著張山,直奔海邊的一個船塢。
這是時間天已經黑了,船塢靜悄悄的,工人已經全部下班了。
張山跟著齊耀民,先來到一個巨大的廠房。
齊耀民指著幹船塢上的一個小船:“你先收一下這個小船,測試一下你的能力。”
說是小船,但這個船長度也有20多米,張山過去用手一碰,船瞬間消失,然後重新出現在架子上。
“再怎麽說我的能力也不止就這點,起碼找個上萬噸的大家夥試試啊,這幾百噸的小船能試個啥?”
“行,你這邊來!”
齊耀民打著手電,把張山領到一個灌滿水的船塢,他往黑乎乎的大池子一指。
“你試試那艘潛艇!”
張山借著手電的光亮,看清了眼前黑乎乎的大家夥。這艘潛艇通體黑色,一半浮出水麵,看來正在等待維修或者保養。
張山拿出一個小筏子,顫顫巍巍的靠近了潛艇,在他手觸摸的瞬間,潛艇消失不見,濕船塢的海水激起了浪花,險些將張山的小充氣閥掀翻。
張山忙不迭的把潛艇放出來,這才讓自己的小筏子穩定下來。
上岸之後,齊耀民介紹:“這潛艇自重3000噸左右,看來沒什麽問題,走帶你去看個大家夥。”
兩個人結伴而行,走到了一個碼頭邊上,旁邊的船塢裏一個超級巨大的潛艇靜靜地停在船塢。
“這是我國最大的潛艇,你一會兒收進去後馬上放出來。”他伸手指了指天空“小心駛得萬年船。”
張山點點頭,小筏子下水後,他摸到了潛艇外殼,但是出乎他的意料,潛艇一動不動。
張山試了幾次都不行,他突然發現,一根長長的纜繩係在船塢邊上,他明白了,大概率是這根纜繩搞得鬼。
重新回到岸上,齊耀民關切的問:“不行?”
張山指了指那根纜繩:“得把他解開!”
二人在那裏研究了半天,總算找到解開纜繩的方法,張山下水再試,收進空間磕放出格外順利。
齊耀民卻皺起了眉頭:“這是咱們國家最大的潛艇,自重8000噸左右,我一會兒還想讓你試試軍艦,但那些船隻都下著錨,恐怕沒辦法試驗了!”
張山想了想說道:“不一定,下錨是防止船隻移動的,沒有固定在岸上,也許能收。”
齊耀民點點頭:“來都來了,那我們就試試吧!”
整個偌大的船廠裏,隻有這一老一少,其餘的警衛都在大門以外守候。
兩人坐著張山的小電車,很快來到了另一處碼頭,張山拿出了小型釣魚船,兩人坐在船上,電動馬達推動著二人很快靠近了一艘大船。
齊耀民拿強光手電筒照了照船身的編碼,“沒錯就是這個,排水量1.1萬噸的驅逐艦,記得收起來後馬上放出來。”
小船靠近大船,齊耀民低頭的功夫就聽見張山說道:“已經完成了,收起來沒問題!”
齊耀民有點兒疑惑:“這麽快?”
“這大家夥,不快點兒海水能把咱們這小船掀翻!”
“行,再往裏麵開開,還有一艘大船。”
張山打開電源,推動螺旋槳繞過這艘大船,往深海開去。
足足過了半個小時,電池都換了一塊了,這才在星光之下,看到了遠處猶如大山一般的船隻。
張山有點兒傻眼:“這是。。。”
齊耀民點點頭:“沒錯,這就是龍國最大的船,排水量8萬噸,可起降飛機的。。。”
張山激動了,他把速度調到最高,接近了大船。
此時他們二人如同站在集裝箱下的小老鼠,張山仰起頭,上麵黑乎乎的什麽也看不見。
張山歎了一口氣,這麽好的接觸大船的機會,卻什麽也看不見。
齊耀民再次提醒:“如果能收,盡快放出來!”
張山點點頭,他深吸一口氣,伸出了自己手掌,摸到大船,然後齊耀民就覺得眼前一花,大船還好好的在自己麵前。
張山卻頹然暈倒在了船上,齊耀民嚇了一跳,他扶住張山:“張山,你怎麽樣?”
