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是什麽地方?


    皇宮是一個最能保守秘密的地方,即使有無數秘密,但都不為人知。


    同時,皇宮向來是一個最難以保守秘密的所在。


    在這裏發生的事情,或許第二天便能夠如風一般傳遍整個京城。


    且說當天晚上,天空中赫然掛著明晃晃的十六個大字,那光芒璀璨奪目,宛如星辰閃耀。


    足足過了一炷香的工夫,這光芒才緩緩消散。


    且不說整個金陵城的人都目睹了此景,至少有七八成的人都看到了這驚人的一幕。


    眾所周知,洪武年間,金陵作為大明的京城,乃是天下的中心。


    這裏所聚集的人,無疑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精英翹楚。


    大多數人皆識文斷字,對於那十六個大字,他們自然也是認得的。


    故而,盡管朱元璋嚴令不許討論此事,然而終究是難以壓製住悠悠眾口。


    天上那明晃晃的十六個大字,地上還有那被摧毀得不成樣子的城門樓,無一不在明晃晃地告訴人們,皇宮之中必然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事。


    於是,在第二天,大明的精英們紛紛知曉了皇宮裏發生的種種,緊接著,消息又如漣漪般擴散開來,普通人也都知道了。


    理所當然地,這件事情越傳越廣,越來越多的人也都聽聞了


    古人雲,防人之口,甚於防川。


    更何況是“自來水”。


    所以,到了最後,朱元璋也隻得無奈默認,任由這消息傳播開來。


    所以接下來,整個大明上下都在沸沸揚揚地議論著這幾件事。


    究竟是何事呢?


    這第一件,便是太子朱標再度現身於大明的朝堂之上。


    眾所周知,太子朱標乃是大明帝國最為正統的繼承人,正得不能再正,毫無半點可爭議之處。


    此前的三年,因著他的消失不見,朝堂之上眾多人皆生出了不該有的野心,尤其是朱標的那些兄弟們,個個蠢蠢欲動,妄圖爭奪那至高無上的皇位。


    隨著太子朱標再次回歸朝堂,宛如一輪明日高懸,徹底斷絕了他那些兄弟們的非分之想,現在反過來要擔心被清算。


    而那些試圖扶持藩王的大臣們,則被朱元璋趁機狠狠清算。


    不過,有朱標在側,倒未出現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的慘狀。


    隻是誅殺了為首的惡徒,其餘之人,該流放的流放,該下獄的下獄,結局雖說稍好一些,但也不過是略強幾分罷了。


    朱標再仁慈,也斷不可能輕易放過這些興風作浪的大臣,那就不是仁慈了,那是蠢。


    倘若輕輕放過這些搞風搞雨之人,那他日後隻怕難以鎮住這些心懷叵測之輩,隻會被手下的大臣肆意戲弄,威嚴掃地。


    而一直擁護太子朱標的淮西勳貴,眾多人被重新起用,再度昂首闊步進入朝堂。


    估計,“藍玉案”是不可能發生了。


    所有人都看得明明白白,這是朱元璋在為太子朱標鋪平道路,重新為他精心打造堅實的班底。


    隻因眾多皆是朱標昔日的班底,故而很快便能上手,以雷霆之勢迅速重新掌握了大明朝堂的控製權。


    其實,此乃穀神通他們與朱元璋和朱標共同商討的結果。


    穀神通等人期望,在重陽之前,朱元璋能夠禪位於朱標,使朱標成為當之無愧的天子。


    如此一來,穀神通他們方能借助天子之氣更上一層樓,從而擁有抗衡西城之主萬歸藏的更大把握。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甚至可能會連累整個大明王朝陷入萬劫不複之境。


    朱元璋此人,平素雖疑神疑鬼,然而其魄力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竟真的打算禪位於朱標,所以才放任朱標逐漸掌控朝堂。


