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觀星台作為“天地之中”的重要地標,不僅承載著古代天文學者的智慧與辛勤,更是二十四節氣形成於黃河流域的實證。其存在不僅代表了華夏古代天文學的高峰,也為現代人提供了一個連接過去與現在、探索天地奧秘的橋梁。


    與此同時,陽城遺址博物館所展現的“禹都陽城”夏文化,則讓讓人感受到華夏文明的久遠與神秘。禹作為夏朝的開國君主,他的事跡和貢獻在華夏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陽城遺址作為夏文化的發源地,其蘊含的曆史信息和文化價值無法估量。


    陽城的由來


    《史記》十二本紀·夏本紀,中記載了陽城的由來。


    夏禹,名文命,乃黃帝玄孫,顓頊之孫。其父鯀,曾祖昌意,皆未登帝位,僅為天子之臣。堯帝時,洪水肆虐,眾臣薦鯀治水,堯以其違天命而拒。然四嶽堅持,堯遂任鯀。九載過去,洪水未平,治水無果。


    此時,堯尋繼位者,得舜。舜代行天子事,巡視四方。見鯀治水無狀,流放至羽山,鯀終亡於此。舜後舉鯀子禹,繼父業治水。堯崩,舜問四嶽誰能繼堯業,眾皆推禹。舜命禹平治水土,禹謙讓,舜堅持。禹為人聰敏,吃苦耐勞,遵道德,仁愛可親,言語可信。其聲為律,身為度,百官之典範。


    禹受命,與益、後稷共治,令諸侯百官役罪人分治九州。念父鯀無功受罰,禹勞心苦思,居外十三載,家門過而不入。節衣縮食,敬鬼神,居室簡,資財用於治水。禹行乘車,水乘舟,泥乘橇,山行則鐵齒履。左手準繩,右手規矩,載四時方向之器,開九州,疏九河,修九澤,量九山。使益發稻種於濕地,後稷賑饑民。糧不足,則調餘補缺,諸侯皆得食。


    禹行考物產,定貢賦,察山川地形,以便諸侯朝貢。山川河流皆治,九州一統,四境可居。九山通道,九河水源通,九澤堤防築,四海諸侯皆來朝。舜賜禹黑色圭玉,以表治水之功,天下安定。舜薦禹為帝位繼承人,十七年後,舜崩。禹服喪三年畢,欲讓位於舜子商均,避至陽城。然諸侯不朝商均而朝禹,禹遂繼天子位,南麵受諸侯朝,國號夏後,姓姒氏。


    陽城建於約公元前2070年,禹在陽城建立起華夏曆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


    【陽城遺址】:位於登封,是在1978年1月27日被華夏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登封進行考古挖掘時發現,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體位置在登封市東南12公裏告城鎮東。


    【王城崗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點六大都邑之一,龍山時代文化城址。王城崗遺址發現的城池遺跡,主體使用年代與夏朝起始年代大致相符。


    觀星台位於登封市東南15公裏告成鎮,緊鄰陽城遺址與王城崗遺址。


    觀星台是一座具有測影觀星和計時等多種功能的天文台,是華夏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台 ,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之一,它反映了華夏古代科學家在天文學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築史上都有很高的價值。


    1961年3月4日,觀星台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觀星台包括周公測景台、觀星台、周公廟三部分。其中周公測景台是唐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天文官南宮說奉詔建立的,觀星台是元代著名天文學家郭守敬於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建立的,周公廟則是明代為紀念周公測影定地中的行為而建立的。登封觀星台的曆史文化價值,主要體現在周公測景台和觀星台上麵。


    從觀星台景區正門而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約4米,由石質台座和上麵矗立的石柱共同組成的景觀,上數稱為“周公測景台”。“景”,文言文中通“影”,“測景”,其實就是指測量日影——樹立垂直標杆測量日光照射在地麵所投射的影長。


    華夏古代測日影所用的儀器叫“圭表”,“表”就是直立於圭上的杆子,“圭”就是地上的土堆,圭表測影,也叫立杆測影,用立杆測影研究曆法,是天文學發展史的一次飛躍。


    到了周代,使用圭表就有了規範,杆子(表)規定為八尺長,《周禮》中載有“日至之景,尺有五寸”的記載,意思是在天地的中心——登封市告成鎮夏至那天的正午,八尺表的影長,剛好是一尺五寸。