張山擺擺手,拿出了一塊巧克力,塞進嘴裏,猛嚼了幾下,又掏出一瓶可樂,給自己灌了下去。
好一會兒,他才緩了過來:“收大船接近了我的極限,剛才我就像低血糖似的,腦袋發暈,吃點含糖高的就好了。”
齊耀民語氣嚴肅:“下次這種情況你不要勉強,你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張山點點頭,坐了起來,辨別了一下方向,他開動小船半天才回到陸地。
如果沒有張山這次的意外暈倒,測試行動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完美,不完美的測試結果是令人振奮的。
齊耀民馬上通知了萬老。
萬老一聽這個測試結果,簡直高興壞了。
理論上可以塞進大船,排水量8萬噸,還不算上麵的艦載飛機等設備的重量,這個結果對於萬老和他的設計團隊來說,幾乎是沒有限製的。
於是設計院接到了上麵奇怪設計要求,要設計一個新的太空艙,體積沒有限製,重量沒有限製,不用考慮氣動外形,不用考慮如何把這個大家夥發射入軌。
設計院的設計師們簡直瘋了。
“你確定這個不是科幻設計大賽?”
“賽博空間站可還行?”
有設計師對此提出了疑問,但是上級給出的答複是:設計的前提是我們有了跨越時代的火箭發射技術的前提下,應該把空間站設計成什麽樣子,按照這個思路去做。
同時設計要求上明確提出,空間站要在地球上整體建造,整體發射,所以不用考慮拚接的問題。
但是這個貌似能簡化施工的方案,又帶來了新的問題。
比如,空間站各個艙室的連接,就不得不考慮正常重力和零重力兩種情況。龍國在外太空,現有的空間站,是用運載火箭一節一節的發射上去,然後拚接而成的。
那個在零重力空間的艙室接口,在外太空連接絕對沒有問題,但是同樣的艙室連接放在地麵上就會因為重力的原因,非常容易被損壞。
但也是因為運載火箭發射的原因,每個艙室都是圓滾滾的桶形,裏麵設備電纜擠的密密麻麻的。
設計院有不少的年輕設計員的,他們腦洞大開,坐在一起開會,討論哪種外形設計最為合理。
最後討論的結果就是--球形!沒錯,就是這種形狀的太空艙,安全性最高、
因為從力學角度來看,球形是最理想的形狀之一。在太空中,太空艙會受到來自各個方向的壓力,包括內部氣壓和外部微小流星體撞擊等產生的壓力。
球形的結構使得壓力能夠均勻地分布在整個表麵。例如,當太空艙內部有氣壓時,球形外殼的每一點所承受的向外的壓力大小相近,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局部應力集中的情況。相比其他形狀,如方形或圓柱形,球形在承受均勻內壓時,其材料所承受的最大拉應力僅為同體積、同內壓圓柱形艙體的一半左右。
在麵對太空碎片和流星體撞擊時,球形的幾何形狀也有一定的優勢。流星體撞擊太空艙的角度是隨機的,球形的太空艙無論從哪個方向被撞擊,其結構都能將撞擊力相對均勻地分散。因為球體表麵沒有明顯的棱邊或尖角,撞擊產生的能量不會像在有棱角的物體上那樣容易集中在某個局部區域,從而減少了艙體被穿透的風險。
球形太空艙除了發射是難點以外,最大的問題是空間利用劣勢。在內部空間利用方麵,球形不如方形或圓柱形方便。例如,放置一些方形的設備或進行艙內布局劃分時,球形艙的邊角空間較難有效利用,會造成一定的空間浪費。
但是上麵的要求寫的很清楚,不用考慮體積的問題,也不用太在乎空間利用率,這要求和過去把每個角落和縫隙都利用上的設計要求大相徑庭。
設計院的動作很快,設計師們十分興奮,他們吃住在院裏,不出一周,就提交了5個過審的設計草案,配合著文字說明和各種草圖,5個方案加起來,資料超過了30公分厚。
對於到底采用哪份方案,有決策權的一幫人開了很久的會,最後還是萬老一錘定音:“就采用第一套方案!”
