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十裏秦淮水,六朝金粉鄉
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 作者:闌風伏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華夏之所以能夠猶如閃電般迅速地開創出那一套完整且嚴謹的修行方式,這其中蘊含著原生文明所獨具的無與倫比的優勢。
原生文明者,乃文明之源頭。
其文化脈絡,若江河之有源,山脈之有基。
蓋因原生文明誕生之初,在一片混沌之中漸次孕育出獨有的價值觀念、信仰體係、社會結構、語言文字諸多要素。
原生文明,是人類曆史上獨立發展、具有獨特性和完整性的文明體係。
原生文明具有完整的文化脈絡。從起源到發展,再到成熟和衰落(或持續至今),都遵循著一種內在的邏輯和連續性。
華夏文明作為這個世界上現存的唯一原生文明,其深厚的曆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深深植根於天地自然之中。
從遠古時期開始,華夏先民就通過觀察天地、感悟自然,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宇宙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些觀念共同構成了華夏文明的核心。
華夏文明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正是從天地自然中汲取的智慧。華夏先民認為,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與天地萬物同呼吸、共命運。
因此,他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追求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種思想體現在許多方麵,如農業生產中的“二十四節氣”,就是古人根據天象變化指導農事活動的智慧結晶。
其次,華夏文明中的許多神話傳說和宗教信仰也與天地自然緊密相關。
例如,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補天等神話,都體現了古人對天地起源和宇宙結構的樸素理解。
同時,道教等宗教也強調與自然界的聯係,追求通過修煉達到與自然合一的境界。
此外,華夏文明中的文學藝術也深受天地自然的影響。古代詩人常常以山水為題材,通過描繪自然景色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靈源的誕生就是天地規則變化出現的產物,隨著天地規則的巨變,有著“天人合一”的華夏文明,感受到了規則的變化,並也隨之跟著變化。
修行,從本質上看,是一種追求“天人合一”並深刻感悟天地的過程。這一過程旨在通過個體的內在修煉,達到與自然界的和諧統一,實現對生命本質的深刻領悟。
最終實現生命層次的躍遷。
次生文明是指在文明的發展過程中,受到其他成熟文明(即原生文明或母體文明)的強烈影響,從而在文化、科技、製度等方麵形成與母體文明相似或有所融合的新文明形態。
這種文明形態的形成,往往是由於地理位置的接近、貿易往來的頻繁、文化交流的深入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次生文明在形成過程中,會吸收和融合來自母體文明的文化元素,如宗教信仰、語言文字、藝術風格等。這種文化融合使得次生文明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也呈現出與母體文明相似的文化特征。
次生文明在科技方麵往往借鑒母體文明的先進技術,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和發展。這種科技借鑒不僅加速了次生文明的科技進步,也促進了文明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相對於原生文明而言,次生文明在政治倫理法律等方麵的發育可能不夠成熟和完善。這可能是因為次生文明在形成過程中過於依賴母體文明的輸入,而忽視了自身在這些方麵的獨立發展。
