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敬天,崇聖 ,法祖
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 作者:闌風伏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夏先衍終於完成了修行功法的撰寫。他利用在爺爺夏江麟這裏的時間,連續寫了好五部功法。
看著孫子始終全神貫注、一筆一劃地在紙上揮灑著筆墨,每一幅都將功法的神韻完整的灌注在上麵。
一直默默陪伴在旁的夏江麟心疼地看著孫兒,關切地說道。\"小衍啊,累壞了吧?快快停下歇一歇!\"
聽到爺爺的話,夏先衍這才放下手中毛筆,輕輕揉了揉發酸的手腕。
\"放心吧爺爺,我還好,隻是稍微有點累而已。這些功法已經足夠用啦!\" 夏先衍笑著回答道,表示自己並無大礙。
夏先衍將第一幅字挑出來,單獨放在在了一旁,然後問爺爺:“第一幅是我最滿意的,我把它留給您怎麽樣?”
夏江麟走過來看了看第一幅字,對比了下說:“好,就這一幅了!”
說完,夏江麟小心翼翼地將這幅珍貴的字卷起收好,視若珍寶般地抱在懷中,並對孫子說:\"剩下的那些,你收起來吧。\"
夏先衍把《北鬥心經》功法包裝起來後,然後通知了曆忱雨,讓她安排人將其中兩幅送到了領導龍夏義手中。龍夏義首長收到後,自己保留了一篇,同時不忘將其中一篇轉送給大領導。剩下的兩幅,則是送到了雷明心手中。
夏先衍做完這些後,第二天準備離開首都的時候,雷明心那邊那邊突然傳來了消息——首都發現了靈源。
“首都終於誕生靈源了!”,夏先衍從一開始就期待著首都靈源之地的誕生,期待著一個多月,真不容易終於出現了。
靈源的誕生之地——明十三陵長陵祾恩殿與太廟享殿(勞動人民文化宮)。
——
太廟(勞動人民文化宮)位於首都東城區東長安街甲1號,太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奠祖先的祖宗家廟,是根據華夏古代“敬天法祖”的傳統禮製建造的,明永樂十八年創建,明嘉靖二十四年重建,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築群,1950年改為“勞動人民文化宮”。
太廟依據古代王都\"左祖右社\"的規劃,與故宮、社稷壇同時建造,是紫禁城重要的組成部分。
為了突出祭祖的主旨,四周圍以三道紅牆及層層鬆柏,襯托起金碧輝煌,錯落有序的建築,營造出一種神秘肅穆的氣氛。建築采用中軸對稱式布局,琉璃門、漢白玉石拱橋、戟門、三大殿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井亭、神廚、神庫、配殿依次排列於兩側。
亭殿(前殿)是皇帝舉行大祭活動的場所。三層漢白玉須彌座台基,殿內陸鋪\"金磚\",梁柱為名貴的金絲楠木,氣勢雄偉,比故宮的太和殿高2米,被認為是至高無上的象征。寢殿是供奉帝後神位之處。祧廟是供奉皇帝遠祖神位之處。
整個太廟建築群,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祭祖建築群。建築布局嚴謹,魏峨宏麗,莊嚴肅穆,建築群基本為明嘉靖年間重建規模。太廟是古代最重要的宗廟建築,堪稱\"天下第一廟\"。
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稱為“太廟”。
——
長陵祾恩殿是明代帝陵中唯一保存至今的陵殿,是供奉帝後牌位和舉行上陵祭祀儀式的場所。
祾恩殿,原稱享殿,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明世宗皇帝到天壽山朝陵,更名 為祾恩殿。祾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取罔極之恩意。也就是說,到這裏祭祀可以得到先帝的護佑,恩德是沒有極限的。原殿內日常陳設有神榻(靈座、龕帳)、帝後神牌、冊寶、衣冠 、禦座、香案,以及各種樂器。朝廷遣官致祭時,殿內再增置陳設祭品用的正案、從案、三牲( 牛、羊、豬)案匣等。