其實這5套的方案大同小異,區別就在在布局和分區的一些微小差異。第一套方案能入了萬老的眼,完全是因為這套方案最為大膽激進。
空間站用了10個大小相同的圓球做艙體,直徑50米,比現在的空間之長三倍還要多。在最終效果圖中,6個圓球排在外麵,中間三個球,最中間一個球。
他們通過標準連接口連接彼此,萬一中間有一個或者幾個太空艙故障,宇航員可以通過通道進入其他太空艙,大大減少因為硬件故障導致的危險。
所有的太空艙除了互相接駁以外,還可以和新的太空艙接駁,有新的太空艙進入太空後,還可以順著最外圈不斷擴大規模,也可以和內圈太空艙接駁,形成立體的太空艙群。
最重要的是,現在新的太空艙和龍國現有的圓柱形太空艙采用統一接口,可以互相接駁,完成全方位的無縫升級。
他掏出之前徐天佑發給他的清單,把本不應該出現在這個季節的部分水果塞了進去,以西瓜為主。
下半年的時候,徐天佑收了滿滿6個庫的西瓜,今年的西瓜大豐收,他收的價格每斤僅有幾毛錢,比礦泉水的價格還低。
但也正因為如此,避免了大量的西瓜爛在地裏,讓農民顆粒無收。
現在這寒冬臘月的,西瓜價格直接飆到5塊錢一斤,價格比夏天幾乎翻了10倍。一個大西瓜七八十塊也不是什麽怪事。最重要的是,反季節西瓜不但貴,而且難吃,產量還不高。
想必這一批和夏天一樣口味的西瓜會得到大家的喜歡吧,張山如是想。
他不知道的,這一批西瓜放出去後被大家搶瘋了,同樣的價格,能吃到和夏天一樣味美的西瓜,這誰不迷糊。
於是“界山瓜”,悄悄地成為了首都乃至全國都很有名的反季節水果。
張山按部就班,一個庫一個庫的收,果然後幾個庫幾乎全是大白菜,張山清空了白菜,按計劃填進去一些夏天產的黃瓜茄子西紅柿之類的蔬菜。
這次,庫房增加了,但張山用的時間卻更短了。
劉軍在門外,一根煙都沒抽完,就看小門“嘎吱”一響,張山出來了。
他趕緊把煙頭掐滅,和張山一起上了車,車上張山忙裏偷閑,給高穎打了個電話,膩膩歪歪半天之後,直到車子到了機場,兩人才依依不舍的掛斷了電話
車隊直接開進南機場,那裏是一架界山號同款的飛機,正在靜靜的等候,上了飛機,張山樂了,在那裏等候的正是他的三位機長和空乘的全體成員。
大家好一陣激動的寒暄,飛機漸漸開始滑向跑道。
這一個星期,張山坐著不知飛了多少個地方,反正是一下飛機就直奔庫房,有的地方還需要轉乘直升飛機。
劉軍感覺自己迷茫了,他陪著這位輾轉全國好幾十個地方,這些地方隻有一個共同點:全部是庫房。而且大多都建在保密部門的地方,張山的做法很奇怪,什麽也不說隻是要求清空庫區所有人員。
然後,這摸摸,那看看,大部分情況連庫房都不開,就說檢查完了,去下一家。
要知道,此次張山掛的名義是戰略儲備督導小組的數據核查員,手裏有各個庫房的實際存儲數據,你連庫都不開,核查個鬼啊!
這張山明顯是來摸魚劃水的,但上司明顯很信任這個世界首富,劉軍想不明白了。
但是,職業素養讓他決定,回去還是得實話實說,背後告這家夥一狀。
張山沒想到,自己兜兜轉轉,跑到了最南邊的大島上,收了不知多少香蕉,這才收完了齊耀民給他單子上的最後一個庫。
按照齊耀民的要求,張山的飛機直飛陸地靠海的一個軍事基地,下了飛機,張山赫然發現齊耀民已經在機場等自己了。
齊耀民帶著張山,直奔海邊的一個船塢。
這是時間天已經黑了,船塢靜悄悄的,工人已經全部下班了。
張山跟著齊耀民,先來到一個巨大的廠房。
齊耀民指著幹船塢上的一個小船:“你先收一下這個小船,測試一下你的能力。”
說是小船,但這個船長度也有20多米,張山過去用手一碰,船瞬間消失,然後重新出現在架子上。
“再怎麽說我的能力也不止就這點,起碼找個上萬噸的大家夥試試啊,這幾百噸的小船能試個啥?”
“行,你這邊來!”