正是因為次生文明沒有構建起自身的完整文化脈絡,所以天地發生變化之時,次生文明感受不到其中規則的變化,也就沒有辦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修行體係。
如果走人道的修行體係,那麽絕對繞不開華夏文明。
《法華心經》是華夏政府即將打出的一張明牌,這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就是陽謀,想要完整的修行體係,就得認同華夏文明。
夏先衍沒有打擾守護之靈,心神很快就退出了識海。他找了一處安靜的地方,開始閉目養神,等待法華心經的麵世。
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了,夏先衍還以為需要等更長的時間,守護之靈通知他法華心經創作完成。
守護之靈通知給夏先衍後,就閃身離開了。他現在恨不能自己能夠分身,時間不夠用了。
夏先衍進入識海中打開《人文經》果然在絲綢之路篇章中看到了《法華心經》。跟之前介紹的一樣,修行這部功法必須並且需要學習並了解華夏文化,認同華夏文明,最後要對華夏具有文化歸屬感。
總的來說就是想要修行《法華心經》就必須歸屬於華夏文明的陣營。
華夏守護之靈,在最後還做了注解,這並不是文明的排他性造成的,而是華夏作為地星原生文明的原因。
人類在這個世界上是唯一的,不單單人類,地星上的其他物種也都是唯一的,不同的環境孕育不同的生靈。
星海世界這麽多種族,或許外貌有些能夠相似,但的的確確不是同一種族。
而華夏又作為地星僅剩的唯一原生文明 ,想要走獨屬於人類的修行之道,最後就必須走華夏的修行之道。
這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往者不諫,來者可追。
曆史就是曆史,時間線是唯一的,即使真的有時光回溯,也回不到原來的時間線了。
華夏文明代表了地星的人道文明。
夏先衍看完後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了雷明心。
在電話裏雷明心高興的開懷大笑,“小衍,這可真的是個好消息啊!天大的好消息,我得趕緊跟去向上麵匯報了。等你完成金陵的任務後,回京一趟,一起來研究研究怎樣把這個功法推廣出去。”
“好的,雷叔,我在這邊用不了太長時間,撿幾個主要的靈源之地進行調查完就回去。”
掛掉電話夏先衍起身通知眾人,該啟程了。下一個靈源之地,雨花台。
雨花台在三國東吳時期稱石子崗、瑪瑙崗、聚寶山。明清兩代,景區內的“雨花說法”和“木末風高”。
丹心長共青山鑄,鐵骨永留王氣回。
雨花台烈士陵園記錄了雨花台作為曾經盤踞在金陵的多個反動勢力用來集中屠殺全國各地革命誌士的執刑場,在時間上涉及了從民國十五年(1926年)至1949年多個曆史階段的革命烈士。
用過午飯,夏先衍一行人為了表達對雨花台英烈的崇敬與緬懷之情,特意購買了鮮花。他們懷揣著莊重的心情,前往雨花台祭奠那些為了國家和人民英勇獻身的英烈們。
雨花台烈士陵園在全長1500米的中軸線上,由北向南,烈士就義群雕、烈士紀念碑、倒影池、紀念橋、紀念館、忠魂亭依次展開,組成中心紀念區,莊嚴肅穆、氣勢恢宏!
夏先衍帶著眾人從南大門進入雨花台烈士陵園。道路兩旁的鬆樹、柏樹等常青樹木四季常綠,為陵園增添了一份肅穆與莊重。
在秋風的吹拂下,枝葉輕輕搖曳,仿佛忠誠的衛士,日夜守護著烈士的英靈。
遠處其他落葉喬木的樹葉已變得五彩斑斕,金黃的銀杏葉如一把把小巧的扇子,掛滿枝頭;火紅的楓葉像是燃燒的火焰,點綴在綠樹叢中,格外耀眼。落葉與常綠樹木相互映襯,為陵園增添了一份別樣的景致和深沉的韻味。
秋風瑟瑟,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低吟著對烈士們的讚歌。
夏先衍在這裏也感受到了英靈的氣息,但較之嶽麓山已經有了很明顯的變化,正常了很多。
他隻在靈源之中感受了這種氣息,神識卻沒有見到另一處空間,這驗證了華夏守護之靈的說法,他們是能夠感知現實世界的,現在他們所處的空間已經隱藏了起來。
夏先衍從雨花台的北大門出來後就感受到了另一股靈源的氣息,秦淮河靈源。
這是一座同長安的渭河,洛京的洛河相同靈源之地,貫穿金陵的秦淮河孕育出了一座靈源。