大殿坐落在須彌座式台基和陡板式的小台基上,周圍有漢白玉石欄板、望柱圍繞,麵闊9間,進深5間,總麵積1138m2,殿內60根整材楠木大柱承托著全部殿頂的重量,其中明間4根最為粗壯,底徑達1.12m,兩人合抱不得交手,為世間不可多得的奇材佳木。
神帛爐為單簷歇山頂,爐身正麵為四扇假棱花槅扇,正中辟券門,門內為磚砌發券小室,用於焚燒祭祀所用的神帛和祝文。其餘三麵各砌黃琉璃磚,爐基座為須彌座式。
——
夏先衍臨時修改了行程,先探查完首都的靈源,再返回中州。
今天的好消息二連三的傳來,之前他讓軍區密切關注的乾陵,也正式確認誕生了靈源。
乾陵是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和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是陝西唐十八陵中規格最高、保存最完整、藝術價值最高的一座。陵園位於秦省乾縣城北六公裏的梁山上,距古都長安76公裏。
乾陵修建於盛唐時期,陵園規模宏大,建築富麗雄偉,堪稱“曆代諸皇陵之冠”。其中陵園地麵建築仿照唐代都城長安城營建,分為內城、外城和陪葬墓區三個部分(分別相當於長安城的宮城、皇城和外廓城)。
據有關史料記載,乾陵原有兩重城垣,內城占地230萬平方米,外城“周八十裏”。在內城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各設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個城門。陵園內原有獻殿、偏房、回廊、闕樓等房屋建築378間,曆時1300多年後,乾陵宏偉的地麵建築已經不複存在。
如今保存最完整的就是內城朱雀門外神道兩側對稱排列的一百多件大型精美的石雕,其中最為著名的有無字碑、述聖紀碑、六十一蕃臣像、石獅等獨具特色的石雕藝術作品,因此乾陵素有“唐代露天石雕藝術博物館”的美譽。
除了夏先衍,其他人探查不到造化之氣,所以靈源的誕生標準就是伴生物。出現伴生物,這個地方就正式被登記為靈源之地。
靈源之地開始大範圍的誕生,這不僅意味著修煉資源的豐富,也標誌著整個世界的變革速度加快了。靈覺覺醒的人數將會飛速提升,修行者的人數將會變得越來越多,禦靈部的工作則是越來越繁忙。
夏先衍心裏想著:靈源的秘密快要保不住了,不知道其他國家的情況怎麽樣。他倒是希望其他國家靈源早點誕生,這樣世界的目光就不會焦距到華夏。
夏先衍決定先去太廟裏看看這一處靈源,於是在路上給馮鵬先打了個電話:“馮叔,首都這邊誕生靈源了,我最近需要留在首都。”
馮鵬先聽後說道:“沒事,反正這邊的工作已經步入正軌,我已經著手建設其他新發現的靈源基地了。等你忙完了,可一定要先到中州來,你可別拋下我這邊不管了。”
“好的,等這邊忙完了就回去。”
兩人又聊了一些關於靈源基地建設的話題,才結束了通話。
夏先衍掛斷電話後,探頭看了看窗外,“進入長安街了,馬上就到了,你們去過太廟嗎?”
李風禾遲疑了片刻說:“記不清了,那時候光顧著,去看故宮了,忘記去沒去太廟了。”
“嘿,我也是,都沒太注意到旁邊的小門。”
王言調侃道:“你都知道小門了,怎麽就沒進去看看。”
“誰讓牌子上掛著勞動人民文化宮。”
“哈哈,我就是因為掛著這牌子好奇,看看跟我們那裏的文化宮有什麽不一樣,就進去逛了逛。進去一看果然大不一樣,不愧是首都的文化宮。要不是建築麵積小,幾座宮殿跟故宮有的一比,正殿也很壯觀的。相對於故宮,太廟的人少多了。”
“嗯,還好咱們是國慶節後來的,不然這會兒裏麵的人也多。”
夏先衍微微點頭,問:“發現靈源後,太廟沒封鎖?”