齊耀民打著手電,把張山領到一個灌滿水的船塢,他往黑乎乎的大池子一指。
“你試試那艘潛艇!”
張山借著手電的光亮,看清了眼前黑乎乎的大家夥。這艘潛艇通體黑色,一半浮出水麵,看來正在等待維修或者保養。
張山拿出一個小筏子,顫顫巍巍的靠近了潛艇,在他手觸摸的瞬間,潛艇消失不見,濕船塢的海水激起了浪花,險些將張山的小充氣閥掀翻。
張山忙不迭的把潛艇放出來,這才讓自己的小筏子穩定下來。
上岸之後,齊耀民介紹:“這潛艇自重3000噸左右,看來沒什麽問題,走帶你去看個大家夥。”
兩個人結伴而行,走到了一個碼頭邊上,旁邊的船塢裏一個超級巨大的潛艇靜靜地停在船塢。
“這是我國最大的潛艇,你一會兒收進去後馬上放出來。”他伸手指了指天空“小心駛得萬年船。”
張山點點頭,小筏子下水後,他摸到了潛艇外殼,但是出乎他的意料,潛艇一動不動。
張山試了幾次都不行,他突然發現,一根長長的纜繩係在船塢邊上,他明白了,大概率是這根纜繩搞得鬼。
重新回到岸上,齊耀民關切的問:“不行?”
張山指了指那根纜繩:“得把他解開!”
二人在那裏研究了半天,總算找到解開纜繩的方法,張山下水再試,收進空間磕放出格外順利。
齊耀民卻皺起了眉頭:“這是咱們國家最大的潛艇,自重8000噸左右,我一會兒還想讓你試試軍艦,但那些船隻都下著錨,恐怕沒辦法試驗了!”
張山想了想說道:“不一定,下錨是防止船隻移動的,沒有固定在岸上,也許能收。”
齊耀民點點頭:“來都來了,那我們就試試吧!”
整個偌大的船廠裏,隻有這一老一少,其餘的警衛都在大門以外守候。
兩人坐著張山的小電車,很快來到了另一處碼頭,張山拿出了小型釣魚船,兩人坐在船上,電動馬達推動著二人很快靠近了一艘大船。
齊耀民拿強光手電筒照了照船身的編碼,“沒錯就是這個,排水量1.1萬噸的驅逐艦,記得收起來後馬上放出來。”
小船靠近大船,齊耀民低頭的功夫就聽見張山說道:“已經完成了,收起來沒問題!”
齊耀民有點兒疑惑:“這麽快?”
“這大家夥,不快點兒海水能把咱們這小船掀翻!”
“行,再往裏麵開開,還有一艘大船。”
張山打開電源,推動螺旋槳繞過這艘大船,往深海開去。
足足過了半個小時,電池都換了一塊了,這才在星光之下,看到了遠處猶如大山一般的船隻。
張山有點兒傻眼:“這是。。。”
齊耀民點點頭:“沒錯,這就是龍國最大的船,排水量8萬噸,可起降飛機的。。。”
張山激動了,他把速度調到最高,接近了大船。
此時他們二人如同站在集裝箱下的小老鼠,張山仰起頭,上麵黑乎乎的什麽也看不見。
張山歎了一口氣,這麽好的接觸大船的機會,卻什麽也看不見。
齊耀民再次提醒:“如果能收,盡快放出來!”
張山點點頭,他深吸一口氣,伸出了自己手掌,摸到大船,然後齊耀民就覺得眼前一花,大船還好好的在自己麵前。
張山卻頹然暈倒在了船上,齊耀民嚇了一跳,他扶住張山:“張山,你怎麽樣?”
張山擺擺手,拿出了一塊巧克力,塞進嘴裏,猛嚼了幾下,又掏出一瓶可樂,給自己灌了下去。
好一會兒,他才緩了過來:“收大船接近了我的極限,剛才我就像低血糖似的,腦袋發暈,吃點含糖高的就好了。”
齊耀民語氣嚴肅:“下次這種情況你不要勉強,你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張山點點頭,坐了起來,辨別了一下方向,他開動小船半天才回到陸地。
如果沒有張山這次的意外暈倒,測試行動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完美,不完美的測試結果是令人振奮的。
齊耀民馬上通知了萬老。
萬老一聽這個測試結果,簡直高興壞了。
理論上可以塞進大船,排水量8萬噸,還不算上麵的艦載飛機等設備的重量,這個結果對於萬老和他的設計團隊來說,幾乎是沒有限製的。
於是設計院接到了上麵奇怪設計要求,要設計一個新的太空艙,體積沒有限製,重量沒有限製,不用考慮氣動外形,不用考慮如何把這個大家夥發射入軌。
設計院的設計師們簡直瘋了。
“你確定這個不是科幻設計大賽?”