秦淮河的起點是金陵市江寧區方山埭西北村,終點是金陵市西水關。整條秦淮河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靈源之地,貫穿金陵市中心,最後匯入長江靈脈之中。
遠在石器時代,秦淮河流域內就有人類活動。在秦淮河上古老的 “長幹橋” 旁,公元前 400 多年,越王勾踐建造起城池 —— 越城。
沿古河道向西,又有古石頭城遺址,是三國時的城防工事。諸葛亮曾讚歎金陵地形是 “鍾山龍蟠,石城虎踞”,金陵也因此有 “石頭城” 的別名。
中華門:明代稱聚寶門,是金陵城牆內城十三座城門中規模僅次於通濟門的城堡式城門,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複雜的古城堡之一。
夏先衍順著雨花路,先來到了大報恩寺遺址,這裏就是孕育靈源的一處地點。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杜牧這兩句詩中“四百八十寺”的起源就是大報恩寺。
金陵大報恩寺其最早可追溯至東吳赤烏十年(公元 248 年),孫權為康僧會建造了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成為江南塔寺之始,有 “江南第一寺” 的美譽。這是繼洛陽白馬寺之後的華夏第二座寺廟,也是華夏南方地區的首座寺廟。
此後,寺廟曆經各朝更迭,名字也屢有變更,如晉太康年間(280─289年)複建為長幹寺,南朝陳時改為報恩寺,宋時又改天禧寺,元時則改為慈恩旌忠教寺。
明朝永樂六年(公元 1408 年),寺廟遭惡意縱火,僅佛塔留存。同年,明成祖朱棣為紀念父母恩情,在天禧寺舊址按 “宮闕規製” 重建寺廟與琉璃寶塔,並賜額 “大報恩寺”,曆時 17 年完工。
大報恩寺規模宏大,琉璃塔高約 78.2 米,是當時全國最高的建築,建造耗費巨大,成為天下聞名的佛教聖地。
近代損毀,1842 年,腐國士兵搶掠了大報恩寺的金佛與牆體琉璃瓷磚,寺廟塔體僅剩餘殘垣。
2007 年,金陵正式開啟大報恩寺遺址公園複建項目,並於 2015 年完工開放展覽。
如今在大報恩寺原址上並不是重建寺廟,而是用遺址公園的形式展示給世人。
考古人員在大報恩寺遺址所在地,找到了千年地宮。從地宮中出土了震驚世界和佛教界的“釋迦摩尼真身頂骨舍利”、“諸聖舍利”、“感應舍利”以及“七寶阿育王塔”等一大批世界級文物與聖物。
大報恩寺遺址展區主要展示大報恩寺的發展曆程、寺廟遺址、畫廊遺址及地宮出土文物,分別呈現:千年佛脈、千年對望、前世今生、水工遺址和義井、出土文物(石函、鐵函、阿育王塔)等。
夏先衍在恢宏的現代建築之中,仿佛看到了昔日寺廟巍峨聳立、寶相莊嚴的盛景。
殘垣斷壁在歲月的洗禮下盡顯滄桑。
琉璃塔殘基靜臥在現代修築的琉璃寶塔之中,陽光傾灑,琉璃折射出璀璨光芒,似在低語往昔盛景。
穿過大報恩寺遺址就是秦淮河。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
夏先衍站在長幹橋看著秦淮河的靈源,河水悠悠流淌,在陽光的輕撫下,閃爍著粼粼波光,似無數細碎的金子在跳躍嬉戲。
兩岸垂柳依依,細長的柳枝垂落在河麵,隨著微風輕輕搖曳,仿若羞澀的少女在輕舞著發絲。河麵上,時有畫舫緩緩駛過。
畫舫劃破水麵,泛起層層漣漪,攪亂了那水中天空與垂柳的倒影,卻又暈染出別樣的靈動。
靈源之中誕生的靈氣靈氣,讓河麵上籠罩著若隱若現的霧氣。
悠悠的秦淮河,在靜靜訴說著往昔的繁華與滄桑。
古往今來,秦淮河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詩詞佳作。唐代詩人杜牧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以秦淮河為背景,抒發了對曆史興亡的感慨。
“六代更霸王,遺跡見都城。至今秦淮間,禮樂秀群英。”李白在詩中回顧了南京的六朝曆史,讚美了秦淮河畔的禮樂文化和英才輩出的景象。
“浩浩秦淮千萬頃,好將餘浪到灘頭。”展現了秦淮河廣闊的水麵和磅礴的氣勢。
此外,還有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通過描寫秦淮河畔烏衣巷的變遷,表達了對世事滄桑的感慨。