曆忱雨回答:“這個靈源的伴生物有些特殊,肉眼看不出什麽異常,就沒有封鎖。”
“挺好,我還擔心,伴生物有些顯眼,不好處理呢。”
石韞玉附和著說:“也幸虧沒有在故宮那種地方誕生,否則要想封鎖住靈源之地的相關信息可就難咯。”
就在幾人閑聊的功夫,到了目的地,一行人在國家博物館附近下了車,然後從地下通道穿過長安街。來到了太廟南門門口,抬頭一看上麵掛著書寫了“燕京勞動人民文化宮”的牌匾,入口果然不起眼。
出示了證件,進入太廟,然後繞到了太廟中軸線上。
隨著逐漸的深入,夏先衍能夠感受到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鬱的靈氣,以及隨處飄蕩的造化之氣。
穿過戟門,眼前的廣場上赫然就是靈源的中心,再往後看去雄偉莊嚴的享殿顯得格外莊嚴肅穆。
這座古老建築,作為時間的見證者,靜靜地矗立在那裏,每一磚一瓦都鐫刻著曆史的痕跡,散發出歲月沉澱下來的獨特氣息。在經曆了無數次的興衰更迭後,依然屹立不倒,它見證了曆史的變遷,承載了民族的記憶。
歲月沉澱下來的氣息,是時間的低語,是曆史的回響。
肉眼看上去周圍並沒有任何不同,在七位修行者的視角中,感知到了不一樣的世界,這裏的靈源伴生物依附原本的建築而誕生。靈源範圍內的建築上,披了一層外衣,恢複到了最初的樣貌,時間回溯,仿佛回到了永樂年間建成的那一刻。更神奇的是這裏的建築擁有了時光雕刻的功能,它們刻下了所經曆的曆史場景。
在這些建築上,夏先衍間感知到了曆史的碎片,那是來自過去的太廟所經曆的曆史片段。
夏先衍用神識勾動起一幅幅曆史場景,他的內心充滿了震撼與好奇。所展現的曆史畫卷,大多數是明清曆代帝王在這裏舉行祭祖典禮的場景。
這座古老的皇家建築,曾經承載過先人敬天法祖的信仰。
敬天、崇聖 、法祖,這是華夏人的信仰。
這是華夏文明幾千年來形成的文化精髓。敬天,是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崇聖,是尊崇為民族發展做出傑出貢獻之人;法祖,則是對祖先智慧和道德的繼承與發揚。這種文化理念已經深深地融入了華夏民族的血脈之中,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民族精神。
慎終追遠
人的肉體雖然死了,從物質的屬性來看,人和動物、植物沒有根本的區別,人在宇宙中連一粒灰塵都不如。但是,人因為靈魂而偉大。死亡絕對不僅僅是告別和分離。
——
華夏對上天和祖先的祭奠有著悠久的傳統。距今5000餘年前的良渚文化揭開了我國祭天的序幕,遺址中發現了外方內圓、製作精美的玉琮,被認為是貫通天地的手段或法器。
到了商代,商王從巫的手中奪過祭天之權,自稱膺服天命,代理上天進行統治;同時商王將自己的祖先神格化,希冀通過祖先“賓帝”的方式,對人間的商王進行護佑,自此,“敬天”與“祭祖”文化開始合二為一。
畤祭文化源於周,興於秦,盛於漢,廢於莽,上承西周郊外祭祀,即“郊祀後稷以配天”,下啟都城南北郊祭祀,即“祭天於南郊,瘞地於北郊”,在華夏國家祭祀體係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是華夏國家祭祀係統從西周郊祀、秦漢畤祭、隋唐圜丘、到明清的天壇、地壇演變的重要過程,也是華夏古代國家祭祀觀念變遷的重要階段。
華夏文明中的“祭祖”文化,祭祀先祖,是華夏文明的重要傳統,也是人類文明獨有的文化現象。漢代是華夏文明“祭祖”文化形成的重要時期,通過追溯共同的祖先故事,極大地提高了華夏民族的內聚力,強化了政權內部族群間的文化紐帶。
《大戴禮記·禮三本》載:“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寵君師,是禮之三本。”漢代儒學將“事先祖”視作僅次於天地的大事,其中武帝時期由董仲舒撰寫的《春秋繁露》是“敬天法祖”文化的集大成者。