    周公測景台分上、下兩部分,下部是錐形的石座,名曰“圭”,高約一點九六五米,上部為長方形石柱,名曰“表”,高約一點九五六米,合唐開元尺子的八尺。石表北麵距石座上麵北邊沿三十七厘米左右,約合唐開元尺一點五尺。八尺之表,夏至之日,影長一尺五寸,這一天的影長正好與石座北上沿的長度吻合。石座下部四周看不到影子,好像這一天無影。故俗稱此台為“沒影台”。石座背麵,後人題刻有:“道通天地有形外,石蘊陰陽無影中”對聯一幅,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觀星台是一座高大的青磚石結構建築,由台身和量天尺組成。


    台身狀若覆鬥,高9.46米,連小室通高12.62米。北壁下方兩側設有對稱的兩個通道口,由此盤旋登臨台頂。通道及頂部邊沿築有1.05米高的短欄和矮牆,可憑欄遙望長空。


    台身北壁凹槽內向北平鋪的是石圭,被人稱為“量天尺”。它的表麵用36方青石板接連平鋪而成,下部為磚砌基座。石圭長31.196米,寬0.53米,南端高0.56米,北端高0.62米。


    石圭居子午方向及正南正北方向。圭麵刻有雙股水道。水道南端有方形注水池,呈方形﹔北端有長條形泄水池,呈長條形,泄水池東﹑西兩頭鑿有泄水孔。池﹑渠底麵,南高北低,注水後可自灌全渠,不用時水可排出。泄水池下部,有受水石座一方,為東西向長方形,其上亦刻有水槽一周。


    登上觀星台,可以看到日晷,原本由銅製的指針和石製的圓盤組成,可惜指針已經丟失。指針垂直穿過圓盤中心,圓盤南高北低,平行於赤道麵,與“圭表”的原理基本相同。日晷兩麵都有刻度,分別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每個時辰又等分為“時初”和“時正”,正好是一天的24個小時。


    觀星台的作用有兩個:“晝參日影,夜觀極星,以正朝夕”。


    除了測量日影的功能之外,當年的觀星台上還有觀測星象的設施。《重修元聖周公祠記》碑載:“磚崇台以觀星。台上故有滴漏壺,滴下注水,流以尺天。”因此,觀星台應當是一座具有測影、觀星和計時等多種功能的天文台。


    郭守敬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訂新曆法。觀星台是郭守敬在當時所建的27個觀測站的中心天文台。經過郭守敬、王恂等人在觀星台的辛勤觀測與推算,終於在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頒布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曆法——《授時曆》。觀星台見證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曆法——《授時曆》的測量演算曆史。


    觀星台是華夏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觀測天象的建築之一。周公測景台和觀星台是“天地之中”宇宙觀形成的最直接、最具說服力的證據。觀星台因其獨特的設計而成為元代天文學高度發達的曆史見證。


    夏先衍在詳細研究完觀星台與陽城遺址的曆史信息後,內心充滿了激動與期待。


    這些靈源之地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與華夏曆史有著深厚的聯係。夢境之中的靈源也好,還是現實中的靈源也好,都是率先誕生在了文化古跡之中。


    而這次的靈源可能是幾個朝代共同作用下誕生的。


    觀星台作為古代天文學的重要遺址,不僅見證了華夏古代天文學的輝煌成就,這些曆史遺跡就是靈源之地誕生的關鍵所在。


    夏先衍內心的激動與迫切難以言表,他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飛往登封觀星台。他預感,這次觀星台之行,能夠探尋到關於靈氣更深的奧秘,進一步完善修行的功法。


    他敏銳的察覺到,這不僅是自己的情感,其中還包含了,那位神秘的存在,釋放給自己的信息。他現在能夠感覺到這位神秘存在,仿佛在指引著自己。


    夏先衍恢複後感知越來越敏銳,他深切地感受到了那個神秘人對自己以及對華夏的善意。


    與夢境中靈源之地如雨後春筍般突然湧現不同,現實中的靈源之地一個接一個地現世,仿佛有一隻無形的手在引導著,為了讓他了解更多關於靈氣與靈源的秘密,將修行體係完善。


    夏先衍推測,這個神秘的存在,或者說這個“守護神”,正以特殊的方式守護著華夏。每一次靈源之地的出現,都是這位守護神在默默地指引著夏先衍和修行者們,讓他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靈氣的奧秘,更好參悟“靈”的世界。


    觀星台,與古人一起仰望星空。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闌風伏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闌風伏雨並收藏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最新章節