除了詩詞,還有許多文學作品與秦淮河相關。比如清代文學家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就有不少場景發生在秦淮河畔。
長幹橋盡頭是便是巍峨聳立的明城牆遺,這裏也就是中華門的所在地。這裏文物遺址密集也是眾多靈源的孕育之地。
夏先衍穿過中華門沿著河邊繼續往裏走去,來到王導謝安紀念館,這裏也就是曆史記載的烏衣巷。
烏衣巷:地處秦淮河畔南岸,曾是王謝兩家等名門望族的聚居之地。王謝古居是東晉時期王導和謝安等王、謝家族成員的居住地。這裏湧現了王羲之、王獻之、謝眺等文化巨人,對華夏文化和藝術有著深遠的影響。
這片地域也是靈源密集之處,曆史文化所孕育的靈源也在這裏沿著水脈擴張到了秦淮河。
夫子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華夏四大文廟之一。夫子廟的建築風格融合了明清時期的建築特色,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廟內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和曆史遺跡,是了解華夏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場所。
江南貢院:位於秦淮河畔的江南貢院是華夏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始建於南宋,明清時期達到鼎盛。
這裏曾經走出了無數的狀元、進士,為華夏的古代文化教育和官員選拔做出了重要貢獻。
江南貢院的存在,也使得秦淮河畔成為了文化教育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學子前來求學。
學府文化:秦淮河周邊還有許多學府和書院,如明代的國子監等,這些教育機構為金陵培養了大量的人才,推動了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秦淮河風景區內還有許多園林景觀,如白鷺洲公園等。這些園林以水為主題,巧妙地融合了山水、建築、花木等元素,營造出了優美的景觀,體現了江南園林的獨特魅力。
瞻園是金陵現存曆史最久的一座園林,其曆史可追溯到明中山王徐達的府邸花園,具有典型的明清園林風格。
自六朝時期開始,秦淮河兩岸成為名門望族的聚居之地,商業也隨之繁榮起來。這裏是當時金陵的商業中心之一,商船往來頻繁,交易興盛。
明清兩代是十裏秦淮的鼎盛時期,富賈雲集,店鋪林立,畫舫淩波,成為江南地區最繁華的商業和娛樂中心之一。
“泛舟秦淮”始於西晉,是華夏水上遊覽之起源。東晉時期,北方豪門望族南遷,為遊覽秦淮河,取南方的漁舟之身,仿北方馬車的華蓋之狀,遂造出秦淮畫舫。此後,“乘畫舫,遊秦淮”日益興盛。
夏先衍帶著眾人不知不覺就在這裏調查靈源,一直忙到晚上。
當夜幕如墨般浸染金陵大地,秦淮河便在燈火的映照下,悠悠蘇醒,開啟了一場如夢如幻的視覺盛宴。
河麵上,波光與燈影相互交織,仿若繁星墜入了這千年的柔波之中,碎成了無數閃爍的金屑。一艘艘畫舫,似是從曆史深處緩緩駛來,精美的船身被燈籠的光暈勾勒出輪廓,朱紅的欄杆、雕鏤的窗牖,在暖黃的燈光下散發著古雅的氣息。
畫舫輕輕滑過水麵,船槳劃動,攪碎了一河的光影,卻又暈染出層層綺麗的漣漪。
遠處,傳來悠揚的絲竹之聲,那是從畫舫中傳出的江南小曲,婉轉空靈,和著潺潺的水聲,在夜空中飄蕩,縈繞在耳畔,撩撥著人們的心弦。
兩岸的建築,在燈光的裝點下,似披上了一層華美的錦袍。白牆黑瓦在燈光的映照下,黑白分明,飛簷鬥拱的線條被燈光勾勒得更加清晰,翹角上的脊獸仿佛也在這光影中靈動起來。
夫子廟的琉璃瓦金光閃耀,莊重而肅穆,與周圍的建築相互映襯,彰顯出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古舊的窗格中透出點點燭光,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故事。
烏衣巷口,燈火闌珊,那曾經王謝堂前的繁華與落寞,在這光影交錯間若隱若現,讓人不禁陷入對往昔歲月的遐想。
秦淮河的夜景,是曆史與現代的交融,是繁華與寧靜的共生。它宛如一首無聲的詩,一幅流動的畫,將金陵城的千年韻味與獨特魅力,毫無保留地展現在世人眼前,讓人沉醉,讓人流連,仿若置身於一場穿越千年的綺夢之中,不願醒來。