在書中,董仲舒提出了著名的“君權天授”與“天為萬物始祖”的觀點,如《春秋繁露·為人者天》曰“唯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春秋繁露·基義》中“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之語,皆通過“君權神授”確立了皇帝的絕對權威。
同時,《春秋繁露》中也梳理了“天”與“祖”的關係,將“天”提到了萬物之祖的地位,如“天地者,萬物之本、先祖之所出也”;“天者,萬物之祖,萬物非天不生”。
這就將“天”和“祖”合而為一,為“敬天法祖”提供了合理的建構手段。如果天為人類始祖,那麽君王必須以天的意誌來行政,以保全天的子孫。這種“以民為本”的政治思想,成為漢文明留給後世的重要遺產。
“敬天法祖”的思想也對後世影響深遠。《明史·禮誌二》所錄夏言奏疏有雲:“敬天法祖,無二道也。清代康熙皇帝遺詔開篇即言:“從來帝王之治天下,未嚐不以敬天法祖為首務。
敬天法祖之實在柔遠能邇、修養蒼生,共四海之利為利、一天下之心為心。”中華民族自稱炎黃子孫,每年清明節都會在炎帝陵、黃帝陵舉行盛大的祭祖活動,遙寄對先祖的追思,對上天和祖先的敬畏已經成為華夏文明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崇聖”作為華夏文化中一個極為顯著且獨特的特征,深刻地體現了華夏民族對於在曆史長河中為國家和民族發展做出傑出貢獻之人的高度尊崇與敬仰。這種“情結”不僅強化了華夏民族的集體記憶和文化認同,還使得華夏文化在與其他區域文化的交流中展現出鮮明的特色和獨特的魅力。
華夏民族所尊崇的聖人,他們不僅是在各自領域內具有開創性貢獻的奠基者,如科技、文學、藝術、哲學、政治等,更是傳統中國社會發展的精神指引者。這些聖人通過他們的智慧、品德和成就,為後世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不斷追求卓越、勇於創新。
在華夏文化的曆史長河中,有許多聖人被後世所尊崇和敬仰。他們中既有像黃帝、堯、舜、禹這樣的古代帝王,以其卓越的領導才能和高尚的品德成為後世效法的楷模;也有像周公、孔子這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們提出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觀念深刻影響了華夏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社會製度;還有像老子、莊子這樣的哲學家,他們的思想深邃而富有啟發性,為後世提供了獨特的思考視角和精神寄托。
在華夏五千多年的文明進程中,湧現出了無數位聖王與聖人,他們皆以“複其初”的精神,以“守先待後”的擔當,用生命維係著華夏文化的“聖脈”,傳承著華夏民族的“聖道”,使華夏文明綿延五千餘年而從未中絕。華夏民族的“聖脈”與“聖道”,通過人們虔誠祭祀這一獨特的形式,流淌於華夏人的血液之中,延續於華夏人的生命之內。
看著孫子始終全神貫注、一筆一劃地在紙上揮灑著筆墨,每一幅都將功法的神韻完整的灌注在上麵。
一直默默陪伴在旁的夏江麟心疼地看著孫兒,關切地說道。\"小衍啊,累壞了吧?快快停下歇一歇!\"
聽到爺爺的話,夏先衍這才放下手中毛筆,輕輕揉了揉發酸的手腕。
\"放心吧爺爺,我還好,隻是稍微有點累而已。這些功法已經足夠用啦!\" 夏先衍笑著回答道,表示自己並無大礙。
夏先衍將第一幅字挑出來,單獨放在在了一旁,然後問爺爺:“第一幅是我最滿意的,我把它留給您怎麽樣?”
夏江麟走過來看了看第一幅字,對比了下說:“好,就這一幅了!”