“賽博空間站可還行?”
有設計師對此提出了疑問,但是上級給出的答複是:設計的前提是我們有了跨越時代的火箭發射技術的前提下,應該把空間站設計成什麽樣子,按照這個思路去做。
同時設計要求上明確提出,空間站要在地球上整體建造,整體發射,所以不用考慮拚接的問題。
但是這個貌似能簡化施工的方案,又帶來了新的問題。
比如,空間站各個艙室的連接,就不得不考慮正常重力和零重力兩種情況。龍國在外太空,現有的空間站,是用運載火箭一節一節的發射上去,然後拚接而成的。
那個在零重力空間的艙室接口,在外太空連接絕對沒有問題,但是同樣的艙室連接放在地麵上就會因為重力的原因,非常容易被損壞。
但也是因為運載火箭發射的原因,每個艙室都是圓滾滾的桶形,裏麵設備電纜擠的密密麻麻的。
設計院有不少的年輕設計員的,他們腦洞大開,坐在一起開會,討論哪種外形設計最為合理。
最後討論的結果就是--球形!沒錯,就是這種形狀的太空艙,安全性最高、
因為從力學角度來看,球形是最理想的形狀之一。在太空中,太空艙會受到來自各個方向的壓力,包括內部氣壓和外部微小流星體撞擊等產生的壓力。
球形的結構使得壓力能夠均勻地分布在整個表麵。例如,當太空艙內部有氣壓時,球形外殼的每一點所承受的向外的壓力大小相近,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局部應力集中的情況。相比其他形狀,如方形或圓柱形,球形在承受均勻內壓時,其材料所承受的最大拉應力僅為同體積、同內壓圓柱形艙體的一半左右。
在麵對太空碎片和流星體撞擊時,球形的幾何形狀也有一定的優勢。流星體撞擊太空艙的角度是隨機的,球形的太空艙無論從哪個方向被撞擊,其結構都能將撞擊力相對均勻地分散。因為球體表麵沒有明顯的棱邊或尖角,撞擊產生的能量不會像在有棱角的物體上那樣容易集中在某個局部區域,從而減少了艙體被穿透的風險。
球形太空艙除了發射是難點以外,最大的問題是空間利用劣勢。在內部空間利用方麵,球形不如方形或圓柱形方便。例如,放置一些方形的設備或進行艙內布局劃分時,球形艙的邊角空間較難有效利用,會造成一定的空間浪費。
但是上麵的要求寫的很清楚,不用考慮體積的問題,也不用太在乎空間利用率,這要求和過去把每個角落和縫隙都利用上的設計要求大相徑庭。
設計院的動作很快,設計師們十分興奮,他們吃住在院裏,不出一周,就提交了5個過審的設計草案,配合著文字說明和各種草圖,5個方案加起來,資料超過了30公分厚。
對於到底采用哪份方案,有決策權的一幫人開了很久的會,最後還是萬老一錘定音:“就采用第一套方案!”
其實這5套的方案大同小異,區別就在在布局和分區的一些微小差異。第一套方案能入了萬老的眼,完全是因為這套方案最為大膽激進。
空間站用了10個大小相同的圓球做艙體,直徑50米,比現在的空間之長三倍還要多。在最終效果圖中,6個圓球排在外麵,中間三個球,最中間一個球。
他們通過標準連接口連接彼此,萬一中間有一個或者幾個太空艙故障,宇航員可以通過通道進入其他太空艙,大大減少因為硬件故障導致的危險。
所有的太空艙除了互相接駁以外,還可以和新的太空艙接駁,有新的太空艙進入太空後,還可以順著最外圈不斷擴大規模,也可以和內圈太空艙接駁,形成立體的太空艙群。
最重要的是,現在新的太空艙和龍國現有的圓柱形太空艙采用統一接口,可以互相接駁,完成全方位的無縫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