往事越千年,沉澱了千年的文化,再次煥發生機,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在了世人麵前。
原生文明者,乃文明之源頭。
其文化脈絡,若江河之有源,山脈之有基。
蓋因原生文明誕生之初,在一片混沌之中漸次孕育出獨有的價值觀念、信仰體係、社會結構、語言文字諸多要素。
原生文明,是人類曆史上獨立發展、具有獨特性和完整性的文明體係。
原生文明具有完整的文化脈絡。從起源到發展,再到成熟和衰落(或持續至今),都遵循著一種內在的邏輯和連續性。
華夏文明作為這個世界上現存的唯一原生文明,其深厚的曆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深深植根於天地自然之中。
從遠古時期開始,華夏先民就通過觀察天地、感悟自然,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宇宙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些觀念共同構成了華夏文明的核心。
華夏文明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正是從天地自然中汲取的智慧。華夏先民認為,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與天地萬物同呼吸、共命運。
因此,他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追求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種思想體現在許多方麵,如農業生產中的“二十四節氣”,就是古人根據天象變化指導農事活動的智慧結晶。
其次,華夏文明中的許多神話傳說和宗教信仰也與天地自然緊密相關。
例如,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補天等神話,都體現了古人對天地起源和宇宙結構的樸素理解。
同時,道教等宗教也強調與自然界的聯係,追求通過修煉達到與自然合一的境界。
此外,華夏文明中的文學藝術也深受天地自然的影響。古代詩人常常以山水為題材,通過描繪自然景色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靈源的誕生就是天地規則變化出現的產物,隨著天地規則的巨變,有著“天人合一”的華夏文明,感受到了規則的變化,並也隨之跟著變化。
修行,從本質上看,是一種追求“天人合一”並深刻感悟天地的過程。這一過程旨在通過個體的內在修煉,達到與自然界的和諧統一,實現對生命本質的深刻領悟。
最終實現生命層次的躍遷。
次生文明是指在文明的發展過程中,受到其他成熟文明(即原生文明或母體文明)的強烈影響,從而在文化、科技、製度等方麵形成與母體文明相似或有所融合的新文明形態。
這種文明形態的形成,往往是由於地理位置的接近、貿易往來的頻繁、文化交流的深入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次生文明在形成過程中,會吸收和融合來自母體文明的文化元素,如宗教信仰、語言文字、藝術風格等。這種文化融合使得次生文明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也呈現出與母體文明相似的文化特征。
次生文明在科技方麵往往借鑒母體文明的先進技術,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和發展。這種科技借鑒不僅加速了次生文明的科技進步,也促進了文明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相對於原生文明而言,次生文明在政治倫理法律等方麵的發育可能不夠成熟和完善。這可能是因為次生文明在形成過程中過於依賴母體文明的輸入,而忽視了自身在這些方麵的獨立發展。
正是因為次生文明沒有構建起自身的完整文化脈絡,所以天地發生變化之時,次生文明感受不到其中規則的變化,也就沒有辦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修行體係。