說完,夏江麟小心翼翼地將這幅珍貴的字卷起收好,視若珍寶般地抱在懷中,並對孫子說:\"剩下的那些,你收起來吧。\"
夏先衍把《北鬥心經》功法包裝起來後,然後通知了曆忱雨,讓她安排人將其中兩幅送到了領導龍夏義手中。龍夏義首長收到後,自己保留了一篇,同時不忘將其中一篇轉送給大領導。剩下的兩幅,則是送到了雷明心手中。
夏先衍做完這些後,第二天準備離開首都的時候,雷明心那邊那邊突然傳來了消息——首都發現了靈源。
“首都終於誕生靈源了!”,夏先衍從一開始就期待著首都靈源之地的誕生,期待著一個多月,真不容易終於出現了。
靈源的誕生之地——明十三陵長陵祾恩殿與太廟享殿(勞動人民文化宮)。
——
太廟(勞動人民文化宮)位於首都東城區東長安街甲1號,太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奠祖先的祖宗家廟,是根據華夏古代“敬天法祖”的傳統禮製建造的,明永樂十八年創建,明嘉靖二十四年重建,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築群,1950年改為“勞動人民文化宮”。
太廟依據古代王都\"左祖右社\"的規劃,與故宮、社稷壇同時建造,是紫禁城重要的組成部分。
為了突出祭祖的主旨,四周圍以三道紅牆及層層鬆柏,襯托起金碧輝煌,錯落有序的建築,營造出一種神秘肅穆的氣氛。建築采用中軸對稱式布局,琉璃門、漢白玉石拱橋、戟門、三大殿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井亭、神廚、神庫、配殿依次排列於兩側。
亭殿(前殿)是皇帝舉行大祭活動的場所。三層漢白玉須彌座台基,殿內陸鋪\"金磚\",梁柱為名貴的金絲楠木,氣勢雄偉,比故宮的太和殿高2米,被認為是至高無上的象征。寢殿是供奉帝後神位之處。祧廟是供奉皇帝遠祖神位之處。
整個太廟建築群,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祭祖建築群。建築布局嚴謹,魏峨宏麗,莊嚴肅穆,建築群基本為明嘉靖年間重建規模。太廟是古代最重要的宗廟建築,堪稱\"天下第一廟\"。
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稱為“太廟”。
——
長陵祾恩殿是明代帝陵中唯一保存至今的陵殿,是供奉帝後牌位和舉行上陵祭祀儀式的場所。
祾恩殿,原稱享殿,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明世宗皇帝到天壽山朝陵,更名 為祾恩殿。祾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取罔極之恩意。也就是說,到這裏祭祀可以得到先帝的護佑,恩德是沒有極限的。原殿內日常陳設有神榻(靈座、龕帳)、帝後神牌、冊寶、衣冠 、禦座、香案,以及各種樂器。朝廷遣官致祭時,殿內再增置陳設祭品用的正案、從案、三牲( 牛、羊、豬)案匣等。
大殿坐落在須彌座式台基和陡板式的小台基上,周圍有漢白玉石欄板、望柱圍繞,麵闊9間,進深5間,總麵積1138m2,殿內60根整材楠木大柱承托著全部殿頂的重量,其中明間4根最為粗壯,底徑達1.12m,兩人合抱不得交手,為世間不可多得的奇材佳木。
神帛爐為單簷歇山頂,爐身正麵為四扇假棱花槅扇,正中辟券門,門內為磚砌發券小室,用於焚燒祭祀所用的神帛和祝文。其餘三麵各砌黃琉璃磚,爐基座為須彌座式。
——
夏先衍臨時修改了行程,先探查完首都的靈源,再返回中州。
今天的好消息二連三的傳來,之前他讓軍區密切關注的乾陵,也正式確認誕生了靈源。
乾陵是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和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是陝西唐十八陵中規格最高、保存最完整、藝術價值最高的一座。陵園位於秦省乾縣城北六公裏的梁山上,距古都長安76公裏。
乾陵修建於盛唐時期,陵園規模宏大,建築富麗雄偉,堪稱“曆代諸皇陵之冠”。其中陵園地麵建築仿照唐代都城長安城營建,分為內城、外城和陪葬墓區三個部分(分別相當於長安城的宮城、皇城和外廓城)。
據有關史料記載,乾陵原有兩重城垣,內城占地230萬平方米,外城“周八十裏”。在內城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各設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個城門。陵園內原有獻殿、偏房、回廊、闕樓等房屋建築378間,曆時1300多年後,乾陵宏偉的地麵建築已經不複存在。
如今保存最完整的就是內城朱雀門外神道兩側對稱排列的一百多件大型精美的石雕,其中最為著名的有無字碑、述聖紀碑、六十一蕃臣像、石獅等獨具特色的石雕藝術作品,因此乾陵素有“唐代露天石雕藝術博物館”的美譽。
除了夏先衍,其他人探查不到造化之氣,所以靈源的誕生標準就是伴生物。出現伴生物,這個地方就正式被登記為靈源之地。
靈源之地開始大範圍的誕生,這不僅意味著修煉資源的豐富,也標誌著整個世界的變革速度加快了。靈覺覺醒的人數將會飛速提升,修行者的人數將會變得越來越多,禦靈部的工作則是越來越繁忙。
夏先衍心裏想著:靈源的秘密快要保不住了,不知道其他國家的情況怎麽樣。他倒是希望其他國家靈源早點誕生,這樣世界的目光就不會焦距到華夏。
夏先衍決定先去太廟裏看看這一處靈源,於是在路上給馮鵬先打了個電話:“馮叔,首都這邊誕生靈源了,我最近需要留在首都。”
馮鵬先聽後說道:“沒事,反正這邊的工作已經步入正軌,我已經著手建設其他新發現的靈源基地了。等你忙完了,可一定要先到中州來,你可別拋下我這邊不管了。”
“好的,等這邊忙完了就回去。”
兩人又聊了一些關於靈源基地建設的話題,才結束了通話。
夏先衍掛斷電話後,探頭看了看窗外,“進入長安街了,馬上就到了,你們去過太廟嗎?”