    當然,這一切盡是心遠他們的精心謀劃。


    如此安排,也算是給了朱元璋最為體麵的結局,朱元璋畢竟也算千古一帝,晚節不保就不好了。


    第二件事,乃是關乎天命教之事,這可當真是要命的禍端。


    朱元璋怒發衝冠,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取締天命教,將其列為邪教。


    但凡與天命教有所關聯之人或物,通通都要毀掉,該殺之人絕不留情,該關之人立刻下獄,不放過任何一絲一毫的線索。


    誠然,在這個過程之中,必定會有被冤枉之人。


    然而,帝王之怒,猶如滔滔江水,洶湧澎湃,伏屍百萬亦不足為奇。


    朱元璋此番是真的怒不可遏,哪怕有朱標和馬皇後的苦心勸阻,也絲毫抵擋不了他熊熊燃燒的怒火。


    首先受到無情清算的便是太孫朱允炆以及與其相關之人。


    除了朱允炆被圈禁起來之外,其餘之人皆被賜死,一時間血雨腥風,令人膽寒。


    天命教的眾人,包括那單玉如,隻能如喪家之犬般轉入地下,像見不得光的老鼠一樣,不敢在陽光下有絲毫的行動。


    心遠他們倒是有能力將其找出,然而卻並未動手,而是把她留著,給虛夜月她們當作磨煉自身的磨刀石。


    第三件事,乃是江湖中的風雲變幻。東島西城的名號,再次如驚雷般響徹整個大明王朝。


    往昔,戰績未顯,東島西城的名聲流傳並非那般廣泛。


    如今,有魔師龐斑作為參照標杆,世人才恍然驚覺,東島的三人竟能與魔師打成平手,那必然是高手中的絕頂高手。


    然而,能與魔師勢均力敵的東島三人,在麵對西城之主時,卻連其防禦都無法擊破。


    換而言之,難道連魔師也敵不過西城之主?


    此念一出,令人毛骨悚然。魔師已然無敵於天下數十載,未曾想,竟還有人在其之上,那究竟是高到了何種匪夷所思的程度啊?


    這些皆有目擊證人,不僅皇帝、太子親臨現場,還有皇宮守衛、錦衣衛,就連八派聯盟的人也皆在當場。


    那必然是真實發生的,斷不可能是傳言虛構。


    所以,接下來,除了對朝堂之上所發生之事議論紛紛之外,江湖中人更為感興趣的,便是東島西城之人。


    而且,聽聞他們還約戰於重陽之日紫金之巔,這堪稱是繼龐斑與浪翻雲月滿攔江之約後的又一場至關重要的巔峰約戰。


    想到接下來短短的時間內就有兩場頂尖高手的決戰,大明王朝的武林人士個個興奮得難以自已,隻感覺這是上天賜予自己的絕佳機會呀!


    “要是能觀戰學到一招半式,那這輩子可就賺大發了!”一位滿臉胡須的大漢揮舞著粗壯的胳膊,激動地說道。


    “可不是嘛!這種機遇千載難逢,錯過了可就悔恨終生啦!”旁邊的青衣劍客連連點頭應和。


    所以現在,大明王朝的江湖人士紛紛相聚在一起,他們之間的話題主要就是討論這兩場大戰的事情。


    就連酒樓裏的說書人講的故事也推陳出新,尤其推出了無數個版本的皇宮大戰。


    “話說那東島西城的高手,個個身懷絕技,如同神仙下凡一般!”說書人站在台上,眉飛色舞,口沫橫飛,“那東島之人,揮手間風雲變色;西城之主,抬眸時山河震顫!”


    “真有這麽厲害?”台下有人質疑。


    “那還有假?”說書人眼睛一瞪,“我跟你們說,他們東島西城的人那就是跟古時候的神仙似的,簡直就不是人類!”


    現在大明王朝的武林人士要是還不知道那幾句話,簡直就是不合群了。


    “周流六虛,法用萬物;天子望氣,談笑殺人;金剛怒目,黑天不詳。”一位白衣公子輕聲念叨著。


    “這幾句話代表的可是東島西城的神功妙法,經過皇宮大戰的檢驗,徹底征服了咱們大明王朝的武林人士,把它們列為神功絕藝的前幾位,不比魔師的道心魔種大法和浪翻雲的覆雨劍法差!”一位老者捋著胡須,神色凝重地說道。


    眾所周知,日月神教的兩位教主乃是出身東島。


    由於眾人遍尋穀神通他們無果,許多武林人士便將目光聚焦在了這兩位教主身上。


    “咱們可不能用強,那是自尋死路!”一位身背長刀的粗獷漢子神色凝重,大聲說道。


    “對,隻能曲線救國,加入日月神教,期望能夠近水樓台先得月。”旁邊一位身著青衫的儒雅劍客微微頷首,深表讚同。


    “還有那神秘的西城之主,周流六虛,法用萬物,一聽就知道是了不得的神功,要是能夠拜在他門下,那就是祖墳冒青煙了。”一個滿臉稚氣的年輕武者眼中滿是憧憬,癡癡地說道。


    “想都別想了,西城之主是什麽樣的有誰見過啊?就算他出現在我們麵前,我們又知道他是他嗎?別想了,還是實際點吧。”一位閱曆豐富的老者捋了捋胡須,語重心長地告誡道。


    “沒錯,日月神教不香嗎,而且兩位教主都是十大美人中的兩個,要是能夠被她們中的一人青睞,那後半輩子都不用愁了。”一位油頭粉麵的公子哥雙手抱在胸前,臉上露出幾分癡迷之色。