如果走人道的修行體係,那麽絕對繞不開華夏文明。
《法華心經》是華夏政府即將打出的一張明牌,這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就是陽謀,想要完整的修行體係,就得認同華夏文明。
夏先衍沒有打擾守護之靈,心神很快就退出了識海。他找了一處安靜的地方,開始閉目養神,等待法華心經的麵世。
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了,夏先衍還以為需要等更長的時間,守護之靈通知他法華心經創作完成。
守護之靈通知給夏先衍後,就閃身離開了。他現在恨不能自己能夠分身,時間不夠用了。
夏先衍進入識海中打開《人文經》果然在絲綢之路篇章中看到了《法華心經》。跟之前介紹的一樣,修行這部功法必須並且需要學習並了解華夏文化,認同華夏文明,最後要對華夏具有文化歸屬感。
總的來說就是想要修行《法華心經》就必須歸屬於華夏文明的陣營。
華夏守護之靈,在最後還做了注解,這並不是文明的排他性造成的,而是華夏作為地星原生文明的原因。
人類在這個世界上是唯一的,不單單人類,地星上的其他物種也都是唯一的,不同的環境孕育不同的生靈。
星海世界這麽多種族,或許外貌有些能夠相似,但的的確確不是同一種族。
而華夏又作為地星僅剩的唯一原生文明 ,想要走獨屬於人類的修行之道,最後就必須走華夏的修行之道。
這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往者不諫,來者可追。
曆史就是曆史,時間線是唯一的,即使真的有時光回溯,也回不到原來的時間線了。
華夏文明代表了地星的人道文明。
夏先衍看完後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了雷明心。
在電話裏雷明心高興的開懷大笑,“小衍,這可真的是個好消息啊!天大的好消息,我得趕緊跟去向上麵匯報了。等你完成金陵的任務後,回京一趟,一起來研究研究怎樣把這個功法推廣出去。”
“好的,雷叔,我在這邊用不了太長時間,撿幾個主要的靈源之地進行調查完就回去。”
掛掉電話夏先衍起身通知眾人,該啟程了。下一個靈源之地,雨花台。
雨花台在三國東吳時期稱石子崗、瑪瑙崗、聚寶山。明清兩代,景區內的“雨花說法”和“木末風高”。
丹心長共青山鑄,鐵骨永留王氣回。
雨花台烈士陵園記錄了雨花台作為曾經盤踞在金陵的多個反動勢力用來集中屠殺全國各地革命誌士的執刑場,在時間上涉及了從民國十五年(1926年)至1949年多個曆史階段的革命烈士。
用過午飯,夏先衍一行人為了表達對雨花台英烈的崇敬與緬懷之情,特意購買了鮮花。他們懷揣著莊重的心情,前往雨花台祭奠那些為了國家和人民英勇獻身的英烈們。
雨花台烈士陵園在全長1500米的中軸線上,由北向南,烈士就義群雕、烈士紀念碑、倒影池、紀念橋、紀念館、忠魂亭依次展開,組成中心紀念區,莊嚴肅穆、氣勢恢宏!
夏先衍帶著眾人從南大門進入雨花台烈士陵園。道路兩旁的鬆樹、柏樹等常青樹木四季常綠,為陵園增添了一份肅穆與莊重。
在秋風的吹拂下,枝葉輕輕搖曳,仿佛忠誠的衛士,日夜守護著烈士的英靈。
遠處其他落葉喬木的樹葉已變得五彩斑斕,金黃的銀杏葉如一把把小巧的扇子,掛滿枝頭;火紅的楓葉像是燃燒的火焰,點綴在綠樹叢中,格外耀眼。落葉與常綠樹木相互映襯,為陵園增添了一份別樣的景致和深沉的韻味。
秋風瑟瑟,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低吟著對烈士們的讚歌。
夏先衍在這裏也感受到了英靈的氣息,但較之嶽麓山已經有了很明顯的變化,正常了很多。
他隻在靈源之中感受了這種氣息,神識卻沒有見到另一處空間,這驗證了華夏守護之靈的說法,他們是能夠感知現實世界的,現在他們所處的空間已經隱藏了起來。
夏先衍從雨花台的北大門出來後就感受到了另一股靈源的氣息,秦淮河靈源。
這是一座同長安的渭河,洛京的洛河相同靈源之地,貫穿金陵的秦淮河孕育出了一座靈源。
秦淮河的起點是金陵市江寧區方山埭西北村,終點是金陵市西水關。整條秦淮河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靈源之地,貫穿金陵市中心,最後匯入長江靈脈之中。
遠在石器時代,秦淮河流域內就有人類活動。在秦淮河上古老的 “長幹橋” 旁,公元前 400 多年,越王勾踐建造起城池 —— 越城。