李風禾遲疑了片刻說:“記不清了,那時候光顧著,去看故宮了,忘記去沒去太廟了。”
“嘿,我也是,都沒太注意到旁邊的小門。”
王言調侃道:“你都知道小門了,怎麽就沒進去看看。”
“誰讓牌子上掛著勞動人民文化宮。”
“哈哈,我就是因為掛著這牌子好奇,看看跟我們那裏的文化宮有什麽不一樣,就進去逛了逛。進去一看果然大不一樣,不愧是首都的文化宮。要不是建築麵積小,幾座宮殿跟故宮有的一比,正殿也很壯觀的。相對於故宮,太廟的人少多了。”
“嗯,還好咱們是國慶節後來的,不然這會兒裏麵的人也多。”
夏先衍微微點頭,問:“發現靈源後,太廟沒封鎖?”
曆忱雨回答:“這個靈源的伴生物有些特殊,肉眼看不出什麽異常,就沒有封鎖。”
“挺好,我還擔心,伴生物有些顯眼,不好處理呢。”
石韞玉附和著說:“也幸虧沒有在故宮那種地方誕生,否則要想封鎖住靈源之地的相關信息可就難咯。”
就在幾人閑聊的功夫,到了目的地,一行人在國家博物館附近下了車,然後從地下通道穿過長安街。來到了太廟南門門口,抬頭一看上麵掛著書寫了“燕京勞動人民文化宮”的牌匾,入口果然不起眼。
出示了證件,進入太廟,然後繞到了太廟中軸線上。
隨著逐漸的深入,夏先衍能夠感受到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鬱的靈氣,以及隨處飄蕩的造化之氣。
穿過戟門,眼前的廣場上赫然就是靈源的中心,再往後看去雄偉莊嚴的享殿顯得格外莊嚴肅穆。
這座古老建築,作為時間的見證者,靜靜地矗立在那裏,每一磚一瓦都鐫刻著曆史的痕跡,散發出歲月沉澱下來的獨特氣息。在經曆了無數次的興衰更迭後,依然屹立不倒,它見證了曆史的變遷,承載了民族的記憶。
歲月沉澱下來的氣息,是時間的低語,是曆史的回響。
肉眼看上去周圍並沒有任何不同,在七位修行者的視角中,感知到了不一樣的世界,這裏的靈源伴生物依附原本的建築而誕生。靈源範圍內的建築上,披了一層外衣,恢複到了最初的樣貌,時間回溯,仿佛回到了永樂年間建成的那一刻。更神奇的是這裏的建築擁有了時光雕刻的功能,它們刻下了所經曆的曆史場景。
在這些建築上,夏先衍間感知到了曆史的碎片,那是來自過去的太廟所經曆的曆史片段。
夏先衍用神識勾動起一幅幅曆史場景,他的內心充滿了震撼與好奇。所展現的曆史畫卷,大多數是明清曆代帝王在這裏舉行祭祖典禮的場景。
這座古老的皇家建築,曾經承載過先人敬天法祖的信仰。
敬天、崇聖 、法祖,這是華夏人的信仰。
這是華夏文明幾千年來形成的文化精髓。敬天,是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崇聖,是尊崇為民族發展做出傑出貢獻之人;法祖,則是對祖先智慧和道德的繼承與發揚。這種文化理念已經深深地融入了華夏民族的血脈之中,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民族精神。
慎終追遠
人的肉體雖然死了,從物質的屬性來看,人和動物、植物沒有根本的區別,人在宇宙中連一粒灰塵都不如。但是,人因為靈魂而偉大。死亡絕對不僅僅是告別和分離。
——
華夏對上天和祖先的祭奠有著悠久的傳統。距今5000餘年前的良渚文化揭開了我國祭天的序幕,遺址中發現了外方內圓、製作精美的玉琮,被認為是貫通天地的手段或法器。
到了商代,商王從巫的手中奪過祭天之權,自稱膺服天命,代理上天進行統治;同時商王將自己的祖先神格化,希冀通過祖先“賓帝”的方式,對人間的商王進行護佑,自此,“敬天”與“祭祖”文化開始合二為一。
畤祭文化源於周,興於秦,盛於漢,廢於莽,上承西周郊外祭祀,即“郊祀後稷以配天”,下啟都城南北郊祭祀,即“祭天於南郊,瘞地於北郊”,在華夏國家祭祀體係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是華夏國家祭祀係統從西周郊祀、秦漢畤祭、隋唐圜丘、到明清的天壇、地壇演變的重要過程,也是華夏古代國家祭祀觀念變遷的重要階段。