    眾人紛紛附和,眼中閃爍著渴望與期待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在日月神教中飛黃騰達,或者被教主青睞的美好景象。


    有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恨不得立刻就投身日月神教;有人則在心中暗自盤算,如何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還有人幻想著與教主的浪漫邂逅,臉上不自覺地浮現出陶醉的神情。


    整個場麵熱鬧非凡,眾人的心思都被日月神教和那神秘的武功、美麗的教主所占據。


    虛夜月他們對於前來投奔之人,那可謂是來者不拒。


    然而,她們可不是毫無防備之輩,手中可是有著非凡的作弊手段。


    憑借這神秘之能,能夠清晰感知來人對她們是否懷揣著惡念。


    但凡存有惡念之人,若是情節較輕的,便毫不留情地被趕出日月神教,讓其在江湖中聲名狼藉;而若是惡念深重之徒,更是直接取其性命,絕不手軟。


    當然,最後能夠成功加入日月神教的,那定然是有著意想不到的驚喜。


    隻要加入其中,便都可以獲授一門功夫。


    這恰似胡蘿卜加大棒的巧妙方法,前麵雷厲風行地擊殺那些心懷不軌之徒,後麵又慷慨地給真心投效之人傳授武功加以補償。


    雖說並未直接傳授那些驚世駭俗、足以驚天動地的神功,但依據眾人的貢獻大小,給他們傳授一些頗為玄妙的武功還是有的。


    畢竟,心遠他們所創造出來的武功,乃是依據腦海中其他武俠世界的武功,再結合這個世界的武功精髓,融會貫通而成。


    其中著實蘊含著諸多奇妙非凡、令人歎為觀止的功法。


    這隻不過是他們信手拈來創造而出,順手便交給了虛夜月她們。


    如此一來,無疑為虛夜月她們增添了無比深厚的底蘊,讓日月神教在江湖中的地位愈發穩固,令人敬畏有加。


    眾所周知,武林之中向來極為注重門派之別。


    普通人隻能學習那些爛大街的武功,像什麽五虎斷門刀啊,鐵布衫啊之類的,不僅粗糙而且有隱患,能夠練成後天之境已經不錯了。


    能夠學到這些高深精妙的功夫,對於普通的武林中人而言,那絕對是天大的福緣。


    至於話本裏的跳崖得到神功或者得到前輩高人的傳承,這些那隻是話本裏的故事罷了現實裏不可能發生這些事情的。


    那些名門大派有神功,但是也隻是傳授給少數的親傳弟子,其他的弟子隻能傳授一些相對高明的武功罷了。


    故而,當許多人知曉在日月神教能夠習得高明的武功之後,紛紛趨之若鶩。


    雖說前來之人多為普通的高手,然而隻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悉心培養,還是有眾多人能夠成長為獨當一麵的一方高手的。


    日月神教有朝廷作為堅實後盾,自是不缺各類資源。能夠培養出眾多高手,這也是朱元璋和朱標喜聞樂見之事,因而在其後大力支持。


    而日月神教的日益壯大與蓬勃發展,又反過來對大明王朝有所助益。借著整頓八派聯盟的契機,趁機將整個大明王朝的江湖都好好整頓了一番。


    一時間,大明王朝的江湖邁入了一個和平發展的昌盛時期。


    心遠他們吸納著這些與日俱增的威望,又將自身所學重新仔細梳理、整頓一番,很快便摸到了最後一層的門路,戰力大幅提高,為後麵的種種行動打下了堅實基礎。


    如今,心遠他們不再興風作浪,就安安靜靜地等著月滿南攔江之後。沒了龐斑跟浪翻雲的阻礙,再除去鷹緣活佛可能帶來的阻礙,那往後他們便可隨心所欲,想如何行事便如何行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俠之馬甲狂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閑來垂釣碧溪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閑來垂釣碧溪上並收藏武俠之馬甲狂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