沿古河道向西,又有古石頭城遺址,是三國時的城防工事。諸葛亮曾讚歎金陵地形是 “鍾山龍蟠,石城虎踞”,金陵也因此有 “石頭城” 的別名。
中華門:明代稱聚寶門,是金陵城牆內城十三座城門中規模僅次於通濟門的城堡式城門,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複雜的古城堡之一。
夏先衍順著雨花路,先來到了大報恩寺遺址,這裏就是孕育靈源的一處地點。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杜牧這兩句詩中“四百八十寺”的起源就是大報恩寺。
金陵大報恩寺其最早可追溯至東吳赤烏十年(公元 248 年),孫權為康僧會建造了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成為江南塔寺之始,有 “江南第一寺” 的美譽。這是繼洛陽白馬寺之後的華夏第二座寺廟,也是華夏南方地區的首座寺廟。
此後,寺廟曆經各朝更迭,名字也屢有變更,如晉太康年間(280─289年)複建為長幹寺,南朝陳時改為報恩寺,宋時又改天禧寺,元時則改為慈恩旌忠教寺。
明朝永樂六年(公元 1408 年),寺廟遭惡意縱火,僅佛塔留存。同年,明成祖朱棣為紀念父母恩情,在天禧寺舊址按 “宮闕規製” 重建寺廟與琉璃寶塔,並賜額 “大報恩寺”,曆時 17 年完工。
大報恩寺規模宏大,琉璃塔高約 78.2 米,是當時全國最高的建築,建造耗費巨大,成為天下聞名的佛教聖地。
近代損毀,1842 年,腐國士兵搶掠了大報恩寺的金佛與牆體琉璃瓷磚,寺廟塔體僅剩餘殘垣。
2007 年,金陵正式開啟大報恩寺遺址公園複建項目,並於 2015 年完工開放展覽。
如今在大報恩寺原址上並不是重建寺廟,而是用遺址公園的形式展示給世人。
考古人員在大報恩寺遺址所在地,找到了千年地宮。從地宮中出土了震驚世界和佛教界的“釋迦摩尼真身頂骨舍利”、“諸聖舍利”、“感應舍利”以及“七寶阿育王塔”等一大批世界級文物與聖物。
大報恩寺遺址展區主要展示大報恩寺的發展曆程、寺廟遺址、畫廊遺址及地宮出土文物,分別呈現:千年佛脈、千年對望、前世今生、水工遺址和義井、出土文物(石函、鐵函、阿育王塔)等。
夏先衍在恢宏的現代建築之中,仿佛看到了昔日寺廟巍峨聳立、寶相莊嚴的盛景。
殘垣斷壁在歲月的洗禮下盡顯滄桑。
琉璃塔殘基靜臥在現代修築的琉璃寶塔之中,陽光傾灑,琉璃折射出璀璨光芒,似在低語往昔盛景。
穿過大報恩寺遺址就是秦淮河。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
夏先衍站在長幹橋看著秦淮河的靈源,河水悠悠流淌,在陽光的輕撫下,閃爍著粼粼波光,似無數細碎的金子在跳躍嬉戲。
兩岸垂柳依依,細長的柳枝垂落在河麵,隨著微風輕輕搖曳,仿若羞澀的少女在輕舞著發絲。河麵上,時有畫舫緩緩駛過。
畫舫劃破水麵,泛起層層漣漪,攪亂了那水中天空與垂柳的倒影,卻又暈染出別樣的靈動。
靈源之中誕生的靈氣靈氣,讓河麵上籠罩著若隱若現的霧氣。
悠悠的秦淮河,在靜靜訴說著往昔的繁華與滄桑。
古往今來,秦淮河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詩詞佳作。唐代詩人杜牧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以秦淮河為背景,抒發了對曆史興亡的感慨。
“六代更霸王,遺跡見都城。至今秦淮間,禮樂秀群英。”李白在詩中回顧了南京的六朝曆史,讚美了秦淮河畔的禮樂文化和英才輩出的景象。
“浩浩秦淮千萬頃,好將餘浪到灘頭。”展現了秦淮河廣闊的水麵和磅礴的氣勢。
此外,還有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通過描寫秦淮河畔烏衣巷的變遷,表達了對世事滄桑的感慨。
除了詩詞,還有許多文學作品與秦淮河相關。比如清代文學家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就有不少場景發生在秦淮河畔。
長幹橋盡頭是便是巍峨聳立的明城牆遺,這裏也就是中華門的所在地。這裏文物遺址密集也是眾多靈源的孕育之地。
夏先衍穿過中華門沿著河邊繼續往裏走去,來到王導謝安紀念館,這裏也就是曆史記載的烏衣巷。