華夏文明中的“祭祖”文化,祭祀先祖,是華夏文明的重要傳統,也是人類文明獨有的文化現象。漢代是華夏文明“祭祖”文化形成的重要時期,通過追溯共同的祖先故事,極大地提高了華夏民族的內聚力,強化了政權內部族群間的文化紐帶。
《大戴禮記·禮三本》載:“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寵君師,是禮之三本。”漢代儒學將“事先祖”視作僅次於天地的大事,其中武帝時期由董仲舒撰寫的《春秋繁露》是“敬天法祖”文化的集大成者。
在書中,董仲舒提出了著名的“君權天授”與“天為萬物始祖”的觀點,如《春秋繁露·為人者天》曰“唯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春秋繁露·基義》中“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之語,皆通過“君權神授”確立了皇帝的絕對權威。
同時,《春秋繁露》中也梳理了“天”與“祖”的關係,將“天”提到了萬物之祖的地位,如“天地者,萬物之本、先祖之所出也”;“天者,萬物之祖,萬物非天不生”。
這就將“天”和“祖”合而為一,為“敬天法祖”提供了合理的建構手段。如果天為人類始祖,那麽君王必須以天的意誌來行政,以保全天的子孫。這種“以民為本”的政治思想,成為漢文明留給後世的重要遺產。
“敬天法祖”的思想也對後世影響深遠。《明史·禮誌二》所錄夏言奏疏有雲:“敬天法祖,無二道也。清代康熙皇帝遺詔開篇即言:“從來帝王之治天下,未嚐不以敬天法祖為首務。
敬天法祖之實在柔遠能邇、修養蒼生,共四海之利為利、一天下之心為心。”中華民族自稱炎黃子孫,每年清明節都會在炎帝陵、黃帝陵舉行盛大的祭祖活動,遙寄對先祖的追思,對上天和祖先的敬畏已經成為華夏文明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崇聖”作為華夏文化中一個極為顯著且獨特的特征,深刻地體現了華夏民族對於在曆史長河中為國家和民族發展做出傑出貢獻之人的高度尊崇與敬仰。這種“情結”不僅強化了華夏民族的集體記憶和文化認同,還使得華夏文化在與其他區域文化的交流中展現出鮮明的特色和獨特的魅力。
華夏民族所尊崇的聖人,他們不僅是在各自領域內具有開創性貢獻的奠基者,如科技、文學、藝術、哲學、政治等,更是傳統中國社會發展的精神指引者。這些聖人通過他們的智慧、品德和成就,為後世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不斷追求卓越、勇於創新。
在華夏文化的曆史長河中,有許多聖人被後世所尊崇和敬仰。他們中既有像黃帝、堯、舜、禹這樣的古代帝王,以其卓越的領導才能和高尚的品德成為後世效法的楷模;也有像周公、孔子這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們提出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觀念深刻影響了華夏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社會製度;還有像老子、莊子這樣的哲學家,他們的思想深邃而富有啟發性,為後世提供了獨特的思考視角和精神寄托。
在華夏五千多年的文明進程中,湧現出了無數位聖王與聖人,他們皆以“複其初”的精神,以“守先待後”的擔當,用生命維係著華夏文化的“聖脈”,傳承著華夏民族的“聖道”,使華夏文明綿延五千餘年而從未中絕。華夏民族的“聖脈”與“聖道”,通過人們虔誠祭祀這一獨特的形式,流淌於華夏人的血液之中,延續於華夏人的生命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