烏衣巷:地處秦淮河畔南岸,曾是王謝兩家等名門望族的聚居之地。王謝古居是東晉時期王導和謝安等王、謝家族成員的居住地。這裏湧現了王羲之、王獻之、謝眺等文化巨人,對華夏文化和藝術有著深遠的影響。
這片地域也是靈源密集之處,曆史文化所孕育的靈源也在這裏沿著水脈擴張到了秦淮河。
夫子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華夏四大文廟之一。夫子廟的建築風格融合了明清時期的建築特色,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廟內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和曆史遺跡,是了解華夏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場所。
江南貢院:位於秦淮河畔的江南貢院是華夏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始建於南宋,明清時期達到鼎盛。
這裏曾經走出了無數的狀元、進士,為華夏的古代文化教育和官員選拔做出了重要貢獻。
江南貢院的存在,也使得秦淮河畔成為了文化教育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學子前來求學。
學府文化:秦淮河周邊還有許多學府和書院,如明代的國子監等,這些教育機構為金陵培養了大量的人才,推動了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秦淮河風景區內還有許多園林景觀,如白鷺洲公園等。這些園林以水為主題,巧妙地融合了山水、建築、花木等元素,營造出了優美的景觀,體現了江南園林的獨特魅力。
瞻園是金陵現存曆史最久的一座園林,其曆史可追溯到明中山王徐達的府邸花園,具有典型的明清園林風格。
自六朝時期開始,秦淮河兩岸成為名門望族的聚居之地,商業也隨之繁榮起來。這裏是當時金陵的商業中心之一,商船往來頻繁,交易興盛。
明清兩代是十裏秦淮的鼎盛時期,富賈雲集,店鋪林立,畫舫淩波,成為江南地區最繁華的商業和娛樂中心之一。
“泛舟秦淮”始於西晉,是華夏水上遊覽之起源。東晉時期,北方豪門望族南遷,為遊覽秦淮河,取南方的漁舟之身,仿北方馬車的華蓋之狀,遂造出秦淮畫舫。此後,“乘畫舫,遊秦淮”日益興盛。
夏先衍帶著眾人不知不覺就在這裏調查靈源,一直忙到晚上。
當夜幕如墨般浸染金陵大地,秦淮河便在燈火的映照下,悠悠蘇醒,開啟了一場如夢如幻的視覺盛宴。
河麵上,波光與燈影相互交織,仿若繁星墜入了這千年的柔波之中,碎成了無數閃爍的金屑。一艘艘畫舫,似是從曆史深處緩緩駛來,精美的船身被燈籠的光暈勾勒出輪廓,朱紅的欄杆、雕鏤的窗牖,在暖黃的燈光下散發著古雅的氣息。
畫舫輕輕滑過水麵,船槳劃動,攪碎了一河的光影,卻又暈染出層層綺麗的漣漪。
遠處,傳來悠揚的絲竹之聲,那是從畫舫中傳出的江南小曲,婉轉空靈,和著潺潺的水聲,在夜空中飄蕩,縈繞在耳畔,撩撥著人們的心弦。
兩岸的建築,在燈光的裝點下,似披上了一層華美的錦袍。白牆黑瓦在燈光的映照下,黑白分明,飛簷鬥拱的線條被燈光勾勒得更加清晰,翹角上的脊獸仿佛也在這光影中靈動起來。
夫子廟的琉璃瓦金光閃耀,莊重而肅穆,與周圍的建築相互映襯,彰顯出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古舊的窗格中透出點點燭光,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故事。
烏衣巷口,燈火闌珊,那曾經王謝堂前的繁華與落寞,在這光影交錯間若隱若現,讓人不禁陷入對往昔歲月的遐想。
秦淮河的夜景,是曆史與現代的交融,是繁華與寧靜的共生。它宛如一首無聲的詩,一幅流動的畫,將金陵城的千年韻味與獨特魅力,毫無保留地展現在世人眼前,讓人沉醉,讓人流連,仿若置身於一場穿越千年的綺夢之中,不願醒來。
往事越千年,沉澱了千年的文化,再次煥發生機,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在了世人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